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狮子山汉墓出土的一件古兵器,吕布遇见它也要小心应付

狮子山汉墓出土的一件古兵器,吕布遇见它也要小心应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770 更新时间:2024/1/25 6:34:49

吕布惯用的兵器是一柄戟。古战场上的戟,跟戏台上的画戟大有不同。用于实战的戟,相当于在矛头一侧另加一个侧枝,形状有点像春秋时代的戈,只不过把戈顶部横出的侧枝从矛头移到了矛尾。形状有点像“卜”字,故又称卜字戟。

戟比矛的威力和攻击范围大为增强,可以直刺可以横击。一戟刺过去,即使对方躲过了戟头,往回收戟时还能用戟的侧枝钩割敌方身体。在直刺基础上,戟还能充分利用侧枝,从上至下、从左至右、从右至左多个角度攻击敌方,戟用好了可以说威力无穷。吕布正是靠戟扬名三国。

不过,俗话说得好“一物降一物”。即使是吕布也做不到天下无敌。上世纪九十年代,江苏徐州狮子山一带出土了一个大型汉代墓葬群。墓主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刘交之孙刘戊。刘戊,是西汉第三代楚王,生前以穷奢极欲闻名,为人暴虐不仁。汉景帝在位时,刘戊野心勃勃参与“七国之乱”,兵败被杀。

刘戊死后,仁慈宽厚的汉景帝并未过多追究刘戊家族的责任,而是仍然以王侯之礼厚葬刘戊,在徐州狮子山给刘戊营造了规模宏大的陵墓。墓中随葬了大量的金银珠玉、日常生活用具、兵器甲胄等,堪称汉代文物宝库。

在狮子山汉墓出土的众多文物中,有一件奇特的古兵器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这件铁质兵器全长90多公分,总重量1600多克。兵器的主体是一个长方形铁牌,长约30多公分,宽约17公分。铁牌正面有一根向前突出的尖利铁锥,背面则有一个用来手持的手柄。铁牌的上下顶端,各安装一根细长而弯曲的铁枝,铁枝末端有向下弯曲的钩刺。

即使是见多识广的考古专家,最初见到这件造型别致的兵器,也是一脸惘然不解,不明白这玩意儿到底是用来干嘛的。经过汉史专家的潜心研究,终于破解谜团:这件古兵器名叫“钩镶”,在古书中有时也被写成“钩攘”。它的作用,是专门用来破解戟的。

戟以其强大杀伤力一度威震三国,曾经大量列装部队。为了破解戟,古人才发明了这种更为厉害的兵器:钩镶。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的战争场面中,大量出现了使用钩镶作战的场景。

作战时,武士左手握持钩镶手柄,右手持环首刀,一攻一防,配合应用。当敌方用戟进攻时,武士挥舞左手的钩镶进行格挡,一旦接触到戟柄,立即用铁枝末端的钩刺,勾住戟的侧枝,锁定对方兵器,同时用右手环首刀砍刺对方。反之亦然,也可以根据情况,用环首刀挡开对方的戟,同时迅速逼近对方,左手用钩镶铁牌上的铁锥刺中对方。

环首刀是两汉三国时期军队的主战兵器,但面对戟这样的长兵器,未免力不从心。钩镶的出现,不但完美弥补了环首刀作为短兵器的缺陷,还针对戟的攻击特性,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针对性的破解方案。从汉画像石上的内容来看,钩镶曾经在两汉三国时期流行一时,大量配备军队。一个技艺娴熟的钩镶手,面对持戟的对手,完全可以轻松取得压倒性优势,画像石内容也表明,持钩镶的对手几乎都战胜了持戟的对手。

戟在汉末三国之后渐渐淡出历史舞台,除了个别武将还使用戟,已经从一种常见的主战兵器沦为仪仗队里摆设,专家分析认为,这种现象应该与钩镶的大量应用有密切关系,可见钩镶威力之强。可以想见,即使是吕布这样的猛将,在战场上遇见了专门破解戟的钩镶,也必须小心应付才行。

参考史料:《后汉书》《三国志》《汉画像石研究》

更多文章

  • 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父妻子继,兄死娶嫂”现象是恶俗吗?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匈奴为什么有兄死娶嫂,匈奴有父死子娶的习俗,匈奴女人长得漂亮吗

    一、匈奴女人肩负着联姻的重任。对匈奴人来说,他们生活在大草原上,逐水草而居,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各自生活着。而他们的婚姻是通过部落与部落之间的联姻而达成的。由于部落和部落之间容易发生战争,他们自然都想找自己的盟友。而这种盟友大多就是通过联姻的方式来找到的。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孝庄皇太后就是在他的哥哥吴克善

  • 他才是三国最善于用戟的武将,敢和吕布斗戟,苦战一天后获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吕布戟法,三国唯一一个能打败吕布的人,吕布掷戟的故事

    戟在古代兵器中的地位很高,“十八般兵器”的说法出现之前,“五兵”一直是古代军队制式装备的代名词。关于五兵的说法有多种,《谷梁传》中的五兵为“矛、戟、钺、盾、弓矢”,《周书》中的五兵为“弓、戟、矛、剑、盾”,《国语》中的五兵为“刀、剑、矛、戟、矢”,《汉书》中的五兵为“矛、戟、弓、剑、戈”,无论哪种组

  • 他是三国第一清官,《三国演义》中却成了跑龙套的蠢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五个人,三国演义中最一本正经的人是谁,三国演义中最儒雅的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三国演义》的传播足够广泛,影响力足够深远,因此导致很多后世读者,常常不经意间把《三国演义》当成真实历史。这是一种不够客观也不够严谨的做法。《三国演义》本质上仅仅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作者罗贯中在参考《三国志》等众多史料的基础上,为了追求艺术效果,进行了大幅度的再创作,书中的很

  • 西汉皇帝动辄赏赐大臣黄金几千斤,后来的皇帝为啥没人那么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西汉赏赐黄金去哪了,西汉皇帝的黄金有多重,西汉皇帝能力排行

    危急时刻,谋士陈平向刘邦献上一条妙计:“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让刘邦拿出一笔重金,用以行贿项羽部下将士,离间其君臣关系。刘邦毫不犹豫,“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一下子就拿出4万斤黄金交给陈平作为

  • 73岁的司马懿被一个梦夺去性命,他到底梦见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懿临死前的预兆,司马懿为什么会梦到贾逵,司马懿后期的变化

    司马懿能一生取得如此丰功伟业,除了才干超群,还有一个众人所不及的特点:身体素质极好,一口气活了七十多岁,是个老寿星。活七十多岁在现代人眼中毫不稀奇,但别忘了司马懿是生活在汉魏三国时代。有数据显示,而当时饮食营养条件和医疗保健条件下,人均寿命不足50岁,因此司马懿的长寿在当时可谓是极为罕见的奇迹。三国

  • 汉献帝原本有翻盘的机会,却被一个汉室忠臣害得万劫不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献帝有希望光复汉室吗,汉献帝有翻盘机会吗,汉献帝有一次翻身的机会吗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王允是汉室的忠臣,他为汉献帝除掉董卓,为何却成为了害死汉献帝的那个人呢?王允作为汉室忠臣,他见到董卓如此祸乱朝廷,肯定不会放着不管,可是当时的汉朝已经是诸侯分裂的时代,董卓靠着自己的西凉铁骑牢牢控制住长安。王允表面上臣服于董卓,但实际上他一直暗中准备除掉董卓,他使用离间计使董卓与吕

  • 张郃两次打跑马超两次击退诸葛亮,《三国志》为何认为他名不副实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正史张郃击败过马超吗,张郃为何怕马超,三国张郃跟马超哪个厉害

    《三国志》中提到,张郃“汉末应募讨黄巾,为军司马”,黄巾大起义爆发时间是公元184年,那么张郃那时应该在20岁左右,也就是应该生于164年左右。如此算来,张郃一生大概活了67岁左右。三国武将平均寿命普遍不长,张郃已经算是一个寿星了。张郃从黄巾起义一路打到诸葛亮六出祁山,军旅生涯长达将近半个世纪,一生

  • 刘备弃之不用的一个人,被曹操捡了漏,日后威震三国成为一代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刘备大战完整视频,刘备错过的三位猛将,刘备被曹操击败几次

    《三国志》记载,刘备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为了糊口,不得不以编织草席、贩卖草鞋为生。好在他的母亲深明大义,为了让刘备有个好的前途,她省吃俭用攒下点钱,在刘备15岁那年,把他送出家门,让他去拜师求学。当时的九江太守卢植,以文武全才著称,不仅是能战善战的一代名将,还是一位学识渊博、才高八斗的一代儒学宗师

  • 马超寸功未立却当了骠骑将军,官位高于张飞,张飞为何一点不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马超为什么是骠骑将军,张飞大战马超完整版,马超是五虎将最强的吗

    曹丕称帝,激起了一连串连锁反应。益州的刘备,本来口口声声以复兴汉室、还于旧都为己任,但眼看东汉王朝已经彻底覆灭,于是他也在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于是以汉朝继承人的身份在益州称帝,继续沿用汉朝国号,史称蜀汉。按照惯例,皇帝登基都会大封功臣。跟随刘备鞍前马后效力多年的文武大臣们,也终于可以享受胜

  • 诸葛亮的《出师表》让蜀国陷入战争泥沼,华歆《止战疏》救了蜀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歆之死,华歆止战疏全文,诸葛亮是如何带领蜀国拿下荆州的

    但另一方面,少主刘禅年少无知,大臣中又没有足以和诸葛亮的能力地位相抗衡的人物,诸葛亮也因此可以独揽大权,让蜀国完全按照他的思路和意志、在他制定的轨道上向前运行。诸葛亮的《出师表》蜀汉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刘备时期和刘禅时期。刘备时期,蜀国的发展战略,基本以诸葛亮的《隆中对》为蓝本。刘禅时期的发展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