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史为证:禁军出身的三位好汉林冲军衔最高,他有机会跟高俅一起征讨梁山?

宋史为证:禁军出身的三位好汉林冲军衔最高,他有机会跟高俅一起征讨梁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860 更新时间:2023/12/5 2:00:18

被梁山军俘虏后投降的双鞭呼延灼是汝宁郡都统制、双枪将董平是东平府兵马都监、没羽箭张清是东昌府守将、急先锋索超是大名府管军提辖使,他们都属于厢军将领。

真正从八十万禁军出来的,也就是豹子头林冲、青面兽杨志、金枪手徐宁三位,而这三人之中,以林冲军衔为最高。

很多人都以为林冲就是民间聘请的武术教练,连军籍都没有,这肯定是大错特错了:林冲不但是高级军官,而且是高俅的心腹,如果不是妻子太漂亮,他是有机会跟着高俅一起打梁山的,林冲在征讨大军中的地位,可能还要高于十节度使和八都监。

读者诸君都知道,大刀关胜和小李广花荣连厢军都算不上,他们统领的都是乡兵:“宋之兵制,大概有三: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戍,曰禁军;诸州之镇兵,以分给役使,曰厢军;选于户籍或应募,使之团结训练,以为在所防守,则曰乡兵。熙宁以来,则尤重蕃兵、保甲之法……自太宗朝以瀛、莫、雄、霸州、乾宁、顺安、保定军置忠顺,凡三千人,分番巡徼,隶沿边战棹巡检司。(《宋史》兵一·禁军上至兵四·乡兵一)”

花荣身为清风寨武知寨,准确称呼是“镇砦官”,比县尉还低一级,是宋朝官僚体制中最末一等,再往下就是吏而不是官了。

林冲和杨志、徐宁都是禁军,分属殿前司和侍卫亲军马军、侍卫亲军步军:“禁兵者,天子之卫兵也,殿前、侍卫二司总之。”

这三个衙门各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一人,合称“三衙九帅”或“三司九帅”,麾下有八十万禁军并非虚夸:开宝年间宋朝总兵力三十七万八千,禁军十九万三千;至道年间总兵力六十六万六千,禁军三十五万八千;天禧年间总兵力九十一万二千,禁军四十三万二千;庆历年间总兵力一百二十五万九千,禁军八十二万六千。

只有宋真宗赵恒天禧年间禁军数量稍少于厢军,其他时期的禁军无论是数量、素质还是装备,都远胜于厢军,这是由赵匡胤、赵光义兄弟制定的“强干弱枝”国策决定的。

徐宁所在的“金枪班”,在《宋史·兵制》中确有记载,他和“制使”青面兽杨志一样,真是归殿前司太尉(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都有资格被称为太尉,那是因为宋徽宗政和年间改官制,宣和年间的太尉已经变成了不值钱的加官,高级武将都可称太尉)高俅管辖:“骑军有殿前指挥使、内殿直、散员、散指挥、散都头、散祗候、金枪班、东西班、散直、钧容直及捧日以下诸军指挥……本直各有虞候、指挥使、副指挥使、都头、副都头、十将、将虞候。殿前指挥使以旧府亲从带甲之士及诸班军骑中选武艺绝伦者充,金枪班选诸军中善用枪槊者补之。”

徐宁是“金枪班教师”,也就是“金枪直”中一个需要替宋徽宗赵佶站岗放哨和出行时充当仪仗队的低级军官,他丢失“赛唐猊”宝甲的当天夜里对妻子说:“明日正是天子驾幸龙符宫,须用早起五更去伺候。”

这句话恰好证明徐宁是正规军人而非民间聘请的武术教练,他能拒绝贵公子观看宝甲的要求,也说明他是个“往来无白丁”的中上层人物。

据半壶老酒不完全统计,皇帝出行的时候,像金枪班一样随侍左右的殿前司诸军,有御龙骨朵、御龙弓箭、御龙弩直、骨朵直等四十一个之多,再加上侍卫亲军马军、步军各有三十多个单位,总共一百余支小部队合计一千到三千人,也就是说,金枪班还真就是个班排级单位,但因为属于御林军,其地位要高于其他禁军——现在有些特种部队连步枪手都是少尉甚至中尉,在宋朝也是一样,徐宁虽然管的人不多甚至可能没有部下,但至少也是个尉官。

青面兽杨志的级别比金枪手徐宁高一些,但绝不是殿前司指挥使、内殿直之类的中高级将官,押运花石纲,高俅一次就派出了十个“制使”,说明这些“制使”顶多就是“散指挥使”,也就是少校级别而已——如果杨志是正任指挥使,高俅这个都指挥使就没有权力“把文书一笔都批倒了,将杨志赶出殿司府来。”

徐宁和杨志在禁军中的地位不是很高,而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就不同了,这个穿绿战袍的“官人”,其实是梁山好汉中原有军衔最高的,他是可以直接跟高俅打交道而且关系还很融洽的,这一点我们从他用一千贯买了一把宝刀之后心理活动中就能看出来:“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今日我也买了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试。”

明知高俅的宝刀轻易不肯示人,林冲还几次三番去借,说明他真没拿自己当外人,如果高俅很轻蔑地给他硬钉子碰,林冲也不会多次开口,而且林冲要拿自己的宝刀跟高俅比试,说明他们虽然是上下级,但地位并不是十分悬殊。

八十万禁军或许有很多教头,但林冲很显然不是普通教头,陆谦曾对林冲说过:“如今禁军中虽有几个教头,谁人及得兄长的本事,太尉又看承得好,却受谁的气?”

睿智的读者肯定能听得出,陆谦所说的“几个教头”,其实是“都教头”或“副都教头”,所以才能跟高俅说得上话,并且高俅也真给林冲三分面子。

林冲刚一出场的时候,“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这就是一种“军便服”,而能穿绿袍、扎银带,说明他的品级,在七品以上五品以下:“宋因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其制,曲领大袖,下施横襕,束以革带,幞头,乌皮靴。《宋史·卷一百五十三·志第一百六·舆服五》”

敢在天子脚下穿绿战袍,说明林冲至少是个七品以上武官,宋朝武官五十三阶,第十一阶是从五品亲卫大夫,第四十二阶武翼郎是从七品,第四十三阶敦武郎、第四十四阶修武郎都是正八品,宋江自称后来并真受封的保义郎,听起来很响亮,实际却是第五十阶的正九品极低军衔——他是倒数第四阶,其下是从九品的承节郎 、承信郎和没有品级的下班祗应。

九品以上官员穿绿袍,是宋高宗赵构建炎南渡之后放宽的政策,林冲在宋徽宗宣和年间穿绿袍,并不表示他是九品低级武官。

林冲腰系银带,这在宋朝也有规定:“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正月,奉诏详定车服制度,请从三品以上服玉带,四品以上服金带,以下升朝官、虽未升朝已赐紫绯、内职诸军将校,并服红鞓金涂银排方。虽升朝着绿者,公服上不得系银带,余官服黑银方团胯及犀角带。贡士及胥吏、工商、庶人服铁角带。”

虽然没有鎏金,但是林冲可以系银带,说明他是品级较高的武官而不是只能扎铁角带的民间武师。

林冲不是普通教头,他的徒弟操刀鬼曹正称其为“八十万禁军都教头”,正好跟陆谦的话相互印证,而林冲那样的高级教头,是可以挂将军头衔的。高俅亲征梁山两次战败,皇帝赵佶和太尉杨戬终于动老本儿使出了杀手锏——从八十万禁军中派出了两大高手:“于龙猛、虎翼、捧日、忠义四营内,各选精兵五百,共计二千,跟随两个上将,去助高太尉杀贼。这两员将军是谁?一个是八十万禁军都教头,官带左义卫亲军指挥使,护驾将军丘岳;一个是八十万禁军副教头,官带右义卫亲军指挥使,车骑将军周昂。”

上面提到的“四营”,都属殿前司管辖,其中虎翼和捧日各有至少七军,丘岳和周昂都兼任左右义卫亲军指挥使,如果把高俅比作禁卫三军中的军长之一,那么这两个教头,就是挂着旅长或团长职务,都指挥使下有十几个甚至数十个指挥使,这是宋朝禁军独有的特点,有点类似扁平化管理。

如果林冲没有跟高衙内产生纠葛,那么他还是高俅最信任的教头之一,高俅征讨梁山,肯定会带林冲同去,而林冲也可能挂职某一卫指挥使和殿前名号将军,其地位显然要远要高于“花石纲十制使”中的青面兽杨志,也高于皇家仪仗队班头金枪手徐宁。

造化弄人,林冲被陷害、发配,没有能跟高俅一起征讨梁山。以林冲的性格,要是在官军行列里,是一定要跟那些山贼草寇死拼到底的,哪些梁山好汉能在他丈八蛇矛下丧生,读者诸君自有公论,毋庸半壶老酒赘述——其实说禁军出身的梁山好汉中林冲的军衔最高,也只是半壶老酒一家之言,咱们看水浒传,除了看热闹之外,顺便了解一下宋朝官员品级、舆服制度也挺好的。

很多事情,都是越商量越明白,不管是《红楼梦》、《西游记》还是《三国演义》、《水浒传》,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四大名著,主要是因为其中有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仅从林冲的战袍玉带,我们就能看出宋朝中级军官的风貌和性格特点,甚至还能窥见宋军富而不强的端倪,这岂不是以外的收获?至于林冲真正官居几品,他征讨梁山,有哪些好汉是他的对手,那就得有请读者诸君在评论中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了。

更多文章

  • 水浒中结局最好的人,识破宋江伪善真面目后装病离开,后来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上的宋江真面目,李俊装病离开宋江,水浒传宋江最后是怎样死的

    同《三国演义》一样,故事背景诞生于朝代更替的,还有《水浒传》。当时是北宋末年,宋徽宗赵佶继位,原本就出现衰象因而经济紧迫的王朝,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救,反而当权者直接简单粗暴地向农民增加赋税,宋江就此于1119年在梁山泊起义。施耐庵根据这一段史实,将108个好汉,以文学形式的作品呈现出来,为我们讲述了

  • 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38岁壮年为何突然离世?其死亡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上的朱瞻基几岁死的,历史上有朱瞻基这个皇帝吗,朱瞻基哪年当的皇帝

    更为奇葩的是,明朝还有一些离奇死亡的皇帝,其中朱棣的长孙朱瞻基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文武双全的他,为什么会在38岁壮年的时刻突然离世?那么他的死亡真相又是什么呢?1399年的时候,这时的明朝还是朱元璋掌权,就在如此一个平平无奇的年份里,朱瞻基诞生了。据说在朱瞻基诞生这一天,他爷爷朱棣还做了一个梦,说是

  • 他是成吉思汗的继承人,为保皇位毒死亲弟弟,最后却败在了酒杯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成吉思汗把皇位传给了谁,成吉思汗的皇位继承人是谁,成吉思汗与他的子孙建立的王朝

    对于蒙古印象,普遍共识男女老少均善饮。而且在饮酒之前,首先用右手无名指蘸取杯中美酒,对空弹三下以示敬天、敬地、敬人,表达对自然万物的崇敬。但是由这个彪悍民族建立的元帝国,第二任大汗后来庙号太宗、谥号英文皇帝的窝阔台,特别爱杯中物,虽然喝酒前对空不知道弹了多少下,老天爷仍然没有保佑他,酗酒过度中风而死

  • 这五位好汉恨宋江入骨,明明身怀绝技,上梁山后却一次也不肯施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江最怕的三位好汉,梁山泊上宋江不敢重用的七个好汉,卢俊义不恨宋江吗

    你可以说宋大哥毫无本领,因为他在强者为尊的绿林道上,几乎完全不懂武功。哪怕是周通、王英这样的人,都能把宋大哥吊起来打。但是,宋大哥的御下知道,宋大哥的狠辣手腕,堪称一位雄才大略的枭雄。梁山好汉里面,几乎个个都是刺头,都是宰人不眨眼的狠角色。像母夜叉孙二娘、催命判官李立、锦毛虎燕顺、火眼狻猊邓飞都是把

  • 这位国家一级演员,他一个人演过两位古代的神探:狄仁杰和包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狄仁杰和包拯有什么不同,包拯的十大扮演者,包拯和狄仁杰是同一个人演的吗

    上世纪90年代台湾演员金超群主演的《包青天》系列电视剧,更是把包拯的神探形象进一步强化;金超群把包拯包青天演绎成了无人能超越的经典角色,而“包青天”也成了金超群一生的标签。今天茅山君要说的这位演员,和金超群一样,也是胖胖的,他也饰演过包拯包青天,只不过他出演的这部是偶像剧,播出后的口碑一般,没有什么

  • 朱元璋临终连喊三遍朱棣来否,为何朱棣就是在南京城外不进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棣临终警告朱元璋,朱元璋死前为什么没处理朱棣,朱元璋为何不直接传位于朱棣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朱元璋生前把帝位非常决绝的传给孙子朱允文,并且尽最大能力为孙儿除去一切障碍,即使亲生儿子也不行。特别是燕王朱棣,对帝位具有非常大的威胁力和震撼力,为此朱元璋没少做防范。朱棣十岁受封燕王,二十岁就藩北平,多次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

  • 宋朝起义这么多,为什么朝廷宁愿招安也不剿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招安制度,宋江不招安朝廷会推翻宋朝吗,宋朝历史上的招安

    撰文:琴剑霜月编辑:吃硬盘吧插画:发达蚊说起宋朝,我们脑中大概会有这样几个印象:从《清明上河图》中反映出的汴梁繁华;从宋词射出的缕缕书卷气;以及从契丹南侵、靖康之耻中折射出的宋朝重文抑武政策所导致的军队羸弱——大宋富而不强,是我们给这个将近四百年王朝最普遍的定性。后世较少提及的,反而是历代大一统王朝

  • 崖山海战一个幸存者的经历,把铁石心肠的朱元璋都感动哭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外公真的参加过崖山海战吗,崖山海战为什么导致文明断层,朱元璋崖山之役

    还没等南宋君臣计划好下一步行动,元朝大军穷追猛打,很快跟踪而至。元朝大将张弘范、李恒,全权负责指挥对南宋的最后一战,关系南宋命运的崖山海战由此拉开帷幕。尽管张世杰、陆秀夫等人心如铁石,誓与南宋共存亡,整军经武,要与元军决一死战,但形势依旧快速恶化。狡黠多智的元军大将张弘范技高一筹,他先分派兵力堵住南

  • 宋高宗赵构一生玩弄权术,活了81岁,为何在56岁时坚决要求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高宗赵构真实故事,宋高宗赵构被金兵追得有多惨,宋高宗赵构死因

    但也有不少人为宋高宗正名,认为他在铁骑的强烈进攻下保住了中原文化的火种,用自己的智慧最大限度的减少着损失。今天我们撇开宋高宗的功过,把着重点放在他的主动退位和传位给一个五服以外人的原因。皇位是古代最炙手可热的一块肥肉,争夺皇位上有很多类似于九子夺嫡的惨案,几乎没有太上皇和皇帝同台的时候,夏以前的禅让

  • 在明朝贪污60两银子就杀头,清朝为什么改成超过2万两才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最轰动的治贪大案,明朝有多少贪官被杀,明朝所杀的贪官都有谁

    孟昶的文采很好,他为了诫勉各地官吏洁身自律,写过一首著名的“官箴”诗:“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苦口婆心教诲官员们要清廉自守,不可见利忘义。孟昶的想法,也是历代皇帝们共同的想法。自古以来,贪官污吏就是国之大害。他们占据高位,手握大权,不仅不去报效国家、为民造福,反而把手中权柄当成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