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南宋君臣计划好下一步行动,元朝大军穷追猛打,很快跟踪而至。元朝大将张弘范、李恒,全权负责指挥对南宋的最后一战,关系南宋命运的崖山海战由此拉开帷幕。
尽管张世杰、陆秀夫等人心如铁石,誓与南宋共存亡,整军经武,要与元军决一死战,但形势依旧快速恶化。狡黠多智的元军大将张弘范技高一筹,他先分派兵力堵住南宋水师的出海口,切断其后路。然后又截断宋军的淡水供应渠道,十余万南宋军民很快置身于绝境。
1279年二月初六,张弘范眼看时机成熟,挥师发起总攻。南宋军民经过一番苦战,最终未能打退元军进攻,遭到元军围歼,陆秀夫背着宋少帝投水自尽,张世杰杀出重围后又遭遇飓风而遇难,南宋十余万军民,或者战死或者自尽或者被俘,南宋至此灭亡。
不过,南宋军民并未被元军斩尽杀绝,有极少数人得以幸免于难,逃出生天。有一个少有人知的南宋小兵就侥幸生还,他的亲身经历被后人记录下来,铁石心肠的朱元璋知道后都被感动哭了。
《明太祖实录》记载,这个南宋小兵姓陈,名字则无人知晓,姑且称之为小陈。小陈是扬州的一个平民,张世杰组建水师船队时,小陈前去报名应征,成为张世杰麾下水师的一个普通士卒。
崖山海战中,小陈也跟随主帅张世杰上了前线。二月初六日的最后决战中,南宋水师全军覆没,小陈眼见大势已去,元军杀气腾腾围拢过来,他纵身一跃跳入海中。幸运的是他从小在南方水乡长大,水性极好,并未淹死,而是抓住一块船板游到了附近一个小岛上。
在小岛上,小陈又遇见了几个幸存的南宋士兵。他们“累石支破釜,煮遗粮以疗饥”,架起几块石头,捡了一口破锅,凑合着用身边仅存的一点干粮煮着吃。
干粮太少难以充饥,他们又壮着胆子来到海边,捞取海中淹死的战马,“将其烹食之”,总算填饱肚子,几人劫后余生,困累已极,不觉沉沉入睡。
倒霉的是,他们在岛上生火煮饭,火光被元朝士兵望见。沉沉暗夜之中,一队元军乘船登上小岛,开始搜捕。小陈等几人还在睡梦中就稀里糊涂被抓了俘虏。两个同伴当场被杀,小陈也命悬一线之时,救星来了。
元朝军中一个小军官,是南宋的降将出身,当年还曾是小陈的战友,两人交情匪浅。此人虽然变节,好歹良心未泯,他认出小陈后,立即阻止了手下行凶,声称要把这个俘虏运回北方当奴隶,把他押上了元军的大船。
小陈暗自庆幸自己运气好,以为这条小命总算保住了。谁知道元军大船在返航途中,因为装载人数太多,连元军加上俘虏几百人,船行缓慢,粮食也渐渐不够吃了。元军主将下令,把俘获的南宋战俘全部杀死,丢入海中。
危难之时,小陈的那位挚友再度伸出援手,他冒着天大风险把小陈偷偷藏匿在甲板下面的一个秘舱中,每天开饭时,趁人不备,“日取干糇从板隙投之,王掬以食”,从甲板窟窿里偷偷塞给小陈一些食物,小陈得以保住性命。
不料天不遂人愿,小陈藏身之处意外暴露,元军主将大怒,下令当场处死小陈。正在此时,一场大风浪来袭,船只在浪涛中颠簸起伏,情势危险。元军大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性,见此情景吓得不知所措。
小陈早年当过渔民,知道这阵风浪很快会过去,于是乍着胆子声称自己会“法术”,能够让风浪平息。他装模作样地“仰天叩齿,若指麾鬼神状”,一会儿风浪渐渐平息。元军主将不明就里,还真的以为小陈会什么劳什子“法术”,没敢加害他。
元军船队回到江南时,小陈在那位朋友的帮助下,脱身以逃,九死一生回到了家乡扬州。他从此隐姓埋名,耕田为生,最终平安终老,活到了九十多岁。他一生无子,只有两个女儿,二女儿嫁给了凤阳一个普通农民,名叫朱五四,两人生下一群儿女,其中有一个叫朱重八,也就是日后赫赫有名的朱元璋。
朱元璋幼年时,听母亲给他讲过姥爷在崖山海战后幸存的经历,留下深刻印象。他当了皇帝之后,每次想起姥爷当年历尽艰辛九死一生,总会感慨万千,“继以涕泣”,感动的哭泣起来。他姥爷陈某的这段传奇经历,被写入《明太祖实录》和日后的《明史》,让人们知道,原来朱元璋和崖山海战还有那么一段渊源。
参考史料:《明太祖实录》《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