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晚年,深夜召戏子入宫,第二天戏子被太监抬出宫门,奄奄一息

慈禧晚年,深夜召戏子入宫,第二天戏子被太监抬出宫门,奄奄一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18 更新时间:2023/12/18 2:58:35

慈禧与武则天

在我国的历史上,真正登上过政坛的女人有很多,但非常著名的却只有两个,一个就是大唐盛世时的武则天,另一个就是在现代饱受骂名的慈禧。

两者虽然都在史书上留下了名,但是却留下了完全不一样的评价,首先作为我国历史上真真正正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能力是真真正正可以说的上是巾帼不让须眉。

甚至于,在某些杀伐决绝的重大决断上,很多的男人都比不过她。武则天是真正的巾帼英雄,不但能力才华出众,更是有着继往开来的恢拓气魄。

在武则天手中,原本的大唐江山得到了更宏伟的发展,政承贞观、下开元。对于她来说,那15年的为政生涯,最适合得到这般的公正评价。

慈禧则不同,作为太后,她倒是有着磅礴的野心,也希望自己能将一个诺大的帝国掌控在自己手中。但是很可惜,上天并没有赐予她相关的才俊。

这位晚清太后并没有女皇武则天的雄才大略,恰恰相反,在她的手中,大清国失去了最后的变革机会,只能在人民的烈火中迎来化为灰烬的结局。

与此同时,由于慈禧以及一干食古不化的废物官员的存在,我国近代的屈辱在慈禧手中达到了最高峰,这也使得慈禧最后身败名裂,令人唾弃。

野心磅礴但无才更无德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中最黑暗最、令中华儿女痛心疾首的那个年代就是晚清,晚清也成为了中华历史上最为特殊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传统的君主王朝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暮年,成为了阻碍新兴事物发展的绊脚石。

事实上,自乾隆后期开始,闭关锁国就已经开始严重影响我国的发展,也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进步,清朝在此时便已经走向了没落衰弱,

1840年后,要说天下最苦的职业是什么?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是大清君主,因为大清的国门被外国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所谓的上国不过就是一场梦幻,一场泡影罢了。

从道光开始,每一位君主都意识到了,必须做出改变这一重要结论。但是很遗憾,大清朝积重难返,各位君主也只能有心无力。后来,热河避暑山庄中,咸丰暴毙之后,皇室又一次像清初康熙那样,出现了幼年君主登基的尴尬局面。

康熙,8岁登基,在祖母太皇太后孝庄的扶持之下,成为了一代少年君王。他少年灭鳌拜,青年平定吴三桂,中年时期平定台澎,剿灭葛尔丹,何等的雄壮威武。

这才是身为人杰该有的面貌,也是身为人君该有的雄才伟略,当然也不难看出孝庄太后的手段和能力。然而,数百年过去了,慈禧可当不得孝庄。

咸丰在热河避暑山庄中去世后,慈禧和慈安共同扶持同治登基,两位太后一同听政,慈禧胸无良谋、心无大略,却想要效法武则天、效法孝庄。

她的权力欲望过于膨胀,对权力的追求似乎已经达到病态,想将君主当做手中的傀儡。但是慈安尚在,她对于慈禧的野心也一直心有提防,慈禧也做不得太过分之事情。

慈安与慈禧太后

话说,虽然上位的同治是慈禧的亲生儿子,但慈禧本人的地位却并没有多高。咸丰尚在时她只是一位后宫嫔妃而已,哪里能与身居后位的慈安相比。

论身份,慈安能将慈禧彻底地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中;论地位,慈禧与慈安相差很多,用现在的话来说,提鞋的资格都不够。或许也是因为如此吧,慈安也没过于针对慈禧,两人之间并无直接的恩怨。

可是,这一切都随着咸丰的暴亡而改变了,权力能令人丢失人性,这句话当真是至理名言。已经品尝过权势的慈禧,似乎中了权势的毒,她开始醉心于权力和权势之中,甚至丧心病狂地想要大权独揽。

不过,慈安皇太后还在头上压着自己,她倒也没敢太过放肆。与为权势疯狂的慈禧不同,慈安皇太后原本就喜欢简朴的生活,清心寡欲的她只想为大清培养出,一位能绵延祖宗社稷江山的、合格的继承人。

慈安太后虽然很少参与政事,但丈夫咸丰的离世,还是迫使他要挑起这副重担。很多时候,军国大事她都会和慈禧、八位辅政大臣商量再三才敢实行。

对待权力上,两位皇太后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在生活作风上,二人也是截然不同。慈安清心寡欲、简朴从事,而慈禧太后则喜好奢靡的生活。

戏子遭罪

慈安一直也想找个机会狠狠敲打慈禧,终于有一天,一个天赐良机被慈安抓到了。当时,慈禧有一个爱好,非常喜好听戏曲,尤其是在成为太后之后,每日最喜欢的便是听上一段戏曲。

由此,慈禧常常会召集戏班子或是戏子入宫为自己唱戏。按理说,这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爱好,可问题在于,慈禧召集戏子的时间实在不对。

她常常因为需要处理国事拖至半夜,只有深夜时分,才会召集戏子入宫为自己演唱几段戏曲。在一次召集戏子入宫唱戏时,来了一位非常俊秀的戏子,英俊的面容加上唱功深厚,慈禧非常满意。

于是,他便让戏子唱了整整一夜,后来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慈安皇太后的耳中。作为母仪天下的太后,慈禧居然敢做出有违宫内规矩的事情,这令慈安皇太后非常恼火。

她也顾不得已经夜深,直接带着奴婢就赶往慈禧的西宫,待得慈安赶到,戏子仍在演唱。反观慈禧,则是一副十分满意的表情在欣赏着戏子的演唱,丝毫没有注意到慈安已经来到宫中。

慈禧不顾太后之尊做出此等有损皇室颜面之事,令慈安登时气就不打一处来,为了杀鸡儆猴,慈安当即吩咐手下拿下戏子,着人推出去,将戏子一顿毒打。

下人们打的戏子奄奄一息,眼瞅着是活不成了,第二天找个奴才抬出宫门了事。此事慈禧也不敢有什么过多反抗,毕竟慈安身份高于自己,加上本就是自己坏了规矩,也只得作罢、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慈安能够制得住慈禧本是一件好事,但奈何她很短命,若是慈安皇太后能活得再长久一些的话,说不准大清朝后半段的历史就会发生改变。

奈何,历史中没有如果,慈安太后早亡,大权尽数落到了慈禧的手中。没有了制衡之人,慈禧越发的肆无忌惮,在她手中大清已经彻底糜烂无可救药。

1911年的烈火,最终将腐朽的清王朝彻底毁灭,可悲可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更多文章

  • 慈禧寡居期间,召一男子到房里弹琴,事后为了保命,男子连夜出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慈禧守寡后召一男子弹琴,慈禧18岁真实长相,琴师为慈禧弹琴

    其中,有一部分甚至违反了我们的常识,在这些荒诞又奇特的事件之中,有关慈禧的事情占了一大部分。慈禧太后慈禧的政治生涯始于1875年,这一年咸丰帝驾崩,而慈禧已经四十多岁了。作为中国最后一位拥有极大权力的女性,在历史之中慈禧太后的名声并不算太好。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个女性,在清朝明争暗斗的宫廷之中,到底是如

  • 康熙去世后,如果皇位传给他,大清朝很有可能更强,西方也不敢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传位给谁清朝会强大,康熙临死前的传位,正史中康熙到底把皇位传给了谁

    这一制度在封建时代,起到了维系宗法继承,维护社会纲常稳定运行的重要作用。但是制度终究是制度,在弱肉强食的残酷世界里,这个法则是阻挡不了野心勃勃之人对于皇权的觊觎和追求的。所以嫡长子继承制像斯芬克斯之谜一般,横亘在天子一族中,使父子反目,手足相残,左右着王朝的兴衰更迭。康熙年间“九子夺嫡”便是最著名的

  • 张之洞的汉阳造究竟有多厉害?生产的数量,连起来能绕地球2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揭秘汉阳造,中国的汉阳造有多厉害,现实中的汉阳造

    清朝吸取了明朝的经验,修固边防、加固长城,抵挡外族的入侵。在沿海地区关闭各口岸,减少跟外国人的联系,只留了很小的口岸跟外国人通商。这样一来,外国人没有机会来抢占中国的地盘,保证了清朝统治的完整性。可是,后来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彻底让清政府认识到,闭关锁国已经不可行了。国家的城墙再坚固,也挡不住八国联军

  • 康熙驾崩当天,随侍60多年的心腹之臣被杀,雍正究竟发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驾崩雍正处死谁,康熙死前给雍正耍了一个阴谋,康熙死时雍正掌握了多少兵权

    康熙皇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将清朝的疆域推向了历史的巅峰。正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康熙能够成就这么大的功劳,也少不了一些人的帮助,比如周培公、姚启圣等。然而,在这些人中,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小人物,比如太监赵昌。他曾是康熙皇帝的心腹,与康熙共事六十余载,忠心耿

  • 康熙祭拜孔子时,看见碑文迟迟不跪,大臣遮住一个字,他立刻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熙为孔子题字,康熙到孔子墓前迟迟不下跪,康熙为什么不给孔子下跪

    关于这位皇帝,其实很多人都是从各类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对这个皇帝的政绩也大致有所了解,但似乎他的趣闻轶事更加吸引人。比如,曾经康熙来到孔子墓前祭拜,结果看见碑文后却迟迟不跪。此时,有一个聪明的大臣遮住了一个字后,他立刻下跪了,这是为何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康熙和孔子的趣闻轶事。康熙与孔子一说起孔子和

  • 康熙擒鳌拜时,为何要用一群孩子而不用大内高手?这一选择很睿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康熙智擒鳌拜是真的吗,康熙智擒鳌拜始末,康熙晚年时为何会后悔擒鳌拜

    康熙也不负孝庄太皇太后的期望,他每天不知疲倦地学习甚至学到咳血,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康熙登基成为了大清皇帝。可康熙满腔宏图之志却不敢有所作为,因为当时的整个满清朝堂都被鳌拜控制,而鳌拜也对清朝皇位觊觎已久。但康熙天资聪颖,他竟然设计派了一群孩子降服鳌拜,最后成功将鳌拜生擒。满清大内高手不敢说是江湖顶

  • 雍正王朝:康熙帝究竟何时下定决心,立皇四子胤禛为皇位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雍正王朝康熙传位给谁,雍正王朝里面康熙到底传位给了谁,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封四个亲王

    那么,根据影视剧中的演绎,康熙皇帝究竟何时下定决心,将皇四子胤禛确定为皇位继承人呢?首先,在太子胤礽第一次因花钱买命、宫闱丑事、被陷害兵变等原因被废黜太子之位之前,皇四子胤禛并未真正进入康熙皇帝选择皇储的选项之中,最多只是对胤禛用心办事、大公无私、一心为国的态度和做法比较赞赏和认同。有这样一个宁做“

  • 马谡临死前大喊8个字,诸葛亮听后心如死灰,蜀中大将个个落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马谡临死前说的话,诸葛亮怎么评价马谡的,谁临死前告诉诸葛亮马谡不得重用

    公元228年,诸葛亮得知魏将曹休败走,魏军退守东南,关中正是空虚,所以想要趁虚而入,一举北伐。于是在安稳南部的势力之后,诸葛亮发动了生平的第一次北伐。曹睿不可能想到,诸葛亮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北伐。在选人的会议上,诸葛亮力排众议,一意孤行让马谡去守街亭,一众大将虽有怨言,但是军令难违。马谡自认为谋略过人

  • 项羽并非不肯过江东,而是不能过江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项羽应该过江东还是不过江东,怎么看待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不肯过江东小故事

    所谓“王不过霸”,楚霸王项羽是人们心中的盖世英雄,他的英姿飒爽,他的力拔山河,他的驰骋沙场,他的争霸天下,都是万世瞻仰的丰碑,而他最后的乌江自刎、英雄气短也成了经久不衰的话题,千百年来争论不休。《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被刘邦军队追赶,逃至乌江,乌江亭长对项羽说:“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劝

  • 韩信的“背水一战”是怎么得名的?他算是楚汉时期的军事天才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楚汉那个乱世当中,出了两个军事天才,一个是韩信,一个是项羽,这两个人都是领兵如神,作战的时候一个比一个猛。表现出来的风格也是有所差异,相比之下,很多人还是觉得韩信要更高明一些,韩信一生可以说是用过了许多伟大的战术,让后人也从中学到了不少。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韩信一生用过最厉害,也是最狠的一个战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