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日本发现吴三桂反清檄文原版,揭开降清的原因:难怪清廷要抹黑他

日本发现吴三桂反清檄文原版,揭开降清的原因:难怪清廷要抹黑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516 更新时间:2024/2/29 1:05:53

在明清的历史上,吴三桂是一个很“尴尬”的人物,他是明朝山海关的“大将”,也是打开山海关的“罪臣”,更是清朝时期的“反贼”。

那么,吴三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曾经,有人在日本发现了吴三桂起兵造反的檄文原版,而其中的内容则揭示了当年的事实。

大明灭、大顺生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天生异象,据文献记载:当日京城飞沙走石,咫尺不见人影,日无光,整个北京城笼罩在众人恐惧之中,非现在雾霾能比之。

古人对反常的天气格外敏感,也注定了有大事发生。果不其然,不久后李自成率领大军来到了北京城下。

当时,李自成给崇祯皇帝写了一封信,信中大致的意思就是要“割据称王”,与崇祯皇帝平起平坐。

这等屈辱崇祯皇帝自然不会答应,一方面是因为一山容二虎,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不割地、不和亲、不赔款”等祖制。

只是,崇祯皇帝手上并无太多王牌,但这一战已蓄势待发。可想而知,结果便是朱由检自杀而亡,李自成打入了北京城,建立了大顺政权。

再来说说清王朝,多尔衮率领的八旗军队野心勃勃,一心想攻入明王朝,从而趁机捞一把。

奈何,山海关之内一直有吴三桂在把守,其手中更是有着数万的“关宁铁骑”,让八旗士兵闻风丧胆。

因此,这个时候,李自成最应该做的是,对内稳定政治局势,对外收降吴三桂,因为他是唯一能够抗衡清军的人。

据《明史》记载:初三桂奉召入援至山海关,京师陷,自成劫其父襄,作书招之,三桂欲降,至滦州,闻爱姬陈沅被刘宗敏掠去,愤甚,疾归山海袭破贼将。

简单来说,吴三桂起初已经答应李自成的劝降了,哪知李自成急不可耐,直接绑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甚至他的手下还霸凌了他的小老婆陈圆圆

吴三桂与清廷

吴三桂堂堂三军之将,如此屈辱岂能忍受!按照既定的计划,吴三桂本想独自率领大军剿灭李自成,可局势却不允许他这么做。

最后,他选择打开了山海关,让清军进入了关内。没几天,李自成便被清军击败了,大顺政权也彻底结束。

此后,吴三桂便成了清朝的大将,率领大军一路南下,击败了各个地方的残余势力,也为大清朝的成立做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

当时,为了稳定吴三桂这个“军阀”,清廷还让他驻守云南、世袭罔替,俨然成为了割据一方的诸侯。

然而,自古以来君权是不容侵犯的,随着吴三桂的尾大不掉,康熙皇帝登基后,便向他挥动了手中的屠刀——裁军、裁权。

对于康熙皇帝的种种作为,吴三桂当然不能忍,于是著名的反清复明旗号正式打响。他不断向周边的省份发起进攻,还策反了许多人,大清朝岌岌可危。

从当时的局势来看,清廷北方有察哈尔的压力,南部有三藩的威胁,形势非常的不利。幸运的是,吴三桂的“不渡长江”给康熙带去了喘息的机会,让他实现了绝地反杀。

先是察哈尔王被杀,随后吴三桂在长江的进攻受阻,士气低迷,紧接着另外“两藩”又投靠了清廷,吴三桂可谓是大势已去。

此后,清军一路南下,不断收复大量的失地,吴三桂从起兵到最后一共四个月,只得到了“大败而归”四个字。

从上述的介绍来看,吴三桂作为明朝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反对李自成是“冲冠一发为红颜,”反对清朝的统治则是“反清复明”。

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有意思的是,日本曾发现过吴三桂起兵反清的檄文原版,此檄文中揭开了两件事情的真相。

吴三桂起兵的檄文原版

檄文的内容大致是这么写的:本镇深叨明朝世爵,统镇山海关......本镇独居关外,矢尽兵穷,泪干有血,心痛无声,不得已歃血订盟,许虏藩封,暂借夷兵十万,身为前驱,斩将入关,以谢先帝之灵。

幸而贼遁冰消,渠魁授首,正欲择立嗣君,更承宗社封藩,割地以谢夷人。不意狡虏遂再逆天背盟,乘我内虚,雄据燕都,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本镇刺心呕血,追悔无及,将欲反戈北逐,扫荡腥气......

从上述的介绍来看,吴三桂之所以反对李自成,不是因为冲冠一怒为红颜,而是为了给崇祯皇帝报仇——以谢先帝之灵。

报仇之后,他便会立朱家的皇子为君王(正欲择立嗣君)。可惜的是,清军入关之后,直接窃取了汉人的果实(变我中国冠裳)。

简而言之,按照吴三桂的说法,他是想“借刀杀人”,然而再另立皇帝,但却变成了“引狼入室”,在此情况下,才有了后来的反清复明(将欲反戈北逐,扫荡腥气)。

除了这封檄文之外,当年在中华的朝鲜使者也有一封类似的书信,其名字叫做《尚善寄吴三桂书》。

信中是这么写的:“王在明时,不过一总兵官,国破不降,而能请兵灭贼,以复君仇者,可谓尽忠于明室矣。”

这封信也表明,吴三桂请清军入关是为了给崇祯皇帝报仇的,算是尽了臣子“忠君爱国”的本分。只是,后来的局面一发不可收拾了,才有了“平西王”、“反清复明”事件。

既然吴三桂是这样一个人,为何他在历史上会被很多人视为“奸臣”呢?这或许又是政治上的一种需求。

清军入关后,政治局势非常不稳定,而且满族人少、汉族人多。如何稳定这样的局面呢?转移舆论焦点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吴三桂则是一个很不错的人选。

在此情况下,吴三桂成为了汉家江山的“奸臣”,远在北京的满清朝廷,则稳坐钓鱼台,逐渐掌控了全国的大局。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吴三桂引狼入室,满清无限抹黑吴三桂等人,其实都是各取所需罢了,历史没有对错,只有成败论英雄。

正如《三国演义》中所说的那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成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中华上下五千年,出了不少谋略家军事家,吴三桂绝对算得上一号人物,纵使其“影响”不是很好,但也无法抹除他那不凡的能力(能让清军闻风丧胆)。

更多文章

  • “秦三世”子婴究竟是谁?他是秦始皇的弟弟、儿子还是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始皇的孙子子婴,秦王子婴跟秦始皇什么关系,秦始皇与子婴是兄弟

    那为什么史料上说“秦二世而亡”而不说“秦三世而亡”呢?因为子婴不能被称为秦三世,他不是皇帝。赵高害死胡亥之后,本想自己称帝,可文臣武将们实在不想奉一个太监为帝,谁都不支持他。赵高无奈,选中子婴为继统者,但还是心有不甘,便对子婴说秦国本来就是诸侯,统一六国才称帝,现在六国再次独立,称帝名不副实,复称秦

  • 敢挑战吕布的将领很多:吕布最忌惮的将领,只有猛张飞一人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吕布最怕的一位大将,唯一能打败吕布的将领,历史上唯一可以战胜吕布的人

    唯有张飞,与吕布酣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关羽持青龙偃月刀助战,战至三十合,战不吕布;刘备持双股剑,加入了团战,给吕布吃了一顿团体操,吕布遮拦不住,从刘备处荡开阵脚,逃之夭夭。三英战吕布,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兄弟,在十八路诸侯中,可谓异军突起,名声远播江湖;同时吕布英名天下传,只是惜败于刘关张三人之手,论

  • 美国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不是秦始皇不是汉武帝,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比汉武帝厉害吗,世上最厉害的皇帝是秦始皇吗,古代最厉害的皇帝是不是秦始皇

    众所周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到今天的国度,足足有上下5000年的历史,放眼全世界,有这么久远的历史的国家还真是没有几个。中国历史上王朝几经更迭,可以说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说起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朝代真是3天3夜也说不完。在很多人看来,统一全国的秦朝应该是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秦始皇的功绩震今烁古

  •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时,世界其他国家在干嘛?韩国确定不是在搞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真正统一中国吗,秦始皇统一中原时的各国都在干嘛,韩国秦始皇

    秦灭六国,统一中国我们先来说说欧洲。这时候的欧洲出现了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帝国—马其顿王国,也就是后面的亚历山大帝国,但亚历山大大帝一死,这个帝国就被分成了四大部分:塞琉西王国(孔雀王朝)、马其顿王国、托勒密王国和色雷斯王国,着实可惜。而此时的罗马帝国正在和北非的迦太基帝国打得不可开交,双方投入的总兵力

  • 关羽的武器另有其物?原来都被电视剧哄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制作王者荣耀关羽的武器,关羽的武器青龙偃月刀,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武器

    在《三国演义》关羽以一口青龙偃月刀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诛杀庞德威震华夏。可以说关羽的名头越大,青龙偃月刀的名头也就越大,可以看现在无处不见的关羽造像,无不是半闭丹凤眼,手持偃月刀了。但是关羽真正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吗?答案可能会让大家失望了,并不是,原来这么多年我们都被电视剧哄了!怎么会不是呢

  • 既然是亲兄弟,诸葛瑾和诸葛亮为什么分别效忠东吴和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和诸葛瑾是不是亲兄弟,历史上诸葛亮和诸葛瑾,诸葛亮的兄弟是诸葛瑾吗

    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亲兄弟一般都会为一个集团或者政权效力,比如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后来就成为季汉的长水校尉。既然如此,诸葛瑾和诸葛亮这对亲兄弟为什么会分别效忠东吴和蜀汉呢?虽然是亲兄弟,但诸葛瑾的年龄比诸葛亮要大了约七岁,有观点认为诸葛瑾和诸葛亮可能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中平六年(189年),

  •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很强?在他面前就是个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有军事能力吗,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优秀吗,诸葛亮的军事能力真的不行吗

    读过《三国演义》的小伙伴都知道罗贯中在书中刻画了“三绝”的形象,分别是“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其中诸葛亮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星象占卜、政治军事无所不能,无不第一,更有“三气周瑜”为人所津津乐道。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虽说有是三分演义七分历史,但终究还不能当做历史来看。那在

  • 曹丕:我可以活多少岁,相士:80,曹丕40岁临终前说真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丕干了啥才活不过四十岁,曹丕能活几年,曹丕临死前的最后一天

    其实除了上述中二人之外,汉末三国时期沛国人朱建平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位相士。史料记载,此人精通相术,并经常在街巷为人看相,每一次都非常灵验。在曹操当魏公时,朱建平被招任作郎官。而朱建平一生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为曹丕等人看相,并成功预言了他们的结局。曹丕在做五官中郎将时,在一次宴请宾客中也请来了

  • 三国时被后人遗忘的割据势力,曾是东亚霸主,为何被司马懿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时期势力排行,三国时期还有哪些割据政权,三国时期最强大的势力

    辽东地区在汉朝以来虽然有汉人居住,但到了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时,此地人口稀少,一度被人遗忘。但辽东却有汉朝臣子在此立足,这个一势力就是历史上割据辽东,统治朝鲜半岛的公孙氏。《三国志》记载:“以中平六年据辽东,至渊三世,凡五十年而灭。”可见也是一个存在时间很长的割据势力。公孙氏的崛起,得益于公孙度。公孙

  • 新版三国中,张飞敢多次羞辱吕布,为何关羽一言不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羽为什么会和张飞一起打吕布,关羽和张飞联手实力能打败吕布吗,张飞关羽吕布赵云谁厉害

    在三国演义中最为出彩的一个桥段,无论是史书上,还是电视剧中,都刻画的淋漓尽致。在三国早期的时候,曹操发檄文号召天下讨伐董卓,一呼百应,天下十八路诸侯推举有“四世三公”家族的袁绍为盟主,发兵洛阳,在虎牢关上演了家喻户晓的“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张飞和关羽在《三国演义》中也是顶尖的英雄,最后三个人一起战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