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清时期到底有多腐败?看看曾国藩的年薪工资就懂了,不亡国才怪

晚清时期到底有多腐败?看看曾国藩的年薪工资就懂了,不亡国才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390 更新时间:2024/2/17 23:22:25

回首整个清朝的历史,虽然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也有百年盛世,但那只是大清朝最后的余热了。

乾隆之后,清朝的社会严重腐败,阶级矛盾频发,社会的发展更是受到了巨大的阻力,综合国力逐渐走了下坡路。及至慈禧太后时期,大清朝已经病入膏肓了,屡屡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

为何会这么说呢?经济学上有一句话叫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在慈禧太后执政时期,曾国藩是一位重臣,从其俸禄便可以看出来,大清距离亡国不远了。

从巅峰时期到山河日下

大清朝巅峰期的开始,大致是在康熙时期,当时他对内明修政治,对外实施“萝卜加大棒”,将大清打造了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帝国”。

只是,康熙时期,大清的军事实力虽然很强,但经济却很孱弱。到了雍正时期,他将“耗羡归公”、“高薪养廉”,大清朝的经济才得到改善。

从某个角度来说,雍正之后,大清朝还能够持续百年,与雍正皇帝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他极大地缓和了社会矛盾,让极度危险的清朝缓了一口气。

乾隆皇帝继位时,雍正给他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可以说乾隆这个皇帝的位置不仅来得很轻松,他当得也很随性。

只是,或许正是因为他的这种“随性”吧,随意在其执政晚年,清朝又回到了政治腐败、社会腐败的阶段,影响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现在来看,乾隆算是大清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乾隆之后,因为社会矛盾不断加深,再加上诸多的皇帝没有经天纬地之才,大清朝正式陷入困境。

公元1840年,英国靠着几艘战舰打开了我国的大门,自此之后,我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开始了一百多年的屈辱时光。

话说,在19世纪40年代,清朝的财政税收一年有4亿两白银之多,比如,1840年的税收是3.9两白银、1843年是4.3两白银。

与此同时,当时还有很多经天纬地之才,可为何还是无法改变落后的局面呢?其实,其中的原因从曾国藩的工资便可以看出来。

曾国藩的工资

曾国藩原本是一个地方的七品县令,但是在咸丰在位时,他却因平乱有功成为了一名“二品大员”,也算是很高的官职了。

只是,当时他的工资却非常的低。据悉,当时曾国藩一年的工资大致是155两白银,禄米77石5斗。

放到现在来看,曾国藩年薪155两的白银虽然也不少,但是当时白银的购买力却没有现在那么强大。

与此同时,曾国藩作为一名二品大员,他的日常消耗非常巨大。因此,每年下来都会增加近千两白银的外债,单单这一笔开支就需要他六七年的工资。

而根据《曾国藩家书》的一些记载,曾国藩经常会囊中羞涩,经常捉襟见肘。曾国藩可是朝廷的二品大员,他的经济水平都非常不堪(纯工资的情况下),更何况下面的人员呢?

俗话说得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文武百官自己的生活都保不住,又怎么可能会“兼济天下”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便会滋生出“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现象,官员频频搜刮民脂民膏,搞的社会动荡不安,这样的朝廷又怎么会长久呢?

钱到底哪去了

上述咱们提到,清政府一年的财政税收高达4亿两白银之多。其实,除了这笔钱之外,雍正皇帝还曾设立过“养廉银”。

清朝官员的薪水很低,这是当时的一个现象,为了解决官员们的生活问题,雍正设立的“养廉银”。

官员每年的养廉银福利比工资都要高,生活稳定了,便再也没有人贪污了。既然财政税收那么高,再加上还有养廉银,为何清末还会贪腐成风呢?亦或者税收与养廉银都去了哪里。

自1840年之后,清政府从百姓身上搜刮下来的民脂民膏,大致有两个去向:一个就是是赔款于侵略者,另一个则是用来挥霍享受。

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时,被称为“老佛爷”的慈禧太后,不仅不励精图治、重用贤才,她反而还为自己大肆举办60大寿。

根据一些史料的记载,在寿诞之上,单单慈禧太后为自己打造的一身装饰就高达1万两黄金和38万两白银。

另外,在装饰紫禁城、圆明园等地方上,又花费了白银240万两......总而言之,仅仅是一个生日宴会,慈禧就消耗了近千万两白银。

要知道,当时北洋海军正值危机时刻,慈禧一人却花掉了他们一年的军费,以至于在与外国入侵者对战时,北洋海军将士伤亡惨重。

除此之外,慈禧太后的日常生活也非常奢侈,比如,因为慈禧太后喜欢水果的味道,只有闻着水果味才会心情好、睡得香。

于是,他百年斥巨资,在寝宫各处放置新鲜的水果,如果水果过了新鲜期,那么就会立刻被换掉。

据统计,慈禧太后每年消耗的苹果大致在15万个左右,这得相当于多少家庭一年的总收入,足见慈禧太后的奢靡程度。

奢侈的生活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正常的开支自然无法满足慈禧太后的需求,于是她便开始动用养廉银、国库税收等,导致了清廷越来越衰败。

另外,还有一句俗话叫做“上行下效”。慈禧太后奢靡成风,自然会导致诸多的官员谄媚,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大清的灭亡,在这位当权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回首往昔,雍正皇帝设立“养廉银”,是为了保证官员们的生活。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得到了保障,官员自然会对百姓、对国家尽心尽力。

可是,从二品大员曾国藩的工资水平来看,清朝末年,百官的工资可谓是“苦不堪言”,温饱问题得不到结局,又如何让他们兼济天下呢?

如此,在当时的社会中,官员经常以馈赠行贿,进而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腐败成风,朝廷败亡也成了定局。

更多文章

  • 日本发现吴三桂反清檄文原版,揭开降清的原因:难怪清廷要抹黑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吴三桂反清檄文内容,日本发现吴三桂反清檄文原版,吴三桂反清失败分析

    在明清的历史上,吴三桂是一个很“尴尬”的人物,他是明朝山海关的“大将”,也是打开山海关的“罪臣”,更是清朝时期的“反贼”。那么,吴三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曾经,有人在日本发现了吴三桂起兵造反的檄文原版,而其中的内容则揭示了当年的事实。大明灭、大顺生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天生异象,据文献记载:

  • “秦三世”子婴究竟是谁?他是秦始皇的弟弟、儿子还是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始皇的孙子子婴,秦王子婴跟秦始皇什么关系,秦始皇与子婴是兄弟

    那为什么史料上说“秦二世而亡”而不说“秦三世而亡”呢?因为子婴不能被称为秦三世,他不是皇帝。赵高害死胡亥之后,本想自己称帝,可文臣武将们实在不想奉一个太监为帝,谁都不支持他。赵高无奈,选中子婴为继统者,但还是心有不甘,便对子婴说秦国本来就是诸侯,统一六国才称帝,现在六国再次独立,称帝名不副实,复称秦

  • 敢挑战吕布的将领很多:吕布最忌惮的将领,只有猛张飞一人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吕布最怕的一位大将,唯一能打败吕布的将领,历史上唯一可以战胜吕布的人

    唯有张飞,与吕布酣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关羽持青龙偃月刀助战,战至三十合,战不吕布;刘备持双股剑,加入了团战,给吕布吃了一顿团体操,吕布遮拦不住,从刘备处荡开阵脚,逃之夭夭。三英战吕布,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兄弟,在十八路诸侯中,可谓异军突起,名声远播江湖;同时吕布英名天下传,只是惜败于刘关张三人之手,论

  • 美国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不是秦始皇不是汉武帝,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比汉武帝厉害吗,世上最厉害的皇帝是秦始皇吗,古代最厉害的皇帝是不是秦始皇

    众所周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到今天的国度,足足有上下5000年的历史,放眼全世界,有这么久远的历史的国家还真是没有几个。中国历史上王朝几经更迭,可以说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说起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朝代真是3天3夜也说不完。在很多人看来,统一全国的秦朝应该是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秦始皇的功绩震今烁古

  •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时,世界其他国家在干嘛?韩国确定不是在搞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真正统一中国吗,秦始皇统一中原时的各国都在干嘛,韩国秦始皇

    秦灭六国,统一中国我们先来说说欧洲。这时候的欧洲出现了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帝国—马其顿王国,也就是后面的亚历山大帝国,但亚历山大大帝一死,这个帝国就被分成了四大部分:塞琉西王国(孔雀王朝)、马其顿王国、托勒密王国和色雷斯王国,着实可惜。而此时的罗马帝国正在和北非的迦太基帝国打得不可开交,双方投入的总兵力

  • 关羽的武器另有其物?原来都被电视剧哄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制作王者荣耀关羽的武器,关羽的武器青龙偃月刀,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武器

    在《三国演义》关羽以一口青龙偃月刀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诛杀庞德威震华夏。可以说关羽的名头越大,青龙偃月刀的名头也就越大,可以看现在无处不见的关羽造像,无不是半闭丹凤眼,手持偃月刀了。但是关羽真正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吗?答案可能会让大家失望了,并不是,原来这么多年我们都被电视剧哄了!怎么会不是呢

  • 既然是亲兄弟,诸葛瑾和诸葛亮为什么分别效忠东吴和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和诸葛瑾是不是亲兄弟,历史上诸葛亮和诸葛瑾,诸葛亮的兄弟是诸葛瑾吗

    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亲兄弟一般都会为一个集团或者政权效力,比如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后来就成为季汉的长水校尉。既然如此,诸葛瑾和诸葛亮这对亲兄弟为什么会分别效忠东吴和蜀汉呢?虽然是亲兄弟,但诸葛瑾的年龄比诸葛亮要大了约七岁,有观点认为诸葛瑾和诸葛亮可能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中平六年(189年),

  •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很强?在他面前就是个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有军事能力吗,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优秀吗,诸葛亮的军事能力真的不行吗

    读过《三国演义》的小伙伴都知道罗贯中在书中刻画了“三绝”的形象,分别是“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其中诸葛亮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星象占卜、政治军事无所不能,无不第一,更有“三气周瑜”为人所津津乐道。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虽说有是三分演义七分历史,但终究还不能当做历史来看。那在

  • 曹丕:我可以活多少岁,相士:80,曹丕40岁临终前说真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丕干了啥才活不过四十岁,曹丕能活几年,曹丕临死前的最后一天

    其实除了上述中二人之外,汉末三国时期沛国人朱建平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位相士。史料记载,此人精通相术,并经常在街巷为人看相,每一次都非常灵验。在曹操当魏公时,朱建平被招任作郎官。而朱建平一生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为曹丕等人看相,并成功预言了他们的结局。曹丕在做五官中郎将时,在一次宴请宾客中也请来了

  • 三国时被后人遗忘的割据势力,曾是东亚霸主,为何被司马懿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时期势力排行,三国时期还有哪些割据政权,三国时期最强大的势力

    辽东地区在汉朝以来虽然有汉人居住,但到了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时,此地人口稀少,一度被人遗忘。但辽东却有汉朝臣子在此立足,这个一势力就是历史上割据辽东,统治朝鲜半岛的公孙氏。《三国志》记载:“以中平六年据辽东,至渊三世,凡五十年而灭。”可见也是一个存在时间很长的割据势力。公孙氏的崛起,得益于公孙度。公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