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飞之子:张绍

张飞之子:张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487 更新时间:2023/12/5 20:37:35

追谥飞曰桓侯。长子苞,早夭。次子绍嗣,官至侍中尚书仆射。苞子遵为尚书,随诸葛瞻於绵竹,与邓艾战,死。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张绍(?-?),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车骑将军张飞次子。

刘禅在位时期,官拜侍中、尚书仆射,继承西乡侯爵位。景耀六年(公元263年),蜀汉灭亡,皇帝刘禅与张绍等蜀汉公卿入洛阳,曹魏册封张绍为列侯。

当时的邓艾都已经达到了四川了,蜀国难以支持。这是刘禅也没办法,只能派诸葛瞻去前线拼死抵抗了。但是战况却差强人意,诸葛瞻也无法力挽狂澜。

刘禅也不傻,知道蜀国气数将尽,只好找人去投降。但是派谁去就是个大问题。必须是个身份尊贵的人,要不然去了别人也不当回事。投降的重任就交给了张飞的儿子张绍。

为什么选他呢,不是因为他和张飞一样勇猛,而是因为他的身份特别。他和魏国的一票人都是亲戚关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细细的看一下。

当年刘备被吕布赶走之后,他就跟了曹操,和曹操一起出掉了吕布。但是没多久,刘备就反了曹操,还霸占了曹操一座城池。不过那时的刘备远远不是曹操的对手,从曹操还没怎么打他,刘备就跑了,还扔下了张飞和关羽。

张飞虽然突围了,但是也和刘备他们断了音信,于是就找了个地方安营扎寨,等找到刘备再去投奔。有一回张飞出去打猎,就在河边看到一个美女,三爷二话不说就把美女抢了回去,还和她成亲了。

但是成亲后三爷才发现一件事,他抢的可不是一般的女人,而是夏侯渊的养女夏侯氏。张飞的老婆本是夏侯渊弟弟的女儿,但是他在很早的时候就死了。夏侯渊心疼侄女孤苦伶仃,就过继为养女。但是被张飞抢了去,后来还生下了张绍。

在来说夏侯家曹家的关系。曹操的老爸本来是夏侯家的孩子,后来是被曹操他爷爷曹腾收养的。其实曹操和夏侯渊是堂兄弟。因此曹操还是张飞的姨夫。张绍和曹家也有关系。

不止如此。夏侯家还有个孩子叫夏侯尚,他算是张飞的大舅子。这个夏侯尚娶了曹操的女儿,生下了个闺女叫做夏侯徽,而她后来又嫁给了司马师,也就是张绍和司马家还有着关系。

总的来说凭着张绍的关系,派他去投降是最合适不过了。其实你如果细看三国的话就会发现,不只是张绍一人,在三国时曹家,刘家,孙家,诸葛家,张家,关家,司马家基本都是亲戚关系。一帮子亲戚打来打去不知道有什么意思。

网络配图

张绍,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蜀汉巴西太守、车骑将军、司隶校尉、西乡桓侯张飞次子,官至侍中、尚书仆射。张飞作为蜀汉名将,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却未能善终。正是因为他显赫的功绩和悲惨的结局使他成为世人和学者们关注的重要三国人物,而张飞的后人及事迹也是我们非常感兴趣的。但是关于张飞次子张绍降魏之事,陈寿的《三国志》(包括《裴松之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均没有明确记载或提及,学者们也未曾著文论述,或许该问题早已有人发现,只是因为问题太小而不值得论述。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张飞次子张绍于蜀汉灭亡后随后主刘禅投降了曹魏。陈寿之所没有明确记载张绍的事迹,是顾及张飞的声誉,是为尊者讳这里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张飞的妻室及子女状况:张飞于建安五年(200年)娶妻夏侯氏[《三国志.卷九.魏书九.夏侯渊传》(简记为《魏书九.夏侯渊传》)裴注引《魏略》],生有二女:长女为后主敬哀皇后,次女在敬哀皇后死后又被立为皇后。(《蜀书四.后主妃子传》)张飞还有两个儿子(是否也是夏侯氏所生待考):“长子苞早夭,次子绍嗣,官至侍中、尚书仆射。苞子遵为尚书,随诸葛瞻于绵竹,与邓艾战,死”。(《蜀书六.张飞传》)这里只记载了张飞之孙张遵战死绵竹之事,对于张飞次子张绍在亡国之际的情况没有说明。而同书《后主传》中记载:蜀汉炎兴元年(363年)冬,后主(刘禅)用光禄大夫谯周之策,遣侍中张绍、驸马都尉邓良等“赍玺绶奉笺诣(邓)艾降”,魏咸熙元年(264年)三月,“後主举家东迁洛阳。丁亥,封安乐县公”。

网络配图

“于是尚书令樊建、殿中督张通、侍中张绍亦封侯”。(《华阳国志.卷七.刘后主志》,参见《蜀书三.后主传》)这里虽未明言张绍与张飞的关系,但可以推断他就是张飞的儿子。我的根据如下:第一、《蜀书.张飞传》中记载张绍官侍中、尚书仆射,与同书《后主传》、《华阳国志.刘后主志》等书记载的侍中张绍是相符合的;第二、张绍是后主刘禅的妻兄(弟),也可以说是国舅。史载“后主敬哀皇后,车骑将军张飞长女”,“后主张皇后,前后敬哀之妹也”,“咸熙元年,随后主迁于洛阳”。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为刘禅皇后”,这种关系又使得张绍具有出使请降的有利条件。正是由于张绍和蜀汉皇族以及曹魏夏侯氏的特殊关系,刘禅才将其列为向曹魏请降的最佳人选之一;第四、从与张绍一同奉敕请降的驸马都尉邓良的身世也可以证明陈寿的回护笔法。据《蜀书.邓芝传》载:“(邓)芝子良,袭爵,景耀中为尚书左选郎,晋朝广汉太守”,这里陈寿也没有指出邓良曾官驸马都尉,给人的感觉似乎这个邓良与《蜀书.后主传》所载的邓良是两个人。其实陈寿此举的目的同样也是为尊者讳,因为邓良之父邓芝是蜀汉后期的著名将领,同张飞一样亦官车骑将军,封阳武亭侯综上,我认为蜀汉炎兴元年(263年)奉命向魏将邓艾请降的侍中张绍就是张飞的次子,蜀后主刘禅的妻兄(弟)。

网络配图

魏咸熙元年(264年)张绍又随同后主、后主张皇后迁到魏都洛阳,并被封为列侯,以后事迹不明那么,陈寿为什么不在《张飞传》或《后主传》中明确记载张绍的事迹或身世呢?而且后来为《三国志》做注的裴松之也没有指出这一问题。我认为陈寿在张飞传中不明言张绍降曹并不是他的疏忽,而是意有所属,别有用心,其目的是为尊者讳。因为陈寿原是蜀国人,曾官“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华阳国志.卷一一.後贤志》,参见《晋书.卷八十二.陈寿传》)而张飞是蜀汉名将,却为部下所害,张飞之孙张遵(张绍之侄)在与魏军作战时战死。张飞一家可谓满门忠烈,而张绍的投降在崇尚名节的古人看来是对先人人格的玷污,是有损祖先名誉的,鉴于此,陈寿采用了回护手法,将张绍的事迹分别记载在《三国志》的《张飞传》和《后主传》等不同篇目中,这样做既顾及了尊者的颜面又基本做到了如实记载,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更多文章

  • 兵马俑的真正主人并不是秦始皇,有可能是一位意想不到的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兵马俑资料,兵马俑的真正主人是秦始皇吗,中国历史秦始皇兵马俑

    关于兵马俑的主人,曾经有学者认为它们不属于秦始皇,而是属于秦始皇的高祖母——秦宣太后芈氏。理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计量单位、货币、文字、法令都统一了,更厉害的是他统一了“车轨”。在春秋战国时期,每个国家的车轨是不一样的。车轨不同,铺出来的道路宽度就不一样,比如齐国的马车去到赵国就有可能不好走,因

  • 三国时特殊的盟约,孙权为何提出二帝并尊战略?原因有以下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孙权的二帝并尊战略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互不侵犯条约,是在第一个两个帝国在完全对等的条件下缔结的。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强大的曹魏,蜀国也不再执着于正统大义的名分,接受了孙吴提出的二帝并尊战略。这样一个在三国时期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战略,它的提出又有哪些先决条件呢?第一点,孙吴国内稳定。影响孙吴国内是否

  • 三国为何鼎立,因为有他打下的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为什么能鼎立,三国鼎立状况,三国时期的鼎立局面是哪三国

    本文就从黄巾起义的兴起到覆亡,探究一下东汉王朝末年的政治弊端,以及黄巾起义对东汉的影响。东汉末年,从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已经过去了150多年。当初刘秀恢复汉室依靠的那些大豪强地主越发放肆地兼并土地,导致许多农民丧失土地,沦为奴隶一样的人,社会矛盾十分地尖锐。这时,东汉王朝内部也在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斗争

  • 解剖历史中真正的曹操,到底是一代枭雄还是奸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到底是奸雄还是枭雄,历史上真正的曹操是怎样的,历史上的曹操是怎样一个人呢

    三国中的曹操在早期的时候是不被看好的,因为从小是被身为宦官的父亲曹腾收养,即使出身豪门,但在当时的人眼中身份低微,可能就是因为出身的缘故,从小曹操就非常努力,并且显露出了高强的才能,喜兵法,好博览群书,武艺更是高强,熹平三年,已然成年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在当时的权贵之地当起了北部尉。早期的曹操选择的是

  •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击杀张郃,却还是无功而返!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为何说张郃死了中计了,诸葛亮北伐时张郃的部队,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张郃的战术

    不过,不管怎样,这距离匡扶汉室,一统中原的目标,还存在非常大的距离。于是,在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原。公元231年春天,诸葛亮乘曹魏雍凉地区半年没有下雨,再次进行北伐,以木牛运粮,包围祁山堡。曹魏因大将曹真病重,魏明帝曹睿改派司马懿为统帅屯于长安,领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人抵抗。

  • 此人归降刘备后,因为直呼刘备姓名,差点被关羽、张飞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死前最狠一计,黄忠怎么归降刘备的,刘备的著名历史事件

    马超后来被曹操逼得太紧,终于投降了刘备,刘备封他为骠骑将军,这是刘备自称汉中王之后,这份职位已经算很高了,其实在刘备心中,他是有点害怕马超的,毕竟马超原本是一方诸侯,迫不得已才投降了自己,而且马超能力太强,似乎没几个人能镇得住他。马超刚刚归顺刘备时,刘备让他去打刘璋,刘璋一看马超来了,一下子就被吓傻

  • 别被《史记》误导了,刘邦有两项能力远超常人,注定项羽不是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汉殿宴臣图宴会期间,刘邦问道: “各位可知为何是我赢得了天下,而项羽为何失了天下?”下面的臣子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安国侯王陵认为:刘邦有时候喜欢辱骂人,让人下不了台,但是刘邦心胸开阔,懂得与人分享。反观项羽,妒贤嫉能渐渐失信于天下。 王陵为人忠厚正直,他的这番话说的不卑不亢,也算是比较客观的评价。不

  • 浅谈三国时期夏侯氏与曹氏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曹氏夏侯氏关系图,夏侯和曹氏,夏侯和曹氏有什么关系

    夏侯惇是沛国谯县人,曹操的同乡,他从初平元年开始,在曹操作“奋武将军”的时候,就已经当了曹操的“司马”。其后,由司马而升为“折冲校尉”、东郡太守、陈留太守、济阴太守、河南尹。他的军阶也早就由校尉升为将军,先后做了“建武将军”、“伏波将军”与“前将军”。而且,封为“高安乡侯”,属于“乡侯”的一级,比县

  • 诸葛亮为何非要杀死魏延?并非他真有反骨,而是因为杀了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的故事正是适合那些为事业拼命努力的年轻人,像是日本的很多著名企业家,就从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当中汲取了智慧的养分,并且凭借着这些常人难以理解的智慧,成功的创建了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品牌,不得不为我们中国古典名著感到骄傲,这也算是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吧。说起三国的故事,大家对于刘备阵营的一些事情肯定都

  • 历史上周瑜真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专家告诉你:真不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觉得周瑜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在诸葛亮出使东吴时,舌战群儒,周瑜便心生妒忌,便寻找机会讨教一番。但是,遗憾的却是,无论是草船借箭还是设计瓜分荆州上都栽了跟头,被诸葛亮一一识破,被诸葛亮嘲讽“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给活活气死。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果真是一位气量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