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的十大军师都有哪些人,如何排名,诸葛亮是否排第一

三国时期的十大军师都有哪些人,如何排名,诸葛亮是否排第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932 更新时间:2024/1/21 22:29:48

三国时期人才济济,能够作为谋士的人非常多,魏、蜀、吴三大政权都有不少,在三国时期的各个战役中,无一不活跃着军师这样一批人,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主公出谋划策,正是这些计策决定了战争的最终胜负。

曹魏方面的军师或者谋士有: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程昱、司马懿、刘晔、蒋济、钟会。

蜀汉方面的军师或者谋士有:诸葛亮、庞统、法正、马谡、马良。

东吴方面的军师或者谋士有:鲁肃、陆逊。

袁绍手下的军师或者谋士有:沮授田丰、郭图、许攸、审配、逢纪。

吕布手下的军师或者谋士有:陈宫。

曹魏五大谋臣

如果以正史排名的话,三国排名前十的军师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名:诸葛亮

上榜理由:隆中对战略规划几近实现,第四次北伐以谋略击败一生从无败绩的司马懿,同时射杀张郃。

诸葛亮是战略级别的军师,考虑问题比一般人看得远,隆中对战略规划了刘备集团十余年的战略规划,这也是三国时期唯一一个成功且非常详细的战略,而且在刘备并不完全执行的情况下,隆中对战略几乎就要成功,要不是刘备自以为是,严格执行隆中对战略,统一天下也有可能。

隆中对要求刘备占据荆州和益州,刘备完成了,虽然荆州只有三郡,但也算战略要地了,隆中对要求刘备东联孙权,北拒曹操,刘备基本上是同意执行,隆中对要求刘备等到天下有变,再两路大军北伐,刘备没有执行,最终丢荆州,彻底失去统一天下的实力。

诸葛亮几乎是个全才,以弱小的蜀汉实力作为条件,前后七年时间五次北伐,主动进攻曹魏,以攻为守,尤其是在北伐中诸葛亮击败了从未战败的司马懿,用计谋引诱司马懿在卤城之战决战,最终诸葛大败司马懿,即使是撤军时,诸葛亮又使用计谋欺骗了身经百战的张郃,能够击败司马懿和张郃的人,在整个三国绝对称得上第一名。另外诸葛亮有一部军事著作《便宜十六策》流传于世。

诸葛亮

第二名:荀攸

上榜理由:荀攸是战术大师,负责制定曹操所有的作战计划。

荀攸是个很特别的谋士,是曹操手下唯一的战术大师,什么叫战术?战术就是针对具体战役,提出具体的指导和进行战争的方法,包括一系列具体的动作、指挥、行动、后勤、谋略等,用今天的话说,荀攸就是一个有着丰富经验和奇谋妙计的军事参谋,负责制定具体的战略战术。

打个比方,曹操打白马之战,荀攸献计应该怎么打?派出谁去打?流程是什么?荀攸都能说得清清楚楚,这就像一个现场排兵布阵的军事参谋,荀攸不仅仅在曹操手下非常特别,而且在整个三国也是非常特别的,荀攸被称为曹操的“谋主”。

荀攸参与了曹操早年的所有战争,从征吕布、攻张绣到官渡之战,比如征吕布建议曹操:吕布锐气已失,只要坚持吕布必败,白马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之计,延津之战荀攸献计以辎重引诱袁军,再大举击败对方,当曹操面临北进还是南征的战略选择时,荀攸明确告知曹操应该先北进,再南征,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很少有人知道荀攸生前还整理有奇谋计策12计,只有钟繇知道,可惜后来失传。

荀攸

第三名:郭嘉

上榜理由:神机妙算,算无遗策,善于出险计。

郭嘉是一个不修边幅、生活随意,但神机妙算,算无遗策的谋士,在曹操手下的官职是军师祭酒,也就是首席谋士的意思,郭嘉成功预测孙策之死,神一样准,又成功预测曹操北征乌桓之际,刘表会阻止刘备偷袭曹操的后方,让曹操免却了后顾之忧。

郭嘉还善于提出险计,剑走偏锋,比如北征乌桓之战,当所有人认为不可行的时候,只有郭嘉认为可行,在进军的路上,郭嘉还要求曹操加快进军速度,轻兵上阵,兵贵神速也是郭嘉提出来的,郭嘉还给曹操提供了击败袁绍的十胜十败战略之说,从理论上解决了曹操击败袁绍的理由。

郭嘉

第四名:贾诩

上榜理由:神机妙算,算无遗策。

贾诩是个非常聪明,而且洞悉人性的人。

贾诩是个聪明人,也是个厉害的谋士,而且对人性研究非常厉害,能够看透人的内心,透过现象看本质,但贾诩同时也是一个小心谨慎,明哲保身的人,为人非常低调,尽管害死了曹操的长子,却能得以善终。

贾诩的第一计是在董卓被杀后给李傕郭汜出了个主意,让他们聚拢残兵杀向长安,最终获得成功,贾诩原本是因为自保的计策,却引发了东汉朝廷的另一场浩劫,贾诩的第二计就是宛城之战,先让张绣投降曹操,然后来个突然袭击,把曹操打得大败,杀了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第三计就是准确判断曹操撤军后会亲自断后,第一次劝张绣不要追,第二次再劝张绣一定要追,结果料事如神。

贾诩最厉害的就是劝张绣投降曹操,张绣都杀了曹操的长子,贾诩还敢劝,说明贾诩看得很准,之后贾诩还在曹操征关中献上离间计,助曹操击败了马超、韩遂,在赤壁之战中,贾诩曾经劝曹操先休养生息再攻打刘备和孙权,可惜曹操不听,最终惨败。

贾诩一生的计策都是成功的,如果曹操听贾诩的建议,真的能改变历史。

贾诩

第五名:法正

上榜理由:善于奇谋,助刘备汉中之战斩夏侯渊。

法正是在投靠刘备才受到重用的,法正敏锐地看出曹操在夺取汉中后没有乘胜南下攻要益州,是因为曹操的后方出了问题,之后又向刘备提出攻打汉中,并相助刘备取得战争胜利,这可是刘备平生第一次在正面战场上击败曹操,是刘备一生中最大的荣耀,而法正是首功。

第六名:庞统

上榜理由:善于谋划,助刘备夺取益州。

庞统可是与诸葛亮齐名的谋士,庞统的特长就是军事谋略,刘备拿下益州,庞统居首功,庞统为刘备入川提供了战略思想,劝刘备在面见刘璋时拿下刘璋,可刘备不愿意,后来又给刘备提出了取益州的上、中、下三策,相助刘备成功拿下益州。

庞统

第七名:司马懿

上榜理由:典型的两面派手法,一面忽悠人,一面率军进攻,司马懿用这个办法消灭了孟获、辽东公孙渊、曹爽、王凌。

司马懿在谋略方面不如他的领军能力和政治能力,所以才会在军师级别排在第七名,司马懿第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就是平定孟达的叛乱,司马懿用的方法就是一面写信欺骗并安抚孟达,一面急行军,突然赶到新城,给孟达来了突然袭击。

司马懿平辽东也是如此,声东击西之计,再配以主动示弱,再加上公孙渊也确实没啥能力,被司马懿击败斩杀,司马懿平定淮南王凌的叛乱和平定孟达是一样的套路,欺骗+急行军,司马懿这个方法很奏效。

司马懿

第八名:沮授

上榜理由:最早提出迎立汉献帝的人,提出三年疲惫曹操的计谋。

沮授本来能做个很厉害的谋士,可惜跟错了老板,很多才能没有发挥出来,所以排名非常后,沮授是袁绍阵营最早提出迎立汉献帝的人,可惜袁绍不听,沮授还给袁绍提出了统一河北四州的战略规划,袁绍听从了,很快就击败公孙瓒,统一河北四州。沮授还给袁绍提出了打败曹操的战略方针,袁绍还是不听。

如果沮授跟了个英明的老板,比如曹操或刘备,那沮授的才能就能发挥出来。

第九名:鲁肃

上榜理由:最早提出东吴战略规划的人。

鲁肃是东吴的战略规划师,为孙权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这个战略比隆中对早了七年,鲁肃给孙权规划了江东集团的战略,才让孙权在面对天下政治形势时,游刃有余。

孙权与鲁肃

第十名:刘晔

上榜理由:眼光独到,计策正确,可惜曹操与曹丕都不采用。

刘晔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陌生,但刘晔的能力可不小。刘秀是皇族之后,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曹操拿下汉中张鲁后,刘晔建议曹操立即攻打益州,可惜曹操不听,要不然哪来的三国鼎立。

夷陵之战前,刘晔预测刘备会发动攻打孙权的战争,而魏国朝廷只有刘晔这么认为,其他人都认为关羽死后,刘备没能能力攻打东吴,也只有刘晔预测准确,在夷陵之战期间,刘晔又向曹丕提供正确的战略,就是让曹丕联合刘备一起攻打孙权,只要灭亡了孙权,那天下就归魏国统一了,可惜曹丕又不听,可能是刘晔的皇族身份阻碍了他在魏国朝廷的上升,也得不到曹魏皇帝的信任。

更多文章

  • 张飞之子:张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飞的儿子张绍,张飞之子是谁的儿子,张绍字辈名字大全集

    追谥飞曰桓侯。长子苞,早夭。次子绍嗣,官至侍中尚书仆射。苞子遵为尚书,随诸葛瞻於绵竹,与邓艾战,死。---《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张绍(?-?),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车骑将军张飞次子。刘禅在位时期,官拜侍中、尚书仆射,继承西乡侯爵位。景耀六年(公元263年),蜀汉灭亡,皇帝刘

  • 兵马俑的真正主人并不是秦始皇,有可能是一位意想不到的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兵马俑资料,兵马俑的真正主人是秦始皇吗,中国历史秦始皇兵马俑

    关于兵马俑的主人,曾经有学者认为它们不属于秦始皇,而是属于秦始皇的高祖母——秦宣太后芈氏。理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计量单位、货币、文字、法令都统一了,更厉害的是他统一了“车轨”。在春秋战国时期,每个国家的车轨是不一样的。车轨不同,铺出来的道路宽度就不一样,比如齐国的马车去到赵国就有可能不好走,因

  • 三国时特殊的盟约,孙权为何提出二帝并尊战略?原因有以下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孙权的二帝并尊战略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互不侵犯条约,是在第一个两个帝国在完全对等的条件下缔结的。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强大的曹魏,蜀国也不再执着于正统大义的名分,接受了孙吴提出的二帝并尊战略。这样一个在三国时期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战略,它的提出又有哪些先决条件呢?第一点,孙吴国内稳定。影响孙吴国内是否

  • 三国为何鼎立,因为有他打下的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为什么能鼎立,三国鼎立状况,三国时期的鼎立局面是哪三国

    本文就从黄巾起义的兴起到覆亡,探究一下东汉王朝末年的政治弊端,以及黄巾起义对东汉的影响。东汉末年,从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已经过去了150多年。当初刘秀恢复汉室依靠的那些大豪强地主越发放肆地兼并土地,导致许多农民丧失土地,沦为奴隶一样的人,社会矛盾十分地尖锐。这时,东汉王朝内部也在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斗争

  • 解剖历史中真正的曹操,到底是一代枭雄还是奸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到底是奸雄还是枭雄,历史上真正的曹操是怎样的,历史上的曹操是怎样一个人呢

    三国中的曹操在早期的时候是不被看好的,因为从小是被身为宦官的父亲曹腾收养,即使出身豪门,但在当时的人眼中身份低微,可能就是因为出身的缘故,从小曹操就非常努力,并且显露出了高强的才能,喜兵法,好博览群书,武艺更是高强,熹平三年,已然成年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在当时的权贵之地当起了北部尉。早期的曹操选择的是

  •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击杀张郃,却还是无功而返!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为何说张郃死了中计了,诸葛亮北伐时张郃的部队,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张郃的战术

    不过,不管怎样,这距离匡扶汉室,一统中原的目标,还存在非常大的距离。于是,在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原。公元231年春天,诸葛亮乘曹魏雍凉地区半年没有下雨,再次进行北伐,以木牛运粮,包围祁山堡。曹魏因大将曹真病重,魏明帝曹睿改派司马懿为统帅屯于长安,领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人抵抗。

  • 此人归降刘备后,因为直呼刘备姓名,差点被关羽、张飞杀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死前最狠一计,黄忠怎么归降刘备的,刘备的著名历史事件

    马超后来被曹操逼得太紧,终于投降了刘备,刘备封他为骠骑将军,这是刘备自称汉中王之后,这份职位已经算很高了,其实在刘备心中,他是有点害怕马超的,毕竟马超原本是一方诸侯,迫不得已才投降了自己,而且马超能力太强,似乎没几个人能镇得住他。马超刚刚归顺刘备时,刘备让他去打刘璋,刘璋一看马超来了,一下子就被吓傻

  • 别被《史记》误导了,刘邦有两项能力远超常人,注定项羽不是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汉殿宴臣图宴会期间,刘邦问道: “各位可知为何是我赢得了天下,而项羽为何失了天下?”下面的臣子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安国侯王陵认为:刘邦有时候喜欢辱骂人,让人下不了台,但是刘邦心胸开阔,懂得与人分享。反观项羽,妒贤嫉能渐渐失信于天下。 王陵为人忠厚正直,他的这番话说的不卑不亢,也算是比较客观的评价。不

  • 浅谈三国时期夏侯氏与曹氏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曹氏夏侯氏关系图,夏侯和曹氏,夏侯和曹氏有什么关系

    夏侯惇是沛国谯县人,曹操的同乡,他从初平元年开始,在曹操作“奋武将军”的时候,就已经当了曹操的“司马”。其后,由司马而升为“折冲校尉”、东郡太守、陈留太守、济阴太守、河南尹。他的军阶也早就由校尉升为将军,先后做了“建武将军”、“伏波将军”与“前将军”。而且,封为“高安乡侯”,属于“乡侯”的一级,比县

  • 诸葛亮为何非要杀死魏延?并非他真有反骨,而是因为杀了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的故事正是适合那些为事业拼命努力的年轻人,像是日本的很多著名企业家,就从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当中汲取了智慧的养分,并且凭借着这些常人难以理解的智慧,成功的创建了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品牌,不得不为我们中国古典名著感到骄傲,这也算是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吧。说起三国的故事,大家对于刘备阵营的一些事情肯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