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为之两度流血收复的雅克萨城,169年后,永远地归属了俄国

清朝为之两度流血收复的雅克萨城,169年后,永远地归属了俄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636 更新时间:2024/1/27 13:35:58

三年后《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更是使胜利成果以法律的形式写在了纸上。可是,当时不会有人知道,这场并不漂亮的胜利,竟然为大清东北边疆200年后的溃败打下了伏笔。

一、兵力后勤优势掩盖了技术和组织的军事劣势

在两年间的两次雅克萨之战中,清军的兵力始终占据着绝对优势。不同史料记载虽然有出入,但大体上都认为清军远征雅克萨的部队包括满洲八旗、福建藤牌兵、黑龙江和吉林水师、朝鲜火枪手和黑龙江本地的索伦兵,一线战斗部队兵力在2千~5千人之间,算上从事后勤等工作的辅兵则清军兵力最多可能接近万人。

反观沙俄一方,第一次雅克萨之战时总兵力约为500人,第二次时得到了大量哥萨克支援,战兵也不超过900,即使算上城内家属、教士等非战斗人员,兵力差异仍然非显著。

后勤上,清军两次征伐,经过了数年之久的准备,修通了盛京-吉林-齐齐哈尔-爱辉-雅克萨陆上通道,并在瑷辉、呼尔玛等地储存粮食。黑龙江上有大量战舰运送粮弹物资。可以说两次雅克萨之战,清朝动用了当时东北地区大量资源,而沙俄方面只有数百哥萨克探险者,雅克萨距离雅库茨克等其它沙俄西伯利亚城镇都相去甚远,无可靠交通,因此在后勤上,清对俄占据了碾压优势。

而在实战中,清军打的却并没有那么漂亮,在外围的野战中,使用弓箭和小型火炮的小队清军经常被兵力少于他们的俄军击败,最终凭借兵力优势才逐渐取胜,把俄军逼进城堡;在攻城战中,清军在火枪对射中又处于劣势,步兵无法登城,也就无法破城;甚至清军最强大的火力“神威无敌大将军”大炮也无法直接击毁雅克萨的棱堡,只能采用“敲牛皮糖”的战术不断炮击,破坏城堡结构,杀伤人员。

就这样,强攻不能,清军只得依靠兵力和后勤优势进行长期围困,在俄军消耗光了城内补给,无力支持后,清军才得以“不胜而胜”。

二、战胜的事实使清朝东北边防大为松懈

《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清俄双方东段边界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清朝不需要在东北方再面对沙俄的军事压力,同时又在正北和西北方向面临着崛起中的准噶尔蒙古的挑战,军事重心的转移使清廷的东北边防出现了严重的松懈。

1690年,黑龙江将军府南迁到墨尔根,1699年又南迁至齐齐哈尔,此后未再迁走。将军府在十年内两度南迁,齐齐哈尔距离雅克萨等黑龙江北诸战略要点已经有千里之遥,首府对边疆的感知和掌控能力大为下降,数万人口也随首府内迁,边疆空虚。

1858年,沙俄以武力强迫时任黑龙江将军奕山割让江北领土时,这位地方最高长官居然两眼一抹黑,对黑龙江以北广大领土的情况一概不知,在对方威逼利诱下浑浑噩噩地签订了《瑷珲条约》。

此外,在雅克萨之战结束后,清廷又陆续征发大量东北的边防力量投入对准噶尔的战争,事实上进一步削弱了东北边防的实力;由于常年太平,武备废驰,经骁勇善战的水师也变得“船腐不可用”。因此在咸丰年间,黑吉两省的边防对沙俄武装入侵并未做出任抵抗,甚至对此前沙俄势力的渗透也缺乏了解。

总之,雅克萨之战的胜利,是清军利用兵力和后勤优势取得的,这种胜利极大地掩盖了当时中国在军事技术和组织上已经弱于西方的事实,使得清朝统治者骄傲自满,自以为军力强大而江山永固,极大地松懈了东北边防,为19世纪的东北边疆危机埋下了悲剧性的伏笔,而曾经清军两度流血的雅克萨城,也永远地属于了俄罗斯。

更多文章

  • 此人是秦国的丞相,秦始皇的表叔,为何却要起兵反秦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为什么起兵反秦,秦始皇的弟弟为什么叛秦降赵,秦稷和秦始皇关系

    秦国要想统一天下,就势必要灭掉楚国,但是作为秦国丞相的熊启却被当时想要攻打楚国的秦始皇给罢免,这时的熊启要回家守卫自己的国都,自然会和秦始皇发生矛盾,当然要起兵反抗秦国。[var1]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都有着政治联姻,熊启的父母就是这样,母亲是秦国的公主,父亲是楚国的考列王,但是由于政治原因使

  • 秦国灭亡时究竟有多惨?人口损失三分之二,赢姓皇族全被项羽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国是被项羽灭的吗,秦国三大惨败之谜,项羽击败秦国了吗

    [var1]到了公元前210年,在经历过长达11年的统治阶段,秦始皇废除了一系列原有的制度,比如分封制等;重新按照图纸分化设立了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号召全国使用小篆为官方书写方式;发明了圆形方孔半两铜钱等等。在政治战争中,他为了抵御北方的匈奴,修筑了长城,为了巩固地位,大刀阔斧。他为了能够享受到这

  • 魏国的“淮南三叛”,是蜀国北伐中原的天赐良机,可惜被姜维错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姜维讨伐魏国有赢吗,姜维攻打魏国时的感觉,姜维为什么攻打魏国

    [var1]第二步,蜀汉应等待时机,“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在“天下有变”、魏国发生大的内乱和动荡的前提下,蜀汉应主动出击,进攻曹魏,以实现复兴汉室、收复中原、还于旧都的根本目标。因为魏国的综合实力远远强于蜀汉,在正常情况下蜀国单挑魏国几乎毫无胜算,所

  • 本来姓姜的齐国,为什么会改姓了田,8代人筹备了300年的灭国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齐国为什么从姜变田,姜氏与齐国的关系,齐国国君是姜姓吗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典故很多人都知道。史记中对姜太公是这么介绍的: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常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姜太公吕尚,是东海边人。吕尚的先祖姓姜,曾经担任四岳之官

  • 老师不会告诉你,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赵国2万军队被秦国全歼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于蔺相如资料,蔺相如对赵国的影响,战国时期关于蔺相如的资料

    [var1]《韩非子》记载,楚国人卞和善于鉴赏玉石,他在荆山得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璞玉,拿去献给楚厉王。谁知楚厉王有眼无珠,认为卞和是个骗子,一怒之下砍了卞和的左足。卞和不死心,楚武王继位后,他再次拿着这块玉去找楚武王献宝,楚武王仍然把他当成骗子,又砍了他的右脚。[var1]楚文王登基后,听说了这件事

  • 中国历史上,不以朝代称呼的“春秋战国”时期,有何特殊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朝代为何喜欢用春秋战国的名字,春秋战国算一个朝代吗,春秋战国中国的朝代

    但是,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例非常特殊的情况:春秋战国!春秋战国,这是朝代吗?不是,严格来说春秋属于东周的一部分,而战国则一部分时间属于东周,另一部分则不是,春秋和战国不是朝代,而是“时期”。[var1]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部分,这是一般人最常犯的历史错误之一,事实上东周灭亡的时候,战国时期还没有结束

  • 田忌赛马后,田忌和孙膑最终结局如何?老师可不会主动告诉你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田忌与孙膑的第二次见面,田忌赛马田忌和孙膑的性格,田忌赛马中孙膑是田忌的军师

    [var1]“田忌赛马”文章后面说的是“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正是因为孙膑帮助田忌赢得了比赛,齐威王对孙膑刮目相看,将孙膑当成了老师,但田忌和孙膑最终结局如何?老师可不会主动告诉你结局!孙膑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本名是孙伯灵,他与魏国名将庞涓师出同门,但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华,捏造罪

  • 孔子的优秀弟子这么多,为何自己的儿子却这么平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子最有名的几个弟子,孔子最优秀的十大弟子,孔子的所有弟子都有谁

    众所周知,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的弟子们名满天下,儿子却不著名。仅仅流传了一个“孔鲤过庭”的典故,还是个“问啥啥不会”的熊孩子形象。难道,孔子是个好老师却不是个好父亲?他的儿子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经历?孔子对他儿子的态度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带着问题,一一探寻。01得子之喜孔子十九岁时,取宋人丌

  • 秦始皇灭六国后,他是如何对待六国妃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如何处置六国妃子,秦始皇灭掉六国后六国国王去哪了,秦始皇灭六国六国君王结局如何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一个皇帝,他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还统一了我国的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促进了我国各民族文化和经济的交流,进一步巩固了统一。[var1]秦始皇还发动战争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封建制国家,为以后各个朝代的建立打下了基础,还修

  • 为避谗言,他与君王歃血为盟,最终赢得恶战打通秦国统一天下门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国7代君王,秦国从哪位君王开始强大,秦国统一天下的6大功臣排行榜

    01贾谊《过秦论》有言:“……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一个“奋”和“烈”字清晰道出秦国统一六国的艰辛与悲怆。话说秦国自商鞅变法,经数十年励精图治,国力渐强,战有雄兵,一时震惊关东六国。到秦武王即位,更是野心膨胀,一心要东出函谷,“车通三川,以窥周室”,三川即韩国宜阳城,当时牢牢控扼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