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伯温智比诸葛亮,想三顾茅庐却被朱元璋捆绑,马皇后:让他回家

刘伯温智比诸葛亮,想三顾茅庐却被朱元璋捆绑,马皇后:让他回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545 更新时间:2024/2/24 2:52:37

刘伯温从小开始就极具天赋和智慧,小小年纪就得到了他很多教习老师的肯定,甚至一个老师直接对他父亲说:“你家祖上一定是做了很多好事,这才让你们家出了一个未来前途不可限量的天才。”而这个天才就指的是小小年纪的刘伯温。

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完美结合体

刘伯温这个人是一个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都具备的人物,他认为的天下就应该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同样的如今的统治者元帝昏庸,低下臣子腐败,这也是现实问题,所以说刘伯温一直致力于自己职责范围内改变现状。

他当了哪个地方的地方官,那么这个地方政治一定特别的清明,腐败贪污现象是不存在的;不过他或许是生不逢时,处在大元晚期阶段,这个阶段的皇帝和臣子都已经没有经营帝国的想法,他们想的是如何让自己过得更好,如何让底下的叛乱得到快速的解决,于是大元对国内的叛乱大多数都是以招抚为主,也因此,什么样的人犯了多大的过错,只要你给很多钱,你就能够赦免,不仅赦免,还能够当大官。

这也是刘伯温一直诟病元朝的主要原因;当初元朝让自己处理一个地方的叛乱,而这个地方主要的叛乱就是方国珍,方国珍这个人是典型的小人,他借着叛乱为依仗,用钱砸动了元朝官员,然后摇身一变就成为了大元官员。而方国珍以前做出的那些事让刘伯温不齿,方国珍打击元军力度很低,但是欺负百姓的力度却不小,这也是刘伯温最痛恨他的地方,于是刘伯温因此辞官。

本想导演三顾茅庐,却被朱元璋绑到阵营

后来农民统领朱元璋占据了应天府,并且以这里作为根据地;刘伯温也一直在观察朱元璋,他再看这个农民统领究竟值不值得效力,好在朱元璋是真心地以推翻元朝统治者为己任,朱元璋的军队大多都是针对元军,遇到了百姓,朱元璋军队不仅秋毫不犯,并且还主动帮助老百姓,这一点让刘伯温深感欣慰。

其实这都是朱元璋从小的经历导致,他从小命运就坎坷,一辈子被别人看不起,好在自己最终有所功绩,成了一方领袖,那么对于自己的臣民,朱元璋当然是对他们极好。(历史中朱元璋对平民百姓是极为优待的,特别严厉禁止明军侵犯百姓,一旦百姓揭发,朱元璋直接处死将领。)

后来朱元璋同样听到了刘基的名声,对这个大才很是好奇,于是就派人去请刘基,而刘基也想考验一下朱元璋,就借故推托不去,最后朱元璋气的不行,喊人把刘基给绑到自己身边,这也让刘基哭笑不得,原本想的是朱元璋也是刘备一样会三顾自己,谁知道这个领袖是个血性男儿,竟然把自己给绑来。

朱元璋见刘基第一面就尴尬地给他解绑,然后就不知道说啥;刘基也不知道怎么和朱元璋搭话,两人就大眼瞪小眼看了半天,后来朱元璋看气氛尴尬,主动的道歉,而刘基也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于是俩人你一搭我一搭的就聊了起来。

朱元璋甚至晚上还把刘基留在身边,俩人说了好久的话,而根据刘基的观察,他发现朱元璋虽然是农民出身,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朱元璋极为努力,就算是识字不多,朱元璋也经常抱着书一字一句的学,遇到不懂的就去问李善长

押宝朱元璋,为其出谋划策划策

刘基深感朱元璋此人必成大事,于是就开始给朱元璋献计,他告诉朱元璋如今他的处境并不好,首先西边的陈友谅是心腹大敌,俩人迟早一战,而东边的张士诚虽然实力也不小,但是这人没啥远见,手底下的谋臣也没几个高手,张士诚迟早是朱元璋的手下败将。

虽然残元实力军队已经被朱元璋和陈友谅打得差不多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刘基还是建议朱元璋避免多线作战,专注攻打一个势力,逐一击破;在政治方面,刘基提议让朱元璋脱离小明王韩林儿的阵营,因为跟着韩林儿已经没有前途了,如果想要成事,必须自立。朱元璋也是个狠人,听完建议,第二天就找齐谋臣将领,把刘基的措施都说了一遍,然后要求严格按照这个战略来。

而李善长听到这个策略,也明白朱元璋身边一定有一个厉害的谋士,于是主动的询问,知道是刘伯温,李善长也是十分的高兴。李善长和刘基的关系最初是十分好的,直到后来明朝建立,两人一个管理宰政部门,一个管理御史部门,两人才开始对掐,但是在朱元璋未统一之前,刘伯温和李善长时常一起谈论战事和谋略。

刘伯温受到暗算,朱元璋多次暗中保护

不过两人关系破裂还得是刘基的性格导致,李善长很喜欢刘基,甚至把他当成自己的继任者,但刘基这个人太过正直,一点都不懂的弯弯绕,这就让李善长很无奈,他也多次提点刘基,希望他做事和做人时刻要留一线,千万别逼别人太狠。

后来,朱元璋慢慢地形成了汉家最大的势力,刘伯温看到朱元璋的势力越来越大,于是就开始进谏朱元璋,希望他能够对百姓更好一点,实施仁政,以归附民心,朱元璋全部照做,不仅释放了许多囚犯,并且还加大力度帮助百姓重建家园。

朱元璋其实并没有历史中那么心机和城府,他是一个农民出身,身上一种淳朴的气质也注定朱元璋不会成为暴君;对于朱元璋来说,只要是你给他讲明缘故,说清楚实施这个措施的好处和弊端,他再权衡利弊之后,朱元璋一定会施行,他就属于典型的行动派。

并且朱元璋很讨厌那种花花肠子的人,反而很喜欢直性情的人,他对刘基也是十分了解,他知道刘基就是一个耿直正义的人,以至于这份耿直会遭到朝中功臣和权臣的攻击,朱元璋事实上多次在保护刘基,甚至觉得希望刘基稍微花花肠子一些也行,但刘基恰恰做不到这一点,搞得很多功臣跑到朱元璋面前,希望惩治刘基,这也让朱元璋极为难办。

不过朱元璋也多次被刘基给气到,因为刘基作为御史中丞,不仅怼其他权臣,还怼皇帝,朱元璋忍着火回到了后宫,好在当时的马皇后对刘基也是很欣赏,就主动地替刘基说好话,刘基能够活那么就有一部分还是马皇后的帮助。

刘伯温明哲保身,告老还乡

后来马皇后去世了,去世前还专门写了一份密函给刘基,她希望刘基如果要保护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老还乡;于是刘基就向朱元璋写了辞呈,而朱元璋几次苦劝不下,只能够答应了刘基,刘基回乡后也渡过了一段比较舒适的时光,不过朱元璋没过多久就想起刘基了,于是就让锦衣卫去盯着刘基,经常没事给刘基送好吃好喝,甚至送衣服美人。

刘基被逼的没办法只能够和儿子一起回京复命了,而这时候的朝廷已经是胡惟庸执政丞相了,胡惟庸知道刘基要回来后,跑到朱元璋的面前,细数刘基当官期间的弊政和以前的黑历史,朱元璋人家原本就是单纯地想刘基了,但是听胡惟庸这张嘴一说,就开始怀疑刘基了,并让人调查刘基的底细,刘基回京后重新当官,朱元璋虽然有些怀疑他,但想起刘基和自己多年的交情,朱元璋还是选择相信刘基。

刘伯温病逝于家中,死因成谜

后来,刘基感染了风寒,并且病越来越重,朱元璋有些挂念刘基,就派胡惟庸专门去看看刘基,胡惟庸早就想整垮刘基,看到机会来了,就让御医开了一方偏方,刘基是什么人,喝完药感觉身体不舒服立马就知道有人害自己,于是刘基抱病来到朱元璋面前,给他说了胡惟庸带御医给自己药方有一些问题。

朱元璋听完之后,只是很平淡地让他好好养病,因为朱元璋的一番话,让刘基感到极为的心寒,到了后来,刘基身体已经无法动弹了,他就让儿子带自己回到老家,并且嘱托儿子不要任何的药材给自己喝,但是没过多久,刘基还是去世了。

小结

其实刘基的一生是一直秉承自己正直的操守,他对朱元璋是寄于极大的希望,但朱元璋毕竟是一个帝王,他首先要考虑的是下面的功臣会不会影响帝国的平衡,朱元璋对待刘基的种种,始终以国为准,其次才考虑两人的关系,这也是刘基心寒的原因。

刘基临终的时候也明白了这一切,于是他嘱咐自己的儿子,把家里最重要的天文书上呈给皇帝,而刘家子孙谁都不可以学这方面的才能;或许是因为刘基太过出彩,这才遭到朱元璋的猜忌。

更多文章

  • 观宋填词131|宋朝词人有两个王炎,其中一个深深影响了陆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陆游南宋词人,北宋时期的陆游,和陆游有关的词人

    全宋词中,记录了两个王炎。其中一个字公明,安阳人;另一个字晦叔,婺源人。两个人同朝做官,还都有词传世,很容易搞混。一、安阳王炎与陆游的交集安阳的王炎字公明,他不是科举出身,而是以荫入仕。在绍兴年间,王炎担任过蕲水令、司农寺丞。乾道二年(1166),任两浙路计度转运副使。除直敷文阁,知临安府。乾道四年

  • 岳飞被秦桧陷害时,满朝文武只有此人敢于为其争辩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岳飞身死的过程中,秦桧罪大恶极。他为了巴结金人,换取来自他们的支持而毫不犹豫将岳飞害死。除他之外,纵容这一切发生的宋高宗自然也难辞其咎,曾经是抗金名将,却在晚年支持秦桧的张俊、秦桧的忠实走狗万俟卨等人也都罪孽深重。在岳飞去世前后,满朝文武碍于秦桧的官威都不敢作声,只有一人敢于讲出内心想法,为岳飞鸣

  • 岳飞含恨而终后,他的子女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岳飞简介有几个子女,岳飞被害后他的子女都怎么样了,岳飞死后他的家人得到了善待吗

    众所周知,岳飞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少年参军,经过多年的努力,最终成为南宋王牌部队岳家军的统帅。正所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在南宋时期的光辉战绩,岳飞有不可磨灭的巨大功劳。但是,让人遗憾的是,岳飞作为南宋名将,国家栋梁之才,却因皇帝猜忌,权臣陷害,最终死于莫须有的罪名。以当时岳飞的

  • 同是抚远大将军,为何年羹尧被赐死,岳飞的后代继任后就没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岳飞和年羹尧,年羹尧与岳飞的关系,年羹尧和岳飞谁更厉害

    就拿“无人臣礼”来说,年羹尧的脾性雍正帝在潜邸的时候就领教过,年遐龄拜入胤禛摁下算是有些眼力,当时来说,主仆名分已定。年羹尧是一等一的人才,不到三十岁的四川巡抚,这在当时让人根本无法想象,然后一路飙升,在地方上简直成了土皇帝,军政一把抓,手里还攥着定西将军印,这风头出得,亲爹也得眼红。年羹尧好像后悔

  • 赵匡胤可怜,后代帝位被夺无人主持正义,然赵光义更符合官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光义与赵匡胤,赵匡胤赵光义后代列表,赵匡胤很厉害为何被赵光义算计了

    那为什么?37岁的叔叔赵光义做了皇帝?这个问题,我通过四个角度谈谈。当然,赵光义对于两个侄儿也确实够狠的,一个三年后自杀、一个五年后病亡,两个侄儿都是在壮年!但问题是,谁让你生在帝王家呢?最是无情帝王家嘛。因为赵光义的实力和威望,他当皇帝,臣子们的既得利益才能被保护的最完整。赵匡胤打天下的时候,比其

  • 古人怎么避暑?战国有冰箱,唐朝有空调房,宋朝喝冷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夏天宋朝的人是怎么避暑的,古人避暑,古人夏季怎么避暑的

    90后还好,毕竟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风扇了,80后或者再往前的70、60年代,许多家庭连电风扇都没有,他们的避暑方式,和古人几无二致,无非就是扇扇子、开窗户,条件好点的有冰块……也玩不出什么花样儿的。孟浩然在诗《夏日南亭怀辛大》一诗中写道:古代男子束发,而在夏日的夜晚,就会把头发披散下来,然后打

  • 朱元璋靠郭子兴建立了大明基业,他怎么对待郭子兴一家?灭绝郭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朱元璋与郭子兴,朱元璋离开郭子兴后如何发展,朱元璋为什么要投奔郭子兴

    朱元璋有勇有谋,郭子兴十分信任他,将其视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也正是有郭子兴这样的贵人帮扶,朱元璋才在群雄逐鹿的元末时期,得以崭露头角。可以这样说,没有郭子兴的提携,就没有朱元璋的大明朝。濠州城内,有郭子兴、孙德崖、彭大、赵均四大势力。彭大素有智谋,深得郭子兴敬重。孙德崖、赵均等人与郭子兴素有恩怨。赵均

  • 朱棣靖难之役攻打济南时,铁铉用一块木牌,让朱棣功败垂成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靖难之战打了几年,铁铉损招逼退朱棣大军,朱棣靖难输得最惨的一仗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1939年8月,朱棣率军南下,一开始士气正盛,短短几个就打到了济南。当时,朱允炆为了抵抗朱棣南下,还安排了大将李景隆前去阻截,但李景隆却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躲进济南城坚守不出。济南城是朱棣南下的

  • 朱元璋从混混做到皇帝,人人对他敬重佩服,可他有个心病无人敢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成功的三个秘诀,朱元璋一生最大的功绩,朱元璋一生干过哪些大事

    好在人阔了不愁没人捧臭脚,于是多少代的祖宗都被编出来了,还给朱元璋找了个有名的远祖朱熹,此人官做得不小,还有学问。难怪明朝科举要考朱熹编的四书,而且答案要以他的注释为准,都是“一笔写不出两个朱字”闹的。说自己的祖宗阔过,对自己曾经穷的事就得避讳一点,放过牛、要过饭、做过和尚什么的都不能再提了。即便有

  • 第十八集:李白结识忘年交,金龟换酒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白和金貂换酒,李白身世完整版,李白大闹长安城片段

    “下官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我是前来贺喜的,恭喜恭喜!”“喜从何来?”“圣上下招,宣你立刻进京面见。”“啊……”,李白突然想到刚分别不久的吴筠道长,一定是吴道长的推荐起来作用,自己奔波半生,等的不就是这一天吗?张知县收起笑脸,整理衣冠,十分严肃地说:“圣旨下,李白跪听宣诏”李白谢主隆恩后,赶紧在家设宴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