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假如汉武帝当年没有独尊儒术,而是尊墨家,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假如汉武帝当年没有独尊儒术,而是尊墨家,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651 更新时间:2024/3/1 7:39:49

汉武帝独尊儒术前是,罢黜的百家,纵横大概数了数,说有一百家是扯淡,主要就有那么几家,儒家、法家、道家算是主流,其他的还有墨家、农家、兵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等,说是百家,很多应该是凑数的。

正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交相辉映,因此被称为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的迸发,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说儒法道三家是主流,而将墨家当做是非主流,实际上是有偏差的,至少在战国时期,墨家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尤其是在哲学方面,墨家的思想几乎可以与儒家和道家相匹敌了。

墨子出身卑微,是造车的工匠,也就贱人,相对于其他的思想流派来说,墨家形成了严密的组织,是古代民间团体组织的先驱,因此,才能有重要的影响力。

墨家主张“兼爱”和“非攻”,就是提倡为了给老百姓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不要进行没有意义的兼并战争,墨家的主要使命就是到处呼吁和平,阻止战争。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兼并战争愈演愈烈,中央集权已经是大势所趋,墨子的思想必定是不符合时代的,所以在战国后期的时候,墨家思想就已经没落了,秦国统一之后,采取以法治国,墨家思想便不被人所重视了。

秦国最后用实际证明,步子迈达了,容易扯到蛋,尽管秦国的很多政策都超越了时代,但也因为不符合时代,而没有稳住统一的局面,不久就被推翻了。

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以及楚汉战争,经过多年混战后建立的汉朝,统治者更倾向于采取道家的黄老之术。

汉文帝、汉景帝时,都主张无为而治,通过恢复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等到汉武帝的时候,才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际上,关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块,还是存在很多争议的,汉武帝时期对儒家的思想,并没有我们现在认为的那样认真,实际上汉武帝之所以会采取这样的思想,很大一方面就是因为董仲舒提出的压根就不是纯正的儒家思想,而是经过改良后的,符合封建王朝统治的。

但是汉武帝在尊儒术的时候了,实际就是为了加强皇权,儒家学说中维护统治阶级的部分被留了下来,而孟子的那种“民贵君轻”的思想则没有受到重视。

从根本上来说,汉武帝实际尊崇儒学,也是外儒而内法,间杂百家的思想。

这就说到问题的症结了,汉武帝采取的既不是先秦时期的儒家,更不可能采取墨家学说。

比如儒家被剩下的仁爱学说,跟墨家的兼爱,仅仅一次之差,然而二者的差别却是千差万别。

孔子的仁爱是讲究血缘关系、登基秩序的,不是说随随便便的仁爱,相对来说,墨家的兼爱则拥有无差别的爱,将王公大臣和普通百姓画为等号,在战国时期因为受到老百姓的推动而成为显学,到封建政权建立之后,根本不会为统治者所接受。

虽然说,历史不能用来假设,但是汉武帝真的采取独尊墨家的思想,对中国来说,将会是一次重大的历史进程影响。

在我看来,墨家思想其实更接近于西方近代思想中的平等成分,更加强调平民的权力而遏制王权的发展,所以,如果大力推广墨家的思想,也许多中国的社会变革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

选题选难了,自己写起来都费劲,大家将就看一下吧!不喜勿喷!

更多文章

  • 曹操创造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盗墓的手段为什么成为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组建的发丘中郎将,曹操的真实组织过盗墓吗,曹操为什么被称为摸金校尉

    按照一般的道理来说,盗墓是一个丑陋的行为,是一种见不得人的事情。可是曹操却成为盗墓界的一位王者,他完全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干起盗墓的勾当,光明正大理所当然。曹操在军中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用来保证盗墓的组织性、效率性,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军方盗墓机构。说起来,曹操盗墓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为了里面

  • 曹操临死之前,为何不杀司马懿,反而杀了杨修?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杀杨修却留司马懿,曹操为何杀了杨修却放了司马懿,如果曹操没有杀杨修和司马懿

    《三国演义》中在曹操进军关中的时候,杨修说“鸡肋”这个典故,通过“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杨修断定曹操必定班师回朝的内心想法,结果曹操就以杨修“乱军心”将其斩首。在杀了杨修之后,罗贯中继而讲到杨修恃才傲物,多次惹怒曹操,原来杨修仗着自己的才华,已经多次惹怒曹操,比如那个“一合酥”,杨修看到曹操

  • 汉成帝纵欲过度,太后很急,大臣进谏:一次给他娶九个,药到病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野史汉成帝,汉成帝的悲惨命运,汉成帝做了哪些事情

    相比于汉高帝、汉文帝、汉武帝,汉成帝刘骜的知名度或许并没有那么高。但只要说起赵飞燕,大家或许就会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啊!汉成帝治国水平不咋地,但在风流方面,甚至还要远超自己号称“可以三日不吃饭,不可一日无女人”的老祖宗——汉武帝。汉成帝身边,历史知名的嫔妃颇多。除了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之外,还有班婕妤、

  • 关羽的雕像,为什么双眼都闭着?老木匠:没人敢让他睁眼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关羽的雕像为什么不能睁眼,关羽的雕像为什么大部分闭着眼,关羽雕像真的是闭着眼的吗

    小说毕竟是小说,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罗贯中以史书《三国志》为蓝本,结合三国以来的戏曲经典,利用夸大的文学手法才完成了这部名著。比如诸葛亮在书中神机妙算,每每遇到失败的困境,都是非主观因素的结果,而他的计谋几乎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但实际上,诸葛亮能够被后人记住,主要是因为他的治蜀之功,相比起来打仗算是

  • 刘璋麾下有三大猛将,刘备独得其中两人,但剩下那个才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璋和刘备的关系,刘备和刘璋实力对比,刘备和刘璋第一次见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地方官员割据一方,由此拉开了东汉末年群雄争霸的序幕。在这些争霸诸侯中,有一位叫做刘璋的诸侯。然而,刘璋虽是汉室宗亲、遥领益州牧,坐拥西川且兵精粮足,本可成一方之霸,但此人却无能之至,实在不堪大用。不过令人感慨的是,刘璋虽然庸弱,部下却有三位骁勇善战

  • 三国此郡低调却有三大人物,一个掀起乱世风云,一个曹操求之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隐藏四大名将,三国中三大顶级人物,三国十大隐藏的枭雄

    纵观历史,每逢乱世时节,就必定会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杰。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这样的英明君主,“百家争鸣”更是催生出一大批在中国思想史上留名的先哲人物。至于东汉末年,更是有无数顶级谋臣与武将出世,谱写了一曲壮丽的三国长歌。事实上,在一个不起眼的巨鹿郡,便诞生出三位人物,其中一

  • 刘备夷陵之战败逃,陆逊全力追杀!为何见到赵云掉头就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这段引文,是《三国演义》关于夷陵大战收尾阶段的描写,说的是战败后的刘备兵少将寡,即将被陆逊生擒,却在最后关头被赵云成功解救的事情。但是,在正史《三国志》中,作者陈寿却对陆逊撤围做了如此叙述,“先主失利于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一个“已”字,似乎说明赵云起的作用并没那么大。那么,陆逊为何要放弃

  • 关羽作为五虎上将之首,为何死得如此憋屈?小小吕蒙就能让他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温酒斩华雄,关羽知名一战的还有三英战吕布。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心中的,这其实一点也不夸张,至少在三英战吕布这场战斗力,吕布可以抗住刘关张三兄弟的围攻,虽然最后有些狼狈,但是没有被立马斩杀也是了不起,而在刘关张三兄弟里,其实可以看得出来关羽给吕布造成的压力最大。也是最能抗住吕布

  • 东汉汉和帝刘肇铲除奸臣,怎样励精图治治理国家,实现“永元之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东汉王朝刘肇之死,刘肇死因,和帝刘肇简介

    永元之隆,是东汉汉和帝刘肇开创的盛世局面。其实早在汉和帝登基的时候,朝中大权旁落,被外戚所牢牢的掌控着。作为一个皇帝,汉和帝自然不能接受这样的局面,便开始了他铲除异己之路。好在最后他成功了,在他的统治之下促使东汉国力逐渐强盛,当时的人将这段时期称为“永元之隆”。东汉汉和帝刘肇铲除奸臣,怎样励精图治治

  • 假如当年项羽渡过了乌江,结果会怎样?历史学者:没什么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假如项羽渡过乌江会怎么样,项羽渡过乌江还能问鼎天下吗,项羽为什么没渡过乌江

    暴政的秦二世,加上苛刻的秦朝律令,终于让人在忍无可忍之下揭竿而起,陈胜、吴广的农民大起义,掀起了推翻大秦王朝的序幕。然而由于个人能力水平有限以及思维的狭隘性,陈胜、吴广先后死于非命,成为了“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炮灰。陈胜、吴广之后,六国诸侯的后裔们,死灰复燃,也各举义旗,兴兵伐秦。在这其中,以楚国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