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百善孝为先,李世民的皇位靠杀兄弟、逼父亲,为何会被称为明君?

百善孝为先,李世民的皇位靠杀兄弟、逼父亲,为何会被称为明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840 更新时间:2024/2/6 12:33:38

历史总在弹指一挥间湮灭,沧海桑田,变化无常。从前的封侯拜相,从前的血染沙场,都在一个又一个交替的日夜和一次又一次的四季轮回中变为尘土,无法回溯,后人只能在诗词笔墨、文物遗迹间窥探和寻找过往。

对于大唐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世人盛赞其功绩,叹服其贞观之治。然而,太宗杀兄逼父,夺取皇位,着实有违人伦。那么为何向来倡导“百善孝为先”,重视长幼尊卑、人伦礼仪的古人仍然视其为明君呢?

杀兄逼父

公元626年的夏季注定是不平凡的一个夏季。刚刚建立的大唐政权中,太子一党和秦王一方势必有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7月1日这天,出现了白日见金星的奇观。古人向来以为天现奇观,必有大事发生。太史丞傅奕上书高祖李渊称,根据金星出现的方位来判断,秦王将会是下一个拥有天下的人。听闻此事的高祖便召李世民入宫,想要一探究竟。谁知,他不仅没有问出此事,反而从李世民那里听说太子和弟弟与后宫嫔妃暗通曲款,更欲杀他灭口。

李渊当即告诉儿子,自己明天就召太子入宫,仔细地审查此事。但不曾想皇上要审问太子的消息被传出,太子李建成于是与弟弟李元吉合谋要入宫打探消息,以免到时候无法应对。然而他们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李建成与李元吉从东宫和齐王府骑马出发,经过玄武门,才到临湖殿,便感觉不太对劲,打算回去另做准备。就在此时,秦王李世民出现了,甚至叫出了他们的名字。二人立马意识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李元吉惊慌之下打算先发制人,当即搭弓射箭,欲致世民于死地。但他连发几箭都未射中,反而叫李世民趁机射杀了太子李成建。

李元吉见势不对,想骑马逃走,但世民的部下却用箭将他逼下马匹。这时,世民的马也惊了,他也从马上摔下,世民的部下来不及反应。李元吉见状当即奔向世民,想要杀死他。说时迟那时快,尉迟恭出现并射杀了李元吉。

就此,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命陨。高祖李渊下令册立世民为太子。这之后不到两月,还值盛年的李渊便写下诏书退位,不久,李世民登基,成为天子。《旧唐书》记载,“八月癸亥,高祖传位于皇太子,太宗即位于东宫显德殿。”

李世民杀兄逼父登上皇位,这有违人伦的举动本该被后世所不齿所批判,但后人却视其为明君,这到底是为何呢?

另有隐情

世人皆以为生于皇家,可享泼天的富贵,是人上人,是极美极好的一件事。然而,生于皇家,为了皇位,兄弟手足相残,父子相互猜忌也是一件可悲可怜之事。

对于李世民而言,原本属于他的太子之位给了李建成就算了,李建成还联合李元吉处处陷害他,甚至不惜下毒欲置他于死地。

李建成多次在李渊面前说李世民有谋反之心,怂恿李渊整治李世民。不仅如此,他还多次向李世民的部下示好,想要招揽他们为自己所用,使李世民陷入困境。招揽不成,他就想方设法地除掉这些人。他甚至与李元吉合谋要杀死世民。

面对这样的兄弟,李世民顾忌着手足情谊,处处隐忍。谁知,他顾念手足之情,对方可一点没觉得他们是兄弟。而在李建成和李元吉不遗余力地陷害之下,李渊也开始觉得李世民有不轨之心。

作为手足,李世民虽然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行为感到气愤,但也不至于绝望。然而,作为儿子,连自己的亲生父亲都开始不相信自己,不分青红皂白地怀疑自己时,李世民确实无法做到无动于衷。

正是在这样一个自身势力处处受限,自己的性命朝不保夕,自己的家人都怀疑自己的时候,李世民才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才有了后来的杀兄逼父夺取皇位的事情。

大唐的明君

世人称世民为明君,自然是有理有据,他也是当之无愧的。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虚心听取臣子的意见,并鼓励大家进谏提出自己的不足;倡导勤俭节约的同时又轻徭薄赋,恢复经济生产;平定边疆,使社会安康。他的为政举措为大唐的繁荣与恢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个实打实的好皇帝。

欧阳修这样称赞他,“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苏辙说他,“唐太宗之贤,自西汉以来,一人而已。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自三代以下,未见其比也。”

玄武门之变世民虽然杀兄逼父,但实为被逼无奈之举,而他登上皇位也是众望所归。更何况,成为君主他并没有贪图享乐,荒废政事,反而兢兢业业,为大唐的江山社稷鞠躬尽瘁,亲手创造了那个繁荣锦绣的盛世。这样的君主,如何能不被称为明君呢?

参考资料:卷二·本纪第二·太宗上

百科词条“玄武门之变”、“李世民”

更多文章

  • 古代青楼女子身价有多少?唐朝这位头牌舞女露个脸就要一百两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舞女照片,古代青楼女子真实的生活,唐朝青楼女子化妆

    在唐诗中就经常能看到人们在青楼喝酒吟诗作对的场景,因为与这些人交往成为时下之风,便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攀比之风,于是歌舞艺伎的出场费也相应的增高。但是最让人不可思议的就是有这样一位女子几乎看一眼就得要一百两银子,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就需要四万。四万,这几乎是一个工薪人的一年薪水,那这么多钱就为了看这个女人

  • 南北朝时期,为什么南朝的实力没有北朝强大?这一战起了关键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南北朝时期南朝什么时候比北朝弱,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南朝与北朝

    “十六国”之后,就是中国的南北朝时期。众所周知,南北朝也被称为我国古代最动荡不安的一个时期,它起源于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刘宋,结束于隋朝消灭陈国。虽然,在这一时期政权迭起,朝代时有更替,但从总体上来说,南方和北方长期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因此,人们把南朝和北朝合称为南北朝。这其中,南朝包括四个政权:刘宋、

  • 唐朝江山一半是李世民打的,还有一半是他打的,却惨遭李世民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是李世民打下的吗,唐朝为啥会输在李世民的手里,唐朝谁最忠于李世民

    历史上关于隋末唐初这一段时期的小说故事可不少,比如说《隋唐演义》还有《说唐全传》,在这些小说情节当中,唐朝的天下,似乎基本都是李渊儿子,秦王李世民所打下来的,实际上唐朝的江山,如果说有一半,都出自李世民之手,那么另外一半就是他打下来的,这就是太子李建成。。很多演义评书里面,李世民被吹捧成为真命天子,

  • 武则天喝多后随口给一小国改名,至今仍在用,今已发展成亚洲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先秦时期,周王室把周边非周诸侯领土上生活的人叫做蛮夷狄戎,有异族的意思,南蛮就是如今南部的少数民族,西戎也就是生活在如今河西走廊地区的少数民族,北狄则是那些草原部落,而东夷则代表如今的朝鲜半岛与日本四岛上的朝鲜族和大和族,此外还囊括了台湾省的高山族原住民。汉光武帝时期,称朝鲜为韩地,也是如今韩国的

  • 崛起于唐代被称为海东盛国的渤海,为何就突然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渤海国为什么叫海东盛国,唐代渤海指的是哪儿,唐朝的渤辽是现在什么地方

    大祚荣立国后审时度势很快崛起,成为与突厥、契丹、新罗并立的东北小霸在营州之乱中靺鞨首领乞乞仲象被卷入与武周的战争,后来被武则天赦免封为震国公。公元698年突厥默啜可汗与武周反目切断了中原和东北的通道,乞乞仲象的儿子大祚荣利用这个机会建立震国(依照父亲震国公的爵位,这就是渤海国的前身)。大祚荣是一位有

  • 偏安政权东晋、南宋、南明的遗民在国破情况下,为何有不同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宋的偏安,东晋与南明的关系,为什么东晋南宋偏安

    我们就这三个偏安的王朝来做梳理,逐一说明在国破家亡时移民的态度为何有这么大的不同。1、西晋-东晋最近在问答或者文章总写的西晋的黑暗太多了。这个王朝让人无法产生任何好感。西晋从晋武帝司马炎篡位建国到灭亡不多短短51年。其中真正统一全国(灭吴)的时间更短,不过区区30多年。有人说晋朝得国不正,这倒不是什

  • 李隆基在年底改元开元与赵光义改元太平兴国是否有类似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隆基在开元二十三年多大,开元李隆基,李隆基为什么改元开元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有三个年号:先天、开元、天宝。年号先天只用了一年,先天年间虽然唐睿宗李旦已经完成禅位但是依然掌控着天下大权。所以在李隆基才反动先天政变,诛杀太平公主党羽掌控全国大权。真正掌控全国大权后才改元开元,开启了开元盛世。而宋太宗赵光义则通过传说中的“烛影斧声”,改元太平兴国。开元、太平兴国两

  • 西晋18首诗精选:魏晋风流不风流,是文人的失望和苦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魏晋最出名的十首诗,西晋最有骨气的诗句,西晋著名的诗人

    咏怀(其一)——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他身处司马氏和曹氏斗争的旋涡。阮籍为了躲避政治迫害,选择归隐山林,纵酒麻痹自己。在这期间,他写下了《咏怀诗》82首,以抒发自己的苦闷,被视为正始之音的代表。这八十二

  • 唐朝的疆域到底有多大?或许谭其骧的地图误导了大多数中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上唐朝疆域图,唐朝实际疆域和现在对比,从地图看唐朝疆域的变化

    一,唐朝在西南地区的疆域和势力范围唐朝的版图上,最初是州县二级行政区划。但是我们依然要对州的性质进行区别。设置在内地的州,叫做“正州”,由国家派遣官员负责行政管辖,也有可能由国家任命当地的民族首领进行管辖,但是无论如何,国家会有户口、行政、税收等方面的管理。另外一种州,设置在边疆地区,叫做“羁縻州”

  • 为何曹操,能以少胜多赢得官渡之战,却在兵强马壮时输了赤壁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官渡之战为啥曹操赢了,为什么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以多败少,曹操为什么会赢得官渡之战

    曹操在官渡之战时,实力是不占优的,但却获胜了;而在赤壁之战时,实力是明显占优的,反而大败而归。这两次战争,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那么为什么曹操在实力弱的时候却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而是实力强大后,却战败了?要回答这个问题们就要从两方面来分析:1、心态的不同在这两次战争中,曹操的心态是决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