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晋名画被英军掠走,二战时期主动提出奉还,为何中国却不同意?

东晋名画被英军掠走,二战时期主动提出奉还,为何中国却不同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350 更新时间:2024/2/5 10:02:34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这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给侵略中国的法国上尉巴特勒所写的一封信,信的名字就叫做《两个强盗》。这封信中所描述的事情,是中华民族永远无法磨灭的耻辱,也是世界艺术史上最大的悲歌。

01

事情发生在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之后,强行闯入圆明园,对富丽堂皇的圆明园进行了大肆劫掠。圆明园历经六代皇帝之手,从康熙开始,一直到咸丰年代才顺利完工。六代皇帝的心血与积累的财宝,都放置在这座东方的巴黎圣母院里。它被人们称为“万园之园”,是世界上所有园林的典范。

▲八国联军侵华绘画(日绘)

据史书记载,“英法联军纵情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他们为了拿走珠宝,选择扔掉了黄金,为了更值钱的瓷器,又扔掉了手中的珠宝。圆明园实在太大,宝物太多,于是拿不走的东西他们便通通砸碎,为了掩盖自己的强盗行为,在走之前还放了一把火。这把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冲天火光照亮了整个北京城。

▲火烧圆明园绘画

1900年庚子之役,八国联军攻入北京,这座集数以万计财宝于一身的园林,无数代人呕心沥血所建立的宝库再次被人践踏,它曾经富丽堂皇,雕梁画栋,美哉轮焉,美哉奂焉,却在两轮抢掠之间被人破坏殆尽,从此只留下满地残骸,和残垣断壁。不过在二战的时候,英军曾主动提议奉还在八国联军侵华时,从圆明园里掠走的一件东晋名画。它价值连城,艺术造诣令人震惊,奇怪的是,中国却不同意他们的提议,不要这幅名画,这是怎么回事?

02

这幅画叫做《女史箴图》,出自东晋大家顾恺之之手。顾恺之,书法、绘画、诗赋大家。当时人们都称他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他被誉为“六朝四大家之一”,“中国画祖”。他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等绝世名作,即便是在千年之后,都享誉世界。

▲《女史箴图》局部

这幅《女史箴图》来头颇大。相传晋惠帝昏庸无道,以致大权旁落于贾皇后手中。贾南风心狠手辣,为人善妒,时常擅杀忠良,以至于朝堂之上奸佞横行,百姓民不聊生,更是引发了“八王之乱。”后来大臣张华无惧艰险,以历代先贤圣女为主,编写出了著名的《女史箴》,以此来讽刺警示贾南风,并告诫宫廷女子,遵守妇道,重视人伦。而《女史箴图》正是以此文为灵感所创作出来的。

▲顾恺之雕像

此画将历史和史实相结合,用12段故事表达了女性在危急关头所展现出来的智慧,和不惧生死的强大,充满了人性色彩,以至于被历代皇帝所推崇和喜爱。可惜的是,在历史的长河里,12卷画作,只留下了九卷,前三卷已经不知所踪了。

▲大英博物馆照片

在圆明园被抢劫之后,此画又落入了英军大尉基勇松手中。基勇松一届蛮夷之辈,根本不知道这幅画的价值,又碰巧被大英博物馆绘画部的悉尼科尔文看到。当悉尼科尔文看到这一幅画时,顿时感觉惊为天人,一下子就看出了这幅画高超的艺术水平和无与伦比的价值。他不动声色的用“2英镑”的价格买下了这幅画,并将它放在大英博物馆里作为镇馆之宝。

03

二战时期,日本进入东南亚地区,当时东南亚正是英国的殖民地,日军所向披靡,打得英国人抱头乱窜。无奈之下他们只有请求同盟国中国派兵出征东南亚。当时中国为了确保东南亚国际交通要道不被损毁,也为了确保东南亚日军不会转头进攻云南,随即派出远征军前往东南亚战场。

▲二战英军旧照

远征结束之后,英国人为了感谢我国,于是决定将《女史箴图》送还给中国,但是他们又舍不得这幅绝世名作的价值,于是耍了个心眼,让我国在《女史箴图》和一艘潜水艇之间二选一。尽管《女史箴图》意义重大,但是在国家存亡之际,军事力量才是拯救国家最重要的东西,当时潜水艇中国没有,也造不起。于是,迫于现实我国拒绝了《女史箴图》,选择了潜水艇。

▲《女史箴图》局部

《女史箴图》就这样错过了回家的路,被英国人高高兴兴的放回了大英博物馆里。而我国当时只能将这样的屈辱默默地咽进肚子里。这是一种悲哀,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悲哀。弱小即是原罪,你不够强大,便保护不了任何东西。

结语

我国流落在外的国宝太多太多,它们无不是中华人民呕心沥血所创造出来的宝贝,是后世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桥梁。然而在我国弱小之时,它们被迫远渡重洋,苟且偷生。如今,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只是希望有一天,那些曾经失去的东西,能够再一次,回到祖国的怀抱。

参考资料:

《两个强盗》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给的毒酒,只是大口吐血,为何没有伤及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亲手杀了李建成吗,李建成怎么会被李世民杀了,李世民晚年有没有后悔杀了李建成

    李世民从小就长在一个贵族家庭里,父亲李渊是隋朝的大将军在,在父亲的影响下,李世民不仅精通兵书,而且还擅长骑射,懂得如何用兵,在如何带兵打仗、管理军队上极富天赋。在隋朝时期,李世民因为解救过隋炀帝,就已经声名远播了,等到建立唐朝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他几次平定地方割据,很多次的战争都是亲力亲为,为唐朝

  • 魏征写《谏太宗十思疏》时,李世民尚在,怎么就知道他庙号是太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魏征如何劝谏唐太宗的,唐太宗魏征历史评价,李世民庙号为什么是太宗

    按照这个结论来说,魏征写《谏太宗十思疏》是不可能的。但凡是也不能说绝对,话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出现啥样的事应该都是可以理解的。就比如三国时期的魏国第二任皇帝曹睿来说,在活着的时候就定了自己的庙号,而且还是烈祖,也让人感觉不管啥时候话都不能说得太满。那么,曹睿为何会生前定庙号呢?而且是烈祖呢?曹丕篡汉

  • 南唐后主李煜,主动投降赵匡胤,为什么是一个令人尊敬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南唐后主李煜,以诗词名震千古,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将其当时的心境,刻画得淋漓尽致。李煜42岁之时,死于开封,为何而死,至今都是千古之谜。然而他主动投降赵匡胤的选择,确值得人们尊敬。后周显德二年,也就是956年,周世宗亲征南唐,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占据了南唐大部分土地,兵临

  • 唐玄宗为啥不顾反对,决意要斩杀上官婉儿?专家:若不杀就是他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上官婉儿是被唐玄宗所杀吗,上官婉儿的真正死亡原因,上官婉儿在唐朝的地位

    201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对西咸新区空港城一处建设用地进行先行考察时,发现了一座带有五个天井的唐代墓葬,一时间引起巨大轰动。要知道,五个天井级别的墓葬规模,至少是皇家级别的存在,而这座墓主人的真实身份,一下子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目标。随着考古工作的有序进行,墓主人的真实身份,也逐渐浮出水面。从出土墓

  • 中国唯一以军礼下葬的公主,也是唐朝开国元勋,可惜无人知其姓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最有名的四大公主,唐朝公主墓图片,唐朝最尊贵的公主是谁

    清代王祖庚在《娘子关》一诗中写道:“娘子军容讲武台,雄关嵲屼倚山隈”。这是关于山西一个古代兵家重地娘子关的诗,顾名思义,这里肯定跟一位女子有关。就算是不熟悉历史的人,应该也知道汉唐盛世,堪称盛世典范。唐朝以及汉朝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中最鼎盛的时期,李渊及李建成、李世民父子打天下的故事,在民间流传

  • 唐朝和亲公主,一般有哪几种命运,其中有一个媵婚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和亲公主,最终的命运又哪几种呢!第一种,嫁给祖孙三代,不能说悲惨,只是于中原文化有冲突而已。788年,回纥部落武义成功可汗,派遣使者进献方物,向大堂求亲。德宗和大臣商议之后,最后答应,将公主嫁之。可是忠贞可汗卒,子奉诚可汗立。奉诚可汗卒,国人立其相,是为怀相可汗,皆从故法尚公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 杨玉环宠冠后宫十余年,为何没有为唐玄宗生下一男半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玉环为什么嫁给唐玄宗,杨玉环和唐玄宗的年龄,杨玉环死后玄宗还有宠妃吗

    古代帝王的女人们,更是会把生育子嗣作为头等大事,因为孩子意味着能在后宫站稳脚跟、日后能够有所依靠,子嗣的丰厚与否甚至关系到了自身的荣宠多寡,像杨玉环这样一生没有子嗣,还能够独得皇帝恩宠真的是凤毛麟角。杨玉环的后妃之路,充满奇遇开元七年,杨玉环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本应在一个温馨的家庭中长大,无奈开元十

  • 唐朝和宋朝相比,哪一个朝代的女性更开放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和宋朝哪个适合穿越,唐朝和宋朝的女性地位,宋朝和唐代的女人哪个多

    首先我们先从穿衣上来比较一下。唐朝时期,女性最爱穿的一种衣服叫做襦裙,服装风格,从晋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一直到明朝时期才结束。明朝时期流行的袄裙与襦裙,严格意义上来说,两者区别并不大,主要是看上衣是否束进裙子里面。唐朝时期女性穿了了襦裙以后,唯一的选择一般是半臂、 大袖衫、 低 胸衣,然后再搭配一个批

  • 杨贵妃为何独爱吃荔枝?如今科学揭开谜底,难怪受李隆基宠爱16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一次意外让杨玉环发现岭南的荔枝更好吃,她更喜爱岭南荔枝,这时就有一个难题了,那就是从岭南到长安真的很远。按照地图测算,距离不少于2100公里,坐飞机都要两个小时,坐火车要30小时,那么在古代呢?事实上,即使快马加鞭,每天马可以跑200公里,那也需要大约10天半的时间。十天过去,荔枝都烂了,更别

  •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十分风流的皇帝,宠爱的妃子并非只有杨玉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隆基与杨玉环的关系,李隆基为什么宠杨玉环,李隆基杨玉环的爱情故事评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男人都喜欢漂亮的女人,也在情理之中,早在先秦时期,诗经中就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说法,可见,古代的男人早就为自己的花心找好了借口。为了传宗接代,古代男子被允许“三妻四妾”拥有众多女子,然而实际上,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这篇文章发的时候,就是一年一度的七夕情人节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