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安十二时辰》以唐朝为背景,为何女性角色穿着并不暴露?

《长安十二时辰》以唐朝为背景,为何女性角色穿着并不暴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795 更新时间:2024/1/24 0:27:44

不管你现在看没看《长安十二时辰》,我相信你都会对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巅峰时期唐朝有着天然的好感,在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能够有这样一个盛世,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就冲着这个大唐盛世,我们也应该来看看这部剧。

我在一篇文章:《长安十二时辰》口碑爆炸,收视扑街,因为包含的历史知识点太多,中详细的解释为何我们认为《长安十二时辰》拍的这么好,然而收视率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中,从历史知识的角度来说,就是《长安十二时辰》中包含的历史内容太多,对于唐朝历史了解比较少的观众并不是很友好的。

本着解读影视剧,科普历史的角度,纵横以长安这部剧为基础,前面已经写了五个章节的解读,最长一篇文章多达七千字。

在本篇内容中,纵横依然科普历史,从《长安十二时辰》中女性着装,来谈谈唐代女性服装的特征。

《长安十二时辰》主要女性角色着装简介

尽管这部剧讲述的是男人的游戏,但是怎么可以缺少女人,没有美女的大唐怎么能算盛世,在唐朝时期女性参政意识最强,同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政权下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女性也是唐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明的政治环境,与发达的经济实力,繁荣的文化氛围,使得唐代女性的着装风格迥异而绚丽多彩。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女性的着装应该是较为考究而且符合历史的。

目前出现的主要女性,主要有女婢檀棋,个体工商户闻染,青楼女子李香香及丁瞳儿,唐代偶像明星许鹤子,大将军之女王韫秀,女蚍蜉鱼肠。

在这些人中,檀棋作为奴婢是身份地位最低的人,但是因为身份特殊,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与男主张小敬也组成了一个CP。檀棋的服装有好几套,其中穿的最多的应该是绿色翻领衣服就是带有胡服色彩的男装,也算作是女侍男装;从演员的角色来说,檀棋的扮演者热依扎本身就是少数民族,让她来穿胡装倒是真的符合唐代的韵味了。

闻染作为张小敬的“邻家小妹”,在与王韫秀开场一块去擒贼的时候,则都穿男装,尤其是王韫秀,更是穿了各种各样的男装,刚刚在看到王韫秀去攻打守捉郎时候的霸气威武,就知道元载以后的日子必然不好过了。

鱼肠作为女杀手,大多数穿的都是刺客装,这就不展开解释了。

檀棋在去右晓卫救张小敬的时候,穿的是唐代标准女性服装,也就是襦裙服,在火板上跳了一曲舞,当真是迷倒众生,在剧中,青楼女子李香香和丁瞳儿以及偶像明星许鹤子登台演出时,也大多穿着这种服装。

在唐朝时期,女性着装主要也就是这几种,一种的标准的襦裙服,还有胡服装以及女扮男装,总体来说穿衣风格还是比较开放的。

在下文,我将分别展开来介绍唐代女性穿的这三种服装!

唐代女子穿襦裙服真的是坦胸露乳吗?

襦裙服是将裙腰提至胸前,并上着短襦或者衫,下着长裙,短襦外面罩着一件半臂,上襦的领口变化多样,圆领、方领等不一而是,在唐代出土的文物以及唐代的壁画中,都可以找到这种形象。

这种服装如果将上襦压低一点的话,就可以看到女性胸前的乳沟,所以,有人因此将其称为“坦胸露乳装”,在前几年冰冰拍的《武媚娘传奇》中,唐代女性几乎全部都是坦胸露乳,恨不得不穿,女性要是没有点凶器,估计都不敢在街上走。

这一点与实际上这并非真实历史上唐代真正的着装,再开放的古代那也是古代,其开放程度与当今文化氛围无法相提并论。

在唐代并不是什么时期穿襦裙服都是这样的风格。

唐代初期社会风气较为保守和俭朴,因此女性的服装并不是很开放,女性服装样式比较窄小、裙腰束于胸部以上且裙摆长至拖地。

到了盛唐时期,由于唐代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朝女性的服装开始逐渐趋于开放,在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唐代女性服装最为开放,有诗人在诗中写道:“日高邻女笑相逢,惯素罗裙半露胸”。

实际这也并不是社会的常态,这种裸露的装扮,是根据不同的场景需要而改变的,比如剧中的青楼女子李香香,行为举止最为轻浮,穿着最为放荡,然而她的着装并不能代表整个唐朝的穿衣风格。

青楼女子为了揽客,穿一些暴露性的衣服也很正常,我想即使是以后的人判断现在人的穿衣风格不会是以小姐的服装作为依据吧!而唐代文人作品中的女人,其实也多数书是文人出入风花雪月场所而做出来的。

真实的历史上,太过于压低胸口的衣服的,在正常的礼仪社交中,是较为禁止的。唐高宗时期还下诏批评官员家属,在街道行走时,头上全不遮盖。可见,即使在盛唐时期女子出门也不提倡“抛头露面”,而是需要带上遮挡的帽子。

在这样的社会上,走在大街上的女子会随便的坦胸露乳,那不是开玩笑嘛!

可以肯定的是,在以丰腴为美的唐代时期,饱满是主流的审美观点,但是这并不代表你走在大街上就能看到,真实历史上的唐朝风貌更符合《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打扮,而并非《武媚娘传奇》中的“波涛汹涌”。

唐代女性兼容并蓄的胡服着装之风

人们都认为唐朝女性开放,都认为开放在穿着暴露上,实际上我认为唐朝的开放,更为严格意义上说是对外来服饰文化的吸收。

唐朝本身就是一个兼容并蓄的时代,当时的唐朝都城长安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城里有成千上万的回纥,龟兹,吐蕃,南诏以及日本,新罗,波斯,罗马,阿拉伯人学习经商,这就使得当时唐朝女性如《新唐书·五行志》中所称:“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妇人则簪步摇钗,衿袖窄小……”

所谓的胡,并非只是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中的胡,而是指古代华夏族之外的民族,只有在先秦和秦汉时期称匈奴为胡人,到了唐朝之后,胡人则是指华夏族之外的人,以当时中国的外交途径来看,主要还是以通过西北地区进入中原的人为主,还包括了印度等地区的人,因此胡人的穿衣风格也是不一样的。

正是因为风格多样,所以唐代女子才喜欢穿,总结来说,唐朝人所穿虎符,普遍特点是翻领对襟窄袖锦边,衣身宽大,下摆曳地,腰际束带。

身着胡服所体现出来的干练与俊秀更突显了女性的曲线美,具有十分独特和无法抵挡的吸引力。

檀棋虽然是女婢,但是身份很特殊,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将其看作是女婢,而且经常为李必办事,所以衣着上穿胡服也就是可以理解的。

刘言史曾在《王中丞宅夜观胡腾舞》中写道:“石国胡儿人少见,縛舞樽前急如鸟。织成蕃帽虚顶尖,细载胡衫双袖小。”

《新唐书 车服志》称,开元中“士女衣胡服,其后安禄山反,当时以为妖服之应”。

安史之乱爆发后,因为回纥帮助唐朝平定叛乱,所以回纥在中原的影响逐渐加大,根据《花蕊夫人宫词》说:“明朝腊日官家出,随驾先须点内人,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说明中唐时期宫女都流行穿回纥装。

可以说,唐朝相互交融的文化为唐代女性衣着的丰富提供了基础。

女穿男装竟然是唐代女性着装的最大特点

在古代封建社会对女穿男装这种行为是较为禁止的,中国古代强调尊卑秩序,强调男女有别,“人靠衣装马靠鞍”,衣装也是区别男女不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

在男性权力地位日益提升的同时,女性就不被允许穿女性服装,早在《礼记》当中就记载:“男女不通衣裳”。

然而唐朝时期却打破了这个传统,如果了解唐代的政治和文化,估计也就能够理解了。

唐朝时期由于受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文化的影响,女性的社会地位较高,参与政治的意愿也较为强烈,唐朝时期的太后、皇后、公主均在历史上拥有重要的影响力。

实际上,无论是婚姻关系、还是女性社会地位,唐朝女性都是古代女权的一个巅峰,在讲述唐朝传奇女性鱼玄机的香港电影《唐朝豪放女》中就展示了唐朝女性鱼玄机为了获得自由,不断冲击传统礼教的故事。

实际上《长安十二时辰》中的王韫秀的人设就是一个霸气侧漏的女汉子,不止女穿男装,还要干男人的事情,在真实的历史上,元载与王韫秀的婚姻也有一些倒插门的意味,两人结婚后,元载一直住在王忠嗣的府上,后来不甘屈辱而离开王家,与王韫秀一同到长安寻求功名。

可以说,正是唐代女性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使得女性在穿衣上能够有相对的自由。

而胡服装的流行,更加促进女性着装的自由性,很多胡服男女通用,不止男人能穿,女人也能穿,檀棋虽然穿着男装,其实也是受胡服影响后的可以让女人穿的男装。

天宝时,官民均穿紧身胡服进行社交活动,士大夫们的妻子索性穿起丈夫的胡服,招摇过市。唐代女子爱着的男装,主要是男子常服戎装与半臂,戎装即头戴软脚幞头,身穿翻领或圆领袴袍,腰间系蹀躞带,下穿小口裤,脚穿黑、红皮革靴或锦履。

在《新唐书·五行志》中记载:“高宗尝内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于帝前。帝与武后笑曰:“女子不可为武官,何为此装束?”

公主在皇帝面前公然穿男装,不但没有引起皇帝的叱责,反而仅仅是取笑,可以看出唐代对女性着男装的默认。

在《虢国夫人游春图》中,随行九位侍女,其中就有五个人都身着男式的服装。

由此可见,在唐朝时期,女性穿着男装实际上已经是较为普遍的社会形象。

总结:

不管是唐代的女性穿所谓的“坦胸露乳装”,还是胡人装,还是女穿男装,都代表了古代女性服装较为独特的一面,是任何朝代都无法比拟的。

当然,服装并不仅仅是服装,透过唐代女性的服装,我们可以从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看到唐代女性的思想和社会地位,也算是古代女性独立意识的最早实践,尽管这种实践是昙花一现,但是我们却并不能否定她的美,正因为难能可贵,所以我们才要倍加珍惜。

《唐朝十二时辰》这部剧无论是在剧情,道具,还是在服饰方面都是较为考究的,我们看的电视剧就应该是这种还原历史、尊重历史的,通过这份历史,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古代,拥抱古代。

更多文章

  • 东晋名画被英军掠走,二战时期主动提出奉还,为何中国却不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二战时期东晋名画,东晋名画,八国联军抢走的名画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这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给侵略中国的法国上尉巴特勒所写的一封信,信的名字就叫做《两个强盗》。这封信中所描述的事情,是中华民族永远无法磨灭的耻辱,也是世界艺术史上最大的悲歌。01事情发生在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之后,强行

  •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给的毒酒,只是大口吐血,为何没有伤及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亲手杀了李建成吗,李建成怎么会被李世民杀了,李世民晚年有没有后悔杀了李建成

    李世民从小就长在一个贵族家庭里,父亲李渊是隋朝的大将军在,在父亲的影响下,李世民不仅精通兵书,而且还擅长骑射,懂得如何用兵,在如何带兵打仗、管理军队上极富天赋。在隋朝时期,李世民因为解救过隋炀帝,就已经声名远播了,等到建立唐朝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他几次平定地方割据,很多次的战争都是亲力亲为,为唐朝

  • 魏征写《谏太宗十思疏》时,李世民尚在,怎么就知道他庙号是太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魏征如何劝谏唐太宗的,唐太宗魏征历史评价,李世民庙号为什么是太宗

    按照这个结论来说,魏征写《谏太宗十思疏》是不可能的。但凡是也不能说绝对,话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出现啥样的事应该都是可以理解的。就比如三国时期的魏国第二任皇帝曹睿来说,在活着的时候就定了自己的庙号,而且还是烈祖,也让人感觉不管啥时候话都不能说得太满。那么,曹睿为何会生前定庙号呢?而且是烈祖呢?曹丕篡汉

  • 南唐后主李煜,主动投降赵匡胤,为什么是一个令人尊敬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南唐后主李煜,以诗词名震千古,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将其当时的心境,刻画得淋漓尽致。李煜42岁之时,死于开封,为何而死,至今都是千古之谜。然而他主动投降赵匡胤的选择,确值得人们尊敬。后周显德二年,也就是956年,周世宗亲征南唐,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占据了南唐大部分土地,兵临

  • 唐玄宗为啥不顾反对,决意要斩杀上官婉儿?专家:若不杀就是他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上官婉儿是被唐玄宗所杀吗,上官婉儿的真正死亡原因,上官婉儿在唐朝的地位

    201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对西咸新区空港城一处建设用地进行先行考察时,发现了一座带有五个天井的唐代墓葬,一时间引起巨大轰动。要知道,五个天井级别的墓葬规模,至少是皇家级别的存在,而这座墓主人的真实身份,一下子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目标。随着考古工作的有序进行,墓主人的真实身份,也逐渐浮出水面。从出土墓

  • 中国唯一以军礼下葬的公主,也是唐朝开国元勋,可惜无人知其姓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最有名的四大公主,唐朝公主墓图片,唐朝最尊贵的公主是谁

    清代王祖庚在《娘子关》一诗中写道:“娘子军容讲武台,雄关嵲屼倚山隈”。这是关于山西一个古代兵家重地娘子关的诗,顾名思义,这里肯定跟一位女子有关。就算是不熟悉历史的人,应该也知道汉唐盛世,堪称盛世典范。唐朝以及汉朝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中最鼎盛的时期,李渊及李建成、李世民父子打天下的故事,在民间流传

  • 唐朝和亲公主,一般有哪几种命运,其中有一个媵婚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和亲公主,最终的命运又哪几种呢!第一种,嫁给祖孙三代,不能说悲惨,只是于中原文化有冲突而已。788年,回纥部落武义成功可汗,派遣使者进献方物,向大堂求亲。德宗和大臣商议之后,最后答应,将公主嫁之。可是忠贞可汗卒,子奉诚可汗立。奉诚可汗卒,国人立其相,是为怀相可汗,皆从故法尚公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 杨玉环宠冠后宫十余年,为何没有为唐玄宗生下一男半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玉环为什么嫁给唐玄宗,杨玉环和唐玄宗的年龄,杨玉环死后玄宗还有宠妃吗

    古代帝王的女人们,更是会把生育子嗣作为头等大事,因为孩子意味着能在后宫站稳脚跟、日后能够有所依靠,子嗣的丰厚与否甚至关系到了自身的荣宠多寡,像杨玉环这样一生没有子嗣,还能够独得皇帝恩宠真的是凤毛麟角。杨玉环的后妃之路,充满奇遇开元七年,杨玉环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本应在一个温馨的家庭中长大,无奈开元十

  • 唐朝和宋朝相比,哪一个朝代的女性更开放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和宋朝哪个适合穿越,唐朝和宋朝的女性地位,宋朝和唐代的女人哪个多

    首先我们先从穿衣上来比较一下。唐朝时期,女性最爱穿的一种衣服叫做襦裙,服装风格,从晋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一直到明朝时期才结束。明朝时期流行的袄裙与襦裙,严格意义上来说,两者区别并不大,主要是看上衣是否束进裙子里面。唐朝时期女性穿了了襦裙以后,唯一的选择一般是半臂、 大袖衫、 低 胸衣,然后再搭配一个批

  • 杨贵妃为何独爱吃荔枝?如今科学揭开谜底,难怪受李隆基宠爱16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一次意外让杨玉环发现岭南的荔枝更好吃,她更喜爱岭南荔枝,这时就有一个难题了,那就是从岭南到长安真的很远。按照地图测算,距离不少于2100公里,坐飞机都要两个小时,坐火车要30小时,那么在古代呢?事实上,即使快马加鞭,每天马可以跑200公里,那也需要大约10天半的时间。十天过去,荔枝都烂了,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