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皇后死后,朱棣为何终生不立皇后?和他的小姨子有关

徐皇后死后,朱棣为何终生不立皇后?和他的小姨子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006 更新时间:2024/1/20 7:19:09

明朝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一个大朝,统治中国时间却不是很长,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明朝一共历经了276年。而朱元璋能够从一个放牛娃最终当上开国皇帝,不仅靠他的运气,更是靠他自己的本是。朱元璋死后最钟意的继承人却不是朱棣,而是朱标。但是这个朱标不争气,还早早地去世了。

之后朱棣心想皇位总算是能够到自己了,但是奇葩的朱元璋竟然将皇位隔代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炳,这让朱棣起了谋反之心,于是发动“靖难之役”之后成功夺得了皇位。在朱棣身边有很多人都是一直坚定的站在他这边,比如自己的妻子徐氏,当初徐氏依靠聪明才智保住了朱棣的老家,这让朱棣非常感动。

于是在朱棣上位之后,将徐氏立为皇后。这位徐皇后是个懂得深明大义的人,不仅将后宫治理的井井有条,也从不刻意刁难任何人,在后宫的威望非常的高,有一次徐皇后的弟弟要求朱棣看在皇后的面子上加封他,但是徐皇后知道后严词拒绝了她的弟弟,并和朱棣说绝对不要给弟弟加封。

徐皇后的一番举动让朱棣非常的感动,朱棣对她也是非常的好。但是这位徐皇后却是一个短命的人,早早的就去世了。当时朱棣非常悲痛,很多人劝他想开点,说后宫美女还有很多。本来是一句宽慰的话,却是惹恼了朱棣,下令将这个人严惩,理由是不尊重皇后,而在之后的日子里朱棣每想到皇后都会流泪。

但是皇后的位置也不能一直空着,他本来想将徐皇后最小的妹妹立为皇后,因为徐家一共有4个女儿。只有最小的女儿还未出嫁。但是当朱棣去和他的岳母说这件事情的时候,岳母却说自己的女儿福浅配不上朱棣。这还不算,最终岳母还让这位小女儿出家为尼才作罢。

朱棣心里不好受,本来自己是出于怀念徐皇后的目的,但是却逼着小姨子出家了,这个时候他想起徐皇后更是非常的伤心,所以直到去世朱棣都没有再立过皇后。后来朱棣迁都,在北平建造了一座地下宫殿,然后将徐皇后葬入其中,并且在自己死后与自己一起合葬此处。也就是现在的“明十三陵”的长陵,徐皇后死后,被安排葬于长陵,并祔太庙。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已传位朱允炆,临终却匆忙召见朱棣?史书中掩盖了一桩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朱棣朱允炆,朱元璋有没有给朱允炆留后路,朱元璋跟朱允炆的关系

    建文帝掌权后,面对蠢蠢欲动的燕王,一直寝食难安,最终选择了削藩。结果,朱棣彻底与朱允炆决裂。他翻出明太祖《皇明祖训》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一句,声称起兵是为了“清君侧”,心怀鬼胎地掀起了“靖难之役”。经过数年血战,朱允炆于城破之际自焚,燕王朱棣实现了自己的皇帝梦。明长陵内朱棣

  • 成吉思汗让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掌政一个掌兵,他为何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吉思汗三个儿子都是谁,成吉思汗的左膀右臂是谁,成吉思汗最终被谁打败

    按照汉人的“嫡长子制”传位方式,那么,他就应该把汗位传给长子朮赤。按照蒙古人“幼子守灶”的传位方式,则他应该把汗位传给幼子拖雷。可是他最终竟然传位给了三子窝阔台。搞不懂的还不只是这一点。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政权,行政权和领兵权必须统一,才能确保政权的稳定。要是一个掌政一个掌兵,掌政的基本上就是摆设,掌

  • 黑衣宰相姚广孝:靖难之役的策划者,明成祖的得力助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姚广孝和刘伯温,姚广孝为什么称黑衣宰相,黑衣宰相姚广孝真的那么厉害

    要寻找这个答案,首先要看姚广孝生活的背景。姚广孝出生于公元1335年,公元1348年,14岁(虚岁)的姚广孝选择了出家为僧。1348年,为元朝至正八年,聪慧异常的姚广孝没有选择走科举道路,而是选择了出家为僧,就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为元朝。元朝不是汉朝人的天下,当时的统治者为蒙古人色目人,因为民族的差异

  • 女皇帝武则天如何在神龙政变中凄然下台?政变“五王”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神龙,历史上的女皇帝武则天,女皇帝武则天生平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凤阁侍郎张柬之等人力图拥立李显为君,诬称武则天男宠——麟台监张易之、司仆卿张昌宗谋反,率领禁军诛杀张易之、张昌宗,随即包围集仙殿, 逼迫武则天退位。众人包围集仙殿剧照次日,武则天命太子李显为监国。第三天,禅让。第四天,李显正式复位。二月初四(3月3日)

  • 唐玄宗李隆基如何在安史之乱中退位?他晚年幸福还是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安史之乱李隆基活了多久,安史之乱后李隆基的晚年生活,唐朝安史之乱时李隆基南下到何处

    唐玄宗李隆基画像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今山西长治)别驾。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

  • 唐太宗为何不杀魏征?魏征为何敢犯颜直谏?君臣果真同心同德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太宗魏征十大罪状,唐太宗是怎样评价魏征的,魏征和唐太宗有什么关系

    在我们的印象中,唐太宗与魏征的和睦关系,大概堪比三国时期刘备与诸葛亮一样完美,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准确的说,魏征作为昔日太子李建成的属官,面对新君唐太宗,敢于直言进谏,并获得唐太宗的赏识后,辅佐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盛世,堪称是一代名相。但是,笔者今天提出了标题上的三个问题,欢迎读者读后

  • 李治欲在朝堂之上与舅舅争权,一人对其暗摇手指,高宗恍然大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高宗李治之死,李治的大臣列表,旧唐书对李治的评价

    一次,在朝堂议事的时候,江夏王李道宗,也是李治的堂叔,建议到西突厥用兵,由于新君登基至今,未有人敢言用兵,江夏王首次提出用兵之事。由于李道宗是当时的名将,李治觉得他的提议非常有道理,可是没想到,当时朝堂之上,就有不同的意见,几位将军应声附和,而以长孙无忌、诸遂良为首的文官们则激烈反对,李治其实也想借

  • “玄武门之变”后,太子李世民为什么不等到李渊死后再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多久登基,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为何不杀李世民,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渊退位

    在很多人印象中,“玄武门之变”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武德太子之争引发的,李世民当上太子则意味着他在武德太子之争取得了最后胜利,既然如此,李世民为什么不等到李渊死后再登基呢?太子之争是皇权的不同递延争夺皇权继承的斗争,皇子的真正对手是其他皇子。但武德太子之争却是以李渊、李建成为代表的皇权与以李世民为代表的

  • 唐朝故事一则:蛇蝎美人是怎样炼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十大经典故事,唐朝四大蛇蝎妖妇,唐朝第一美人的故事

    郭正一,唐朝宰相,祖籍定州鼓城县(今属河北晋州,一说为彭城)生于北周建德元年(公元572年),少年时文采出众,贞观年间考中进士,初任中书舍人、弘文馆学士,永隆年间历任秘书少监、检校中书侍郎。《旧唐书》记载:唐高宗永淳年间(公元682年—683年),郭正一升任中书侍郎,因通晓历朝掌故,“文辞诏敕多出其

  • 玄武门事变后,为什么李世民第一件事就是杀太子府的厨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有多凶险,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做了什么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的罪行

    现在有许多史书记载说其实是李世民一手策划和推动了太原起兵,这一方面说明了李世民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确实立下过无人可及的功勋,不然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号召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李世民从始至终的野心,这样的人怎么会将自己辛辛苦苦谋求来的江山拱手送给父亲和哥哥呢?所以与之相匹配的,也有史籍记载李渊曾经许诺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