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黑衣宰相姚广孝:靖难之役的策划者,明成祖的得力助手

黑衣宰相姚广孝:靖难之役的策划者,明成祖的得力助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287 更新时间:2024/1/25 7:04:48

要寻找这个答案,首先要看姚广孝生活的背景。姚广孝出生于公元1335年,公元1348年,14岁(虚岁)的姚广孝选择了出家为僧。1348年,为元朝至正八年,聪慧异常的姚广孝没有选择走科举道路,而是选择了出家为僧,就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为元朝。

元朝不是汉朝人的天下,当时的统治者为蒙古人色目人,因为民族的差异,所以在科举考试上有极大的偏差。首先是古人色目人考试难度低,汉族人科举考试难度极大。而且就录取的名额来说,蒙古族人的录取名额也要远远高于汉族人。科举取仕难度比蒙古族大也就算了,等考上了汉族官员也往往官位极低,同时还要受到歧视。就整个科举制度史上来讲,元朝时期汉族人科举取仕是所有朝代中最高的。

难考上不说,考上了还不一定有什么成就,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于是就有很多人动了别的心思。姚广孝的父母便是其中之一,姚广孝之所以选择出家为僧,就是寻找了一个新的道路。

元代的统治者好佛,在他们统治时期,不仅佛家寺庙迅速增长,僧人有优待,而且还经常在佛教中选拔人才。刘秉忠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所以说相对于科举,从佛教到朝堂还比较容易且收获更大一些。

姚广孝出家为僧后,一边演习佛法,学习诗书兵法,一边还四处游历,与人相交,其中交往甚秘的多是文人,诸如王宾、高、杨孟载之辈。

姚广孝曾经还作诗一首,诗云:”谯橹年来战血干,烟花犹自半凋残。 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 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 萧梁帝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一个出家的僧人,作诗却是问霸业?他的心思就很明显了,就是想要辅佐明君治理江山,甚至更大的是想要扶持新君。

这几点都证明姚广孝出家为僧,只是一种他顺利进入官场的道路。而后来朱元璋从僧侣中选拔人才。姚广孝被选中,成为燕王朱棣幕僚,并且还辅佐朱棣取得江山,也正和其意。

姚广孝虽然是一个僧人,但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家、诗人,他在与文人相交之时,留下许多诗作,让后世人得以从中解读他的内心想法,解读他当时的心境。

更多文章

  • 女皇帝武则天如何在神龙政变中凄然下台?政变“五王”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神龙,历史上的女皇帝武则天,女皇帝武则天生平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凤阁侍郎张柬之等人力图拥立李显为君,诬称武则天男宠——麟台监张易之、司仆卿张昌宗谋反,率领禁军诛杀张易之、张昌宗,随即包围集仙殿, 逼迫武则天退位。众人包围集仙殿剧照次日,武则天命太子李显为监国。第三天,禅让。第四天,李显正式复位。二月初四(3月3日)

  • 唐玄宗李隆基如何在安史之乱中退位?他晚年幸福还是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安史之乱李隆基活了多久,安史之乱后李隆基的晚年生活,唐朝安史之乱时李隆基南下到何处

    唐玄宗李隆基画像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今山西长治)别驾。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

  • 唐太宗为何不杀魏征?魏征为何敢犯颜直谏?君臣果真同心同德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太宗魏征十大罪状,唐太宗是怎样评价魏征的,魏征和唐太宗有什么关系

    在我们的印象中,唐太宗与魏征的和睦关系,大概堪比三国时期刘备与诸葛亮一样完美,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准确的说,魏征作为昔日太子李建成的属官,面对新君唐太宗,敢于直言进谏,并获得唐太宗的赏识后,辅佐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盛世,堪称是一代名相。但是,笔者今天提出了标题上的三个问题,欢迎读者读后

  • 李治欲在朝堂之上与舅舅争权,一人对其暗摇手指,高宗恍然大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高宗李治之死,李治的大臣列表,旧唐书对李治的评价

    一次,在朝堂议事的时候,江夏王李道宗,也是李治的堂叔,建议到西突厥用兵,由于新君登基至今,未有人敢言用兵,江夏王首次提出用兵之事。由于李道宗是当时的名将,李治觉得他的提议非常有道理,可是没想到,当时朝堂之上,就有不同的意见,几位将军应声附和,而以长孙无忌、诸遂良为首的文官们则激烈反对,李治其实也想借

  • “玄武门之变”后,太子李世民为什么不等到李渊死后再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多久登基,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为何不杀李世民,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渊退位

    在很多人印象中,“玄武门之变”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武德太子之争引发的,李世民当上太子则意味着他在武德太子之争取得了最后胜利,既然如此,李世民为什么不等到李渊死后再登基呢?太子之争是皇权的不同递延争夺皇权继承的斗争,皇子的真正对手是其他皇子。但武德太子之争却是以李渊、李建成为代表的皇权与以李世民为代表的

  • 唐朝故事一则:蛇蝎美人是怎样炼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十大经典故事,唐朝四大蛇蝎妖妇,唐朝第一美人的故事

    郭正一,唐朝宰相,祖籍定州鼓城县(今属河北晋州,一说为彭城)生于北周建德元年(公元572年),少年时文采出众,贞观年间考中进士,初任中书舍人、弘文馆学士,永隆年间历任秘书少监、检校中书侍郎。《旧唐书》记载:唐高宗永淳年间(公元682年—683年),郭正一升任中书侍郎,因通晓历朝掌故,“文辞诏敕多出其

  • 玄武门事变后,为什么李世民第一件事就是杀太子府的厨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有多凶险,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做了什么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的罪行

    现在有许多史书记载说其实是李世民一手策划和推动了太原起兵,这一方面说明了李世民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确实立下过无人可及的功勋,不然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号召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李世民从始至终的野心,这样的人怎么会将自己辛辛苦苦谋求来的江山拱手送给父亲和哥哥呢?所以与之相匹配的,也有史籍记载李渊曾经许诺李世民

  • 杨玉环胖又不生孩子,年纪也不小,为何唐玄宗依然那么喜欢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谈一谈杨玉环和唐玄宗,杨玉环为什么让唐玄宗那么迷恋,杨玉环跟唐玄宗有孩子吗

    美之一字,涵盖了杨玉环的一生,也让人潜意识忽视其缺点。杨玉环有三大缺点不得不提。其一是身材较胖。唐朝确实是以胖为美,而杨玉环体态丰腴听起来似乎是恰到好处,其实不然。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曾提及杨玉环的小字乃是玉环,后人也多以此呼之。其实“玉环”一名出现较晚,儿时,杨玉环被称为“玉奴”,册封前,则被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做一件丧尽天良的事,让李渊悲痛欲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怎么样了,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的罪行,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为何不杀李世民

    李世民曾经说过“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也曾经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以看出这样一位皇帝,非常懂得民贵君轻,对于百姓心有仁慈之心。在他的诤臣魏征死后,还常常哀悼不已的叹气:“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以人为鉴,可以明是非。魏征去矣,朕无人可为鉴。”魏征上谏的内容如何姑且不表,但

  • 刘邦和李渊短短几年统一全国,曹操用尽一生,为何只三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大势定长策,时势出英雄!大势不定,纵有逆天之能,也无法逆天行事!刘邦处在的大环境是秦末汉初,天下动荡纷争五百余年了,人心思定,国家需统。李渊处在的大环境是南北朝对立三百余年刚刚结束,人心思定,国家需统。刘邦、李渊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就统一了天下,正是因为大势决定了分久必合。刘邦入秦约法三章,秋毫无犯,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