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当初“武圣”的人选有3个,康熙皇帝为何只选中关羽?

当初“武圣”的人选有3个,康熙皇帝为何只选中关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654 更新时间:2023/12/11 20:49:01

武圣的其他两个人分别是伍子胥和岳飞,伍子胥帮助弱小的吴国占领了楚国的首都,虽然后来楚国的申包胥在秦国哭了三天,搬来了秦国的救兵,再次打败了吴国,但从过程上来看,伍子胥能够扶弱胜强,能力是非常突出的,他有仇报仇,有恩报恩的性格也非常讨人喜欢。

岳飞大家就知道了,岳飞是南宋末年的抗金将领,战无不胜,不仅非常善于统兵打仗,个人的战斗力也非常高,可惜没遇到明主,被赵构给坑了。

不同的年代,朝廷和百姓们崇拜的武圣是不一样的,在唐朝以前,人们把姜子牙当作武圣,他花甲之年才遇到了明主,但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给周王室带来了800多年的江山,让后世的帝王们非常敬佩。

其实将关羽封为武圣并不是康熙皇帝的首创,在洪武年间,朱元璋就有这样的想法了,礼部曾经请求朝廷重新修武圣庙,仍然供奉姜子牙,同时建武成王庙,但是朱元璋驳回了这个请求,虽然洪武年间没有武圣,但是朱元璋个人对关羽是非常欣赏的,曾经为其立庙,在朱元璋的这一举措以后,关羽的名望就一下子变高了很多,成为了国家级的祭祀对象,在百姓心中一下子就被神话了,满清将其作为武圣,其实也就有了一定的民意基础。

其实这三个候选人里边,第一个被排除的就是岳飞,理由实在是太简单了,因为岳飞是抗金将领,而金人,刚好就是满族人的祖先,虽然岳飞抗击的金人和康熙部落不同脉,但总归来说还是一个民族的人,将其封为武圣的话,自己怎么有面目去见祖先呢?况且这不是在暗示和鼓励汉人用武力来对抗清王朝的统治么?这就万万不可以了。

于是候选人就剩下伍子胥和关羽了,在康熙皇帝看来,伍子胥的战绩虽然很骄人,但性格上还是有很多缺点的,而关羽则不一样,他决定追随刘备后,就一辈子没有忘记过自己的初心,在走失以后,宁愿自己背负着骂名,也要保全刘备的妻妾,虽然委身于曹操

但是一旦有机会,就不畏艰险地去寻找刘备,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对刘备的妻妾非常有礼貌,秋毫不犯,最后为了守住荆州,可以拼命到死,就算是在华容道放走曹操,是违抗军令,但其实也是其义气的体现,这样的人,哪一个统治者会不喜欢呢?

再看看伍子胥,杀戮弱小,他和楚国国君有仇,但是和楚国的百姓何干呢?为了报仇,不惜引敌军如果,害的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实非圣人所为,况且其还挖出了楚平王的尸骸,鞭打数日泄愤,气量和关羽比起来真的很小。

满清想要在官方的层面上将关羽封为武圣,其实也是为了更好的统治汉人,因为他们既尚武,又想要和汉人拉近关系,将汉人武将封为圣人,可以同时达到这两个目标,这可以理解为尚武精神在儒家国度里的一种学术性体现。

纵观整个满清,8个皇帝曾经13次加封关羽,到了清朝末年,关羽所享有的地位和名号,或许连他大哥刘备都望尘莫及了,这既有官方宣传的原因在里边。

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关于非常有个人魅力,现在很多港片里的黑帮在结拜的时候会拜关羽相,但有一点值得注意,他们不是把关于作为“武圣人”来崇拜的,只是拜其“义薄云天”,毕竟黑帮么,除了义和利,大概没有什么能够让他们团结在一起了。

更多文章

  • 汉有卫青、霍去病,唐有李靖、薛仁贵,那么清朝名将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薛仁贵和霍去病哪个厉害,李靖和薛仁贵的关系,薛仁贵李靖谁更厉害

    1、康熙将者,带兵打仗也。康熙是皇帝,但更是名将,他三次亲征葛尔丹,长驱直入,指挥得当,最终剿灭了叛乱的准格尔部。准格尔部属于漠西蒙古,其首领葛尔丹受沙俄挑唆,主动进攻喀尔喀蒙古,并不顾康熙警告,继续南下准备侵扰内地。康熙一面下令就地征调军马,一面遣兵调将与葛尔丹交战,,先后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大破准

  • 此人才是史上第一猛将,力压吕布赛过项羽,参与两朝历史变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上的项羽和吕布谁更强,武力堪比项羽的武将,正史上公认的八大猛将

    他们一位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力能扛鼎,手持用陨石打造的,重129斤的神枪没有任何压力,打仗时长枪一扫就是一大片敌军落地,连“多多益善”的韩信在面对项羽已经是穷途末路之时,都只敢采用“四面楚歌”的战略来对他进行围剿,项羽之强悍毋庸置疑。至于吕布,虽然带兵打仗比较一般,有人还认为他有装备加持

  • 项羽和刘邦大战多年,从无败绩,为何却魂断于垓下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项羽和刘邦为什么在垓下打仗,项羽在垓下为什么没与刘邦决战,项羽为何败给刘邦

    ——李清照·《夏日绝句》这句千古流传的名句就是写的项羽,项羽可以说是死的壮烈的悲情人物,最后自刎江边凄凉也壮烈。其实项羽在年少的时候就显得有些不一样,自己非常有主见,而不像其他普通的孩子,就像司马迁说的一样: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羽之所以不学习这些并不是因为他自视甚高认为自己不学也罢

  • 三国诸多英雄中,谁才是诸葛亮心中最想辅佐的“明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里对诸葛亮的评价,诸葛亮在三国里的人物关系,三国诸葛亮人物分析与评价

    诸葛亮世代为汉臣。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瑯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当地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棣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三岁丧母,八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的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而东汉朝廷这时却派朱皓取代

  • 罗马和汉朝的全面对比:接受事实,罗马在文化方面全面领先了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罗马知道汉朝的存在么,罗马和汉朝文明程度,罗马士兵vs汉朝士兵

    我写下本文,试图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方面对同时期的罗马和汉朝进行对比。首先这里要说明,这里只取共同存在的时间,也就是从前200年左右到200左右,罗马包括了共和国晚期、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弗拉维王朝和安敦尼王朝四个时代,汉朝则包括西汉和东汉两个时代。一,政治方面的对比首先,我们需要对比的是两国的疆

  • 司马懿权力落空以后,是如何让三千死士依然对他死心塌地跟随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懿的弱点是什么,司马懿后期的变化,司马懿后期跟谁作对

    可是,当司马懿政变时,洛阳司马门前却突然冒出了一支人马,“其阵甚整”!司马懿惊喜地感叹:“此子竟可也”!我这个儿子居然这么厉害呀!“此子”,就是司马师。原来,司马师早已暗中养了三千人马,平时“散在人间”,隐藏得很好。等到司马懿发起政变时,这三千死士“一朝而集”,谁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冒出来的。凭借这三

  • 《三国演义》中,如果诸葛亮没有死,邓艾还能够偷渡阴平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邓艾偷渡阴平假如诸葛亮还在,诸葛亮预言邓艾偷渡阴平,邓艾偷渡阴平没有守军吗

    诸葛亮深通兵法,用兵小心谨慎总是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魏延曾经提出,穿越子午谷小道,直取长安,被诸葛亮否决。诸葛亮为什么要否决魏延的进军方案,不就是怕中了埋伏吗?我们看《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诸葛亮智取三城》:魏延上帐献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

  • 真实的诸葛亮虽不是神人,但他的品德,一般宰相都比不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很厉害吗,初出茅庐诸葛亮的品德,正史上的诸葛亮有多厉害

    诸葛家族是在三国时期兴盛起来的,当时,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诸葛家族不愿看到百姓的现状,纷纷选择出山相助人,以求天下早日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诸葛家族的人当官,身上都有这样的烙印:谨慎、清廉、忠贞、敬业。这其中,诸葛亮就是诸葛家族中杰出的代表。曹操、孙权、刘备三人中,刘备的势力最小,根基最不稳,可是

  • 秦始皇修建长城错了吗?这是中原农耕民族最无奈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始皇修建的长城在哪,秦始皇修建长城是为了抵挡谁,秦始皇修建长城是在哪里修建的

    今天的话题就从“孟姜女哭长城”说起吧。《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故事说的是:孟姜女的丈夫万喜良被抓到边疆修建长城,一去不复返。三年后,孟姜女千里寻夫,得知丈夫早已累死,尸骨直到埋在何处,于是失声痛哭,使得长城也为之倒塌。实际上,孟姜女的原型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杞梁妻,本来和秦始皇修

  •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放火箭?鲁肃:这才是曹操高明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草船借箭鲁肃为什么会帮助诸葛亮,诸葛亮借箭为什么曹操不放火箭,诸葛亮带鲁肃借箭是为了什么

    草船借箭是在赤壁之战中发生的,一个极为精彩的故事,在千百年来始终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而赤壁之战则是三国时期非常关键的一个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一场。在赤壁之战前,北方的曹操以两万兵马打败了有着十多万大军的袁绍,又以少胜多打败并收服了乌恒,统一了整个北方,成为天下间实力最为强大的势力。东南方的孙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