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和刘邦大战多年,从无败绩,为何却魂断于垓下之战?

项羽和刘邦大战多年,从无败绩,为何却魂断于垓下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497 更新时间:2023/12/15 17:39:34

——李清照·《夏日绝句》

这句千古流传的名句就是写的项羽,项羽可以说是死的壮烈的悲情人物,最后自刎江边凄凉也壮烈。

其实项羽在年少的时候就显得有些不一样,自己非常有主见,而不像其他普通的孩子,就像司马迁说的一样: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羽之所以不学习这些并不是因为他自视甚高认为自己不学也罢,而是因为他觉得这些无用。认为学写字只是纸上谈兵,而学剑法也只能抵御一人。显然项羽并不仅仅想要这些。

公元前207年,曾经令人闻风丧胆的秦王朝终于灭亡,这场声势浩大的战争也结束了秦王朝不可一世自大狂妄的日子。15年的统治时间,在历史上也可谓是昙花一现。而导致秦王朝灭亡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农民受不了压迫而起义,最终导致了山东旧日诸侯的联合反抗。

而诸多反抗者中,刘邦和项羽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当然,这场起义最初是陈胜吴广领导的,但是他们只是拉开了秦末起义的序幕并没有贯彻到底,真正的推翻秦王朝两个人是项羽和刘邦,但是攻打突破咸阳城的第一个人是项羽并且也是他将阿房宫付之一炬。

但是一山不容二虎,刘邦对于项羽不服,在公元205年彭城大战爆发了,天下诸侯在刘邦的号召下围攻项羽,项羽在此时是被动的,刘邦的人有五十六万多,而项羽却只有三万。但是这场看似必胜的战役最后结果却令人咋舌。项羽凭借着仅有三万的兵力赢了。这场战役里,刘邦的妻子和父亲都被俘获。

公元前203年,过了仅仅两年,这两年刘邦再次恢复元气调整兵力想要卷土重来。于是向楚兵再次发起来骚扰攻势但是也再次被打回去。

但是同时此刻,韩信却也趁机在另一边进攻楚军,项羽力不从心,左右为难,于是两方在都有顾虑下签订了平分天下的协议,但是令项羽没有想到的是,刘邦转头毫不犹豫地撕毁了协议并且迅速恢复兵力进行再次进攻。

最终的结果众所周知,项羽四面楚歌,没有能力挽狂澜,姬自刎后,项羽带兵想要突出重围但是最后在乌江边上只有28人。项羽左右为难,如果退守江东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是项羽却不愿意。因为他的骄傲和情操不允许,他认为他没有什么脸面去面对江东父老,最后自刎江边。

说到底项羽为什么未能力挽狂澜?第一是因为已经物是人非。垓下之战时,在众诸侯眼中刘邦已经是老大了,所以听他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第二是因为刘邦更会做人。虽然刘邦没有项羽有高贵的情操与信仰气节,但是刘邦更会做人一些不听指挥的诸侯刘邦也能用利益收买使他们能共同对付项羽。

参考文献:《史记·项羽本纪》、《资治通鉴》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无风却起念

更多文章

  • 三国诸多英雄中,谁才是诸葛亮心中最想辅佐的“明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里对诸葛亮的评价,诸葛亮在三国里的人物关系,三国诸葛亮人物分析与评价

    诸葛亮世代为汉臣。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瑯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当地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棣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三岁丧母,八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的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而东汉朝廷这时却派朱皓取代

  • 罗马和汉朝的全面对比:接受事实,罗马在文化方面全面领先了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罗马知道汉朝的存在么,罗马和汉朝文明程度,罗马士兵vs汉朝士兵

    我写下本文,试图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方面对同时期的罗马和汉朝进行对比。首先这里要说明,这里只取共同存在的时间,也就是从前200年左右到200左右,罗马包括了共和国晚期、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弗拉维王朝和安敦尼王朝四个时代,汉朝则包括西汉和东汉两个时代。一,政治方面的对比首先,我们需要对比的是两国的疆

  • 司马懿权力落空以后,是如何让三千死士依然对他死心塌地跟随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懿的弱点是什么,司马懿后期的变化,司马懿后期跟谁作对

    可是,当司马懿政变时,洛阳司马门前却突然冒出了一支人马,“其阵甚整”!司马懿惊喜地感叹:“此子竟可也”!我这个儿子居然这么厉害呀!“此子”,就是司马师。原来,司马师早已暗中养了三千人马,平时“散在人间”,隐藏得很好。等到司马懿发起政变时,这三千死士“一朝而集”,谁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冒出来的。凭借这三

  • 《三国演义》中,如果诸葛亮没有死,邓艾还能够偷渡阴平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邓艾偷渡阴平假如诸葛亮还在,诸葛亮预言邓艾偷渡阴平,邓艾偷渡阴平没有守军吗

    诸葛亮深通兵法,用兵小心谨慎总是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魏延曾经提出,穿越子午谷小道,直取长安,被诸葛亮否决。诸葛亮为什么要否决魏延的进军方案,不就是怕中了埋伏吗?我们看《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诸葛亮智取三城》:魏延上帐献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

  • 真实的诸葛亮虽不是神人,但他的品德,一般宰相都比不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很厉害吗,初出茅庐诸葛亮的品德,正史上的诸葛亮有多厉害

    诸葛家族是在三国时期兴盛起来的,当时,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诸葛家族不愿看到百姓的现状,纷纷选择出山相助人,以求天下早日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诸葛家族的人当官,身上都有这样的烙印:谨慎、清廉、忠贞、敬业。这其中,诸葛亮就是诸葛家族中杰出的代表。曹操、孙权、刘备三人中,刘备的势力最小,根基最不稳,可是

  • 秦始皇修建长城错了吗?这是中原农耕民族最无奈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始皇修建的长城在哪,秦始皇修建长城是为了抵挡谁,秦始皇修建长城是在哪里修建的

    今天的话题就从“孟姜女哭长城”说起吧。《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故事说的是:孟姜女的丈夫万喜良被抓到边疆修建长城,一去不复返。三年后,孟姜女千里寻夫,得知丈夫早已累死,尸骨直到埋在何处,于是失声痛哭,使得长城也为之倒塌。实际上,孟姜女的原型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杞梁妻,本来和秦始皇修

  •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放火箭?鲁肃:这才是曹操高明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草船借箭鲁肃为什么会帮助诸葛亮,诸葛亮借箭为什么曹操不放火箭,诸葛亮带鲁肃借箭是为了什么

    草船借箭是在赤壁之战中发生的,一个极为精彩的故事,在千百年来始终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而赤壁之战则是三国时期非常关键的一个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一场。在赤壁之战前,北方的曹操以两万兵马打败了有着十多万大军的袁绍,又以少胜多打败并收服了乌恒,统一了整个北方,成为天下间实力最为强大的势力。东南方的孙权在

  • 小伙花120万买来“赵云佩剑”,鉴定是假货,专家却说:你赚大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收藏文物不管是对文化界的人来讲,还是普通人都是一个兴趣和爱好。其实,之所以保持这样的喜好,也都是有原因的。毕竟人们的生活在不断提高,也都开始要求精神上的满足了。中国上下已经存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的时期里,也有着不少的物品呈现到了人们的眼前,这些文物看似都是有着属于各自的价值,但是它们的存在都

  • 恐怖的建安二十四年,三国大批名人为什么会密集死去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建安二十四年大事,三国十大诡异人物,三国重要人物死亡时间

    这是汉王朝渡过的最后一个完整年份。次年十月,东汉灭亡。众多良将名士在这一年去世,拉开了一代英雄集体谢幕的序幕。而这一切,并非偶然。密集凋零的支柱级将领219年正月,汉中战场。夏侯渊战死于定军山。夏侯渊追随曹操征战30年,经历恶仗无数,而汉中作战时,夏侯渊却在尚保有比较完整军力的情况下被杀。这预示着:

  • 秦始皇为何要自称为“朕”?专家:你将“朕”拆开念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始皇为什么自称为朕,秦始皇为什么称寡人不称朕,秦始皇当时称自己为朕吗

    秦始皇自认“德高三皇、改盖五帝”取“帝”一字,自创“皇帝”,作为天下大一统建立者,又称始皇帝,在位期间,取消谥法,所谓谥法就是君王在死之后带有评价性称号,帝辛史称商纣王,这带有一定的贬低。秦始皇还规定天子自称为“朕”。在秦朝除了“朕”之外,秦始皇还自称为“寡人”,寡就是孤独之意,意思就是在最高点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