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藤甲兵非常厉害且好用,诸葛亮为什么后来不再组建一支呢?

藤甲兵非常厉害且好用,诸葛亮为什么后来不再组建一支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989 更新时间:2024/2/3 16:57:38

因为:诸葛亮的铠甲比藤甲好多了。

比起作甲来,藤还是做成盾牌更靠谱一些。

诸葛亮遇到的藤甲

《三国演义》中提到,诸葛亮南征时期,遇到了一支藤甲兵。

这些藤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因此号为藤甲兵。

不过,诸葛亮脑子好使,发现藤甲怕火,遂设计用火攻,一把火烧了藤甲兵,并感叹:“我虽有功于社稷,必损阳寿”。

诸葛亮南征时,确实遇到了藤甲兵。

尽管《三国志》没有记载,但其他一些史料多次提到了诸葛亮遇到的藤甲兵,《广志绎》曾记载,金齿卫(三国时期的永昌郡)的夷人,就是诸葛亮破孟获时遇到的藤甲兵,他们一直保持着漆藤缠身的习俗,“尚有藤甲之遗”;《元史》也提到,在相关地区仍然保留着三国时期的“古藤甲”。

在今天云南陆良与师宗交接的雄壁镇笃村,至今还保留着用“藤甲兵”祭天、击祖的仪式。

至于其他一些地方,藤甲就更是常见了。

今天中国台湾地区的兰屿岛上,椰美人也保留了使用藤甲的习俗。

而在南亚的安达曼群岛上,通常赤身裸体出行的加拉瓦人也不忘用藤甲护身。

而明代《武备志》,也记载了一种较多装备的赤藤甲。

因此,藤甲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护甲,虽然各地藤甲略有差异,但因为藤的特性,藤甲的特性也基本一致。

被带“偏”的藤甲

我们以《武备志》中记载的赤藤甲为例,看看藤甲的基本特性。

赤藤甲,以赤藤五十斤,石槽内水浸半月,取出晒三日,复入槽添水。如此浸满一周岁,晒干,照式编穿,共(可制)二十副。其外桐油油之,其甲轻坚,能隔矢刃。利于水火。又以此藤作笠,临敌作盔,阴则备雨。——《武备志.器械四》

由此可见,由于藤本身就质坚而富有伸缩性,赤藤甲轻坚,能隔矢刃,确实有相当防护力。

此外,在外涂上一层桐油后,韧性加强,防护力进一步提高了。

不过,因为有一层桐油就说他易燃,那就有点瞎掰了,桐油的燃点是400度左右。

因此,《武备志》甚至表示,赤藤甲“利于水火”,不是那么怕火!

所以,罗贯中虽然说藤甲兵怕火,但仍然设计了一个极为复杂的计谋来用火攻:先以魏延诱敌,然后以横木乱石堵塞后路,然后用装载干柴的大小车辆“尽皆火起”,甚至用“低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

这个阵势下,怕不怕火已经不重要了,能扛得住的只有孙悟空。

所以,藤甲兵与上方谷的司马懿之间,差的其实只是一场大雨而已···

所以,诸葛亮不用藤甲兵,并不是因为藤甲兵怕火,而恰恰是因为藤甲的优势不足。

这不,罗贯中再怎么吹嘘藤甲厉害,也不得不提到:藤甲兵的统帅兀突骨,本人披的是鳞甲,一般将士才披藤甲!

可见:藤甲虽然坚韧,但毕竟是植物护具,抵御铁制武器时,能够削弱其砍伤、箭伤,但其防护力与三国时期的铠甲还是有差距的。

诸葛亮的铠

所谓铠甲,皮制的叫甲,铁制的叫铠。

汉末三国时期,铠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

曹彰北征乌丸时,铠中数箭,意气益厉。由于铠的保护,身中数箭也没有受重伤。

曹操与吕布大战时,典韦所率领的数十勇士,穿两重铠,甚至连盾都不要,就敢于直面吕布军的箭矢威胁,待敌靠近后持双矛与吕布军近战。

可以说,一般的铠,“隔矢刃”已经压力不大了。

而到三国时期,又发展出了许多新型铠。

曹植在《先帝赐臣铠表》中,列举了黑光铠、明光铠、两当铠、环锁铠、马铠五种新铠。

作为同时代最杰出的“发明家”,诸葛亮也创了一些新铠。

后来,南朝宋明帝曾使用诸葛亮筒袖铠,其铠帽“二十五石弩不能入”!(《宋书.王玄谟传》)

要知道,东汉时期(三国时期的数据不详),最常用的弩只有六石!最高级的弩也只有十石!

可以说,诸葛亮的铠,应付一般的弓弩射击绰绰有余!

所以,诸葛亮使用自己的铠已经绝对绰绰有余了,根本不必远到云南去造藤甲兵。

“藤甲”的唯一优势对诸葛亮意义不大

藤甲的防护力远不如铠,但其最大的优势是轻便。

铠最大的缺点是:太重了!

所以,一般行军时,铠都由辎重车运输。

在远程奔袭时,这个缺点很危险。

比如,曹操远征乌桓时,由于行军太快,遇到敌人时,后方的铠还没有运到,曹军来不及披甲。幸有张辽意气风发,激励三军,无甲出战,击败敌军。

不过,对于缺乏战马的蜀军来说,他们就是想奔袭也奔不起来,完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所以,轻便这个优点,对诸葛亮也确实吸引力不大。

广泛使用的藤牌

藤甲虽然轻便坚固,但防护力确实不足,除了在产藤区用于地方驻军装备后,很少被用来作护甲。

不过,用来作盾牌,还是可以的。

盾牌离身体还有一定距离,即使被破入,但只要不“打穿”,也可以使身体免于受重伤。

而其轻便,可以使持盾战士保持敏捷。

因此,戚继光的鸳鸯阵中标配了藤牌兵一名,由敏捷、手脚灵便之人担任,攻守兼备。

由于早期火绳枪威力有限,藤牌可以阻挡。

因此,藤牌兵在明清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期,用藤牌兵,抗击荷兰人的火绳枪。

雅克萨之战时,康熙专门调500福建藤牌兵前去作战,以应对俄国人的早期火绳枪。

直到鸦片战争时期,面对新式枪械和近代化军队时,藤牌兵才力不能支。

总的来说,藤甲兵,确实是一个奇迹。

在金属冶炼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地区,藤甲曾被大量装备,发挥过一定的作用。

不过,技术毕竟是进步的,藤甲虽有许多优势,甚至并不如演义中所说的怕火,但其防护力毕竟不如铠。

所以,见到藤甲,你确实可能会发出一声惊叹,但是,要应付刀枪,我相信,有铁铠的话,你肯定还是会披铁铠的。

不过,由于其轻便坚韧,作为藤类护具的代表,藤牌依然活跃了千年,为古代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汉武帝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武帝能是千古一帝吗,为什么说汉武帝是中国第一帝王,汉武帝是名副其实千古一帝吗

    在众多影视剧中,我们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两个朝代的繁盛。尤其是一度为人们所喜爱的《西游记》,更是展现出了大唐的风华。唐太宗德才兼备,令无数少数民族和番国都尊称他为“天可汗”,也是他把唐朝带入到了一个最为鼎盛的时期。而汉朝呢?上有文景之治,下有汉武盛世,尤其是那个可以与千古一帝秦始皇比肩的汉武帝,更是

  • 曹操为何会善待关羽,却斩杀吕布?他的识人秘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对关羽的真实评价,正史上曹操对关羽真的好吗,曹操为什么重视关羽

    曹操能在汉末乱世中崛起,他的才能确实是非常出色,虽然他在后世的形象也是褒贬不一,但曹操的才能还是受到了人们的肯定。虽然没有称帝,但已经与皇帝没有什么区别,曹操能有这样的作为,自己的用人之术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曹魏政权在曹操的时代,可以说是人才济济,文武都出现了不少的名臣,这些人很多还一直影响了曹丕曹

  • 如果落凤坡被射死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蜀国会有怎样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落凤坡庞统和诸葛亮,庞统被谁射死在落凤坡,庞统是为了去哪里死在落凤坡

    而后世有些人不知怎么的,就喜欢贬诸葛而拨高庞统。总说诸葛亮不知兵,却偏要对诸葛亮以一州之力六伐大国,令强魏也不得不避其锋芒的事实故作视而不见,也真是很奇怪的一种现象。开句玩笑,若谁觉得诸葛亮以一州伐天下不是什么本事,那大可玩个游戏验证一下,让他带领十人模拟对打八十人,看看他能否赢得了。若能赢,或能打

  • 历史上的商朝一共迁都过几次,商朝为什么要频繁迁都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商朝历史曾多次迁都,商朝多次迁都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商朝不断迁都

    也就是说,在商朝时期,商王汤继位之前殷商就迁都了八次,而汤即位后又迁移了五次都城所在地,其迁都的频繁程度,比后来的王朝都多。像是如今山东的曹县、滕州,河北的泜水,河南的商丘、郑州、安阳,甚至于安徽北方的亳州等地,全都有商朝王城建立的遗址。迁都是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并非闹着玩儿的,商朝如此频繁迁都,每

  • 最新的高中历史教材是如何介绍夏朝的?不得不说教材越来越理智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夏朝历史书推荐,中职历史教材,中国历史课本记录夏朝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首先,文章介绍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区别,旧石器时代的工具主要是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的主要工具是新石器。正文中介绍了中国发现的最典型的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元谋人和北京人。然后给出一张旧石器遗址分布地图,并且让学生思考其分布规律(主要位于河流两边)。文中并没有说元谋

  • 周朝依靠什么,延续了八百年的江山呢?底层社会的稳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朝1800个诸侯国,周朝为什么可以延续八百年的江山,周朝的兴衰原因

    自古以来,毁灭一个王朝的根本规律,乃是来自底层社会的动荡力量,而不是上层社会的权力交替,后者只是一切具体的结果,前者才是最大的动力,所谓“天下大势”,说的也是这件事。首先周朝的“基因”,决定了周朝的中央权力并不强,在商时,周国并不是什么顶尖大国,牧野之战中,周也是“联军”组合才起了作用,所以才有了持

  • 远古传说:最后两条龙被夏朝人吃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夏朝龙,远古时代的龙,在远古的夏朝是否有人养过龙

    常闻夏朝人养龙传说,正经史书如《史记》和《左传》都有类似记载,传的有鼻子有眼。夏朝人到底有没有吃龙?或者说他们到底养了什么东西,后被世人传为养龙?夏朝人吃龙的故事①"孔甲畜龙"典故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

  • 如果发现了西周王墓,那或许发现夏朝都城遗址就更近了一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周王墓发现夏朝都城,夏相王之墓,夏王墓全过程图

    殷墟如今,快100年过去了,我们似乎还没有发现像殷墟那样重要的遗址。国内主要朝代的帝王陵墓都挖掘得差不多了,只有个别的得到了保护,如秦始皇陵、乾陵等。在考古价值上,秦始皇陵远远大于乾陵,因为秦始皇陵的时代更加古老,规模更大。许多考古学家都猜测:秦始皇陵中是否藏着大量先秦的竹简,甚至有六国的史书。这个

  • 良渚遗址是夏朝的都城遗址吗?它的发现证明了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良渚文化共有几处遗址,考古学家发现良渚遗址,良渚遗址是夏朝遗址么

    1,良渚遗址:舜的古都?夏朝脱胎于有虞氏。有虞氏著名的首领为舜,妫姓,名字为重华,舜是其谥号,因为其政绩突出,被列为“五帝”之一。而舜又是东夷族的首领(最早的东夷族指的淮河一带的民族),又被称为帝俊。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可见有虞氏生活的区域并非在中原地区,而是在东

  • 被评为“千古第一狐狸精”的女人究竟是谁?不是妲己,而是其他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妲己千古第一狐狸精,传说中的妲己真的是狐狸精吗,妲己狐狸精迷惑人的视频

    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妲己虽然有着“祸国妖姬”的称号,却还当不起“千古第一狐狸精”的“盛誉”。真正的“千古第一狐狸精”,乃是与妲己、褒姒、骊姬合称为“四大妖姬”的夏朝妺(mò)喜,而且妺喜不仅有“狐狸精”的称谓,还有着“中国第一位女间谍”、“中国第一个亡国皇后”等诸多“第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