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汉武帝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千古一帝”?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汉武帝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千古一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670 更新时间:2024/1/26 6:49:01

在众多影视剧中,我们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两个朝代的繁盛。尤其是一度为人们所喜爱的《西游记》,更是展现出了大唐的风华。唐太宗德才兼备,令无数少数民族和番国都尊称他为“天可汗”,也是他把唐朝带入到了一个最为鼎盛的时期。

而汉朝呢?上有文景之治,下有汉武盛世,尤其是那个可以与千古一帝秦始皇比肩的汉武帝,更是令后人称赞不已。汉武帝,作为中国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君王之一,但是,在众多史学家的眼里,却没有一个好的印象,更有甚者,认为:他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千古一帝,而是一个穷兵黩武的皇帝罢了。

那么,这是为何呢?

首先,史学家们认为,汉武帝并不是开创这个帝国盛世的缔造者。汉朝,曾作为一个十分强盛且辉煌的朝代,也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内部动荡的过程。先是建国之初的“功臣叛乱”,而后吕后专政造成的“外戚干政”和差点改朝换代的“七国之乱”。可以说,那段历史是惊心动魄的。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汉代早期奉行了老子的无为而治:税收上的减免,法律上的宽松,给予了老百姓们极大的休养生息的空间,也给后来的盛世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在这几十年里,不仅要平定内乱,抵御匈奴的骚扰,还要实现富国强兵的国家战略。这冗多繁杂的事务,可不像史书上说的那般轻松。

所以,这期间在任的皇帝,汉景帝和汉文帝的能力丝毫不逊色于汉武帝。然而,汉武帝正是基于文、景两帝的励精图治,才拥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最终,得以实现他的雄才大略。这里,说句实话,若是换个人当皇帝,可不一定能做到汉武帝这般千古伟业,毕竟,创业容易守业难,要想守好前辈留下的这个帝国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其次,在中国早期,编撰史书的人都是一些有风骨、有个性的读书人。而古时候的读书人,脾气大多非常倔强,可以说,算得上是不畏强权的典范。

话说,曾经有个皇帝在天黑的时候,因为看不清妃嫔的模样就把自己的姐姐给临幸了。而这件“伤风败俗”的事情,却被皇帝随行的史官给记录了下来,对此,皇帝很不乐意,说:“这是我的家事,也是小事,没必要记上去。”可是,史官依然坚持将其记录了下来,并且,直言道:“君王事就是天下事,天下事更无小事。”对此,皇帝气得牙痒痒却也无可奈何。

对于儒家学子来说,文治是他们最欣赏和推崇的。三顾茅庐的刘备,被人用“礼贤下士”称赞了好多年,而怒杀杨修的曹操,却永远成为了戏台上的乱臣贼子。然而,汉武帝却是一个极好对外战争的“好战分子”,在实现了国家内部的经济建设之后,汉武帝就开始对侵扰帝国边境多年的匈奴下手了。他先是派遣张骞多次出使西域,在了解西域的情况之后大举兴兵,让卫青霍去病带领数十万人马深入西域与匈奴的主力决战。

这一系列战役,不仅大大的削弱了匈奴的实力,还实现了大汉朝历代皇帝的夙愿,更使大汉帝国的边疆危机得到了暂时的缓解。但是,这样的行为在史学家们看来,连年的征战不仅大量的消耗了汉帝国的国力,还使得汉朝的民生日益艰难,更让国家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另外,再加上,汉武帝本人后期的一些荒唐行为,使得民生更加举步维艰了。

最后,作为一个坐拥盛世帝国的君王,汉武帝和许多帝王一样喜好享受。

享受的同时,他更是一个修仙的爱好者,且不顾大臣们的劝阻,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和陵墓,这期间,他不仅亏空了原本还算丰厚的国库,同时,更是给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聚敛财富,他甚至鼓励民众检举揭发上税不实的商贾,并将没收的财产奖励给告密者一半。这项政策一出台,全国之人纷纷举报起来,中等以上的商贾几乎都遭到了告发,他们倾家荡产之后,天下财富均归朝廷所有。

另外,汉武帝还依靠桑弘羊等人实行盐铁官营、酒榷(酒类专卖)、均输等政策,与民争利。然而,这些举措导致的结果,却是:财富集中到了朝廷和官员手中,百姓则变得更穷苦。到了汉武帝末期,全国人口竟减少了一半。汉武帝之后,汉帝国的国力也走了下坡路,再也没有盛世可言不复往日的荣光了。就这一点来说,耗费了大汗帝国强大国力的汉武帝,是需要承担部分责任的!

并且,在汉武帝决定传位给刘弗陵之时,他也决定处死刘弗陵的亲生母亲钩弋夫人,理由是:“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住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绝不给钩弋夫人仗着太后身份干涉政治的机会,“杀其母而立其子”,汉武帝则认为:在皇权的绝对权威面前,人的感情则变得一文不值了!

这也难怪,在一些史学家眼里,汉武帝会被冠以恶评了,照此看来一点也不稀奇!

司马光对汉武帝的评价则比较适中:“孝武穷奢极欲... ...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 ...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指出了汉武帝过失的同时,也将其和秦始皇作了比较,“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确实是评价汉武帝的客观考语!

即便如此,《汉书》评叙汉武帝“雄才大略”,《谥法》说他:“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在中国历史书内,“秦皇汉武”经常互相衔接。他的功业,对中国历史进程和之后西汉王朝的发展影响深远,开辟了辽阔的疆域,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

俗话说:人无完人,是人就有缺点,汉武帝也是一样。他也是一介凡人,所以,他也会犯错,也会有这样那样不好的一面,人性本就复杂,以至于,我们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去评价任何人,但不可否认的是,汉武帝对后世的发展却是影响深远。

参考资料:

【《汉书·武帝纪》、《资治通鉴》、《汉书·西域传》、《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何会善待关羽,却斩杀吕布?他的识人秘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对关羽的真实评价,正史上曹操对关羽真的好吗,曹操为什么重视关羽

    曹操能在汉末乱世中崛起,他的才能确实是非常出色,虽然他在后世的形象也是褒贬不一,但曹操的才能还是受到了人们的肯定。虽然没有称帝,但已经与皇帝没有什么区别,曹操能有这样的作为,自己的用人之术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曹魏政权在曹操的时代,可以说是人才济济,文武都出现了不少的名臣,这些人很多还一直影响了曹丕曹

  • 如果落凤坡被射死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蜀国会有怎样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落凤坡庞统和诸葛亮,庞统被谁射死在落凤坡,庞统是为了去哪里死在落凤坡

    而后世有些人不知怎么的,就喜欢贬诸葛而拨高庞统。总说诸葛亮不知兵,却偏要对诸葛亮以一州之力六伐大国,令强魏也不得不避其锋芒的事实故作视而不见,也真是很奇怪的一种现象。开句玩笑,若谁觉得诸葛亮以一州伐天下不是什么本事,那大可玩个游戏验证一下,让他带领十人模拟对打八十人,看看他能否赢得了。若能赢,或能打

  • 历史上的商朝一共迁都过几次,商朝为什么要频繁迁都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商朝历史曾多次迁都,商朝多次迁都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商朝不断迁都

    也就是说,在商朝时期,商王汤继位之前殷商就迁都了八次,而汤即位后又迁移了五次都城所在地,其迁都的频繁程度,比后来的王朝都多。像是如今山东的曹县、滕州,河北的泜水,河南的商丘、郑州、安阳,甚至于安徽北方的亳州等地,全都有商朝王城建立的遗址。迁都是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并非闹着玩儿的,商朝如此频繁迁都,每

  • 最新的高中历史教材是如何介绍夏朝的?不得不说教材越来越理智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夏朝历史书推荐,中职历史教材,中国历史课本记录夏朝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首先,文章介绍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区别,旧石器时代的工具主要是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的主要工具是新石器。正文中介绍了中国发现的最典型的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元谋人和北京人。然后给出一张旧石器遗址分布地图,并且让学生思考其分布规律(主要位于河流两边)。文中并没有说元谋

  • 周朝依靠什么,延续了八百年的江山呢?底层社会的稳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朝1800个诸侯国,周朝为什么可以延续八百年的江山,周朝的兴衰原因

    自古以来,毁灭一个王朝的根本规律,乃是来自底层社会的动荡力量,而不是上层社会的权力交替,后者只是一切具体的结果,前者才是最大的动力,所谓“天下大势”,说的也是这件事。首先周朝的“基因”,决定了周朝的中央权力并不强,在商时,周国并不是什么顶尖大国,牧野之战中,周也是“联军”组合才起了作用,所以才有了持

  • 远古传说:最后两条龙被夏朝人吃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夏朝龙,远古时代的龙,在远古的夏朝是否有人养过龙

    常闻夏朝人养龙传说,正经史书如《史记》和《左传》都有类似记载,传的有鼻子有眼。夏朝人到底有没有吃龙?或者说他们到底养了什么东西,后被世人传为养龙?夏朝人吃龙的故事①"孔甲畜龙"典故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

  • 如果发现了西周王墓,那或许发现夏朝都城遗址就更近了一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周王墓发现夏朝都城,夏相王之墓,夏王墓全过程图

    殷墟如今,快100年过去了,我们似乎还没有发现像殷墟那样重要的遗址。国内主要朝代的帝王陵墓都挖掘得差不多了,只有个别的得到了保护,如秦始皇陵、乾陵等。在考古价值上,秦始皇陵远远大于乾陵,因为秦始皇陵的时代更加古老,规模更大。许多考古学家都猜测:秦始皇陵中是否藏着大量先秦的竹简,甚至有六国的史书。这个

  • 良渚遗址是夏朝的都城遗址吗?它的发现证明了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良渚文化共有几处遗址,考古学家发现良渚遗址,良渚遗址是夏朝遗址么

    1,良渚遗址:舜的古都?夏朝脱胎于有虞氏。有虞氏著名的首领为舜,妫姓,名字为重华,舜是其谥号,因为其政绩突出,被列为“五帝”之一。而舜又是东夷族的首领(最早的东夷族指的淮河一带的民族),又被称为帝俊。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可见有虞氏生活的区域并非在中原地区,而是在东

  • 被评为“千古第一狐狸精”的女人究竟是谁?不是妲己,而是其他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妲己千古第一狐狸精,传说中的妲己真的是狐狸精吗,妲己狐狸精迷惑人的视频

    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妲己虽然有着“祸国妖姬”的称号,却还当不起“千古第一狐狸精”的“盛誉”。真正的“千古第一狐狸精”,乃是与妲己、褒姒、骊姬合称为“四大妖姬”的夏朝妺(mò)喜,而且妺喜不仅有“狐狸精”的称谓,还有着“中国第一位女间谍”、“中国第一个亡国皇后”等诸多“第一”称

  • 夏朝的地望到底在哪里?最有可能的是山东、江苏、河南交界一带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夏朝的中心地区在哪,夏朝具体在哪,河南叶县夏朝遗址

    中国许多的古文献都记载,夏朝的建立就是一个羌人。《新语·术事》云:“大禹出于西羌”。《史记·六国年表》:“禹兴于西羌”。《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鲧娶于有莘氏,……产高密(禹),家于西羌”。《盐铁论·国病》亦云:“禹出西羌”。这么多的文献记载都认为大禹是西羌人,大体上是不会有问题的。汉族的祖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