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为何会善待关羽,却斩杀吕布?他的识人秘诀是什么?

曹操为何会善待关羽,却斩杀吕布?他的识人秘诀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134 更新时间:2024/2/3 16:57:16

曹操能在汉末乱世中崛起,他的才能确实是非常出色,虽然他在后世的形象也是褒贬不一,但曹操的才能还是受到了人们的肯定。

虽然没有称帝,但已经与皇帝没有什么区别,曹操能有这样的作为,自己的用人之术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曹魏政权在曹操的时代,可以说是人才济济,文武都出现了不少的名臣,这些人很多还一直影响了曹丕曹睿的时代。

曹操早年起兵的时候,追随他的人还不是非常多,他自己也需要依附袁绍才能生存。

后来靠着自己的用人之术,先后吸纳了荀彧这些出色的人才,这也让他的势力渐渐发展起来,最终能统一北方。

曹操的用人识人能力确实很强,总结起来也是八个字:唯才是举,赏罚分明。

曹操的阵营里面,有不少将领都是从敌人的阵营里面过来的,曹操能准确识别这些人的能力,还把他们放在了正确的位置上,唯才是举是曹操选人不拘一格,只要对方能有才能,他就会给这些人一些重要的职务,像曹操手下的郭嘉,自己的生活就非常奢侈腐化,这也让他受到了不少指责。

可曹操对属下的这些私人品德问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觉得只要能为国家发挥更大的作用,这点问题还是可以接受的。

曹操对于关羽吕布这俩人的处理,也能看出他的识人之术,曹操心里就非常喜欢关羽,反而是对吕布采取了严格的处理方式,他没有接受吕布投降,直接就把吕布给杀掉了。

对关羽则是多次赏赐,反而还对关羽投奔旧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实像吕布也是属于私德有亏,按曹操的理念,应该是可以允许吕布在自己手下任职,可他为何没这么做呢?

其实曹操的唯才是举,还是有一些要求的,他可以允许底下的人品行有亏,但他不会允许底下的人德行有太大的问题。

吕布已经不是私德有亏的事情了,他多次改换门庭,而且还割据一方,他与曹操是平级的关系,像吕布这种单独创业的君主,又有着这么多改换门庭的黑历史,自然是不能让吕布活下来了。

他之前就收留了刘备,那也是一个经常改换门庭的主,不甘心久居人下,自然早晚都会反水的,曹操杀掉吕布倒是正确的做法。

而关羽的情况就不太一样了,在刘备投奔自己的时候,曹操就已经见识到了关羽的能力,也看到关羽虽然为人有些傲气,但他注重忠义,像关羽这种又有才能力,又讲忠义的人,确实是对曹操有着极大的帮助。

而赏罚分明,也是曹操用人笼络人的一种手段。

他会对关羽那么好,也是由于关羽在他的手下确实立下了不少功劳,比如诛杀颜良文丑,解白马之围,立下这么多功劳,确实是配得上这么多赏赐,而吕布这样的人,既没有立下什么功劳,也有着很多品德的不足,曹操不用他也是正常的。

曹操靠着这样的理念,也提拔了不少寒门子弟,不过曹操手下这么多的人才,大部分还是从士族里面出来的,曹操一开始就与荀彧这些人合作,荀彧就推荐了大量的人才,这也让曹操手下的人才越来越多。

这才是他成功的关键,曹操后来发掘的人才,还没办法在国内取得更高的位置。

曹魏的朝堂里面,还是以士族为主,这些人有着更多的资源,也就能掌握朝廷的话语权,曹魏政权并不是纯粹的士族政权,这也导致他们的早亡,反而是士族的代表司马家,最终能取代曹魏朝廷。

曹操曾经想过要重用像关羽这类并非士族出色的人,可惜士族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他也没办法对抗,最终也只能妥协,曹操的识人理念确实较为先进,可他没有顺应当时的时代。

更多文章

  • 如果落凤坡被射死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庞统,蜀国会有怎样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落凤坡庞统和诸葛亮,庞统被谁射死在落凤坡,庞统是为了去哪里死在落凤坡

    而后世有些人不知怎么的,就喜欢贬诸葛而拨高庞统。总说诸葛亮不知兵,却偏要对诸葛亮以一州之力六伐大国,令强魏也不得不避其锋芒的事实故作视而不见,也真是很奇怪的一种现象。开句玩笑,若谁觉得诸葛亮以一州伐天下不是什么本事,那大可玩个游戏验证一下,让他带领十人模拟对打八十人,看看他能否赢得了。若能赢,或能打

  • 历史上的商朝一共迁都过几次,商朝为什么要频繁迁都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商朝历史曾多次迁都,商朝多次迁都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商朝不断迁都

    也就是说,在商朝时期,商王汤继位之前殷商就迁都了八次,而汤即位后又迁移了五次都城所在地,其迁都的频繁程度,比后来的王朝都多。像是如今山东的曹县、滕州,河北的泜水,河南的商丘、郑州、安阳,甚至于安徽北方的亳州等地,全都有商朝王城建立的遗址。迁都是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并非闹着玩儿的,商朝如此频繁迁都,每

  • 最新的高中历史教材是如何介绍夏朝的?不得不说教材越来越理智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夏朝历史书推荐,中职历史教材,中国历史课本记录夏朝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首先,文章介绍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区别,旧石器时代的工具主要是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的主要工具是新石器。正文中介绍了中国发现的最典型的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元谋人和北京人。然后给出一张旧石器遗址分布地图,并且让学生思考其分布规律(主要位于河流两边)。文中并没有说元谋

  • 周朝依靠什么,延续了八百年的江山呢?底层社会的稳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朝1800个诸侯国,周朝为什么可以延续八百年的江山,周朝的兴衰原因

    自古以来,毁灭一个王朝的根本规律,乃是来自底层社会的动荡力量,而不是上层社会的权力交替,后者只是一切具体的结果,前者才是最大的动力,所谓“天下大势”,说的也是这件事。首先周朝的“基因”,决定了周朝的中央权力并不强,在商时,周国并不是什么顶尖大国,牧野之战中,周也是“联军”组合才起了作用,所以才有了持

  • 远古传说:最后两条龙被夏朝人吃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夏朝龙,远古时代的龙,在远古的夏朝是否有人养过龙

    常闻夏朝人养龙传说,正经史书如《史记》和《左传》都有类似记载,传的有鼻子有眼。夏朝人到底有没有吃龙?或者说他们到底养了什么东西,后被世人传为养龙?夏朝人吃龙的故事①"孔甲畜龙"典故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

  • 如果发现了西周王墓,那或许发现夏朝都城遗址就更近了一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周王墓发现夏朝都城,夏相王之墓,夏王墓全过程图

    殷墟如今,快100年过去了,我们似乎还没有发现像殷墟那样重要的遗址。国内主要朝代的帝王陵墓都挖掘得差不多了,只有个别的得到了保护,如秦始皇陵、乾陵等。在考古价值上,秦始皇陵远远大于乾陵,因为秦始皇陵的时代更加古老,规模更大。许多考古学家都猜测:秦始皇陵中是否藏着大量先秦的竹简,甚至有六国的史书。这个

  • 良渚遗址是夏朝的都城遗址吗?它的发现证明了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良渚文化共有几处遗址,考古学家发现良渚遗址,良渚遗址是夏朝遗址么

    1,良渚遗址:舜的古都?夏朝脱胎于有虞氏。有虞氏著名的首领为舜,妫姓,名字为重华,舜是其谥号,因为其政绩突出,被列为“五帝”之一。而舜又是东夷族的首领(最早的东夷族指的淮河一带的民族),又被称为帝俊。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可见有虞氏生活的区域并非在中原地区,而是在东

  • 被评为“千古第一狐狸精”的女人究竟是谁?不是妲己,而是其他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妲己千古第一狐狸精,传说中的妲己真的是狐狸精吗,妲己狐狸精迷惑人的视频

    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妲己虽然有着“祸国妖姬”的称号,却还当不起“千古第一狐狸精”的“盛誉”。真正的“千古第一狐狸精”,乃是与妲己、褒姒、骊姬合称为“四大妖姬”的夏朝妺(mò)喜,而且妺喜不仅有“狐狸精”的称谓,还有着“中国第一位女间谍”、“中国第一个亡国皇后”等诸多“第一”称

  • 夏朝的地望到底在哪里?最有可能的是山东、江苏、河南交界一带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夏朝的中心地区在哪,夏朝具体在哪,河南叶县夏朝遗址

    中国许多的古文献都记载,夏朝的建立就是一个羌人。《新语·术事》云:“大禹出于西羌”。《史记·六国年表》:“禹兴于西羌”。《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鲧娶于有莘氏,……产高密(禹),家于西羌”。《盐铁论·国病》亦云:“禹出西羌”。这么多的文献记载都认为大禹是西羌人,大体上是不会有问题的。汉族的祖先为

  • 认出1个字,奖励10万元!甲骨文,是如何被“读”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甲骨文怎么看懂的,甲骨文是怎么发现的简略说明,甲骨文是如何被人发现的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在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绵延至今。据记载,从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现在分布在全世界的甲骨文收藏估计在13万到15万片之间,总共记载的字数达到4300余个。但目前,甲骨文的释读仍处在瓶颈期,仍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