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轼:养一个好心态,顶得上世间一切良药

苏轼:养一个好心态,顶得上世间一切良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475 更新时间:2024/2/1 3:12:19

最好的养生,是养心。

宋朝哲宗年间,苏轼和旧党元老梁焘、刘挚先后被贬往岭南。

当时岭南气候湿热,瘟疫流行。

梁焘、刘挚到岭南之后,先后病死。

只有苏轼,百病不侵,安然无恙。

他性情豁达,食肠宽大,无论走到哪里都吃得下,睡得着。

什么瘴气、疫病,都影响不到他。

别人长吁短叹,垂头丧气。

他却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

黄帝内经》讲:最好的养生,是养心。

百病由心生,百病从心治。

养一个好心态,就能顶得上世间一切良药。

01

乐观是不老丹

林语堂曾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他对人生有着相当的通达与彻悟,总是可以因缘自适,笑对生活。

苏轼刚被贬海南的时候,因为无聊,想要抄书写书,于是和儿子苏过找了很多松枝来烧墨。

结果一不留神,把整个松柴堆点着了,父子二人急忙救火,才没有把房子烧了。

苏过以为父亲会沮丧,谁知道苏轼转身说了一句:“烧得好,这下烟灰多得用不完了。”

苏轼就是这样的人,他总是可以苦中作乐,在绝境里找到那一点甜。

凭着这一点甜,他就可以走过黑暗,走出阴霾。

苏轼没了房子住,不得已跑到树林里睡觉。

儿子苏过垂头丧气,苏轼却说:“还好章丞相把我贬到海南来了,要是别的地方,住在树林里怕不是要冷死。”

乐观者看见甜甜圈,悲观者却只见孔中深渊。

凡事都有两面,学会盯着好的一面,生活才能豁然开朗。

苏轼一生颠沛,从北贬到南,吃尽了苦头。

但是凭着这份乐观,他一直活到六十五岁,远超同时代的文人。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

乐观的心态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力和活力,让人不会被轻易打倒。

曼德拉说:“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学会笑对风雨,笑对人生,才能见到风雨后的彩虹。

02

宽容是减压阀

听过一个小故事:

先生带着弟子外出游历,弟子背着一个背篓。

先生对弟子说:“你每讨厌一个人,就往里面放一块石头。”

走了大半个月,弟子的背篓里装了好多石头,每天累得气喘吁吁。

先生说:“如果觉得累,就把石头丢掉吧。”

弟子终于松了一口气。

先生说:“每一块石头都代表一个你厌恶的人,厌恶的人越多,人就会越累,试着去原谅和包容别人,心灵才会越来越轻松。”

苏轼一生陷在党争之中,很多人都曾与他有过矛盾。

可他却说:“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无论别人如何对他,他都不曾真的怨过谁,恨过谁。

这是人生的修行与智慧,也是他骨子里的宽容与豁达。

王安石改革的时候,为了推行变法,曾经与苏轼发生过冲突。

当时苏轼为科考出了一个试题,题目是:

晋武帝司马炎平定吴国,因为独断而攻克取胜;前秦皇帝符坚讨伐东晋,因为独断而灭亡。都是独断专任,事情相同,结果却不同。

当时正值王安石专权,王安石认为苏轼在批评自己,于是安排亲信弹劾苏轼。

虽然最终没有找到苏轼的犯罪证据,但是苏轼也被迫离京,调任地方。

两人也因此结怨。

后来王安石罢官闲居金陵,苏轼也历经波折,几次起落。

在迁官的路上,苏轼特意拜访了王安石。

两人登山临水,遍游古城,过去的恩怨一笔勾销。

苏轼甚至说:“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我早该辞官,求三亩地,和你一起在金陵闲住。其中欣赏,溢于言表。

庄子说:“常宽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谓至极。”

与别人的恩怨,该忘记就忘记,该放过就放过。

一味记恨,一味责难,只能把自己拖入深渊。

学着宽容,学着谅解,人生才能自在从容。

03

豁达是免疫剂

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天天对着一棵大树发愁:

四方的院子加上一棵树,那就是一个“困”字,不吉利。

有人说:“你把树砍了不就行了。”

这人又说:“那院子里就只剩下人了,就变成“囚”了。”

直到一天,他遇到一个禅师。

禅师说:“院子太小了,你往院子外面看,天宽地阔,何困之有?”

很多时候,我们放不下执着,勘不破名利,只是因为自己没能跳得出来。

一个人站得足够高,看得足够远,才能不被眼前的苟且困住,方能通透豁达。

苏轼出走密州,父母妻子离世,他孑然一身,又遭官场排挤。

他说:“弃置当何言,万劫终飞灰。”

人生百年,往远了看,什么东西都留不下。

被贬黄州,仕途无望。

他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再大的不公,再多的痛苦,就天地宇宙而言,也可以小到忽略不计。

被贬儋州,性命堪忧。

别人同情他被困海岛,他却说:“海南是岛,往大了看,大陆又何尝不是一座岛呢?”

既然人人被困岛上,又何必自伤自叹呢?

这时候,一切得失都微不足道,一切悲喜都是浮云。

再多的风雨搅弄,内心也是波澜不惊,不忧不惧。

曾国藩曾有言:“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百事从心起,一笑解千愁。

在浮躁纷乱的生活中,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就是最好的灵丹妙药。

更多文章

  • 康熙效仿朱元璋一招,也想“治隆唐宋”,结果不看教训而贻害无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治隆唐宋碑康熙曾五次南巡,每次过金陵,都要专程至孝陵致祭,行三跪九叩礼,并御书礼赞朱元璋“治隆唐宋”!可以说,朱元璋是康熙帝的前朝偶像,康熙帝是朱元璋的隔代粉丝。2朱元璋在择储上,推行合乎儒家宗法制的嫡长子皇位继承者,这受到了满朝文武的赞赏和支持。他在立国之初,即册立皇长子即嫡长子朱标为太子,为之组

  • 明代宗朱祁钰,怎样才能逆天改命,阻止夺门之变,保住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代宗朱祁钰历史评价,朱祁钰死后皇位是谁,明朝朱祁钰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首先,左顺门之变,当文官们一哄而上,以诛杀王振余党之名,打死了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宦官毛贵、王长随等人后,不能如史实一般被吓得惊慌失措,从此给朝臣留下“怯懦胆小”的第一印象,反之,要挺身而出,以朝堂法度怒斥其非,严惩带头斗殴的给事中王竑等人,让朝臣看到自己的胆量和担当。其次,北京保卫战,不能躲在皇宫后

  • 为何金兀术的拐子马铁浮屠遇上岳家军铁输?岳飞的应对战术不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岳家军大破金兀术,金兀术与岳飞关系,岳飞与金兀术之间的战斗

    金兀术既然是一位名将,怎么可能是一直在打败仗呢?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真实历史中的金兀术并非无能之辈,他的战绩也是相当辉煌的,不过不可否认,在后期遇到韩世忠、岳飞等名将后,确实战斗力下滑了不少。从崭露头角到主力战将金兀术,原名完颜宗弼,“金兀术”是女真语的音译。他是金朝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女

  • “官二代”李清照:好酒、好赌、好色,中国千古第一风流才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当代才女李清照,李清照为什么被评为十大才女,李清照爱喝酒好赌吗

    谁是中国第一才女呢?乍一看,这个问题很像是带节奏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嘛,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才女那么多,谁家的粉丝有胆子敢去说,自己家的偶像就是第一才女呢?细细一想,好像这个问题又没有了什么争议。论才之一字,从古至今,又有哪个女子敢在李清照面前说自己有才呢?李清照的一生,可以说是精彩至极。在诗词

  • 齐王王保保,为啥被朱元璋称为“奇男子”?劝降他用了什么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北征王保保,朱元璋7次招抚王保保,王保保与朱元璋的关系

    王保保,汉人还是蒙古人?我们说王保保是一个身世复杂的人,这一点首先体现在他的出身上。首先大家看到王保保这个名字,肯定觉得他是一个汉人。但其实王保保还有一个名字,叫扩廓帖木儿,这个名字又是一个典型的蒙古名字,那么王保保究竟是汉人还是蒙古人呢?王保保出生在河南沈丘(其出生地也可能位于安徽省临泉县,当时也

  • 李景隆被笑称是朱棣卧底,他是怎么坑建文帝的?三场大战就是见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棣对李景隆的态度,李景隆怎么变成朱棣的,朱棣大破李景隆

    李景隆的人生完美的解释了当下流行的一句网络用语: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为什么这么说,他的确做了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如果建文帝要追责在靖难之役中的失职人员,李景隆是第一个应该被清算的大将。李景隆之所以能被委以重任,首先要感谢的不是齐泰、黄子澄等文臣,而是他的父亲李文忠。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

  • 明代锦衣卫首领陆炳,为什么能保全子孙?只因铺了一张婚姻关系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陆炳权,陆炳死后谁当了锦衣卫,明朝锦衣卫陆炳之死

    锦衣卫在历史上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从国家角度讲,它是皇家特务机构;从家天下的角度说,它就是皇帝的私人打手。由于深得皇帝信任,知道的秘密也多,又可以凭借三言两语决定他人的生死,也做了不少坏事,拉了不少仇恨,因此,这一特殊群体所担的风险也比较高。特别是对于锦衣卫指挥使,能够寿终正寝的人太少,绝大多数都会因

  • 明朝初年赫赫有名的四大名将,有的英年早逝,有的下场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十大天才名将,明朝历史上十大著名武将,历史上明朝最后的名将

    第一位:魏国公徐达1:小时候的经历,对朱元璋影响很大相信大家对于他应该没有什么争议,早在少年的时候曾经和朱元璋在地主家放牛。由于吃不上饭,朱元璋不顾个人安危带领大家吃小牛,那时候徐达等多人尊他为大哥。地主怪罪下来,也是朱元璋一人承担。久而久之,他在弟兄们心目中的威望越来越高。2:参加起义军,朱元璋任

  • 蜀国灭亡后,关羽满门被屠杀殆尽,张飞家却无人敢动,这是为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飞刘备关羽结拜搞笑,关羽张飞谁厉害,蜀汉灭亡后为何关羽要被满门抄斩

    《三国演义》中周瑜曾说:“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此中关羽和张飞乃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在帮助兄长刘备打江山之时,关羽被敌人吴军所杀,刘备死后,关羽的妻儿孩子被仇人之子庞会杀害,全家被灭门。而张飞死于建安二十四年,和二哥关羽战死时间所隔不久,但是他的后人却没有像关羽那

  • 功高震主怎么办?要么被杀,要么造反,刘秀选择了第三条路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秀为什么被杀,刘秀起兵目标是什么,刘秀当年在哪起兵

    汉军将领大多骄横跋扈,手下的士兵更是凶狠蛮横,唯独刘秀的军队,所到之处,纪律严明,不抢东西不抢人,有人因此认为刘秀并非等闲之辈。同时,王莽也给刘縯开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悬赏金额:凡杀死刘縯者,奖励食邑5万户,黄金10万斤,并直接提拔为三公级别。新市兵、平林兵的诸位将领,看到刘縯、刘秀兄弟的名气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