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日本被尊为“孔子”的人,却是一个复国无望,满腹血泪的明朝遗老

在日本被尊为“孔子”的人,却是一个复国无望,满腹血泪的明朝遗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529 更新时间:2024/1/15 18:05:48

在中国,孔孟这些圣贤就是这种人,再到后来,孔孟渐渐地被符号化了,成了一种代表。在日本,有个人也被称为“孔子”,但这个人却不是日本人,而是流落的日本的明朝遗老,

这个人的坟墓都在日本,日本政府还派人专门看护,而且他的事迹还载于日本的小学教材,对他的尊敬由此可见一斑。

这个人名叫朱舜水,出生于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个书香世家。朱舜水和明朝的大多数文人非常不同,其另类程度可以说到了出了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程度。

朱舜水画像

首先,明朝的读书人,普遍都是为功名利禄而读书,为了通过八股考试,做上公务员,可以说是小时候可以没有童年,老了也要皓首穷经的地步。朱舜水呢,其家族自祖父起就有读书不为做官的传统,常常是朝廷相邀而不出仕,他父亲也只是在一再推脱不掉的情况下出任了一个小官。

其次,明朝因为八股文为科举取士的标准,造成了一个只重文章格式,轻视内容实质的风气。到了读书人这里,更是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发挥到了极致,其思想如此,其现实就是一味读书,只求当了官之后有人伺候,自己毫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朱舜水就完全不一样,不仅是因为没想过当了官之后靠别人,主要是因为朱舜水命苦,八岁就没有了父亲,家里穷得叮当响,所以穷人的DIY可以说是被发挥到了极致。到后来,因为哥哥做了官,家境好了,他的师傅又传给了他实学,这就把动手能力从实践上升到精神了。

最后,明朝的文人到了亡国之际,当了官的,要么殉国,要么投身于南明。及至南明也灭了,就殉国的殉国,当老百姓的当老百姓,当然,投降的永远在投降。

朱舜水呢,南明之前被崇祯召见了十二次,每次都是拒绝,到了明朝灭得只剩南明了,他为南明做事也不做官,到了最后,为了表明心迹,才答应做官。及至南明也灭了,他也没有殉国,也不投降,别说当敌人的官,当老百姓他也不愿意。于是,他就只能离开,流落日本,想借机寻找力量继续抗清。

其实,朱舜水是一个特别不容易的人,他本质上就是一个学者,只想治学,无意功名,但时代从不让他安宁。从崇祯到南明,他拒绝了十三次入仕。但国家危难终究唤起了他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拯救国家的事业中。事败之后,又只有远漂海外。

朱舜水的苦难并没有因为离开大明的土地就结束,他到了日本,日本却连岸也不让他上,因为时值日本德川幕府闭关锁国时期,日本三四十年都没有留一个中国人,所以朱舜水也没有理由例外。

但官方不接纳,却有一个人特别欢迎,他叫安东守约,因为以前和朱舜水打过交道,特别的敬佩他,所以他多方奔走,终于打动了地方政府,允许他登岸居住。

就这样,朱舜水在日本的长崎安顿下来,在这里,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名人都对他执弟子礼。

朱舜水在家乡本来就主要以教学为生,到了日本,也就是重操旧业而已,只是他在日本教的,不再是求取功名的大明学子,而是日本存心求取学问的大儒。

他的名气最终传到了日本统治阶层,德川家族也有一个儒学大师,名叫德川光圀(guó)。他也拜了朱舜水为师,并对朱舜水推崇备至。

德川光圀画像

其实朱舜水的名字也因为德川光圀而来,他本来叫朱之瑜,德川光圀因为太敬重他,不敢直呼其名,便请求他取一个号,以便称呼。朱舜水因为想到了故国的舜水,于是便以此为名,从此他在日本的名字就叫朱舜水。

朱舜水在日本传道授学,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学说,他通过对明朝亡国教训的分析,改变了许多儒学的传统思想,这些思想总结起来,有五个方面。

一,哲学方面的注重实践。它把儒学的道与文人品德的形成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二 ,政治方面道德与法律并重,提出法律应该保护道德。

三 ,经济方面提倡实用,鼓励民营经济与技术革新。

四,教育方面,提倡普及教育,并提倡教育要服务于实际生活。

五,史学方面,这方面对日本的影响是最大的,他对于史学方面的理论不仅让当时日本混乱的历史观念与思想有了统一,而且还在他的指导下写成了《大日本史》。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日本的明治维新时期。

朱舜水指导编纂的《大日本史》

朱舜水的理论在日本广为传播,尤其他的弟子众多,慢慢在日本形成了一个派别,就是著名的水户历史学派。在日本可谓独树一帜。

后人评价,儒学在日本的立足,其实起于朱舜水,阳明虽然其学术思想的传入在朱舜水之前,但由于只是一些理论,所以虽然有一些影响,但没有达到朱舜水的程度。

毕竟,朱舜水流亡日本二十余年,期间以教学授课为主,不仅言传而且身教。尤其他的实学思想,不仅让上层的知识分子受益匪浅,也让中下层人们也体会其意义。据记载,朱舜水曾经在油漆店中教大家刷漆,引起了观众的不停喝彩。不仅如此,朱舜水还把他实学中所有会的技艺都传给了日本人民,包括农业生产等。

朱舜水的实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之后日本的历史进程,诸如上田信等一些日本学者认为,如果没有朱舜水带来的影响,后世日本很难孕育出维新变法运动,换句话说,没有朱舜水就没有日本的维新变法,也就没有了近代日本的强大。

其实,朱舜水流亡日本期间,一直都希望能有机会恢复大明,所以他省吃俭用,到他过世,已经存了三千多两黄金。可惜,他最后的同盟郑成功虽然夺取台湾,有了一个反清基地,却早早去世,所以他的钱也一直没有用上。

朱舜水先生位于日本的墓地

朱舜水去世几年后,台湾也最终被攻破,明朝的最后一丝烟云也散尽了。而朱舜水的一腔报国热血,也终付流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河南发现一块宋朝墓志,让一位梁山好汉的真面目彻底暴露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梁山好汉的故事,这个故事可谓路人皆知,古代人最喜欢听这种故事,会让人感受到那种悲情的豪侠仗义。梁山好汉本是一个励志的故事,由于宋将的虚伪,这个故事的结尾徒转急下,成了悲情的英雄末路的故事。这个故事的背景是北宋,北宋末年皇帝昏庸,时局动荡,朝廷黑暗,很多百姓连果腹都没有,一些英雄好汉只能是“

  • 宋理宗头骨酒杯被元朝收藏,朱元璋寻回安葬,但有可能是假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找回宋理宗头骨,朱元璋与宋理宗的关系,宋理宗头骨被谁做成酒杯

    即使是中国古代也曾经有骷髅酒杯的事件,根据《战国策》和《史记》的记载,赵襄子攻灭智氏之后,深恨智伯,因为智伯差点把赵襄子给浇灭,于是将智伯的头涂上漆,制成了饮酒器具。这是汉人制作骷髅杯的一个特例,一般情况下,虽然痛恨,但不会到制作骷髅杯的程度。而与汉朝同时期的匈奴,也喜欢这样玩。据《史记》记载,匈奴

  • 高丽4万远征军欲侵占明朝辽东,天真外加不怕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辽军大破高丽,明朝高丽之战,明朝有没有攻打朝鲜

    高丽王朝如果没错的话,元朝应该是拥有过世界上最大疆域的封建国家,蒙古的铁蹄踏过欧亚地区的大部分土地,打过日本、到过里海附近,没办法,蒙古铁蹄势力在这里摆着,无人可以撼动。在这么彪悍战斗力面前,高丽(现如今朝鲜与韩国)也不得不屈服,每年向元朝进贡。世代交替,元朝被明朝打败,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本着睦邻友

  • 姚广孝请朱棣不要杀方孝孺,朱棣也答应了,为何后来还是灭其十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姚广孝为什么支持朱棣,朱棣为何要杀姚广孝,朱棣杀了方孝孺十族多少人

    原来,朱元璋是希望将来,方孝孺能够辅佐孙子朱允炆。朱允炆即位后,便谨遵祖父遗训,开始重用方孝孺,召他任翰林侍讲,后为翰林学士。朱允炆将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视为自己的亲信。建文元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朱允炆将方孝孺等人视为自己的智囊团,对他们的话言听计从。建文三年,方孝孺建议命令辽东诸将直捣北平,趁朱

  • 李世民加官进爵,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同是皇帝,差距怎么就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赵匡胤,李世民和赵匡胤共同特点,李世民和赵匡胤是一个人吗

    但是在他们在处理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老伙计时,却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方式,李世民在登基后,对于登基后,对于曾经跟随自己的文臣武将,都给予了极高的礼遇,除了封官进爵之外,还给他们立了个集体牌坊(凌烟阁),让他们名流千古。反观赵匡胤,登基不久之后,就利用了一场“鸿门宴”,罢黜了众多武将的军权。他们同样是皇帝,

  • 同样治世,西汉五代才有文景之治,为何明朝一代人就有洪武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为什么有洪武之治,明朝的仁宣之治与汉朝的景宣之治,西汉为什么会出现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是指汉朝第五位皇帝汉文帝刘恒和儿子汉景帝刘启在位时期出现的治世,正是有着这两位皇帝打下良好基础,汉武帝继位以后,才可以东征西讨和开疆拓土。洪武之治是指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期出现的治世,之后是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的永乐盛世,再之后是明仁宗和明宣宗父子俩在位时期的

  • 越南会从明朝独立,官员暴虐起了很坏作用,黎利都称被逼无奈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黎利德,越南什么时候脱离明朝控制,黎利在越南名声大吗

    此举遭到了明朝厌恶,陈朝遗族趁机前往明朝朝廷控诉胡朝篡立,明成祖派出大军前往越南,要求胡朝归政陈氏王族,然而胡朝并不买账而且中途杀害陈氏王族及明军,一怒之下,明成祖南征安南,由于胡朝的倒行逆施,最终明朝征服了安南,越南再次复归中原王朝管辖,成为明朝的交趾省。交趾省设置之后,由于安南人立国太久,加之明

  • 元顺帝在位36年占元朝98年的三分之一还多,励精图治为何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元朝元顺帝简介,元顺帝13岁登基励精图治几十年,元顺帝是元朝最后一位大汗吗

    一、个人原因:元顺帝的能力不足,而且没有坚持下去。纵观中国古代史,盛世之主虽少,但是历朝历代总是或多或少有那么几个,但要说起诸如汉宣帝那样的中兴之主,却是寥寥无几。不过虽然没有那么大能力,但元顺帝也并非昏庸之人,没有混吃等死,没有坐以待毙,而且有一定能力。先是以伯颜铲除了权倾朝野的燕帖木儿家族,再授

  • 论化学教父朱元璋对元素周期表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素周期表和朱元璋啥关系,朱家对元素周期表的贡献,哪些人研究过元素周期表

    会带兵,会打仗,会当皇帝,开创了大明王朝,还是个化学家……What?化学家?Are U kidding?真不开玩笑,在网络上,还有人称朱元璋为“化学教父”呢!不管你信不信,这俩画像都是朱元璋喏!先来看几个明朝王爷的名字:朱公锡、朱慎镭、朱同铬、朱同铌、朱在铁、朱在钠、朱均钚、朱奉镅、朱成钴、朱成钯、

  • 朱元璋童年给刘德放牛,曾被百般刁难,当皇帝后为何不将其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众多的布衣皇帝中,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最励志的一个,他出过家、要过饭,在年幼的时候甚至还要靠放牛维持生计。据说,当年雇佣朱元璋的人名叫刘德,但正如魏忠贤既不忠也不贤一样,这个刘德也没有什么高尚的品德。作为穷人家的孩子,朱元璋没少受刘德的欺压和侮辱,而相传朱元璋当了皇帝后,还曾回到家乡见过刘德一面。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