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为何没能灭准噶尔汗国?坐失良机,只能以阿尔泰山作为疆界线

雍正为何没能灭准噶尔汗国?坐失良机,只能以阿尔泰山作为疆界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788 更新时间:2023/12/8 5:56:22

一,雍正坐失灭准噶尔的大好时机

1727年,准噶尔大汗策妄阿拉布坦去世,其子噶尔丹策零继位。此人“少年聪黠,善驭士卒”,在治国上不输策妄阿拉布坦。他鼓励农业、手工业生产,大力支持枪支、火药、子弹和大炮的制造业。俄国的奥伦堡探险队长基里罗夫曾在报告中写:噶尔丹策零是所有土著民族中最强者,他拥有炮兵8万人。

噶尔丹策零一方面和清朝交好,臣服于清朝,同时又试图完成噶尔丹的大业——统一蒙古。他多次出兵侵扰喀尔喀,并“曾不止一次地向俄国皇帝建议共同出兵进攻中国”。

就在1727年,西藏发生了内乱,雍正决心解决西藏问题。噶尔丹策凌就向清朝报告父亲病故,呈请允其派人至西藏“熬茶”(礼佛),“设供”。雍正帝担心噶尔丹策零在西藏渗透,于是拒绝其请求,并下令让他将逃亡准噶尔的和硕特首领罗卜藏丹津交出,但噶尔丹策零拒绝回复。

为了统一认识,雍正召开廷议,让他们进行讨论。朱轼、达福等认为“天时人事未至,不宜用兵“;而大学士张廷玉、云贵总督鄂尔泰则主张用兵。雍正帝则认为准噶尔新汗即位,内政不稳,于是拍板对准噶尔用兵。

当时,雍正以及即位五年,其统治已经巩固,财政危机已经解决,户部存银“三千余万,国用充足”。青海和西藏的问题也已经解决,全国安定。

为了防止准噶尔和沙俄勾结,雍正决定先和俄国签订条约。1727年,中俄签订了《恰克图条约》,划分了双方在蒙古高原的疆界线。

1729年,随后,雍正任命侍卫大臣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达福等为参赞大臣,发京师等八旗兵2.4万大军驻扎阿尔泰,为北路大军;川陕总督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带领2.6万绿营军,驻扎巴里坤,为西路大军。两路大军计划在第二年会师伊犁,灭准噶尔汗国。

噶尔丹策凌听闻后,就向清朝使出了缓兵之计。他假意要送出罗卜藏丹津,并派遣特使前往北京。雍正帝毕竟不如康熙老练,他中计了,决定缓兵一年。不久,雍正又将傅尔丹、岳钟琪等主将从前线调回北京,错失了灭准噶尔汗国的最佳时机。

岳钟琪

1730年冬,噶尔丹策趁清军松懈之机,发兵2万进攻清朝西路军。当时西路军统帅岳钟琪在北京,由四川提督纪成斌代行军务。纪成斌派副参领查廪到科舍图卡伦一带放牧,结果查廪畏边地寒,就躲在山谷见纵乐。

噶尔丹策凌得知情况,就派遣宰桑方马木特带领2万军队偷袭科舍图,结果大量的马匹和骆驼遭劫掠,查廪弃军而逃。总兵樊廷、张元佐,副将治大雄等听闻后,立即带领2000人追击,经过七天七夜的苦战,终于夺回了大批牲畜。经过此战,雍正帝对岳钟琪不再信任,派遣西路副将军以分其权。

雍正帝对准噶尔用兵不够坚决,最终丧失了一举灭准噶尔汗国的军队。在科舍图之战后,岳钟琪遭到了雍正限制,也为后来的惨败埋下了伏笔。

二,和通泊之战,清军遭遇惨败

战争爆发后,雍正帝派遣傅尔丹返回科布多。当时,雍正帝的用兵策略从主动进攻转为防守,他下令在西北一带修建卡伦、城堡,驻扎重兵,进行屯田,做长期打算。

噶尔丹策零见西路大军防御严密,于是就下令让大、小策凌敦多布率领3万大军偷袭北路清军。为了迷惑清军,噶尔丹策凌先派遣小部分围攻吐鲁番40多天,又派遣间谍诈降傅尔丹,说噶尔丹的妹夫罗卜藏策凌反叛,大策凌敦多布正领兵平叛,只有小策凌敦多布带领进入察罕哈达。

傅尔丹是一位有勇无谋的将军,他不顾众将反对,带领1万人去偷袭准噶尔。大小策凌敦多布得知,将2万主力部队埋伏在了和通泊(今蒙古科布多以西约200公里)附近的谷地中,然而派遣小股部队引诱清军。

傅尔丹到达扎克赛河,从俘虏口中得到假消息:察罕哈达的准噶尔兵力不过千人,没有立营防守,大策凌敦多布在途中有病,留驻和博克山。傅尔丹立即进兵察罕哈达,但没有看到敌军。随后,他又得到假消息:准噶尔军驻扎于博克托岭,有驼马万匹,兵仅2000人。傅尔丹立即下令4000前锋挺进,自己则带领6000人殿后。

结果4000人的前锋遇到了准噶尔的小股部队,被引到了包围圈。傅尔丹闻讯,又带领6000人前往支援。自己还未抵达战场,前锋已经被消灭殆尽。随后,杀红眼的准噶尔军队向傅尔丹扑来,傅尔丹且战且退,狼狈逃回了科布多。此战,清军损失了8000人和十多名将领战死,回到科布多的只有2000人,这是清朝在清准战争中损失最大的一次战役。

然而,雍正并未意识到此战失败的根源,只将傅尔丹降为振武将军了事,同时命康亲王崇安暂管抚远大将军事务。

和通泊之战后,噶尔丹策零准备扩大战果,试图在清军萎靡不振时发动喀尔喀,席卷漠北。1731年,大小策棱敦多布带领3万大军挺进漠北,其中大策棱敦多布屯兵3000人于苏克阿勒达呼为后援,小策棱敦多布率26000人劫掠喀尔喀等地。

然而,准噶尔军就在这时候遇到了硬茬。在九月,喀尔喀蒙古副将军丹津多尔济亲王和额驸策凌郡王带领蒙古迎战准噶尔,他们避开了准噶尔的主力部队,派军袭击大策棱敦多布的营地,并引诱准噶尔军追击到鄂登楚勒。准噶尔军到达此地后,遭到了蒙古军的痛击。经过此战,准噶尔军只好撤离喀尔喀,清朝得以稳住局势。

三,光显寺之战,两国走上谈判道路

鄂登楚勒之战后,雍正帝顺承亲王锡保为靖边大将军,领北路大军,取代傅尔丹之职,傅尔丹则降为为振武将军,协助锡保。

噶尔丹策略在鄂登楚勒之战失败后,野心不死。他于1732年派遣6000军队偷袭哈密,因为清军防范严密而未能得逞。随后又派遣小策棱敦多布率军3万军队进攻喀尔喀,企图俘虏蒙古宗教领袖哲布尊丹巴。锡保听闻后,仅派遣3000军队迎战,遭遇失败。

而小策棱敦多布在漠北游荡多日,并未发现哲布尊丹巴踪迹,一无所得。他听说策凌亲王驻军博图山,就偷袭其牧区塔米尔,“掠其子女牲畜”。策凌大怒,“断发及所乘马尾誓天”,他邀请锡宝一起夹击小策棱敦多布。

随后,策凌带领2万满洲、蒙古大军追击小策棱敦多布,终于在克尔森齐追上,双方大战一场,因为锡宝、丹津多尔济没有发兵来援助,导致准噶尔军队逃走。

准噶尔军逃到了光显寺(额尔德尼昭),这里左临河,右阻山,是易守难攻之地。于是准噶尔军队在此休整过夜。策凌则带领军队追击到光显寺,趁着夜色悄悄接近准军营地。到了凌晨,策凌突然发动进攻,准噶尔军从梦中惊醒,仓促应战,“尸满山谷,河水数十里皆赤”。

博尔济吉特·策凌

当天,落魄的小策棱敦多布带领残余军队逃窜,策凌紧急通告绥远将军马尔赛出兵堵截,但马尔赛怯儒畏敌,最终导致小策棱敦多布逃回了准噶尔汗国。

此战,清军大胜了准噶尔,报了和通泊之战一箭之仇。雍正帝听到战报后,非常高兴,立即册封策凌为超勇亲王,并将喀尔喀蒙古划出一分部分让策凌管辖,于是喀尔喀蒙古演变为了四部。而马尔赛则因为贻误战机,被斩首示众。傅尔丹、锡保等人也遭到了严厉的处分。

雍正和准噶尔的四场战役,两胜两败,打了个平手。准噶尔元气大伤,无力再战,向清朝求和。雍正皇帝也认为和准噶尔的战争打得太久,花了帝国7000多万两白银,导致财政困难,急需要休养生息,于是同意和谈。随后双方就开始了漫长的谈判。

阿尔泰山:蒙古和西域的分界线

噶尔丹策零提出以杭爱山为界,但是雍正主张以阿尔泰山为界,双方差距很大,谈判始终没有取得成果。在雍正末期,试图对准噶尔妥协,划出一部分地区给准噶尔,但是噶尔丹策凌得寸进尺,继续要求以杭爱山为界,使得谈判未能完成。乾隆上台,对准噶尔采取了强硬措施,坚持以阿尔泰山为界,使得准噶尔难以讨价还价。

最终,清朝和准噶尔在1739年达成了协议,双方以阿尔泰山作为分界线,两国和谈,标志着进行了半个世纪的清准战争告一段落了。随后,双方出现了20年的和平。在这20年的时间内,乾隆皇帝励精图治,将清朝的国力推向了顶峰。而准噶尔汗国则逐渐走向了衰落,最终在1756年被清朝所灭。

更多文章

  • 乾隆80大寿,英国派遣使团来华,清朝却认为他们是来朝贡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乾隆王朝外国使臣来大清进贡,讲述清朝乾隆皇帝与英国使团,乾隆八十大寿英国派使臣来访

    但是,东方市场依然没有得到打开。当时中国人口已经超过3亿,占据世界的四分之三。很显然,中国这个市场是最具有诱惑力的。当西方的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的时候,中国还是传统的自然经济国家。1757年,乾隆皇帝正式实行广州“一口通商”,标志着闭关锁国开始全面推行了。在有限的中英贸易中,中国的瓷器、茶叶等

  • 清军入关时,多尔衮问老道:大清何时亡?道士的话让他喜忧参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清廷实际掌权者多尔衮得到吴三桂帮助后,遂出兵从山海关长驱直入,进兵中原。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他因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是正白旗旗主。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入主中原后,多尔衮被封为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一六四四年八月,在多尔衮的带领

  • 平定三藩之乱:清朝战争机器开动,吴三桂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吴三桂与三藩之乱,三藩之乱吴三桂军队的战斗力,三藩之乱吴三桂最远打到哪里

    一,吴三桂起兵,康熙再次开动战争机器1673年十一月,吴三桂在云南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起兵,自称“吴王”。很快吴军就控制了整个云贵高原,挺进了湖南。吴三桂还四处传檄,号召天下群雄揭竿而起。消息传到北京,索额图请求诛杀支持撤藩的大臣,康熙则主动承担起有关撤藩的全部责任,开始运转清朝的战争机器。康熙立

  • 民国最坚贞异地恋:分开20年,妻子连续10年每月给丈夫寄去10美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上海民国真实爱情故事,十对民国最著名情侣,民国爱情记录

    幼年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孤女14岁被卖到青楼当雏妓唐代大诗人杜牧曾写过“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诗句,让扬州这个城市以灯红酒绿的青楼伎馆名扬天下,而潘玉良就是出生在扬州这个传统文化氛围非常浓厚的江南城市中。清光绪二十一年,也就是1895年,潘玉良出生在扬州的一个贫困的家庭里。潘玉良后来的丈

  • 乾隆皇帝一共有十个女儿,其中哪个女儿最被乾隆喜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剩下的五位公主,和敬公主是乾隆帝发妻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所生,和嘉公主是纯惠皇贵妃苏氏所生,和静公主与和恪公主都是孝仪纯皇后魏氏所生,小女儿和孝公主则是惇妃汪氏所生。如果就宠爱程度来看,和敬公主与和孝公主最为得宠,倘若真的要进行比较,反而还是妃嫔所生的和孝公主更得乾隆帝的欢心。固伦和敬公主孝贤纯皇后富察

  • 清朝妃嫔手上戴的那根长长的物件叫什么,为何地位越高戴得越多?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赏赐嫔妃物品,清朝皇后手指上戴什么东西,清朝妃子头上戴的旗头是什么做的

    既然说到了清朝妃嫔们的穿着打扮,那不知道细心的网友们有没有发现一件事,那就是那些有地位的皇妃手上,总是会戴着一根长长的,尖尖的物件,且份位越高,越受宠的皇妃,手上戴的这种物件就越多,而且越华贵;一般低份位的妃嫔以及宫女手上则没有这种东西。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原来这种尖尖的长长的物件叫做护甲套,顾名思义

  • 清朝统一内地的全过程:不到20年的时间削平群雄,以应对千年变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的衰亡全过程,清朝统一中原的时间,清朝统一南方过程

    一,定鼎燕京,以绥中国”先来说说背景。17世纪40年代,国际上和国内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640年,英国爆发了革命,资本主义统治的时代已经到来。俄罗斯建立了罗曼诺夫王朝,开始不断向东方扩张。到1649年,俄罗斯人已经在鄂霍次克海沿岸建立了据点,并且开始进攻喀尔喀蒙古和黑龙江流域。在海上,荷兰、英

  • “三藩之乱”席卷了中国半壁江山,为何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藩之乱始末,三藩之乱持续几年,三藩之乱怎么爆发的

    一,“三藩”横征暴敛,不得民心1673年,吴三桂在云南起兵,揭开了“三藩之乱”的序幕。这时候,距离清朝入关已经30年,距离南明灭亡已经10多年。天下稍定,百姓厌战。入关30年来,清朝皇帝励精图治,致力于经济恢复,整顿吏治,减免赋税,使得百姓逐渐接受了清朝。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起兵,就是逆天而行。康熙初期

  • 清朝最牛考生:百岁高龄中举,乾隆亲自为他祝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最牛考生百岁高龄中举,清朝最牛的进士排名,最年轻的清朝状元

    清朝有个叫谢启祚的奇人,广东肇庆(今属肇庆市鼎湖区桂城水坑村)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卒于嘉庆二年(1797年),享年一百零四岁(一说一百二十岁)之所以称谢启祚为奇人,不仅仅因为他长寿,他还是史上最大年龄考中举人的考生。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已经九十八岁(一说九十四岁)高龄的谢

  • 林则徐虎门销烟,为何用海水浸泡而不用火烧,不怕造成污染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林则徐在虎门怎么销烟的,林则徐为什么去东莞虎门销烟,当年林则徐销烟是在东莞虎门镇吗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林则徐是清朝末年的民族英雄,一说到他我们就会想到虎门销烟事件,在《虎门销烟》中,就详细记载了这件事的全过程。英国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基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