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虽武夫出身,但他拿捏人心的本事,一般人根本比不了

赵匡胤虽武夫出身,但他拿捏人心的本事,一般人根本比不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542 更新时间:2024/3/1 13:31:24

下面,笔者就说两个关于赵匡胤的故事:

第一个,陈桥兵变过后,赵匡胤带着部下返回开封。赵匡胤来到皇宫之后,看到一位美人怀抱小孩,于是,便凑上前去问小孩是何许人也,美人答道:“这是世宗的皇子。”当时范质赵普潘美三人相伴在赵匡胤左右,赵匡胤对三名部下问道:“这该如何是好?”

刚刚归降的范质沉默不语,赵普则轻描淡写地回了两个字:“去之。”赵匡胤对这个答案不太满意,于是,又带着询问的眼光看向潘美。潘美迟疑道:“此事陛下心中已有答案,微臣怎敢反对?只不过这样做,在情理上恐怕说不过去啊!”赵匡胤阴沉着脸,长叹一声道:“夺了人家的皇位,再去杀人家的儿子,这种事朕做不出来。”

潘美见赵匡胤这么说,心里总算是有了主心骨,他对赵匡胤说道:“陛下果真英明。早年微臣与陛下同为周世宗的臣子,倘若我奉劝陛下将此子除之后快,那就是对先帝之不忠。但若微臣劝陛下饶恕此子,那陛下恐怕会怀疑我不忠,所以刚才不知该如何作答。”赵匡胤喜笑颜开地说道:“既是如此,那么这个孩子就归你抚养了。不过,既然此子是世宗的儿子,你不应将其收为义子,还是让他当你的侄子罢了。”潘美得令,将孩子抱回了家中。

话说,这潘美是个聪明人,从这以后他再也没在陛下面前提过关于这孩子的一切,而老赵也对此心知肚明,从不提及世宗后裔。

潘美将这个孩子改名为潘惟吉,后来这孩子还成了刺史,荣宠一时。

第二个,话说林仁肇是南唐中流砥柱,李煜麾下的军界一把手。在与后周、大宋作战的这些年里,林仁肇建功无数,战无不胜。大宋建国之后,赵匡胤不止一次地想要一统江南,面对汹汹而来的赵匡胤,林仁肇向李煜上书偷袭淮南重镇寿春。

李煜是个文艺皇帝,对用兵之事素来所知甚少。于是,目光狭隘的李煜,拒绝了林仁肇的建议。林仁肇进谏这件事传到大宋后,赵匡胤只觉得脊背发凉。幸亏李煜没有采纳意见,否则,重镇寿春被夺,对大宋来说真可谓是莫大的损失。

为了除掉林仁肇,赵匡胤制定了一条毒计。

首先,赵匡胤派小偷从武昌僧院中盗取林仁肇的画像,随后将画像挂在皇宫中。南唐使者李从善来到大宋后,赵匡胤特地带他参观皇宫。

两人来到悬挂着林仁肇画像的宫殿后,赵匡胤指着画像问道:“贵使可认得这画像中的人物?”李从善与林仁肇相交多年,自然认识画像中是何许人也,只是他还是抱着疑惑的态度询问道:“这人似乎是我朝林仁肇,是也不是?”

赵匡胤拍手道:“果真是好眼力,林仁肇目光如炬,想要归顺我朝,所以一早就将画像寄送过来,作为信物放在宫中。”为了让李从善信以为真,赵匡胤还指着皇宫外的一处大宅说道:“等到林仁肇来到大宋,我就将这处大宅赠予他,作为嘉奖。”

赵匡胤说得有鼻子有眼,李从善果然深信不疑。随着李从善南归,这件事也被传到南唐。当李从善将自己的遭遇说给李煜听时,李煜这个没有脑子的家伙信以为真,中了赵匡胤的反间计。李煜大为光火,当即命人准备鸩酒,连夜送到林仁肇府上,将其赐死。

林仁肇死后,南唐再无可用之将。

可以说,李煜之举,无异于自毁长城。没过多久,宋军便长驱直入,一路杀到金陵。大宋开宝八年,宋军攻破了金陵城,李煜从一介皇帝沦为阶下囚。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用毒酒赐死林仁肇的李煜,在归降三年后也落得于林仁肇一模一样的下场,被赵匡义用鸩酒赐死。

李煜临终之际,恼恨自己当年中了赵匡胤的奸计,将南唐之长城自毁。然而,此时南唐已亡,李煜的小命也难保,说什么都来不及了。

从这两件事中我们不难看出,赵匡胤之所以身怀帝王之才,就是因为他极其擅长掌控人心,精通帝王的“厚黑学”。实际上,陈桥兵变及杯酒释兵权同样是他对人心的两次精准拿捏,只不过这两个故事过于家喻户晓,所以笔者便不多赘述了。

参考资料:

【《宋史》、《续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大量分封藩王,结果他们的后代成为了国家供养的“寄生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北方长城一线,朱元璋分封了宁王、燕王、晋王、代王、秦王等诸王,他们掌握重兵,有利于抵御蒙古。除了边疆之外,朱元璋也在全国重要的地方分封藩王。这些诸王没有重兵,只能掌握少数的护卫军。在朱元璋看来,自己的子孙控制了全国要地,明朝就能够传到千代万代了。建文帝和永乐年间,朝廷推行“削藩策”,诸王的权力遭到

  • 明朝的定都问题:迁都北京到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为什么要迁都北平,明朝迁都去南京的原因,明朝迁都原因有哪些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定都南京。早在1533年,朱元璋就攻陷了南京,以此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并初步建立了政权。朱元璋说“金陵险固,古所谓长江天堑,真形胜地也。仓廪实,人民足,吾今有之。”此后,朱元璋凭借江南的富庶,南京的龙盘虎踞,成功地削平南方诸侯,推翻元朝。但是朱元璋对定都南京还是不太满意。

  • 朱元璋能得天下,还得感谢一个女人,若是没有她,朱元璋早就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一生的污点,朱元璋一生干过哪些大事,朱元璋的背后全靠这个伟大的女人

    但却不知,后宫的美女们为争得皇帝的一份恩宠,那斗得可是热火朝天,甚至,互相杀戮不断,很是悲剧。面对这种情况,皇帝也很头疼,因为,他的恩宠不可能分给所有的后宫嫔妃,而且,他每天还有那么多的政务要处理,哪有时间来管后宫嫔妃争宠的事。那么,后宫嫔妃争宠这种事,难道就没人管了吗?当然不是,管理这事的人就是后

  • 中国历史上10大词人,苏轼第一,近代有一人上榜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十大文豪苏轼,苏轼是什么代最伟大的文人,苏轼在历史中的排名

    1,苏轼(北宋)词从唐朝到北宋初期,一直都是“艳科”,地位不高。到了苏轼之后,将诗的一些创作理论运用到了词中,使得词的文学性大大增强,提高了词的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词的地位。苏轼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

  • 明朝的犯人听到要“梳洗”的时候,为什么会吓得大惊失色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时的犯人都关到哪,明朝犯人为什么要梳洗,明朝犯人关在哪里

    比起梳洗更让死刑犯泪目的是,在行刑前的“三餐”。虽然死刑很残酷,但是古代中国对于“将死之人“却还是有些另类的宽容,譬如让他们在上路之前吃上一顿好饭菜,喜欢喝酒的更能喝到好酒,不让犯人饿着,更不让犯人吃得不好,心态好的犯人,也就欣然接受了。还有另外一种,“贵族式”的待遇。在古代,因为很多事情而一夜之间

  • 成功的战争,失败的战略:明朝对建州女真的两次“犁庭”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扶持建州女真,明朝和建州女真的关系,明朝对建州女真控制力度

    一,明朝前期和女真族的关系1368年,朱元璋打着“驱除胡虏,恢复中国”的旗号建立了明朝。然而,对于元朝如此广阔的疆域,朱元璋还是动心了。于是乎,他承认了元朝是中国的正统王朝,匆匆下令给元朝修史。此外,他又向东北、青藏、河西、西南等派遣使者,试图让这些地区的部族臣服,以此来全盘接受元朝的遗产。明朝前期

  • 在金国宋徽宗生了14个孩子,是不是证明宋徽宗在金国待遇不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认为宋徽宗是被金国人抓去当奴隶的,过得猪狗不如的,那其实都是对中原王朝的传统不甚了解的误解。宋徽宗的确是成为了女真人的阶下囚,但是出于颜面和宋金外交,又或者说草原和中原的关系,金人不仅不能虐待宋徽宗。还要给他“加官晋爵”,在面子工程上,得做得好好看看。落难后的宋徽宗跟“卧薪尝胆”,给夫差养马的勾践不

  • 从地图看明朝版图变迁:初期达到顶峰,后期200年局限于长城之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巅峰时期的版图,明朝历史地图及资料,明朝现实中的版图有多大

    第一张是明朝初期的地图,也就是朱元璋时期的。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到1382年,明朝基本统一了内地。随后,朱元璋为了继承元朝的版图,派遣军队北伐,派遣使者到青藏高原、东北等地区招抚。当时,西北、东北许多部落宣布臣服于明朝,接受了明朝的册封。青藏地区的政教首领也来到了南京,表示愿意臣服于明朝。

  • 明粉眼中明朝的骨气到底是什么?看看明朝士大夫的表现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最有骨气的一群人的一句话,明朝的骨气有多可怕,明朝士大夫们的嘴脸

    这个骨气到底是什么呢?小编认为,这个骨气应该是程朱理学提倡的“节气”,孟子将它叫做“浩然之气”,也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宋朝是受到“气节”影响最深刻的朝代。。刘麟瑞、赵景良等集录的《忠义集》的序中说:“宋有天下三百余年以仁厚立国,以诗书造士,以节义励士大夫,故其士民观感兴起,皆

  • 朱元璋出上联“老子天下第一”,一才子对出下联,为何会被杀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出对联老子天下第一,朱元璋对对联碰到哪个才子,朱元璋经典上联

    这件事情的说法是这样的:虽然朱元璋出身贫贱,但他的队伍里有了李善长后,朱元璋开始每天“补习”,偶又有刘伯温在旁边教导、开导,朱元璋进步得很快,闲暇之时,又喜欢“吟诗作对”,这也算得上是励志皇帝的模版了。在真实的历史中,朱元璋的确喜欢在一些地方留下自己的“墨宝”,又喜欢和刘基等人对诗、对联,所以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