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是如何成为了中国的正统王朝?并非只是统一全国如此简单

元朝是如何成为了中国的正统王朝?并非只是统一全国如此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680 更新时间:2024/1/19 7:38:58

一,忽必烈汉人幕僚的形成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随后的几十年,蒙古扩张成为了一个地跨亚欧大陆的大帝国。随着蒙古的扩张,其分裂之势也日益明显。西道诸王逐渐接受了当地的伊斯兰教,而东道诸王则不断接受中原的文化和典章制度。蒙古大汗则试图进行调和,对待各种宗教和制度一视同仁。但这依然无法阻碍蒙古的分裂。

忽必烈,是拖雷之子,蒙哥之弟。耶律楚材时期,许多汉族士人到漠北讲学,忽必烈也深受其影响,后来在忽必烈身边形成了一个汉族幕僚团体,其中不乏大家,如窦默、姚枢、刘秉忠、赵璧、许衡、王鹗、张文廉、张德辉、元好问等。由于忽必烈尊儒崇汉,他自然被蒙哥派遣到了汉地,负责漠南汉地事务。

忽必烈最初是负责漠南汉地的军事事务,而民事则由燕京行尚书省的长官牙老瓦赤负责。1252年,忽必烈觐见蒙哥,提出在开封设置经略司,得到了蒙哥批准,于是忽必烈将跟随自己的汉族士人任命为经略司的官员,这是忽必烈集团开始掌握地方行政的开始。他们对中原的经济恢复立下了功劳,如赵璧在河南屯田,招揽流民,打击贪污腐败。经过几年的治理,“河南大治”。

1256年,忽必烈在漠南修建开平府,将之作为北连漠北,南控中原的政治中心。此举改变了居野处、冬夏迁徙的传统,走向了城市生活。开平建成,标志着蒙古的统治中心开始从漠北向中原转移。后来开平府成为了元朝的上都。

元上都遗址

忽必烈在中原大量提拔汉人,引发了蒙古贵族的不满。当时蒙哥也宣称要“遵祖宗之法,不蹈袭他国所为”,而忽必烈推崇汉法,重用汉人,明显和蒙哥的思路有矛盾。最终,蒙哥于1257年解除了忽必烈的军政大权,废除了相关机构,罢免了汉人官僚。在姚枢的建议下,忽必烈将自己的家属送到蒙哥居住,如此才避免杀身之祸。

1258年,蒙哥发动了征宋战争,东路大军主帅塔察儿无功而返,受到了蒙哥的指责。忽必烈则趁机请求蒙哥从征,得到了蒙哥的同意。于是,忽必烈被任命为了东路大军的统帅,出征鄂州。此次变动,让忽必烈恢复了兵权,也改变了蒙古帝国的历史。

蒙哥时期的蒙古帝国

二,汗位之争:蒙古彻底分裂

1259年,蒙哥在钓鱼城下去世,西路大军选择撤退。此时,蒙哥幼弟阿里不哥则在漠北以监国的身份要求诸王返回漠北召开忽里台大会,很显然阿里不哥觊觎大汗之位,当然这也是合法合理的。随后,阿里不哥又派遣使者前往燕京,准备收之兵权。

忽必烈听说蒙哥去世后,没有立即撤军,而是继续向鄂州进攻。当阿里不哥要收忽必烈兵权的消息传来后,忽必烈陷入了进退两难之地。此时,郝经等力劝忽必烈立即轻骑北返,控制燕京,稳定大局,然后派军迎蒙哥灵柩,收大汗宝玺,然后举行护理台大会。此时,南宋方面也和忽必烈讲和,愿意划江而治,而且每年给蒙古绢银各二十万、两。忽必烈立即接受此条约,并星夜赶回燕京。

汗位之争

当时,阿里不哥的亲信脱里赤正在燕京括集军队,忽必烈到来后,就假传蒙哥临终之命,遣散脱里赤括集之军,保住了最重要的资本。1260年初,忽必烈争取蒙古王公四十余人,以及将领霸都鲁、兀良哈台的支持,直接在开平召开了忽里台大会,抢先登上了大汗宝座。

忽必烈在即位诏书中宣布了帝国的新政策。他对蒙古之前的屠杀、掠夺政策进行了检讨,明确要推行“仁政”。他以中原传统,建年号为“中统”,以中原正统王朝为任。

阿里不哥见忽必烈抢先称汗,于是也纠集一大批蒙古王公在和林举办了忽里台大会,登上汗位。随后,阿里不哥兵分两路向中原挺进,东路进攻开平和燕京,西路进攻关中和河西走廊,以便和南征的蒙古主力汇合。忽必烈快刀斩乱麻,派遣廉希宪、商挺占据快速占据关中,又派遣使者接受停留在四川境内的军队,因为兀良合台也支持忽必烈,使得忽必烈得以很快控制整个中原。

与此同时,忽必烈亲自带领蒙古诸王在草原大战阿里不哥,三战三胜,阿里不哥败走阿尔泰山一带。1261年,阿里不哥卷土重来,忽必烈再次亲征,双方大战,胜负难分,各自撤军。开战期间,忽必烈封锁了对漠北的资源供给,导致阿里不哥陷入困境。

无奈之下,阿里不哥派遣合台后王阿鲁到中亚封地征集粮草,阻拦旭烈兀东进。然而,阿鲁忽到达了封地后,就征集了15万大军,和阿里不哥对峙起来。阿里不哥大怒,于1262年派遣大军讨伐阿鲁忽,忽必烈则趁机西征。阿里不哥遭到了前后夹击,最终于1264年投降。

阿里不哥失败后,忽必烈派遣使者通知别儿哥(钦察汗国)、旭烈兀和阿鲁忽等,大家一致同意在1267年举办忽里台大会,选举大汗。然而形势很快发生了变化,伊利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就因为争夺土地而混战起来,无心东归。1264年,窝阔台后王海都崛起,建立了窝阔台汗国,进一步增加了西方的混乱局势。于是原本在1267年召开的忽里台大会就无法举办了,忽必烈被诸王承认为了名义上的大汗,从此帝国彻底分裂。

三,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

1260年忽必烈称汗,建年号,是蒙古汗国转为中原王朝的重要标志。不过,这还远远不够,忽必烈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1261年,忽必烈下令编订《大定政要》,以金国的“大定之治”作为治国的参考,以“小舜”的金世宗作为自己的榜样,开始了大规模的政治体制改革。

首先就是官制改革,燕京行尚书省被改造为了中书省。这个中书省中的官员主要由蒙古功勋和汉人新贵组成,其中汉人占据绝大部分名单,这说明忽必烈依靠的是汉族官僚(包括女真人和契丹人)。随后,枢密院、御史台等机构也建立起来。中原的礼仪制度也全面推行,先后颁布了《中统权宜》、《新立条格》,设立太庙八室、国子学、定朝仪服色等。

在地方,推行行省制。1261年,割据山东的李璮发动了叛乱,忽必烈将之平定。随后,忽必烈废除了中原各大军阀的兵权,推行军民分治。经过1264年的地方区划调整,中原地方形成了蒙古人充各路达鲁花赤,汉人充总管,回人充同知的治理体系。中原被分十路宣慰司,各路又仿照宋朝设提举学校官、转运司等,一套比较成熟的治理体系就形成了。

在经济上,诏令十路宣抚使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开发荒地。为了加速经济恢复,忽必烈下令编撰《农桑辑要》,总结了历代农业生产经验,是历代农学之大成。在商业上,发行,同时控制其数量,使得市场稳定。

中原稳定,制度改革之后,忽必烈于1267年下令营造大都,以作为新帝国的首都。1271年,忽必烈在大都即位,该国号为“元”,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与此同时,忽必烈还设置翰林院,开始准备为前朝修史。

元朝建立后,其下一个目标自然是灭南宋,实现天下一统。忽必烈选择了不同的攻宋思路,大规模招纳汉军,建设水军,将攻宋军队扩张到了30万。忽必烈没有选择死攻四川,而是以襄阳作为突破口。当襄阳攻陷后,大军就可以沿江东下,直达临安。1276年,元军攻陷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军在崖山之中灭南宋残余军队10万,标志着统一大业完成。

元朝版图

元朝灭宋,不仅仅标志着中国的再次统一,还是中国版图扩张史上的里程碑。从此,五族共存,多元一体的格局开始形成了,中国的疆域史开始进入了最后的奠定阶段。在过去,一个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往往会全盘汉化,北魏正是如此,辽金想在汉化的同时保留个性,但是失败了。元朝统一后,在适当汉化的同时,又广泛吸收回鹘、西藏的文化和制度,形成了多元的文化体系。当然,元朝也保留自己的文化和制度,甚至形成保护自己利益的四等人制度,这是元朝无法避免的局限性。总体而言,对于古代民族融合而言,拒绝汉化、全盘汉化都是不值得提倡的,而以中原为核心,多元并存,相互交融,才是最理想的结局。

更多文章

  • 北宋为何不能收复燕云:不是辽国太强,而是军事制度出了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北宋收复燕云十六州了吗,北宋末年收复燕云十六州事件,北宋为什么不拿下燕云十六州

    一,燕云十六州如何成为了辽国南疆?燕云十六州,由于处于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界地区,因而可以称为“中原门户”。中原王朝占领此地,就可以设置据点,抵御游牧民族的侵扰;游牧民族占据此地,就可以牧马中原,甚至建立王朝。因此,这里是兵家之争之地。唐玄宗时期,为了抵御突厥、契丹的侵扰,在华北设置了范阳、平卢、

  • 《水浒传》烈日炎炎似火烧,押解生辰纲的土兵为何还要争着喝酒?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水浒传都谁劫生辰纲,水浒传行军路线,水浒传朝廷共有几十万大军

    宋金海上结盟之后,北宋发起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役,可不曾想,被金军打得节节败退的辽军面对北上的北宋军团,反而打出了极其血腥的战斗力,最终导致企图收复失地的北宋军队反被辽军打的人仰马翻。不得已,北宋将领刘格前往金国寻求军事救援,刚进入金国重臣粘罕的大帐内,粘罕就下令手下递给刘哥一杯酒,并且极其嘲讽的说

  •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受牵连者超万人,蓝玉究竟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蓝玉案受牵连的功臣都有谁,蓝玉墓,蓝玉死在洪武几年

    每一位历史上成功起义上位的“草根”皇帝,除了自身强悍的综合实力之外,文臣武将的辅佐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打造大汉王朝刘邦,还是开创明王朝的朱元璋都是这样。俗话说的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位优秀的将领是十分难得的,在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能够留下名字的名将也是屈指可数。说到朱元璋手下的武将,涵盖了那个

  • 宋朝南征两次,虽然未深入越南腹地,为何说为宋朝续命152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与越南之战,宋朝从越南引进了什么,宋朝战争有多惨烈

    北宋建立后,在南方的广南西路聚居着很多峒蛮,其中以侬氏、黄氏、韦氏、周氏四大姓的人居多,这些人独霸一方,其中在广源州(越南高平广渊)及西原州的蛮族势力最为强大。对于南方少数民族的治理,宋朝建立后,继续按照唐朝方式进行治理,让当地首领为长官自行管理。在广源州的侬氏世代居住此地,而广源州在邕州西南,处于

  • 明初溧阳黑恶势力叫板朱元璋,370户惨遭血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建国后十大最大黑恶势力案件,溧阳打黑第一人,明朝怎样打击黑恶势力

    大明《醒贪简要录》中说:官员只要贪六十两银子以上,不仅要当众斩首,还要“剥皮楦草”!而促使朱元璋下定这个决心的,源自于一起震惊天下的地方恶势力大案! 洪武十八年(1385年),这位时年五十七岁、令华夏民族满血复活的铁腕帝王,正热火朝天、雄心勃勃,要打造一个远迈汉唐的太平盛世。不想却有个溧阳县书生黄鲁

  • 明朝疆域概述:前期雄心勃勃地继承元朝版图,后期将边疆一再丢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疆域扩张史,明朝全盛时期的疆域,明朝全盛疆域有多大面积

    一,明朝对元朝疆域的继承元朝是中国古代疆域最大的王朝,其面积突破了1400万平方公里,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并且,元朝的存在大大扩展了国人的眼界,使得人们的天下观扩大了。1368年,朱元璋追亡逐北,灭元朝,建立了明朝。那元朝留下的1400万平方公里的遗产,到底该如何处理呢?在革命的年代,朱元璋打着

  • 故宫地砖坏了,工匠修复时发现“大秘密”,专家:朱棣心真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按照古代的信仰习俗,皇帝都是天选之子,皇帝们也大都追求自己与天空的联系,往往会用天上星辰的位置来与国家都城像对应,用这种办法来向平民展示统治阶级的至高性质。根据神话传说,掌管天庭的天帝住在紫微宫,统治人间的皇帝自然就是天子,紫薇便成为皇帝宫殿的代称,又因为皇宫在封建时代,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进入的禁

  • 明朝官员为何要让荷兰人进攻台湾岛?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首次谈判失败后,明朝开始派遣大军围攻澎湖列岛。此战,明朝有兵船200艘,投入军队超过万人,荷兰投入的军舰13艘,人数900多人。双方鏖战了8个月,终于让荷兰守军出现了孤立无援的绝境,而明朝也花费了17万两军费,耗费严重。于是,双方再次谈判,最终达成了之前的条件。1624年,荷兰殖民者撤离澎湖列岛,转

  • 中国历代客观的版图一览:明朝的新地图值得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最强盛时期的版图,明朝现实中的版图有多大,明朝全部版图变化

    夏朝的版图,明确来说不是疆域范围,而是活动范围。根据许多历史记载,夏朝大概活动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的区域,以洛阳盆地为中心,所谓“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可见夏朝的中心位置应该在洛阳一带。夏朝形势图对于商朝的疆域,《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这里的孟门是山

  • 永昌陵被盗,赵匡胤的尸骨被吊起来,口里黑水直流,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宋王朝的“帝陵”所在,河南巩义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从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再到宋哲宗的永泰陵,北宋几乎所有的皇帝陵寝都安排在这里了(宋徽宗之后的陵墓都安排在了浙江)。因此一旦碰到乱世,巩义这个地方就会成为一些乱军、盗墓贼眼中的香饽饽,即便是东汉末年那个气吞山河的曹丞相,都因为军费的原因干起了“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