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何看待“五胡乱华”:我们不能因为一个羯族而否定整个十六国

如何看待“五胡乱华”:我们不能因为一个羯族而否定整个十六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064 更新时间:2024/1/16 12:57:38

一,五胡乱华是外族入侵吗?

以上两种观点,我不会轻易同意任何一种,也不会轻易反对任何一种。我只能在读完了十六国的历史后,进行了具体、客观的分析。在我看来,该时期的历史是复杂的,我们想要搞清楚,也必须要保持理智。

首先,我们来谈谈“五胡乱华”是外族入侵还是内乱。读了两汉魏晋的历史,我认为站在当时的情况来看,鲜卑族是外族,而其他的四个民族属于中国人。南匈奴,自从汉朝开始为中国守卫边疆,后来因为鲜卑族的强盛而被迫迁徙到了黄土高原一带。在曹魏时期,南匈奴开始成为了编户齐民,也是国家的户籍人口了。而羯族出自于匈奴,也是差不多的现象。这样来说,匈奴和羯族到了晋朝已经在中国呆了三个朝代了,被编入户籍,当然属于中国人。

[var1]

西晋南匈奴居住地区

而羌族和氐族,主要生活在河西走廊和青藏高原。西汉时期,汉朝就不断进攻河湟地区,将部分羌族纳入版图。东汉时期,和羌族的战争更是频繁。战争后,也有大量的羌族人被汉朝安置内地,进行了编户,给予土地,使其耕种,缴纳赋税。到了东汉末年,许多羌族还加入了军队,董卓的军队就许多是西羌人,而马超也是羌族。这样说,进入中原的羌族、氐族也不能算是外国人了吧。

[var1]

既然南匈奴、羯族、羌族、氐族不是外国人(最多算晋籍胡人),那么他们发动了叛乱,能够叫外族入侵吗?显然不是。而当时鲜卑族不是中国人,鲜卑族的侵犯才算外族入侵。

二,晋籍胡人为什么要发动永嘉之乱

看了整个魏晋南北朝历史可以得知,当时整个中国都是出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双重矛盾下。在西晋时期,北方境内的游牧民族已经很多了,他们也开始逐渐从游牧转为了农耕,开始租佃土地,成为了佃客。甚至还有部分沦为了奴婢,后赵的建立者石勒就曾沦为奴婢。他们过着和其他汉族百姓差不多的生活。

八王之乱

但是,为什么后来乱起来了呢?这个我们还是要从西晋的政府方面找找原因。西晋政府是士族支撑起来的,西晋的主要政策也是为了世家大族服务。在这种政策下,全国土地兼并严重,全国大约有一半的平民沦为了依附民。西晋在统一十年后,又爆发了八王之乱,最终加剧了北方生产力的破坏,使得饥殍遍野、流民四起。

[var1]

永嘉之乱的格局

在西晋后期,全国爆发了很多起义。这些起义既包括汉族的,也包括少数民族的。在汉族的起义中,也有少数民族参加;在少数民族的起义中,也有汉族参加。大家的目的都是一个——推翻西晋。起义之后,在全国形成了几个较大的政权,分别是汉族张氏的前凉、匈奴的前赵、氐族的成汉,还有曹嶷割据山东。永嘉之乱并非只是少数民族起义,而是整个北方的大起义。

三,五胡政权的政策如何

西晋末年到东晋,长江以北一共出现了20多个政权,由于比较大的有16个,所以被称为了“十六国”。历史上,往往将“五胡”和“十六国”合称“五胡十六国”。实际上这是不对的,因为十六国中也有部分是汉族建立的,如前凉。

许多人认为五胡在中原在杀来杀去,甚至认为他们差点把汉族杀灭绝了。能够说出这种观点的人,说明并没有读过十六国的历史。我们要想读懂十六国,我们只需要把当时的北方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关中、河西和关东;在时间上,把十六国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

在早期,中原大地上出现了前赵和后赵两大政权。在两大政权周边围绕着前凉、代国、慕容氏、成汉等小国。前赵和后赵分别是匈奴和羯族建立的国家,两个民族的文化水平很低,因此治国基本比较粗暴,导致中原大乱。其中羯族是白种人,来自于西域,和其他民族居然天然的区别,因此对汉族是非常残暴的。后赵的建立者石勒还算一带雄主,他重用汉人,崇尚儒学。但是石虎却是一代暴君,他的屠杀就比较多。一般说的五胡屠杀,基本就是石虎干的。

[var1]

中期,后赵灭亡,于是氐族占据关中,建立前秦;鲜卑慕容氏占据关东,建立前燕。两大政权都推行了比较好的政策,例如慕容氏因为崇尚汉文化,成为了鲜卑族中最早汉化的。前燕的经济也恢复不错,户籍人口就有900万。而前秦,苻坚重用王猛,以儒治国,劝课农桑,增强了国家实力,最终统一了北方。该时期,北方是比较稳定的。

[var1]

后期,前秦灭亡后,各民族纷纷复国,于是北方重新陷入了战乱。不过,该时期的主角成为了拓跋鲜卑。拓跋鲜卑建立北魏后,迅速崛起,不断击败其他政权,最终在439年统一了北方。拓跋鲜卑的政策也是非常合理的,例如推行汉化、解散部族、实行均田制等,这些都推动了北方的经济恢复。由于北魏推行汉化,后来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都变成了汉族。

[var1]

总体而言,十六国除了战乱之外,并没有出现多少的屠杀事件。主要的屠杀事件有两次,一次是羯族石虎的屠杀,另外一次是汉族冉闵屠杀羯族。冉闵的“杀胡令”就是针对的羯族,也就是“深目高鼻”者,因为羯族是白种人,其他都是黄种人,因此“杀胡令”实际上就是“杀羯令”。

实际上,对中国人造成巨大灾难的,也基本就是羯族。除了石虎的暴政屠杀,还有后来的尔朱荣之乱、侯景之乱的主角都是羯族。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羯族而将其他的民族都否定了,其他民族还是有许多功劳的。例如慕容氏经营东北,让辽东成为了汉族的避难所,辽东人口也增加了10倍;几个凉州王国在河西走廊推行儒家文化,使得凉州成为北方最安定的地区之一,也创造了著名的“河西文化”;氐族成汉在巴蜀推行仁政,使得巴蜀的百姓负担大大降低。拓跋鲜卑统一北方,结束战乱,推行汉化,对中国有巨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我们看待任何问题,都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当时北方战乱,的确是五胡参与了,但是汉族也参与了,只是五胡显得鲜明罢了,许多汉族政权的政策还不如五胡政权。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地否认少数民族的政权,而是要实事求是,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更多文章

  • 楚国是西周的诸侯国吗?历史证明楚国和西周是两个对峙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西周时期的楚国,西周分封制下的楚国,楚国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吗

    楚人的祖先是传说中的祝融、颛顼,实际上和黄帝并非是一个系统的。《史记》认为颛顼是黄帝之孙,实际上并没有依据(史记将所有的民族都划归了黄帝系统,甚至包括匈奴,显然不可信)。楚国的祖先颛顼最早生活在黄河下游地区,是东夷族的一支,以鸟为图腾。因为辅助少昊有功,被封高阳氏(杞县),后来楚人又迁徙到了商丘、帝

  • 用《山海经》破译后羿射日:其中隐藏着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信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山海经北山经里面有后羿射日吗,山海经射日原理,后羿射日历史真实事件

    在《山海经》中有一些后羿射日的记载,不过基本不见于今本。唐人成玄英《山海经·秋水》云:“羿射九日,落为沃焦”。宋代《锦绣万花谷》引《山海经》云:“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到了西汉时期,人们又丰富了羿射九日的传说。其《淮南子》有云: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

  • 男子亲历鬼门关七分钟,醒来画出“地狱景象”,神似《山海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鬼门关十八层地狱图片真的,山海经里的鬼门关图片,民间传说中的鬼门关

    [var1]很多人都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人死后究竟是怎样的呢?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认为在人死之后会灵魂会前往阴曹地府,在那里有判官来判定一生的善恶,最终决定下一世投胎何处。当然关于阴曹地府鬼门关仅仅只是人们的想象,并没有证据证明它的真实性。然而有一位男子却亲身经历鬼门关长达七分钟,在他醒后画出了“

  • 三星堆发现了传说中的扶桑树?《山海经》的记载完全不可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山海经记载的扶桑神树,三星堆出土的扶桑神树,山海经关于扶桑的描写

    [var1]很显然,青铜神鸟树就是传说中的“扶桑”。在传说中,扶桑树是太阳栖息的地方,而青铜神鸟树上的火轮就代表太阳。那么这九只鸟代表什么呢?代表乌鸦,古人有“金乌负日”的传说,认为太阳中间是乌鸦。实际上,这个金乌就是太阳黑子。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古代文献《山海经》对扶桑树有记载。《山海经·海

  • 秦国10大名将:杀神白起排名第一,有一人曾经佩五国相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国三大名将白起,秦国战神白起有多厉害,秦国的大将白起是一个怎样的人

    1,白起白起是秦国后期最重要的名将之一。前293年,白起担任秦国主将,在伊阙之战中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从此一战成名,升为国尉(太尉,相当于全国总司令)。前292年,又攻陷魏国61座城池。前280年后,白起两次征伐楚国,攻占了楚国首都郢以及巫、黔中郡,楚国被迫迁都。此后又参与上党

  • 大秦帝国的战争机器是如何运转的:得意了秦国之君,苦了秦国之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秦帝国的早期历史资料,大秦帝国中秦国的地位,大秦帝国秦国统一的过程

    一,一断于法想要一个国家要像机器一样高效地运转,那么就需要集权。将权力集中在一人之手,这一人便可统一号令,调集全国资源,进行了统一的部署。而战国的法家,就是这么想的。当商鞅到达了秦国之后,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君权。[var1]春秋战国时代,处于贵族社会末期,旧贵族的残余势力依然十分顽固,他们凭借自己

  • 湖北的盘龙城遗址是楚国的首都吗?出土竹简《楚居》给我们线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楚国遗址一览表,楚国早期都城遗址,盘龙城遗址考古意义

    [var1]盘龙城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另外,盘龙城也是一个青铜冶炼基地。许多学者猜测,商朝人为了得到南方的铜矿,于是大规模向南方扩张,最终在盘龙城建立了一个军事据点。此后,南方的铜矿被源源不断地运往了北方进行冶炼。盘龙城为商朝青铜文明的繁荣提供了原料上的保障。不过,当我看了竹简《楚居》后,我开始怀疑以上

  • 如果李牧不死的话,赵国真的能够做到不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牧何时死赵国何时亡,李牧不死赵国不会亡吗,李牧不死可以挽救赵国

    [var1]这是因为,在战国晚期,秦军多次征讨赵国,妄图一举灭亡赵国。但赵军却在李牧的率领下,强力遏制住了秦军的前进步伐。正是这样的情况下,李牧完全成为了一个力挽狂澜的存在。后来,在秦灭赵之战中,李牧因为秦国的离间计,最终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而赵国,也在李牧死后,迅速的土崩瓦解。以至于,现在依然有着

  • 山东孔子的“孔林”,为何千年来乌鸦不栖蛇类远避,原因令人叹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林为什么没有乌鸦和蛇典故,孔林十大未解之谜,孔子为何叫孔林

    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老子”齐名,民间有“老子天下第一”“孔子天下第二”的说法。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那时候正是天下大乱之际,周天子无法控制天下诸侯,所以导致了周王朝的法律、礼仪、文化习俗全面败坏,史称“礼崩乐坏”。[var1]在如此背景下,很多有学问的人都在想着

  • 秦国为何能一统六国?一种最原始、最野蛮的制度,让秦军所向披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为什么不怕秦军,秦军强大秦国为何灭亡,秦国统一天下靠的是凶悍的军事

    [var1]可以说,在所有东周诸侯国中,唯独秦人嗜好斩首。秦军击杀敌军后,还要摘下敌人的脑袋,何故如此呢?究其原因,无非三点:一是秦君强烈的帝王意识;二是秦国独有的奖惩制度;三是秦地彪悍尚武的民风。相比于其他诸侯国,秦地相对偏远落后,直到西周末年秦人仍以畜牧业为主要的谋生手段。古往今来,游牧文明多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