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星堆发现了传说中的扶桑树?《山海经》的记载完全不可靠

三星堆发现了传说中的扶桑树?《山海经》的记载完全不可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345 更新时间:2023/12/18 20:27:05

[var1]

很显然,青铜神鸟树就是传说中的“扶桑”。在传说中,扶桑树是太阳栖息的地方,而青铜神鸟树上的火轮就代表太阳。那么这九只鸟代表什么呢?代表乌鸦,古人有“金乌负日”的传说,认为太阳中间是乌鸦。实际上,这个金乌就是太阳黑子。

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

古代文献《山海经》对扶桑树有记载。《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居水中。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载于乌。”汤谷是日出之地,这里有扶桑,扶桑树上有10个太阳,其中一个太阳生活在上枝,9个生活在下枝。他们轮流飞到天空中,不断给人间带来光芒。

这个扶桑树到底是何方神圣呢?我们还要联系另外一个神话——大羿射日。《淮南子·本经训》记载:“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也就是在远古时代,扶桑树上的10个太阳全部跑出了,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于是羿将它们射下。唐人成玄英《山海经·秋水》云:“羿射九日,落为沃焦”。

[var1]

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扶桑能够显示两种文化信息,一是太阳崇拜,二是图腾崇拜。这里的图腾就是鸟。中国古代的东夷人将鸟视为图腾,因为鸟能够为人类带来火种。去年澳大利亚发生大火,就有黑鸢和棕鹰等为了捕捉仓皇出逃的动物而用燃烧的树枝扩大火情的情况。在西方,将这种携带火种的鸟称为“不死鸟”(Phoenix),传说它五百年会引火自焚一次,然后浴火重生。而中国则称为“凤凰”“朱雀”,《孔演图》云:“凤凰火精,生丹穴。”

汉代画像石上的凤凰纹朱雀纹样

因为鸟会传播火种,所以人们将鸟和太阳联系在了一起,认为太阳的中间生活着一个三足鸟,也就是金乌。

关于扶桑树的形象,不仅在三星堆有出土,在南方其他地方也被发现过。1978年,在湖北随州发现了曾侯乙墓,墓中有一件彩绘后羿射日图衣箱。其上绘制着一幅“后羿射日”的图画。图上中两棵树。其中高的一棵树,伸出十一枝,每个枝头有一日,树上有两乌;低的一棵树伸出九枝,每个枝头也有一日。显而易见,这棵树就是扶桑树。在图中有人手持弓箭射鸟。在盖面弋射图的尽端绘有反向相缠的两条双首人面蛇(可能是伏羲女娲),这是南方地区的蛇崇拜现象。

[var1]

曾侯乙墓的后后羿射日

太阳鸟、扶桑树和射日,汉画像石

实际上,扶桑树是古人种植来观察天象、推测日历的树。古人通过观察鸟迁徙活动和太阳运动,寒暑变化有很大的关系,于是根据这些现象制定了最早的历法,称为“鸟历”。古人早期通过立杆测影来度量节气的变化,而扶桑极有可能就是树立来测影的树木。而“射日”在后来演变为了一种在射箭竞赛项目。

马王堆出土的“金乌负日”帛画

实际上,树的本身是平凡的。中国北方将扶桑树称为“社”,"社"一般建立在坛上或者山丘之上,这样的坛就称为"社坛"。"社坛"的中心往往是一棵树,每个时代选择的树种都不同。《论语》中孔子曾说“社,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后来,人们将国家称为社稷。

随着时间的退役,人们对这种树产生了崇拜心里,开始出现一些奇妙的传说。扶桑树又被称为“若木”“建木”,传说可以沟通人间和天上。《山海经·海内经》载:“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太昊爰过,黄帝所为。”

扶桑树和中华的“華”有一定的关系。以前,人们都认为“华”这个字是从花演变而来的。《释艸》说:“木谓之华,艸谓之荣。”可见华并非花,乃是一种树。中国古人将测量日影的仪器称为“华表”,而且最早的华表之上站着并非狮子,乃是鸟。《淮南子·地形训》记载:“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后来,东方的这些民族,就以“华”自居,后来又演变出华夏、中华等词语。

[var1]

华字的演变

另外,这种扶桑树的形象并非中国独有,在印度、亚述、埃及等文明中也出现过类似的形象。亚述人的“圣树与带翼日轮”,北非腓尼基印章上的“圣树与太阳”,西亚米坦尼印章上的“日与树”纹饰、石梳上的圣树画,底比斯的神树壁画,古印度的“宇宙树”、“太阳树”,古埃及的“天树”与太阳神霍鲁斯像,北欧宇宙树“伊德拉西尔”……神树崇拜源远流长。

[var1]

[var1]

更多文章

  • 秦国10大名将:杀神白起排名第一,有一人曾经佩五国相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国三大名将白起,秦国战神白起有多厉害,秦国的大将白起是一个怎样的人

    1,白起白起是秦国后期最重要的名将之一。前293年,白起担任秦国主将,在伊阙之战中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从此一战成名,升为国尉(太尉,相当于全国总司令)。前292年,又攻陷魏国61座城池。前280年后,白起两次征伐楚国,攻占了楚国首都郢以及巫、黔中郡,楚国被迫迁都。此后又参与上党

  • 大秦帝国的战争机器是如何运转的:得意了秦国之君,苦了秦国之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秦帝国的早期历史资料,大秦帝国中秦国的地位,大秦帝国秦国统一的过程

    一,一断于法想要一个国家要像机器一样高效地运转,那么就需要集权。将权力集中在一人之手,这一人便可统一号令,调集全国资源,进行了统一的部署。而战国的法家,就是这么想的。当商鞅到达了秦国之后,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君权。[var1]春秋战国时代,处于贵族社会末期,旧贵族的残余势力依然十分顽固,他们凭借自己

  • 湖北的盘龙城遗址是楚国的首都吗?出土竹简《楚居》给我们线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楚国遗址一览表,楚国早期都城遗址,盘龙城遗址考古意义

    [var1]盘龙城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另外,盘龙城也是一个青铜冶炼基地。许多学者猜测,商朝人为了得到南方的铜矿,于是大规模向南方扩张,最终在盘龙城建立了一个军事据点。此后,南方的铜矿被源源不断地运往了北方进行冶炼。盘龙城为商朝青铜文明的繁荣提供了原料上的保障。不过,当我看了竹简《楚居》后,我开始怀疑以上

  • 如果李牧不死的话,赵国真的能够做到不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牧何时死赵国何时亡,李牧不死赵国不会亡吗,李牧不死可以挽救赵国

    [var1]这是因为,在战国晚期,秦军多次征讨赵国,妄图一举灭亡赵国。但赵军却在李牧的率领下,强力遏制住了秦军的前进步伐。正是这样的情况下,李牧完全成为了一个力挽狂澜的存在。后来,在秦灭赵之战中,李牧因为秦国的离间计,最终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而赵国,也在李牧死后,迅速的土崩瓦解。以至于,现在依然有着

  • 山东孔子的“孔林”,为何千年来乌鸦不栖蛇类远避,原因令人叹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林为什么没有乌鸦和蛇典故,孔林十大未解之谜,孔子为何叫孔林

    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老子”齐名,民间有“老子天下第一”“孔子天下第二”的说法。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那时候正是天下大乱之际,周天子无法控制天下诸侯,所以导致了周王朝的法律、礼仪、文化习俗全面败坏,史称“礼崩乐坏”。[var1]在如此背景下,很多有学问的人都在想着

  • 秦国为何能一统六国?一种最原始、最野蛮的制度,让秦军所向披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为什么不怕秦军,秦军强大秦国为何灭亡,秦国统一天下靠的是凶悍的军事

    [var1]可以说,在所有东周诸侯国中,唯独秦人嗜好斩首。秦军击杀敌军后,还要摘下敌人的脑袋,何故如此呢?究其原因,无非三点:一是秦君强烈的帝王意识;二是秦国独有的奖惩制度;三是秦地彪悍尚武的民风。相比于其他诸侯国,秦地相对偏远落后,直到西周末年秦人仍以畜牧业为主要的谋生手段。古往今来,游牧文明多崇

  • 没有赵括的“纸上谈兵”,廉颇能不能够击退秦国的倾国之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廉颇和赵括谁强,廉颇与赵括的关系,赵括为什么不怕廉颇

    [var1]有不少人认为,无论是赵括还是廉颇率领赵军,最终都是秦国大胜,赵国大败,持这样观点的理论依据是,赵国国力比起秦国太弱小了,赵国经不起消耗,廉颇为将也不过晚一点失败。其实这样的观点太理想化了,强者就一定能打赢吗?这个没有那么绝对,弱者打败强者的战例屡屡发生,就拿赵国来说吧,长平之战后,赵国实

  • 秦孝公去世前,曾打算将王位传给商鞅,为何商鞅不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商鞅是在秦孝公死之后死的吗,商鞅为何受到秦孝公的重用,秦孝公力保商鞅了吗

    [var1]商鞅早年学习法家、兵家、杂家思想,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秦孝公在秦国国内颁布求贤令后由魏入秦,通过变法改革将秦国改造成富裕强大之国,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的户籍、法律、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

  • 李世民秦王府名臣猛将很多,那太子李建成手下有哪些厉害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关系,李世民李建成简介,李世民和李建成谁最厉害

    玄武门猝发事变,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身死,当消息传到了在玄武门外等侯的太子卫队中,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叹曰:“我等在太子生前蒙受大恩,而今岂能在太子死后便忘恩负义?”于是,隶属于东宫的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副护军薛万彻、屈直府左车骑将谢叔方等诸将,召集起了东宫和齐王府辖下的兵马两千人,毫不犹豫的就对玄武门发起

  • 负荆请罪的廉颇跟蔺相如最后怎样了?老师一定不会告诉你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负荆请罪后廉颇和蔺相如怎么了,廉颇和蔺相如负荆请罪有哪些过程,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会做什么

    [var1]“负荆请罪”的事情相当于是“完璧归赵”跟“渑池之会”的后续,因为蔺相如既使得和氏璧没有被秦国夺取,又使得赵惠文王没有被秦昭王所侮辱,大大震慑了秦国群臣以及秦昭王,使得赵惠文王因此特别宠信蔺相如,封为了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var1]廉颇对此非常不忿,认为自己攻城略地,成就比蔺相如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