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山东孔子的“孔林”,为何千年来乌鸦不栖蛇类远避,原因令人叹服

山东孔子的“孔林”,为何千年来乌鸦不栖蛇类远避,原因令人叹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828 更新时间:2023/12/19 2:41:22

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老子”齐名,民间有“老子天下第一”“孔子天下第二”的说法。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那时候正是天下大乱之际,周天子无法控制天下诸侯,所以导致了周王朝的法律、礼仪、文化习俗全面败坏,史称“礼崩乐坏”。

[var1]

在如此背景下,很多有学问的人都在想着如何用诡计帮助自己的诸侯对付其他诸侯的时候。孔子的梦想却是恢复“周礼”,以“仁”治天下。以结束天下纷争,得以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他的仁政,在那个征伐的年代,对各诸侯王来说无益于“对牛弹琴”。无奈之下,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自己的儒学道义。只有宋国国君对他的思想略感兴趣,但是当时的宋国大臣恒魋却担心孔子到来后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强烈反对孔子入宋。

直到晚年,他的政治抱负都没有得以实现。于是他开始广收门徒,也流传下了“孔子七十二”弟子的传说。鲁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据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葬鲁城北泗上”,也就是如今孔林的位置。

[var1]

孔子死后,墓葬小而空寂。直到几百年之后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奉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策略,孔子的学说才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影响至今。孔子的林墓也开始受重视。

为显示弘扬圣道,历代王朝相继修林植树,不断地扩大墓园,添加建筑,设官守卫,使孔林成为世界上保持年代最久的家族墓地。

明代是孔林的大发展时期,面积由原来百余亩扩大到一千八百亩,并且增加了很多建筑。明朱元璋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曲阜人居文约等将林外土地五十六亩增扩为林地。

清朝康熙23年,在孔子世孙伟大戏曲学家孔尚任的请求下,康熙下诏将孔林地向东、西、北三面各扩一百五十五丈七尺,总扩地为“十一顷十四亩九分”,同时新修孔林围墙十四点五华里,墙高3.5米,厚约1.5米。

[var1]

雍正皇帝登基之后,再次大修孔林,更是耗银25300两,重修了各门坊,并派专官守卫。自汉以来,历代对孔林重修,增建过13次,增植树木5次,扩充林地3次,从而形成了现在孔林的规模,比今天曲阜城的面积还要大。

孔林占地面积三千余亩(约二百余万平方米),有孔子及其历代子孙的墓葬十余万座,孔宙碑(已移入孔庙东庑)、赵孟、李东阳、黄养正、严嵩、翁方纲、何绍基、阮元、康有为等人题写的碑文,汉、宋、明、清、民国墓碑4003通(现在新立碑未统计)。

石人、石马、石兽、望柱等石仪85对。历代栽植的树木42000余株(民国晚期到现在栽植的未统计)。为表彰儒家思想、满足祭祀的需要,修建了门、坊、享殿、碑亭等二十余座。

[var1]

但是令人惊异的是:千百年来孔林一直有两个比较怪异的现象,那便是人们常说的“上不落乌鸦,下不招蛇”。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这正是工匠们的巧夺天工。他们在建设改造孔林时,早就考虑到林子招蛇虫鼠蚁的情况,于是,便在修建和扩建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硫磺和朱砂,这2种物质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是蛇虫鼠蚁最怕东西;其次,便是孔林种植的树木桧柏,这种树的味道是乌鸦最讨厌的,自然也不会来这里栖息。

读者们,关于“大名鼎鼎的孔林”,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更多文章

  • 秦国为何能一统六国?一种最原始、最野蛮的制度,让秦军所向披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为什么不怕秦军,秦军强大秦国为何灭亡,秦国统一天下靠的是凶悍的军事

    [var1]可以说,在所有东周诸侯国中,唯独秦人嗜好斩首。秦军击杀敌军后,还要摘下敌人的脑袋,何故如此呢?究其原因,无非三点:一是秦君强烈的帝王意识;二是秦国独有的奖惩制度;三是秦地彪悍尚武的民风。相比于其他诸侯国,秦地相对偏远落后,直到西周末年秦人仍以畜牧业为主要的谋生手段。古往今来,游牧文明多崇

  • 没有赵括的“纸上谈兵”,廉颇能不能够击退秦国的倾国之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廉颇和赵括谁强,廉颇与赵括的关系,赵括为什么不怕廉颇

    [var1]有不少人认为,无论是赵括还是廉颇率领赵军,最终都是秦国大胜,赵国大败,持这样观点的理论依据是,赵国国力比起秦国太弱小了,赵国经不起消耗,廉颇为将也不过晚一点失败。其实这样的观点太理想化了,强者就一定能打赢吗?这个没有那么绝对,弱者打败强者的战例屡屡发生,就拿赵国来说吧,长平之战后,赵国实

  • 秦孝公去世前,曾打算将王位传给商鞅,为何商鞅不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商鞅是在秦孝公死之后死的吗,商鞅为何受到秦孝公的重用,秦孝公力保商鞅了吗

    [var1]商鞅早年学习法家、兵家、杂家思想,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秦孝公在秦国国内颁布求贤令后由魏入秦,通过变法改革将秦国改造成富裕强大之国,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的户籍、法律、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

  • 李世民秦王府名臣猛将很多,那太子李建成手下有哪些厉害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关系,李世民李建成简介,李世民和李建成谁最厉害

    玄武门猝发事变,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身死,当消息传到了在玄武门外等侯的太子卫队中,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叹曰:“我等在太子生前蒙受大恩,而今岂能在太子死后便忘恩负义?”于是,隶属于东宫的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副护军薛万彻、屈直府左车骑将谢叔方等诸将,召集起了东宫和齐王府辖下的兵马两千人,毫不犹豫的就对玄武门发起

  • 负荆请罪的廉颇跟蔺相如最后怎样了?老师一定不会告诉你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负荆请罪后廉颇和蔺相如怎么了,廉颇和蔺相如负荆请罪有哪些过程,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会做什么

    [var1]“负荆请罪”的事情相当于是“完璧归赵”跟“渑池之会”的后续,因为蔺相如既使得和氏璧没有被秦国夺取,又使得赵惠文王没有被秦昭王所侮辱,大大震慑了秦国群臣以及秦昭王,使得赵惠文王因此特别宠信蔺相如,封为了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var1]廉颇对此非常不忿,认为自己攻城略地,成就比蔺相如大得多

  • 长平之战时,白起围赵括长达2个多月,赵国为什么不派人去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长平之战白起怎么不灭赵国,长平之战后白起能打过赵国吗,长平之战白起用多少人包围赵军

    更何况,赵国当时没有这个意识,因为长平之战的大型“屠杀”战果,是当时众人都想不到的。[var1]战国时代后期,七国的力量大致已经定型,大家都有一种默契,那就是谁能够忽然一局定乾坤,威压六国,把周王室名正言顺地取代掉,成为新的“天子”,就和当年覆灭商朝一样。而这七国里,最强的就是秦、赵两国。秦、赵两国

  • 一统天下的秦国,是怎么灭亡的?其实,它是被秦始皇的野心拖垮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什么时候有一统天下的实力,秦国为什么最后能一统天下,秦始皇靠六世力量让秦国一统天下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这两个故事之间会不会有所关联呢?要是有,又存在着怎样的关联?有人认为:这两者是有关联的,这个关联就是长城。[var1]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他做出了许多贡献,比如说,修筑长城和修建驰道。虽然,秦始皇修筑长城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中原地区的百姓免受匈奴入侵之苦,但却在无形中让长城成为了

  • 三星堆出土“青铜神树”,与《山海经》记载吻合,是巧合还是证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青铜神树是根据山海经做出来的吗,三星堆出土上古神树,三星堆青铜树是哪一年出土的

    由于《山海经》记载的故事过于荒诞、离奇,千百年来人们只把它当作一本神话书来读。很多学者对山海经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即使才华横溢的史学家司马迁看了山海经后,也说道:“此书,荒远滑稽,不可作历史参考之物”。[var1]然而,近年来随着考古研究的不断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山海经》里记载的故事或者事件

  • 四川发现千年“神树”,与山海经记载一致,学者:终于找到证据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山海经三大神树,山海经记载通天神树高度,400年古老神树图片

    唐代诗人李白在《短歌行》中写道:“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诗人豪迈地想要把太阳都挂回扶桑树上,让时间也不再流淌。那诗中的扶桑树是什么树呢?为何可以把太阳悬挂于其上?也许我们可以从四川广汉三星堆中发现的青铜神树上,一窥其究竟。1929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古文化遗址首次被发现,一直到八九十年代才开始了大

  • 《山海经》凤凰神族传下10大姓氏,若你是其中之一,就非龙的传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山海经十大兽人族,上古山海经最纯正的姓,山海经中的凤凰族

    在所有的姓氏当中,有8个姓氏可以说是姓氏之祖,他们分别是:姬、姜、姒、嬴、妘、妫、姚、妊。因为上古时期是母系社会,女性地位非常之高,姓氏文化之始也全是女字旁的姓氏。另外,很多人也一直认为姓氏是华夏文明独有的文化符号,其实不然,在华夏文明统一中国之前,其实很多部落也都有着各自的姓氏体系的。如远古的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