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没有赵括的“纸上谈兵”,廉颇能不能够击退秦国的倾国之兵?

没有赵括的“纸上谈兵”,廉颇能不能够击退秦国的倾国之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913 更新时间:2024/2/3 17:00:06

[var1]

有不少人认为,无论是赵括还是廉颇率领赵军,最终都是秦国大胜,赵国大败,持这样观点的理论依据是,赵国国力比起秦国太弱小了,赵国经不起消耗,廉颇为将也不过晚一点失败。

其实这样的观点太理想化了,强者就一定能打赢吗?这个没有那么绝对,弱者打败强者的战例屡屡发生,就拿赵国来说吧,长平之战后,赵国实力已经大不如从前,而秦国越来越强大,但对赵国发动的战争,还是屡次被击败,

肥之战,李牧率赵军全歼十万秦军。

番吾之战,李牧又一次大败秦军。

这时候赵国国力面临崩溃,还是取得了对秦作战的胜利,所以单以国力赵国不如秦国,就认为赵国一定会大败,是站不住脚的。

那位说了,打败秦军的是战神李牧,不是廉颇,这就有点小看廉颇了,廉颇也是战国四名将之一,战场经验丰富。

长平之战后,赵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秦国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任命廉颇为主将,指挥邯郸保卫战,秦军打了两年,也没能攻下邯郸城,这一战证明,廉颇极其善于防守。

[var1]

可能有人会说,指挥攻城的是秦将王陵,郑安平,如果换白起带兵,一定能攻下邯郸。

其实即使是白起带兵,结果也是一样的,白起为什么拒绝挂帅攻打邯郸,就是因为他看透了战争形势,赵国让廉颇守邯郸,想攻下邯郸是不可能的,所以白起宁愿抗命,也不想去打一场败仗,玷污常胜将军的名誉。

再说长平之战,廉颇率赵军坚壁固守,阻挡住秦军前进的步伐,这时候赵国困难,秦国也困难。

赵国国力不如秦国,但秦国离战场远,粮草运输不便,这时候比拼的是意志,谁能坚持到底,胜利就属于谁,

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侵略者相比,武器装备远逊于美军。

长津湖战役,志愿军九兵团杨根思连队,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极寒天气下,一个战士一天就能吃上一个土豆,在没有冬装的情况下爬冰卧雪,照样坚持作战。

美军吃的是热乎的炖牛肉,睡觉盖的是羽绒被,冬装就更不缺了,可愣是让志愿军打的节节败退,说明战斗意志在战争中的重大作用。

[var1]

看完这些,你还认为长平之战时的赵国,已经到了不能坚持的地步吗?完全不是,是因为赵国国君的信心动摇了。

而此时秦国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才会派人到赵国散布谣言,目的是让赵王用赵括取代廉颇,如果秦国对阵廉颇,有取胜的把握,何必用反间计呢?

假如赵国继续用廉颇为将,战争结果可能是这样的:

秦赵打了几年消耗战,秦国怕其它国家参与进来,到时候想撤军都来不及,提出和谈,赵国也没有取胜的希望,答应和谈,双方握手言和,

秦国之所以倾全国之力发动长平之战,是因为白起率秦军,包围了赵括指挥的赵军,已经胜券在握,所以秦国才把所有青壮男子都动员到前线,这就是所谓的倾国之兵了,如果廉颇指挥,秦军即使是白起来,也没有包围赵军的机会,也就不会动员倾国之兵参战了。

[var1]

结语:如果廉颇指挥赵军,战争的结果可能是握手言和,秦国也不会让白起率倾国之兵参战。

更多文章

  • 秦孝公去世前,曾打算将王位传给商鞅,为何商鞅不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商鞅是在秦孝公死之后死的吗,商鞅为何受到秦孝公的重用,秦孝公力保商鞅了吗

    [var1]商鞅早年学习法家、兵家、杂家思想,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秦孝公在秦国国内颁布求贤令后由魏入秦,通过变法改革将秦国改造成富裕强大之国,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的户籍、法律、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

  • 李世民秦王府名臣猛将很多,那太子李建成手下有哪些厉害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关系,李世民李建成简介,李世民和李建成谁最厉害

    玄武门猝发事变,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身死,当消息传到了在玄武门外等侯的太子卫队中,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叹曰:“我等在太子生前蒙受大恩,而今岂能在太子死后便忘恩负义?”于是,隶属于东宫的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副护军薛万彻、屈直府左车骑将谢叔方等诸将,召集起了东宫和齐王府辖下的兵马两千人,毫不犹豫的就对玄武门发起

  • 负荆请罪的廉颇跟蔺相如最后怎样了?老师一定不会告诉你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负荆请罪后廉颇和蔺相如怎么了,廉颇和蔺相如负荆请罪有哪些过程,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会做什么

    [var1]“负荆请罪”的事情相当于是“完璧归赵”跟“渑池之会”的后续,因为蔺相如既使得和氏璧没有被秦国夺取,又使得赵惠文王没有被秦昭王所侮辱,大大震慑了秦国群臣以及秦昭王,使得赵惠文王因此特别宠信蔺相如,封为了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var1]廉颇对此非常不忿,认为自己攻城略地,成就比蔺相如大得多

  • 长平之战时,白起围赵括长达2个多月,赵国为什么不派人去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长平之战白起怎么不灭赵国,长平之战后白起能打过赵国吗,长平之战白起用多少人包围赵军

    更何况,赵国当时没有这个意识,因为长平之战的大型“屠杀”战果,是当时众人都想不到的。[var1]战国时代后期,七国的力量大致已经定型,大家都有一种默契,那就是谁能够忽然一局定乾坤,威压六国,把周王室名正言顺地取代掉,成为新的“天子”,就和当年覆灭商朝一样。而这七国里,最强的就是秦、赵两国。秦、赵两国

  • 一统天下的秦国,是怎么灭亡的?其实,它是被秦始皇的野心拖垮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什么时候有一统天下的实力,秦国为什么最后能一统天下,秦始皇靠六世力量让秦国一统天下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这两个故事之间会不会有所关联呢?要是有,又存在着怎样的关联?有人认为:这两者是有关联的,这个关联就是长城。[var1]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他做出了许多贡献,比如说,修筑长城和修建驰道。虽然,秦始皇修筑长城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中原地区的百姓免受匈奴入侵之苦,但却在无形中让长城成为了

  • 三星堆出土“青铜神树”,与《山海经》记载吻合,是巧合还是证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青铜神树是根据山海经做出来的吗,三星堆出土上古神树,三星堆青铜树是哪一年出土的

    由于《山海经》记载的故事过于荒诞、离奇,千百年来人们只把它当作一本神话书来读。很多学者对山海经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即使才华横溢的史学家司马迁看了山海经后,也说道:“此书,荒远滑稽,不可作历史参考之物”。[var1]然而,近年来随着考古研究的不断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山海经》里记载的故事或者事件

  • 四川发现千年“神树”,与山海经记载一致,学者:终于找到证据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山海经三大神树,山海经记载通天神树高度,400年古老神树图片

    唐代诗人李白在《短歌行》中写道:“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诗人豪迈地想要把太阳都挂回扶桑树上,让时间也不再流淌。那诗中的扶桑树是什么树呢?为何可以把太阳悬挂于其上?也许我们可以从四川广汉三星堆中发现的青铜神树上,一窥其究竟。1929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古文化遗址首次被发现,一直到八九十年代才开始了大

  • 《山海经》凤凰神族传下10大姓氏,若你是其中之一,就非龙的传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山海经十大兽人族,上古山海经最纯正的姓,山海经中的凤凰族

    在所有的姓氏当中,有8个姓氏可以说是姓氏之祖,他们分别是:姬、姜、姒、嬴、妘、妫、姚、妊。因为上古时期是母系社会,女性地位非常之高,姓氏文化之始也全是女字旁的姓氏。另外,很多人也一直认为姓氏是华夏文明独有的文化符号,其实不然,在华夏文明统一中国之前,其实很多部落也都有着各自的姓氏体系的。如远古的凤凰

  • 秦一统七国,最难打的是哪个国家?从战国四名将就可以看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统一六国原因,秦统一六国的详细过程,秦灭六国哪六个国家最厉害

    秦朝统一天下的时候,哪个国家最难打?[var1]战国四名将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战国四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秦国两个,白起、王翦。赵国两个:李牧、廉颇。当然,其他五国也有很多一流战将,但是跟这四个人比,还是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秦国征服其他六国的时间:灭韩1年;灭魏3个月;灭楚4年;灭燕6年

  • 曹丕年富力壮,为什么只活了39岁?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丕的历史简介,曹丕活到40岁,曹丕在历史上帅吗

    而曹丕很好地吸收了父亲的优点,在诗词歌赋方面,不能说一定青出于蓝,但也绝不亚于曹操之下。曹丕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诗句,比如这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出自燕歌行)”。通过这句诗,不由地感叹,若曹丕真是一个薄情寡恩之人的话,又怎么会写出这样柔情似水的诗句呢?好友王粲去世时,曹丕念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