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藩王弊端那么明显,朱元璋非要坚持分封藩王,有何深意?

藩王弊端那么明显,朱元璋非要坚持分封藩王,有何深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663 更新时间:2024/1/26 12:46:08

公元1368年,在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北伐,打破了不能由南自北统一的魔咒以后,明太祖朱元璋成功开国,建立了大一统王朝之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在开国以后,其他作为上可能有争议,可以讨论讨论,但是分封藩王这件事上,被大众一致认为是一大败笔,是明朝的一大弊端。

身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并非是有勇无谋之人,不然怎么可能只是历时15年,在40岁不惑的年纪就打下偌大的天下呢,他设计的藩王制度,对藩王太过优待,弊端是明显的,再往前说,西汉有七王之乱,西晋有八王之乱,这都是藩王不好的一面,为何朱元璋对此视而不见,非要分封藩王呢,有什么深谋远虑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

首先朱元璋为什么要分封藩王,并且给藩王兵权呢?

明朝开国以后,面对最大的威胁是北元,虽然北伐很成功,但只是结束了元朝全国性政权,元顺帝带领元朝残余势力跑回漠北老家,是为割据政权北元,北元很强大,拥兵数十万,并且不甘心被赶回漠北,一直想南下复国,这对于当时明朝的威胁之大可想而知。

在这种情况下,明太祖朱元璋有三个选择,一是给予武将较大的自主权和兵权,用以抵御北元,缺点是容易使得武将拥兵自重。二是以藩王御边,给自己儿子兵权,让儿子替老子守边,缺点很明显就是后面的靖难之役。三是迁都北京,以攻为守。参考后来朱棣迁都北京,优点缺点都明显,好处是天子守边,就积极进取,所以朱棣时代明朝疆域达至巅峰,疆域一大,北京也不处于边疆范围,有一定的战略纵深,坏处是后面皇帝不争气,疆域缩水越来越大,北京的战略纵深空间越来越小,虽然明朝是亡于李自成之手,但是之前就被蒙古俺答汗还有皇太极先后直接打到过北京城下。

最终明太祖朱元璋采取的方式是先武将攻伐后儿子守边,是以攻为守,开国以后发动八次北伐,前六次任用徐达、冯胜、傅友德、蓝玉、汤和李文忠等大将,成果很大,尤其是第六次北伐,蓝玉在捕鱼儿海之战中取得大胜,北元等于是灭亡,至此北元割据政权崩溃,又回到蒙古诸部时代。

虽然北元这个心腹大患已经消灭,但是并没有彻底解决,所以北方依旧是明朝的防御重点,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又发动了两次北伐,不过这两次是任用自己已经成长起来的三子晋王朱棡和四子燕王朱棣。

明太祖朱元璋的方法其实很高明,他先是让武将北伐削弱北元,然后再给已经成长起来的儿子们兵权,让他们长期守边,而在边疆的有九大塞王,是为塞王守边模式。

其次明太祖朱元璋给予的藩王兵权其实并不大!

更要命还在后面,明太祖朱元璋时代的藩王虽然被优待,但不是白吃白喝,享受了优待,还要担负起屏藩皇室的责任,但朱棣造反成功,害怕后世子孙,再出一个建文帝朱允炆这种皇帝,然后其他藩王又要效仿自己造反,所以想要杜绝这种后患。

杜绝后患其实很简单,就是废除当时藩王制度,但是朱棣不敢,以名正言顺来说,他如果废除了,就是对父亲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大不敬,毕竟已经造反了,再这样太说不过去了,以法理支持来说,他造反以后,在合法性上,还要靠着各位兄弟捧场,这时候废除藩王制度,兄弟们肯定不乐意,所以朱棣想了一招,就是剥夺藩王兵权,而没有兵权没有责任的藩王,就成为白吃白喝的废物式存在了,在往后的岁月中对明朝造成了庞大的财政负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宗泽:北宋抗金名将第一人,壮志北伐愤懑病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代宗泽简介,宗泽个人资料,宗泽小视频

    一、文武双全,老骥伏枥宗泽深知,自己所热爱的这片大地早已不复昔日太祖时的强盛,且饱受辽国、西夏屡屡入侵。更可怕的是,由于重文轻武的国策,相比如何戍边卫国,这群奸臣们的心思都放在了如何在党争中打压异己,媚上欺下。因此宗泽下定决心,做一个文能安邦、武可定国的国之柱石。出身耕读世家的宗泽虽然家境一般,但家

  • 范仲淹赈灾,修建自家庭院,米价提高一半,为何百姓却赞不绝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范仲淹赈灾的措施,范仲淹赈灾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范仲淹提高米价赈灾

    当局朝廷如果纵容灾情不去管理,很有可能会闹出乱子。因此,每当某地发生灾情,朝廷就要想方设法前去赈灾,安抚灾民。公元1050年,吴州、两浙路爆发大饥荒,杭州灾情尤重。当时范仲淹主管浙西,因此这里的灾情范仲淹要想尽办法也要镇压下去,否则,朝廷中定然会有人借机弹劾范仲淹。面对如此严重的杭州灾情,范仲淹借用

  • 为什么西夏帝王画像都那么逼真?而同时期宋代帝王像反倒差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西夏十二帝王画像,为什么西夏皇帝画像比较逼真,一张图看懂西夏帝王

    由于二十四史中,没有西夏史的存在,导致人们对西夏的了解都是从《宋史》《辽史》《金史》三史得来的。因为中国修史是后世替前朝修史,元朝时期蒙古丞相脱脱修了《辽史》《金史》《宋史》三史,却唯独没有替西夏修史,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是与蒙古对西夏的打压政策有关吧!成吉思汗一生征伐无数,唯独攻打西夏,屡次无法灭亡

  • 《大明王朝1566》中,为何嘉靖不杀海瑞?这其中有三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嘉靖死了海瑞为什么痛哭,为什么嘉靖任用海瑞,大明王朝45集里嘉靖是要杀海瑞吗

    但是回到海瑞身上就不是如此了,他严格的以此作为自己行事的准则,在家无论是对老母亲还是对妻子,他都是按照儒家思想的指导,来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在工作中,他更是如此,在嘉靖一朝的后期,严嵩朋党掌权,朝纲贪腐严重。而在四十多岁才终于成为一名知县的海瑞,就混迹在这个环境中。当刚正的海瑞,迎上了一个腐败的年代,

  •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为何不杀严嵩,有一点“核心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嘉靖和严嵩,严嵩为什么害怕嘉靖,大明王朝1566嘉靖和严嵩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权臣,最终的结局却非常的悲惨。在严嵩的晚年,他因为处事不当,而受到嘉靖的猜忌,并最终落得儿子被杀头,自己被抄家的悲惨境地。虽然这个过程中,不乏他的对手徐阶等人的运筹,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他整个职业生涯中,留下的不光彩记录着实太多,最终使得嘉靖想有恻隐之心也找不到充足的理由。不

  • 明星没文化多可怕,李玟不知“岳飞”是谁,网友:3岁孩子都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玟哪年出生,李玟像谁,明星李玟几岁

    我国是在全世界最有名的历史文明古国,也是留存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因为这种缘故,所以我们熟知古代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也有不少的伟人,都在我们所学习的课本当中,说到这里大家肯定都认识岳飞了。当年岳飞是一代忠臣,但不幸的是被奸佞人士所害,导致他最终冤死,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但是岳飞生前非

  • 宋朝时期,为了流行“女厨师”,而且薪水高得吓人,一般人用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厨师,宋朝当厨师需要什么手艺,宋朝厨子排行榜

    有这样一个记载,北宋末年宰相蔡京家中就有“厨婢数百人,庖子亦十五人”,可见在厨师这个行业中,女性占据绝大数地位。值得一说的是南宋时期,皇宫之中还有一位十分出名的女御厨,被称为“尚食刘娘子”。据说这位刘娘子的厨艺无可挑剔,但是人品不是很好,是一个十足的长舌妇。在民间也有很多出名的女厨子,比如宋五嫂。宋

  • 朱元璋亲自剥橘子给儿子吃,母亲却让儿子快逃,原因究竟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朱元璋在传皇位这件事上,其实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他在众多儿子当中,最喜爱的是自己和马皇后的嫡长子朱标,原本朱元璋已经封了朱标为皇太子,可惜的是朱标并没有福气来接受这份荣耀,没过多久就病死了,朱元璋也只得伤心的白发人送黑发人了。于是朱元璋只得重新选择皇位的人选,而朱元璋自己又推崇嫡长子继承制,虽然

  • 赵构活了81岁,为何56岁决定退位,将皇位归还赵匡胤一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匡胤与赵构谁厉害,赵构是赵匡胤后人吗,赵构哪年退位的

    本文就来给大家拨开云雾,刨根问底,一直刨到赵构的内心深处与大家探讨一下。赵构正处于壮年之时,为何要选择禅让这种方式赵构的庙号是宋高宗,我认为凡是庙号中带“高”的,都是政治水平极为高超的帝王,前者唐高宗李治,在错综复杂的竞争关系中,继承了李世民的皇帝;后者清高宗乾隆,自己继承皇位不算,小小年纪就帮助父

  • 李自成进入紫禁城后,宫中的嫔妃结局如何?简直丧失底线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自成入紫禁城,李自成紫禁城简短概括,李自成进宫后嫔妃怎么样

    李自成是明朝末期农民起义的领袖,在他的带领之下起义军所向睥睨,并且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据史料记载,李自成的起义军数量曾达到百万之多。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不久就攻破了西安,次年,攻克北京推翻了大明王朝。一个王朝的覆灭,最倒霉的就是皇室族人了,不管是宫女还是后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