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构活了81岁,为何56岁决定退位,将皇位归还赵匡胤一脉?

赵构活了81岁,为何56岁决定退位,将皇位归还赵匡胤一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147 更新时间:2024/2/5 18:16:12

本文就来给大家拨开云雾,刨根问底,一直刨到赵构的内心深处与大家探讨一下。

赵构正处于壮年之时,为何要选择禅让这种方式

赵构的庙号是宋高宗,我认为凡是庙号中带“高”的,都是政治水平极为高超的帝王,前者唐高宗李治,在错综复杂的竞争关系中,继承了李世民的皇帝;后者清高宗乾隆,自己继承皇位不算,小小年纪就帮助父亲雍正在九子夺嫡中取胜,堪称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相对来说赵构也不赖,在靖康之难中,父亲宋徽宗和哥哥宋钦宗都被一网打尽,本来一辈子没有任何机会成为皇帝的人,却在国破山河中被相当多的将领拥立为皇位,没有点本事,说出来鬼都不信。

在皇位传承上,赵构与乾隆也颇有相似之处,作为两个都活过80岁的帝王,两个人都选择了禅让,我们知道乾隆是为了名声,把自己包装成“十全老人”的形象。

乾隆25岁登基的时候说,我爷爷康熙文治武功天下第一,我不能执政时间超过爷爷,要说乾隆是真能卖乖,在医学条件不发达的古代,有几个人敢在25岁的时候打包票说自己可以活到85岁。结果真的到了这一天,也没办法不退了。

赵构并不是在乎名声的人,一直以来名声也不怎么好,压根也没有包装的欲望。所以,赵构在壮年选择禅让,还是有着很重要的原因的,相对于宋徽宗超级能生的生育能力来说,赵构真的是丢了他爹的老脸,据说赵构在建炎三年的时候被金人追杀,被吓得不举,而自己唯一的儿子也被惊吓而死。

可以说,赵构选择禅让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没有亲生儿子,只是养子,不得不禅让。

赵构为什么会选择赵匡胤的子孙赵眘来继承皇位

南宋是赵构和大臣草创而成,还是一个根基不太牢固的政权,当时局势也是很复杂,赵构没有子嗣,也让大臣着急,万一哪一天赵构要是挂了,那不是群龙无首了?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赵构竟然选择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赵眘作为养子,又引来一片哗然。

我们知道宋代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然而整个北宋的皇帝,都是赵光义的后代,因为赵匡胤死后皇位却传给了他弟弟赵光义,什么斧声烛影、金匮之盟咱就不解释了,也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够掰扯得清楚的。

总之,赵构在选择皇储的时候,没有选择赵光义这一脉,肯定是要引起轩然大波的,假如真的选择赵匡胤的子孙,那是不是坐实了赵光义的皇位真的是篡位而来?

赵构这么做是有原因的,我们知道赵构的皇位本身就“来路不正”,我们都说赵构的皇位承接自北宋,那你是承接自宋徽宗还是宋钦宗呢?不好回答,也就不好解释。

正因为这皇位来得不合法,主张北伐的岳飞一提出“迎回二圣”,赵构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为什么?还是这个皇位传承合法性闹的!

也正因为如此,自己又没有子嗣,如果选择赵光义的后代,他必然会被边缘化,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赵构虽然肯让位,但是也不想当一个没有实权的太上皇,这一点,自古以来多少皇帝都是这个态度,想当初宋徽宗就犯了这个错,在传位给宋钦宗后,将大权也给了宋钦宗,结果靖康之耻的时候,宋徽宗已经难走,结果还是被已经掌权的宋钦宗给召了回来,结果被一锅端了,而宋徽宗的政治班子还遭到了清算。

赵构自然是吸取了这个教训的,选择赵眘作为太子,是因为赵匡胤的一脉早就已经成为平民,没有任何权势,一个没有任何后台的人继承皇位,那这个新皇帝的后台只能是赵构自己,赵构的算盘打得是相当精明的,事实上,赵眘即位之后对赵构是毕恭毕敬,最后跟赵构几乎一块走的,后人给赵眘的庙号一个“孝宗”不是没有道理的。

“恐金”皇帝赵构,在准备逃跑这一方面是专业的

对于赵构的这种举动,在赵构还没有禅位的时候就跳出来反对,他们都怀疑赵构是不是在学他爹宋徽宗,遇到战事就逃跑?因为他们都认为靖康之耻的发生就是宋徽宗的逃跑主义导致的。

其实这种猜测也有一定的道理,赵构的性格并非主战也并非主和,而是贪生怕死,所以,当他看到自己的父亲和兄长都因为身在皇位而被金人掳走,宋高宗当然也怕步其后尘。

尤其是赵构当皇帝以来,的确是遭了不少罪,作为南宋的扛把子,必然会被金国针对,最艰难的时候,曾被金人从南京撵到杭州,最后从陆地跑到海上,差点成为一个海上皇帝。

而赵构宣布禅位之时,时间恰巧是在南宋的军队在采石之战中打败了金人,金帝完颜亮因此被部将所杀,赵构十分担心被报复,害怕金人再次大举南下。

正因为如此,想要不被针对,还是宋徽宗的招数技高一筹,那就是禅让皇位后,自己当太上皇,这样金人就不会盯着他打,而是盯着新皇帝。

但是宋徽宗是把权力都给了宋钦宗,因此最后也没有逃跑成功,所以赵构在选择禅让对象的时候,有意选择了已经接是老百姓身份的赵匡胤的后代,作为自己的傀儡。

从结果来看,赵构的这一系列黑操作还是很有效果的,赵构退位的第二年,南宋军队就被金兵打败,赵构随即“日雇夫五百人立殿廷下,人日支一千足,各备担索”(《朱子语类·高宗朝》)。

论逃跑能力,赵构是相当专业的!

更多文章

  • 李自成进入紫禁城后,宫中的嫔妃结局如何?简直丧失底线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自成入紫禁城,李自成紫禁城简短概括,李自成进宫后嫔妃怎么样

    李自成是明朝末期农民起义的领袖,在他的带领之下起义军所向睥睨,并且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据史料记载,李自成的起义军数量曾达到百万之多。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不久就攻破了西安,次年,攻克北京推翻了大明王朝。一个王朝的覆灭,最倒霉的就是皇室族人了,不管是宫女还是后宫的

  • 朱元璋恢复殉葬制度,让嫔妃给他殉葬,为何放过了张美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殉葬的妃子埋到哪里了,朱元璋为何恢复殉葬,朱元璋要求所有嫔妃殉葬

    中国所有开国皇帝中,被黑得最惨的应该就是朱元璋了,其次就应该是刘邦,因为两个人都是平民出身,相对来说,朱元璋更是来自社会底层,对于这样的出身,有些人自然是不喜欢的,话不多说,大家能理解就好。朱元璋,不靠爹不靠娘,愣是自己靠自己成为皇帝,在今天可以说是创一代了。朱元璋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是生活困

  • 宋高宗的生母在金国为奴15年,为何刚回国便杀死逃难而回的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高宗的死因,宋高宗母亲为何杀公主,宋高宗母亲为什么杀柔福公主

    一种说法是,这个公主是假冒的这个公主就是柔福帝姬,是宋徽宗的女儿,也就是宋高宗的亲妹妹,哪有人敢冒充皇帝的妹妹,很多人可能不相信,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嘛!宋高宗赵构也不是傻子,还会认不出自己的妹妹?这还真就不能怪赵构,要怪就怪他老子宋徽宗太能生,宋徽宗在宋朝时期绝对是一个传奇皇帝,其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逛

  • 朱棣造反成功,为何将后宫妃子全部斩杀干净呢?其实是舆论的考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棣为什么要把妃子全部都杀死,朱棣陪葬妃子一览表,朱棣造反成功后做了什么决定

    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不要说只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女流之辈,就是一群成年男性手上拥有武装力量的朱允炆的忠实粉丝,比如方孝孺,再比如黄子橙,通通被砍瓜切菜一般干掉了,尤其是方孝孺,直接被株连十族,妻子女儿没入军队之中为奴,下面连续三四代人,都为娼妓,直到正统年间才陆续被赦免。杀死这帮女流之辈,绝不是

  • 400年前,李时珍就告诉了世人吃野味的后果,可惜后人偏偏不听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400年前李时珍,李时珍讲述真实故事,关于李时珍最著名的故事

    清朝李渔《闲情偶寄·饮馔·蔬食》同样也有“野味之逊於家味者,以其不能尽肥”的相关记载,古人打猎是为了生活,现代人食用野味只是为了一时的口腹之欲,但早在400年前,李时珍就已经将吃野味后果警示给了后人。李时珍从1565年开始,就在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以及湖广(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四

  • 明朝一什么军事政策?让此省人很快富了起来,如今却不那么富裕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的军事实力有多强,明朝军事实力变化,明朝的军事力量是如何形成的

    晋商又是如何崛起的呢?这还要和明朝的边防政策有关。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北元残余势力依然对中原封建王朝构成了强大的威胁,为了防范北元的侵扰,明廷在中国西北部防线上构建了九座军事重镇,如辽东、宣府、蓟州、大同、山西、延绥、宁夏、固原、甘肃等,史称“九边”,在这里,驻扎了明王朝数十万大军。士兵倒

  • 历史上的朱瞻基算是个不错的皇帝,却也犯下了威胁大明的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上朱瞻基的历史,朱瞻基是一个好皇帝吗,历史上有朱瞻基这个皇帝吗

    朱瞻基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朱瞻基出生时他的爷爷朱棣还不是皇帝,只是燕王。据说燕王朱棣在朱瞻基出生的当晚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朱棣的父皇朱元璋将象征着皇权的大圭赐给了朱棣,并且对朱棣说“传世之孙,永世齐昌”。朱棣醒来后接到了孙子朱瞻基出生的消息,再一看小小的朱瞻基,觉得很像自己,说他必定是大明之福。后来野

  • 朱元璋最恨的一个姓,男丁世代为奴,女眷世代为娼,后代只能改姓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一生的污点,朱元璋最痛恨的一个姓是什么姓,朱元璋最低贱的姓氏

    氏的来源很多,以官名为氏、以地名为氏,《左传·昭公》就讲少昊氏诸鸟官名,亦是鸟名加氏为称,在西周、春秋时代,拥有氏的都是贵族,氏也代表一个家族的地位,不过秦朝一统天下之后,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不管是姓还是氏,都是中华5000年一直传承的,但是明太祖朱元

  • 崇祯自缢后已无直系后人为其收尸,那么他的身后事到底是谁安排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崇祯死前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妻女,崇祯死后多少人殉葬,崇祯死了谁收尸

    在我国古代,人们都非常注重自己的身后事,特别是王公贵族,更是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为自己修建坟墓,期望在另一个世界仍然享受荣华富贵,那么明朝最后一个帝王,崇祯的后事又如何呢?是谁将他埋入了坟墓之中?李自成安排了崇祯的下葬虽然是敌人,但是李自成还是给予了崇祯一定的尊重,给了他一具棺材,并且容许百官前来

  • 刘伯温临终前,送了筐鱼给朱元璋,直到17年后才悟出其中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每一个王朝在刚建立时,都会大量封赏有功臣子。但这样会带来一个问题,古代讲究的是皇权独尊,给臣子们太多封赏,势必会影响皇权。这个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当属清朝,所封的爵位大部分不是终身的,一个爵位传承几代就会往下掉一个层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问题会慢慢减弱。其他朝代在这个方面做的就差上一些,比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