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临死前,大喊了“3个字”,现在这3个字已成了酒桌上的口头禅

韩信临死前,大喊了“3个字”,现在这3个字已成了酒桌上的口头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552 更新时间:2024/2/5 18:10:19

实际上,韩信确实有骄傲的资本。作为秦末汉初伟大的军事家,韩信一生战功卓著,定三秦,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

在兵法的研究上,韩信也有许多创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等等典故都体现出他的聪明才智。但就是这么一位开国功臣,最后却落得被逼谋反而被处死的下场,在临死前,他大喊“三个字”。

时过境迁,这三字已经变成如今酒桌上的口头禅,然而两千多年前,韩信的一句“我不服”,却道尽了身为人臣的无奈和悲愤。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负侮辱之名参军,遇良人得拜大将

韩信年少时不得志,出身平民的他终日在街头闲逛,母亲死后,无所依靠的他只得到朋友家蹭吃蹭喝。一次朋友的妻子羞辱了他,他愤然离开。为了生计,韩信整日到河边钓鱼,但并不能让自己吃饱饭。

在河边洗衣的老妇人可怜他,就把饭分给他。韩信十分感动,许诺将来发达后报答老妇。有一天,韩信带着祖传的宝剑在街上闲逛,遇到了几个无聊之徒,其中一个说韩信虽然有宝剑,却不敢杀人。

他们还用言语刺激韩信,“如果你不敢杀我,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虽然气愤,但无缘无故也不能杀掉他,就放下宝剑,从无赖胯下钻过去。

自此,同乡的人都嘲笑韩信,受到莫大侮辱的韩信决定参军来洗刷屈辱。当时,正值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后,项梁在楚地宣布起义,韩信便投奔了项梁。

不久后,项梁去世,韩信归属到项羽麾下。虽然韩信屡次给项羽献计,但项羽根本不理睬,而在楚地不受重用的韩信就这样投奔了刘邦。

功高无二,国士无双

起初,刘邦也没有重用韩信,只是让他做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官。一次,韩信还差点因为同伴失职而连坐丧命,多亏了夏侯婴看出他气度不凡,才免掉了罪罚。韩信在刘邦手下的仕途一直不顺,直到遇见了萧何

萧何善于识才、用才,在几次交谈过后,他惊讶地发现,韩信绝非池中之物。但是还没有等到萧何向刘邦举荐韩信,刘邦就被项羽赶到了偏远的四川一带。

在前往领地的路上,有许多将领逃跑,其中就有心灰意冷的韩信。萧何得知后,大惊失色,顾不上告诉刘邦,就去追赶韩信。刘邦发现萧何不告而别,以为他也叛逃了,直到萧何把韩信追回来之后,刘邦又气又喜,责问萧何为何逃跑后又回来。

萧何连忙解释,自己是发现了一个优秀的将领逃跑,才去追赶。借此机会,萧何这才向刘邦推荐了韩信。刘邦此时还没重视韩信,就打算看在萧何面子上封韩信一个将领。

萧何却坚定地建议刘邦封韩信为大将军,并以礼相待。刘邦很吃惊萧何的反应,就暂时答应了。刘邦并未想到,他就此得到了一位军事奇才,此人将为他打下大汉的江山。

刘邦在萧何的建议下拜韩信为大将之后,便开始询问韩信对当今形势的看法。韩信分析,当下项羽绝对最大的敌人,但想要打败他,必须要先夺回关中之地,再攻破项羽北方的几个王侯,然后双管齐下,夹击楚地的项羽。

刘邦大喜,因为韩信的规划完全符合自己的预期,于是,刘邦按照韩信的计划,出兵进入关中,袭击雍王,夺取了陇西等地。接着,韩信灭魏破代,又向东灭了赵和齐,最后,韩信与刘邦、彭越的部队一起,从三个方向进攻,将项羽的部队团团包围。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迫退到垓下,最后的决战开始了。韩信用“四面楚歌”的计谋打破了楚军的心理防线,楚军不攻自破。项羽被迫带领二十八铁骑突围,最后在乌江自刎。

之后,获得楚汉之争最终胜利的刘邦登上帝位,建立了汉朝。正常来说,韩信理应受到刘邦的厚赏、加官封爵,可惜的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功成被贬,反叛被杀

在天下大局已定之后,刘邦却将韩信一贬再贬,最终,身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只落得个淮阴侯的待遇。其实,在此之前,刘邦的多疑就表现出来了。

早在攻破齐国之后,韩信就给刘邦写信,“齐国奸诈善变,为了保证齐国不叛变,请让我代理齐王。”刘邦此刻正被项羽包围着,看到心后,大骂韩信,“不来解围救援,反而要自立为王!”

张良陈平得知后,认为此刻应该封韩信为齐王,这样才能让他忠心耿耿地为刘邦服务,否则日后的战争会有隐患。就这样,刘邦心不甘情不愿地把齐地封给了韩信。

不知实情的韩信只看到了刘邦的“诚意”,却没有发现刘邦已经开始提防自己。即使楚国说客和自家门客先后劝说韩信,要对刘邦有所防备,韩信仍不以为意。

出乎意料的是,垓下之战刚一结束,刘邦就开始了针对韩信的行动,他将封给韩信的齐地收回,将偏远的楚地封给韩信,这样就从地缘上削弱了韩信的实力。

而后,刘邦又以“意图反叛”的罪名,将韩信贬为淮阴侯。这下,韩信才醒悟过来,从此经常以生病为由,躲着刘邦,以防被他抓住把柄。

而韩信的地位也一降再降,心中不平的他找到了陈豨,商议造反。公元前197年,陈豨造反,刘邦带兵远征,韩信假借生病留在京城,准备趁机杀死吕后和太子。

第二年,一切准备妥当,不料门客中有人告密,吕后便与萧何一起设计抓住了韩信。在长乐宫的钟室里,韩信跪在地面上、身体被厚重的枷锁拷住,侍卫将刀架在他脖颈上,吕后洋洋得意地问韩信,“卿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韩信仰起头,一脸不屑,“曾有人劝我造反,我念在旧情没有听,结果被一贬再贬。我一生带兵征战,只有这一次贻误时机,我不服!”刀起刀落,一代神将就此殒命。

尽管韩信在军事、管理上表现出的才能都远远高于刘邦,然而最终落得夷灭三族的下场,实在令人唏嘘不已。有意思的是,现在韩信虽然去世了,但是在现在的酒桌上“我不服”三个字却很常见。

一些斗酒斗不过的人,总会在“撒酒疯”的时候说上这三个字,以此来表示继续斗酒的目的。韩信临死前的三个字,前面之后居然演变成了这样一种习俗,不知韩信知道此事后会有何感想。

更多文章

  • 《大秦帝国》——看秦如何力战群雄,统一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秦帝国秦国能否一统天下,大秦统一六国的底蕴,大秦宣太后统一六国了吗

    关于秦朝,我们看过太多的历史资料、太多的影视作品,也听过太多的野史传奇,到底那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大秦帝国》是中国文明史领域的重要理论家孙皓晖的历史小说,更是他历经16年完成的经典之作,在这一套精华版中作者带领我们回顾了秦国那一段从挨打弱国到无敌强国的历史,也让我们在无数历史人

  • 中国历代谋士那么多,为什么唯独三国时期的谋士最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最顶级的十大谋士,三国最著名的谋士排名,三国中最著名的谋士有哪些

    因为三国时期属于东汉末年,是一个天下合久必分的大乱世,人们想要在乱世生存好,就需要拥有各种谋生的本事。谋士,就这样屡见不鲜又层出不穷,前赴后继地出现在了三国的舞台。比之战国时期都不逞多让。想要混的好,要么凭借出身,比如曹操,四世三公的袁绍,或者有仁慈之名的刘玄德。要么能打仗,比如关羽、张飞、赵云、吕

  • 雍正陵墓有金头入葬?专家刚挖掘2米,就被国家文物局紧急叫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墓葬全过程,雍正的墓有什么陪葬品,雍正的墓被挖出来了吗

    雍正登基后,按照惯例要给自己选择一块风水宝地修建陵寝,本来大臣们已经在位于遵化的东陵一带,替他挑好了一块上佳之地。但是雍正看过之后毫不犹豫地否决了,理由是那里“规模虽大,形局未全,且穴中之土带有沙石”。后来,雍正亲自在距离东陵近三百里的易县泰宁山太平峪给自己挑选了一块墓地,这便是清西陵的第一座帝陵泰

  • 曾是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在浙江的军事指挥所,金华太平天国侍王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贤个人资料,太平天国李世贤墓地,侍王李世贤老婆

    侍王府规模宏大,分为宫殿、住宅、园林、后勤四部分四组成,毗连宽广的练兵场,总面积达630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是大殿(议事厅)、二堂和后堂(又称耐寒轩)。侍王府分东、西两院。东院现存的建筑有照壁、正厅、后厅、耐寒轩等。照壁高约6米,面宽17米,上面有许多石雕或砖雕的龙凤图

  • 年羹尧死后,其妻儿结局如何?雍正铁血处理,曲阜孔家也落井下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年羹尧晚年图片,年羹尧死后家人去哪了,年羹尧下台后西北怎么样了

    年羹尧和隆科多主要负责军事,其中隆科多负责内务防护,年羹尧负责边疆战事,年羹尧作为雍正家奴,他和雍正之间有一个天然的信任系带,年羹尧正是得到了雍正的信任才能步步高升,最后位极人臣,执掌一地大权,然而原本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等死的年羹尧,最后却生了意外,骄横跋扈,让其与雍正的关系破裂,此后又被雍正赐死。年

  • 清朝“宠妻狂魔”:念亡妻,写尽闺中往事,读来让人“脸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的宠妻狂魔,清朝爱情残篇,清朝时代女子的永恒爱情故事

    只要是才子佳人,总能在历史中流传一些传奇故事。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到赵明诚和李清照,一首首婉约的诗词,给千百年后的我们,留下了道不尽的回味。才子痴情,好像读过诗书的文人,在内心深处,总有说不尽的爱恋。柳三变如是,唐伯虎如是,纳兰性德如是,还有一位也是如是!他是大清才子,才华横溢,俊美如潘安,宠妻达到

  • 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何文庆故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何文庆简历,县人大主任何文庆,太平天国遗址一览表

    一八五八年前后,他秘密组织莲蓬党,参加者各发莲蓬钮为标记。一八六O年春,李秀成为解救天京,率领太平军奇袭杭州。地主豪绅加紧筹办团练。何文庆乘机打出乡团的旗号,取得合法的地位,公开发展组织。总部设在诸暨前畈村何家祠堂,''听断词讼,判裁曲直,俨然一小衙门。县令许瑶光之权,不能达于前畈''。 一八六一年

  • 这部9.7分的“神剧”,改变了世人对李鸿章的看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一部描写李鸿章的电视剧,李鸿章视频资料,关于李鸿章的影片

    这部“神剧”在观众中的口碑极高,整部电视剧用一种恢弘的历史眼光,细节的窥探了晚晴到民国一段历史的各种因由。就我们今天要谈的李鸿章而言,电视剧并没有一味地展现李鸿章签署卖国条约的片段,它而是用历史的眼光,更加客观地再现了李鸿章的一系列境遇,并立体的还原了李鸿章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个人的处事风格,为人底线

  • 九子夺嫡为何雍正胜出,逐一分析九位阿哥优劣,其他人败得真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雍正九王夺嫡成功的原因,雍正和九王夺嫡谁厉害,雍正是怎么夺嫡成功的

    5、九阿哥很聪明,也很会拉拢人心,不过这种聪明在皇帝眼中不过是小聪明,这点康熙帝清楚,他也明白自己几斤几两,所以他没对储位有什么期待,而是选择大力支持八阿哥。身为八爷党的智囊,九阿哥与雍正的冲突其实也不少,身为九子夺嫡中下场最惨的,雍正帝登基以后,九阿哥直接在狱中被折磨致死。6、十阿哥更不用说了,他

  • 范家坝大惨案:清末大械斗死伤上百人,光绪怕得罪人让李鸿章处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光绪九年,从一入夏,这老天爷就阴起了老脸。那雨就像漏了水的大水缸,下起来就没完了。两天一小下,五天一大下。直下得沟满壕平,家家漏雨。这且不算,从一进七月,一下就是三天三夜,这下可了不得了,宣惠河两岸,到处是一片汪洋!这时,太行山上的水也下来了。卷着滚滚浊浪往东流淌。东光县赵家口子处的南运河,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