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被设计杀害时,临终前说了一句遗言,刘邦听到后害怕不已

韩信被设计杀害时,临终前说了一句遗言,刘邦听到后害怕不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97 更新时间:2024/2/5 18:10:27

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在刘邦建立汉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刘邦出川后的诸多战役中,韩信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定三秦,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

韩信凭借着功劳曾一度成为齐王、楚王,但在刘邦建立汉朝后,却因韩信功高盖主颇为不安,不仅削弱了他的兵权,更是将他降为淮阴侯。

愤愤不平的韩信最终决定谋反,却在事发之前走漏风声,最终被吕后杀害。刘邦得知后大喜,但当他听说了韩信的遗言后,却是吓得冷汗直流。

贫寒受辱,幸得萧何慧眼识才

韩信是秦朝时淮阴人,家境贫寒,而且他行为任性,不守礼教,所以他既没能在官府谋个一官半职,也没有做些生意养活自己。

感到饥饿时,就去朋友家蹭饭或是到河边钓鱼。当时,他与当地的亭长关系还不错,就经常去他们家吃饭。时间长了,亭长的妻子就特意避开韩信,早早地吃饭。韩信自知不受待见,就再也没有去过亭长家里。

韩信没有饭吃,就来到城下的河边钓鱼,但经常没有收获,只能饿肚子,一旁洗衣服的老妇人看他可怜,就经常带些吃的来给韩信吃。韩信很受感动,并承诺说将来一定会好好报答她。

当时,韩信碌碌无为,还经常遭到地痞流氓的羞辱。一次他佩剑走在大街上,迎面走来一个屠户,他认出了韩信,挑衅韩信杀了他,不敢的话就要从他胯下钻过去。

韩信不想和他争执,就俯身从他胯下钻了过去,大家听说后都嘲笑韩信胆小懦弱。秦末农民起义时,韩信投奔到项羽部队中,但是不受重用。

后来,他听说蜀地的汉王刘邦爱惜人才,就从楚军逃走,改投刘邦。韩信本以为来到蜀地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奈何仍是无人赏识,只能做了一个粮仓看守。

一次,韩信的同僚犯罪,有关的官吏全都被连坐处死。轮到韩信时,韩信抬头看到夏侯婴,“汉王不是要统一天下吗,为什么要杀壮士呢?”

夏侯婴很是惊奇,便与他交谈了一会儿,发现韩信很有才能,就向刘邦推荐了韩信,但刘邦还是没有授予韩信重要职务。

尽管韩信这一次没有获得汉王刘邦的信任,但是他受到了另一个重要人物的关注,他就是萧何。萧何在这之后经常与韩信交谈,十分欣赏韩信的胆识,于是他打算找机会向刘邦推荐韩信。

但没等萧何开口,心灰意冷的韩信就跟着一些将领一起逃跑了。萧何得知后,顾不上统治刘邦,便急忙追赶韩信。而另一边的刘邦在听说心腹萧何也逃走了,十分生气和懊悔。

让刘邦意外的是,过了几天后,萧何就带着韩信赶了回来。刘邦又喜又气,责问萧何为什么不告而别,萧何则是说自己为了追赶逃跑的奇才,并顺势向刘邦推荐韩信。

刘邦仍然怀疑韩信的才能,只答应封他做将军。但萧何坚决要求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军,统领全军。刘邦见萧何如此坚定,便挑选吉日,隆重地在众人面前任命韩信为大将军,韩信“成也萧何”便是由此而来。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

在任命之后,刘邦找来韩信,“萧何屡次推荐将军你,将军有什么好的计谋要献给我吗?”韩信见状便向刘邦建议,项羽在三秦封地内名声不好,统治不稳,应该先攻打此地。

刘邦很满意这个方案,并在韩信的提议下,派樊哙、周勃大张旗鼓地修复出川栈道,在正面吸引三秦的注意,然后亲率军队翻过秦岭直接袭击陈仓,雍王章邯根本没有料到刘邦会这么快,仓促应战,结果大败。

在收复了三秦之后,韩信乘项羽大军没有及时支援,一举攻入了彭城。随后项羽击溃了刘邦军队,韩信又赶来支援刘邦,这才抵挡住了项羽的攻势。

这时,魏王叛汉,刘邦派韩信进攻魏,面对着魏军的严密防守,韩信使用声东击西的计谋,击败了魏王。

之后,韩信提议“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刘邦采纳了这一策略,韩信也不负众望,占领了齐国。

后来,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封赏了在齐的韩信和在梁的彭越,三人合力进攻项羽,最终在垓下击败了项羽,韩信因为功劳大又被刘邦封为楚王,但是他也被刘邦收去了兵权。

韩信临终遗言,使刘邦胆战心惊

在打败项羽之后,刘邦对韩信的猜忌越来越严重。因为韩信功高盖主,又在士兵中有着很高的威望。于是,刘邦打算削弱韩信等异姓王侯的实力。

在汉朝建立之后,韩信一直在封地生活,不久之后,便有他反叛的谣言传来。刘邦采纳了陈平的建议,亲自到楚国边界召见韩信,并把他抓起来。

韩信得知后,也是犹豫再三,最后还是硬着头皮来迎接刘邦。刘邦令人拿下韩信,给他戴上械具,并改封他为淮阴侯。

经过这件事,韩信知道刘邦对自己极其不信任,便请假不再入朝,以免招来祸端。后来陈豨被派往钜鹿郡,临行前来见韩信,韩信与他约定谋反,自己在京城做内应。

不久之后,陈豨果然叛乱,刘邦带领众多将领前往征讨,韩信托病没有跟随。在准备妥当后,韩信打算发动兵变,杀掉太子和吕后。

但在行动之前,韩信被人告发,吕后找来萧何商量对策,萧何于是亲自前往,欺骗韩信说,刘邦已经胜利归来,邀请韩信一同庆祝,韩信信任萧何,就跟随他前往。

吕后下令士兵将韩信抓捕,被在长乐宫的钟室之中杀掉。在临死之前,韩信大呼,“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原来,韩信早在齐地的时候,就有一个叫蒯通的谋士劝说他造反,并且还给他提出了相应的造反方式、战略等,就差韩信一句话了。

同时,蒯通还预言了刘邦会杀害他,但是韩信当时没有相信他,选择继续帮助刘邦。临死之前,韩信又想起蒯通的话,悔恨当初自己没有听信蒯通之言,但也为时晚矣。

刘邦在平反回到京城后,听说韩信被处死,心里有些惋惜,但更多的是窃喜,但当他听说韩信的遗言后,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连忙把蒯通抓起来,要处死他。

可见,如果韩信当初反叛,也许真的就能击败刘邦。不过,刘邦并没有杀蒯通,相反还重用了他,因为彼时阵营不同,而此时刘邦则需要人才。可见,刘邦的成功并不是偶人,他有着自己的魅力所在。

韩信的悲哀之处在于,他在力量最强大的时候对刘邦忠心耿耿,不忍叛变;而当他遭受冷遇,想要叛变时,却已经错过了时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更多文章

  • 韩信临死前,大喊了“3个字”,现在这3个字已成了酒桌上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信临死前大喊三个字是哪三个字,韩信临死前说哪三个字,韩信死时喊了三个字

    实际上,韩信确实有骄傲的资本。作为秦末汉初伟大的军事家,韩信一生战功卓著,定三秦,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在兵法的研究上,韩信也有许多创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等等典故都体现出他的聪明才智。但就是这么一位开国功臣,最后却落得被逼谋反而被处死的下场,在

  • 《大秦帝国》——看秦如何力战群雄,统一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秦帝国秦国能否一统天下,大秦统一六国的底蕴,大秦宣太后统一六国了吗

    关于秦朝,我们看过太多的历史资料、太多的影视作品,也听过太多的野史传奇,到底那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大秦帝国》是中国文明史领域的重要理论家孙皓晖的历史小说,更是他历经16年完成的经典之作,在这一套精华版中作者带领我们回顾了秦国那一段从挨打弱国到无敌强国的历史,也让我们在无数历史人

  • 中国历代谋士那么多,为什么唯独三国时期的谋士最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最顶级的十大谋士,三国最著名的谋士排名,三国中最著名的谋士有哪些

    因为三国时期属于东汉末年,是一个天下合久必分的大乱世,人们想要在乱世生存好,就需要拥有各种谋生的本事。谋士,就这样屡见不鲜又层出不穷,前赴后继地出现在了三国的舞台。比之战国时期都不逞多让。想要混的好,要么凭借出身,比如曹操,四世三公的袁绍,或者有仁慈之名的刘玄德。要么能打仗,比如关羽、张飞、赵云、吕

  • 雍正陵墓有金头入葬?专家刚挖掘2米,就被国家文物局紧急叫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墓葬全过程,雍正的墓有什么陪葬品,雍正的墓被挖出来了吗

    雍正登基后,按照惯例要给自己选择一块风水宝地修建陵寝,本来大臣们已经在位于遵化的东陵一带,替他挑好了一块上佳之地。但是雍正看过之后毫不犹豫地否决了,理由是那里“规模虽大,形局未全,且穴中之土带有沙石”。后来,雍正亲自在距离东陵近三百里的易县泰宁山太平峪给自己挑选了一块墓地,这便是清西陵的第一座帝陵泰

  • 曾是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在浙江的军事指挥所,金华太平天国侍王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贤个人资料,太平天国李世贤墓地,侍王李世贤老婆

    侍王府规模宏大,分为宫殿、住宅、园林、后勤四部分四组成,毗连宽广的练兵场,总面积达630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是大殿(议事厅)、二堂和后堂(又称耐寒轩)。侍王府分东、西两院。东院现存的建筑有照壁、正厅、后厅、耐寒轩等。照壁高约6米,面宽17米,上面有许多石雕或砖雕的龙凤图

  • 年羹尧死后,其妻儿结局如何?雍正铁血处理,曲阜孔家也落井下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年羹尧晚年图片,年羹尧死后家人去哪了,年羹尧下台后西北怎么样了

    年羹尧和隆科多主要负责军事,其中隆科多负责内务防护,年羹尧负责边疆战事,年羹尧作为雍正家奴,他和雍正之间有一个天然的信任系带,年羹尧正是得到了雍正的信任才能步步高升,最后位极人臣,执掌一地大权,然而原本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等死的年羹尧,最后却生了意外,骄横跋扈,让其与雍正的关系破裂,此后又被雍正赐死。年

  • 清朝“宠妻狂魔”:念亡妻,写尽闺中往事,读来让人“脸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的宠妻狂魔,清朝爱情残篇,清朝时代女子的永恒爱情故事

    只要是才子佳人,总能在历史中流传一些传奇故事。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到赵明诚和李清照,一首首婉约的诗词,给千百年后的我们,留下了道不尽的回味。才子痴情,好像读过诗书的文人,在内心深处,总有说不尽的爱恋。柳三变如是,唐伯虎如是,纳兰性德如是,还有一位也是如是!他是大清才子,才华横溢,俊美如潘安,宠妻达到

  • 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何文庆故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何文庆简历,县人大主任何文庆,太平天国遗址一览表

    一八五八年前后,他秘密组织莲蓬党,参加者各发莲蓬钮为标记。一八六O年春,李秀成为解救天京,率领太平军奇袭杭州。地主豪绅加紧筹办团练。何文庆乘机打出乡团的旗号,取得合法的地位,公开发展组织。总部设在诸暨前畈村何家祠堂,''听断词讼,判裁曲直,俨然一小衙门。县令许瑶光之权,不能达于前畈''。 一八六一年

  • 这部9.7分的“神剧”,改变了世人对李鸿章的看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一部描写李鸿章的电视剧,李鸿章视频资料,关于李鸿章的影片

    这部“神剧”在观众中的口碑极高,整部电视剧用一种恢弘的历史眼光,细节的窥探了晚晴到民国一段历史的各种因由。就我们今天要谈的李鸿章而言,电视剧并没有一味地展现李鸿章签署卖国条约的片段,它而是用历史的眼光,更加客观地再现了李鸿章的一系列境遇,并立体的还原了李鸿章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个人的处事风格,为人底线

  • 九子夺嫡为何雍正胜出,逐一分析九位阿哥优劣,其他人败得真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雍正九王夺嫡成功的原因,雍正和九王夺嫡谁厉害,雍正是怎么夺嫡成功的

    5、九阿哥很聪明,也很会拉拢人心,不过这种聪明在皇帝眼中不过是小聪明,这点康熙帝清楚,他也明白自己几斤几两,所以他没对储位有什么期待,而是选择大力支持八阿哥。身为八爷党的智囊,九阿哥与雍正的冲突其实也不少,身为九子夺嫡中下场最惨的,雍正帝登基以后,九阿哥直接在狱中被折磨致死。6、十阿哥更不用说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