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九阿哥很聪明,也很会拉拢人心,不过这种聪明在皇帝眼中不过是小聪明,这点康熙帝清楚,他也明白自己几斤几两,所以他没对储位有什么期待,而是选择大力支持八阿哥。身为八爷党的智囊,九阿哥与雍正的冲突其实也不少,身为九子夺嫡中下场最惨的,雍正帝登基以后,九阿哥直接在狱中被折磨致死。6、十阿哥更不用说了,他的出身仅次于废太子胤礽,但并不怎么聪明,是个粗枝大叶之人,他肯定不在康熙帝选择范围。这点康熙帝很清楚,所以在康熙五十三年,康熙帝如此评价他:“十阿哥是一忠厚老实之人,并无能力”。7、十三阿哥,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是雍正实施新政的得力助手,不过他这种人,怎么说呢,属于是那种能臣干吏的人物,他可以辅佐帝王成就大业,也可以当二把手,但并不适合当一把手,全局把控上并非帝王之才。当然最重要的是在康熙年间,十三阿哥本来挺受宠的,但是因为一废太子风波,自己受到波及,因此失宠,关于具体什么原因史书记载是语焉不详,这个原因估计永远也找不到答案,而十三阿哥也因此被康熙帝排除在继承人人选之外。
客观来说,康熙末年康熙帝肯定考虑过十四阿哥,他的一大优势是年轻,但他当时所表现的主要是军事上,政治上并没有太多表现,明显不如四阿哥得分高,毕竟治国之道是综合能力的考验,军事上有所作为,不代表治国理政就可以得心应手有所作为,以这方面能力来说,他差四阿哥太多了,所以也不好说康熙帝考虑过他,并且一定是想让他继位。通过排比法,最后其实也就是四阿哥最合适,虽然正史上雍正帝有着是否篡位的争议,毕竟康熙帝突然驾崩,当时只有隆科多一人在场,隆科多又是老四的人,后面隆科多口述康熙帝遗诏立四阿哥为帝,后面的康熙遗诏就是根据隆科多的口述润色而成,并非康熙帝亲笔所写。但跳过这个不确定的篡位争议来说,四阿哥有着诸多优势,以法统优势来说,四阿哥之前的阿哥都折戟,大阿哥和二阿哥即废太子彻底没戏,三阿哥是政治能力有限,康熙帝虽重用但不中意,次序来说,轮也轮到他了;而且出身之上,四阿哥也可以说是康熙帝嫡子,因为他从小被孝懿仁皇后抚养,而同时期其他阿哥,因为清初后宫不允许生母抚育自己的儿子,要么其他妃子抚养,要么先养于大臣之家等等,相比之下四阿哥的出身确实高。以能力来说,雍正帝这个人喜欢扮猪吃老虎,深悉帝王心术,所以即使很是希冀储位,但并没有表露出来,自称“天下第一闲人”,还以潜心佛法和同其他阿哥交好来打掩护,这样一来使得竞争对手没有将注意力放在他身上,而且也没有让康熙帝感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