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宠妻狂魔”:念亡妻,写尽闺中往事,读来让人“脸红”!

清朝“宠妻狂魔”:念亡妻,写尽闺中往事,读来让人“脸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389 更新时间:2024/1/24 10:11:02

只要是才子佳人,总能在历史中流传一些传奇故事。从马相如和卓文君,到赵明诚和李清照,一首首婉约的诗词,给千百年后的我们,留下了道不尽的回味。

才子痴情,好像读过诗书的文人,在内心深处,总有说不尽的爱恋。

柳三变如是,唐伯虎如是,纳兰性德如是,还有一位也是如是!他是大清才子,才华横溢,俊美如潘安,宠妻达到了“极致”!

接下来,文史君将带你一起走进他的世界,一起回望200年前的最美时光。

这位小哥哥,13岁时就对自己的母亲说,非那个姐姐不娶!后来有幸抱得美人归,就成天赖在一起不想分开。

新婚后,在外读书三月,因为思念妻子魂不守舍被老师看出来,仁慈的老师便只好打发他回家了。

他平日里为妻子披衣裳,整理袖子,妻子因男尊女卑思想作祟,连连道“有罪”,竟被他diss为“迂腐”!

清朝时“七夕”节还没有被当做“情人节”来过,这位“宠妻狂魔”却在“七夕”时亲自刻了两方章子,上面写着“愿生生世世为夫妇”,一方送给妻子,一方自己留着,“以为往来书信之用”。

这些温馨的往事都来自,这位爱妻如命的男人唯一的传世之作。

他就是,乾隆年间苏州知名的才子,沈复。他传世的作品很少,仅一部《浮生六记》便足矣。

是不是有点眼熟?

没错,大家小时候都学过一篇课文《童趣》,就出自本书。

但凡在上语文课时用过一点点心的童鞋应该都记着,这篇回忆童年时光的课文里有很多妙趣横生的段子,如,把蚊子关在蚊帐里,吹一口烟在蚊子身上,效仿“鹤唳云端”的场景。

《浮生六记》共有四个章节,第一章叫《闺房记乐》,是最经典的一章,因为课本里不能选只好选取了第二章《闲情记趣》里的一小部分让年少的我们学习。

写过《京华烟云》的文学大师林语堂也十分喜爱《浮生六记》,他甚至形容这本书里塑造的沈复之妻“乃是人间最理想的女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概是因为女人只要被深深宠爱着,就能散发出不一样的光芒吧。

书中有一段描写沈复夫妻二人婚前的趣事,活灵活现,是这样的:

“是夜送亲城外,返,已漏三下。复饥索饵,婢妪以枣脯进,余嫌其甜。芸暗牵余袖,随至其室,见藏有暖粥并小菜焉。余欣然举箸,忽闻芸堂兄玉衡呼曰:‘淑妹速来!’芸急闭门曰‘已疲乏,将卧矣’。玉衡挤身而入,见余将吃粥,乃笑睨芸曰‘顷我索粥,汝曰尽矣,乃藏此专待汝婿耶?’芸大窘避去,上下哗笑之。”

沈复这位爱妻叫陈芸,字淑珍,是沈复舅舅的女儿。

这一段“吃粥被嘲”的故事让人忍俊不禁。大意是说,陈芸的堂姐出阁,沈复跟母亲一起去送亲,回到陈芸家时已经半夜了,沈复肚子饿,想吃点东西,仆人拿来枣脯,他嫌甜。

正在这时,他的陈芸表姐偷偷扯他的袖子,他就跟着陈芸去了,陈芸在闺房里备下热粥小菜让他吃,他正要吃时,陈芸堂哥在外面叫陈芸呢,她赶紧去关门,还连忙说我累了要睡了!不想堂哥硬挤进来,看到沈复吃粥,就大笑说,我前面问你要粥,你说没了,原来藏起来等着给你(未来的)老公吃呢!

两个相爱的人,不就是这样的吗?以为没人发现我们之间隐秘的美好,其实明眼人一看便知!

沈复和陈芸婚后在一起生活了二十三年,在家里,他们只要相见,不论是房间里还是过道里,都会握住对方的手,互相问一句“到哪里去?”。

由于封建时代礼教多,这样问候的时候,他们还要避开旁人,也是辛苦。

又一次,因为沈复每次递给妻子毛巾或者扇子,她都要赶紧起身恭敬地接受,沈复嫌这样太生疏,就数落了她两句,看陈芸急了,他又赶忙将她揽在怀里安慰。

沈复还对她说,真遗憾你是个女子,不能抛头露面,否则,我们就可以携手游览名山大川,遨游天下,多好!陈芸说,这有什么,等我们老了,还是可以一起探访附近的名山。

沈复说,就怕老了,我们都走不动了。陈芸伤感的说,这辈子不行,就下辈子吧!沈复便开玩笑,说,下辈子你就投胎做男子,我来做你的妻子,到时候我陪你游览名山!

金庸先生曾有言,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也许真的是这样吧。被宠爱着的陈芸没有和丈夫沈复白头偕老,最后留沈复一人在世间颠沛流离,把满腔思念都化在白纸黑字里,成就了一部流芳百世的《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里对过去那些人和事生动的描写让人神往。

课本里虽然节选了《闲情记趣》中童年的一部分,但是这一章里最搞笑的一段,课本里也没有选择,来,补习一下:

“贪此生涯,卵为蚯蚓所哈,肿不能便。捉鸭开口哈之,婢妪偶释手,鸭颠其颈作吞噬状,惊而大哭,传为话柄。”

什么意思呢?自己体会,妙处难与君说。

我们如今身处在这么自由的时代,理应存在更多美好的爱情与丰富的情感才是,可现实中刷爆我们眼球的热点却是杀妻骗保,杀妻藏尸,明星离婚,明星家暴,难道金钱,欲望真的都比平凡生活里真心实意的相爱相守更重要吗?

在珍惜所爱这方面,很多人竟不如严酷封建礼教压迫下的古人,真是令人叹息。

读者们,关于沈复《浮生六记》的夫妻之情,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何文庆故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何文庆简历,县人大主任何文庆,太平天国遗址一览表

    一八五八年前后,他秘密组织莲蓬党,参加者各发莲蓬钮为标记。一八六O年春,李秀成为解救天京,率领太平军奇袭杭州。地主豪绅加紧筹办团练。何文庆乘机打出乡团的旗号,取得合法的地位,公开发展组织。总部设在诸暨前畈村何家祠堂,''听断词讼,判裁曲直,俨然一小衙门。县令许瑶光之权,不能达于前畈''。 一八六一年

  • 这部9.7分的“神剧”,改变了世人对李鸿章的看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一部描写李鸿章的电视剧,李鸿章视频资料,关于李鸿章的影片

    这部“神剧”在观众中的口碑极高,整部电视剧用一种恢弘的历史眼光,细节的窥探了晚晴到民国一段历史的各种因由。就我们今天要谈的李鸿章而言,电视剧并没有一味地展现李鸿章签署卖国条约的片段,它而是用历史的眼光,更加客观地再现了李鸿章的一系列境遇,并立体的还原了李鸿章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个人的处事风格,为人底线

  • 九子夺嫡为何雍正胜出,逐一分析九位阿哥优劣,其他人败得真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雍正九王夺嫡成功的原因,雍正和九王夺嫡谁厉害,雍正是怎么夺嫡成功的

    5、九阿哥很聪明,也很会拉拢人心,不过这种聪明在皇帝眼中不过是小聪明,这点康熙帝清楚,他也明白自己几斤几两,所以他没对储位有什么期待,而是选择大力支持八阿哥。身为八爷党的智囊,九阿哥与雍正的冲突其实也不少,身为九子夺嫡中下场最惨的,雍正帝登基以后,九阿哥直接在狱中被折磨致死。6、十阿哥更不用说了,他

  • 范家坝大惨案:清末大械斗死伤上百人,光绪怕得罪人让李鸿章处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光绪九年,从一入夏,这老天爷就阴起了老脸。那雨就像漏了水的大水缸,下起来就没完了。两天一小下,五天一大下。直下得沟满壕平,家家漏雨。这且不算,从一进七月,一下就是三天三夜,这下可了不得了,宣惠河两岸,到处是一片汪洋!这时,太行山上的水也下来了。卷着滚滚浊浪往东流淌。东光县赵家口子处的南运河,雪上加霜

  • 鸦片战争中,80万清军打不过2万英军,失败的原因让人笑掉大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鸦片战争清军真实实力,鸦片战争清军惨败,鸦片战争清军能打赢吗

    这场战争在兵力对比上似乎是力量悬殊的对决,清军八十万,而被派来的英军,最多时不过两万。但结局出乎意料,清军惨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何八十万军队打不过两万人的军队?在今天看来,原因有很多。鸦片战争后,清朝的大臣们也总结了战败的原因,只是

  • 鳌拜被杀后,康熙是怎么对待他的妻子、儿女的?结果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康熙晚年后悔杀了鳌拜吗,康熙为除鳌拜错杀了谁,康熙杀鳌拜了么

    皇太极去世后,他则成为议政大臣辅佐顺治帝。直到顺治帝病逝,鳌拜的权力也日益高涨,虽是辅政大臣,却掌握着整个朝堂的大权,直接将皇帝架空,肆意结党营私,无人可以违抗撼动。作为权臣,康熙帝自然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早已想处置他,一直在暗中策划和培养势力,最终成功将鳌拜扳倒。那么,鳌拜死后,康熙又是怎么对待

  • 雍正夺权成功的当晚,十七阿哥前来求见,“奉命”诛杀邬思道?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雍正怎么发现邬思道的,雍正登基后看邬思道的眼神,怎么看出来雍正要杀邬思道

    清朝时期,后来的雍正皇帝胤禛,就在登基之时,要除掉自己最得意的谋臣邬思道。胤禛即位当晚,胤禛正向邬思道宣布自己即位的喜讯,门外的十七阿哥却突然求见,目的就是为了谋杀邬思道。邬思道可以是雍正手下最好的谋臣,却为何要将他秘密除掉呢,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邬思道与胤禛邬思道是浙江绍兴人,自幼饱读诗书,文采

  • 杨贵妃到底有何魔力,能将李隆基迷得神魂颠倒?其中有一点很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杨贵妃和李隆基关系,评价杨贵妃和李隆基的爱情故事,关于李隆基和杨贵妃的传说

    说起来,那些陪伴在君王身边的美人还真苦。若是君王贤明勤勉为政倒还好,若君王昏庸腐败残暴无端,平日里再与美人接触得频繁些,美人就得被扣上“误国”的大帽子。在古代,最典型的“美人误国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开元年间。故事的主角,则是当朝圣上李隆基和寿王妃杨玉环。李隆基登基之前,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虽然,开元

  • 刘宋代晋,残杀先朝皇帝,开古代先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宋前废帝与后废帝谁更加残暴,刘宋朝代皇帝列表,南朝第一帝刘裕杀了几个皇帝

    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在宋宁宗“开禧北伐”前夕,写下了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这首词里面,辛弃疾提到了一个人物——刘寄奴。刘寄奴,便是中国历史上,南朝刘宋王朝的开创者、宋武帝刘裕。根据《宋书》记载,刘裕的祖先和刘邦是兄弟——刘裕的祖先是西汉楚王刘交,刘邦的弟弟。不过,这个身份对刘裕来说没什么用

  • 父亲和儿子 哪个更重要?杨广长女给出答案,被光绪皇帝高度认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杨广老婆全部图片,杨广与杨勇夫人,杨广张丽华最后吻戏

    今天我们来谈一个比较直接的历史话题:作为女儿,在父亲和儿子之间,到底哪个人更重要?这个问题总是让人想起妈妈和老婆落水,该先救哪一个。虽然人物不同,但是难度却是相同的。一般人还真的难以给出确定的答案,可是隋炀帝杨广的长女却果断给出了答案,并且还被清朝的光绪皇帝高度认可。如此历史大案,一直被忽略,我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