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宗敏十二岁的时候,他拜河南陕州的铁匠为师,成了一名手艺高超的铁匠,后来李自成率军经过陕州时,他加入李自成的部队,并因英勇作战,屡立大功,深得李自成的信任与器重。
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时,刘宗敏已经成为李自成手下排名第一的战将。
然而,在进入北京城后,刘宗敏开始纵容士兵大肆抢劫明朝官员和有钱人的家产,他甚至亲自审问明朝的旧官僚,不惜动用最严酷的刑罚逼迫他们交出钱财。
据说,刘宗敏特意赶制了五千副夹棍,夹棍上有棱,有铁钉相连,凡不从者,必夹碎他们的手足。但刘宗敏还觉得不够,他又命人在门口树立两根柱子,作为凌迟专用。
当时,被刘宗敏打死打残的明朝官员不计其数,北京城内一片哀鸿遍野,后来,刘宗敏还把吴三桂的老爸吴襄抓来审问,甚至还强行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直接导致本来打算归顺李自成的吴三桂再次反叛,一气之下率领关宁铁骑投降了满清。
也正因为此,很多人就很好奇,对于刘宗敏的胡作非为,李自成为什么不加以阻拦呢?其实呢,并非李自成不想阻拦,而是当时的形势逼得李自成根本没办法阻拦,甚至而言,他最后还得全力支持刘宗敏的这些行为。
因为,李自成从起兵开始,就信奉劫富济贫的原则,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口号:迎闯王、盼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换句话说,在李自成控制的地区内,他不会对穷人征税,不会掠夺穷人的财产,甚至而言,他还会救济穷人。
但问题是,李自成的军队据说也有一百多万,这么多人的吃喝居住、还有他们武器、军饷等,一样都少不了,这些都需要大笔的钱。
这些钱如果不从广大底层百姓手中夺取,那就只能从明王朝既得利益集团手中夺取,也就是明朝的旧官僚、地主乡绅阶层、朱氏的龙子龙孙、还有那些地方上的有钱人。
当时,刘宗敏严厉拷问北京城的这些达官贵人,目的就是筹措军饷。大家可不要觉得些达官贵人可都不是什么好人,他们有多吝啬和难搞,大家只需要看看当年的崇祯皇帝,本来这些达官贵人也算是明朝的既得利益者,可最后崇祯就差跪在地上求他们,却还是没有人肯捐钱。
后来,李自成的大军进入北京城后,他们还想玩同样的把戏,因为在他们看来,当时的天下,说到底还是地主乡绅阶级的天下,现在天下未定,北有满清虎视眈眈,南有南明蠢蠢欲动,明朝旧官僚所代表的势力,依然非常强大,在这种背景下,不管谁统治北京,都需要拉拢他们、重用他们、维护他们的利益,否则就很难在北京立足。
客观来说,他们的这种想法并没有错,因为历代王朝的交替,大都采取这种方式,总而言之,在灭掉帝国首脑后,对原先服务他们的官僚进行吸收,从而达到快速稳定统治的局面。所以他们相信,李自成同样也是如此。
事实上,李自成在进入北京城后,在李岩的建议下,他也确实发布了严肃军纪的命令,并且对于明朝的既得利益者,也给予了相关的尊重。
但问题是,李自成从起兵到进入北京城这一路,并没有大量吸收地主乡绅阶层加盟,他的嫡系成员和中高级将领,大都来自社会的最底层,而这也就意味着,李自成集团与明朝旧官僚阶层有着难以化解的隔阂。
在这种背景下,不仅是李自成麾下的广大士兵,就是他的嫡系成员和中高级将领,在他们心中,恐怕就是这些大明官员和地主乡绅,没有一个不贪污腐败,没有一个不欺压百姓,所以应当对他们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总而言之,把他们强取豪夺的财富都给抢回来。
可以说,在李自成的集团内部,这种呼声是占绝大多数,所以当他们看到现在革命刚成功,李自成就反过来尊重明朝官员们的利益,内心都不免憋了一肚子气,因为这不就是典型的卸磨杀驴么?
换句话说,大家一路陪李自成刀山火海风雨无阻,现在李自成才刚入主北京,就想尽办法去拉拢曾经欺压过他们的官员和地主们,这难免会让李自成的老兄弟们寒心。
而且,李自成试图拉拢明朝旧官僚,人家却根本不买他的账,好说歹说就是不肯拿出来钱来支持革命,还对李自成一伙人一副瞧不起的模样,最后弄得李自成里外不是人,不仅让他自己的老兄们寒心,还让明朝旧官僚们瞧不起,至于大笔军费更是没有着落。
在这种背景下,李自成就相当于把自己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如果继续这样搞下去,他自己恐怕就会先比自己的手下给推翻。
所以在牛金星的劝谏下,他最终杀掉李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李自成向老兄弟们表明自己的态度。
总而言之,以前是我受李岩的蒙蔽,一时糊涂,现在我杀掉他,表面我将从此和明朝旧官僚势力划清界限。于是,李自成随后也开始全力支持刘宗敏对明朝既得利益在进严厉行打击,甚至连吴三桂的家族都不放过。
关注我的文章,带你领略历史。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