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说朱元璋的子孙,吃垮了大明朝,看看它的宗亲制度就明白了

为何说朱元璋的子孙,吃垮了大明朝,看看它的宗亲制度就明白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536 更新时间:2024/2/7 4:37:13

朱元璋作为一代雄主,建立大明朝,这样的人物,肯定对历史有一些了解。即是认识不足,身边也有一群君臣谋士。朱元璋自然会知道,“藩王”制度,在明朝之前的历史上,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那么疑问就来了,既然如此,朱元璋成立大明之后,坚持推行“藩王”制度呢?

根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是这样解释的:

众建藩辅, 所以广磐石之安, 大封土疆, 所以眷亲支 之厚, 古今通谊, 朕何敢私! 尚赖中外臣邻相与维持, 弼成政化, 故兹昭示, 咸使闻知。

也就是说,西北边疆,必须由亲兄弟带兵镇守,才可以抵御外患,因此采取分王制度,辅助中央朝廷。

朱元璋说得冠冕堂皇,小编却认为,封藩王和宗亲制度,只是为了优待朱家子孙而已。

朱元璋为了保证,朱氏子孙的融化富贵,制定了一系列的优待法令:

第一,礼制

所有的皇子,都封为亲王,冠冕车旗都是第一等,公候大臣,见之必须伏面拜谒。

第二,传承

所有亲王的嫡子,10岁就授予金册金宝,立为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皆为一品。其余诸子,10岁授予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冠服为二品。

第三,请名,请封

所谓的“请名”“请封”是联系在一起的,宗藩子孙,一出生就可以到宗人府,登记赐名,然后就可以领取禄米。获得这样的身份之后,就可以“禄之终身,丧葬予费”,也就是说,大明朝廷养其一辈子。

第四,爵禄

这个政策,是拖垮大明朝的主要措施。

按照洪武九年的规定:

亲王级别,每年可领取米5万石,钞2.5万贯,锦四十匹,丝三百匹,纱、罗各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银2000两,盐200引,茶1000斤。

靖江王级别:米2万石,钞万贯,其余物品,折合亲王级别的一半。

公主未受封,丝、纱、罗各十匹,冬夏布三十匹,银200两。如果受封,会赏赐田庄一所,米五百石,钞2000贯。

亲王子嗣未受封,待遇与公主相同,女子减半。

受封的郡王,米6000石,钞2800贯,其余是亲王待遇的四分之一。

其余还有很多的限制,反正只要是朱家的子孙,多多少少都会有俸禄。

如此慷慨地赐予,洪武二十八年的时候,大明朝廷就已经不堪重负,逐渐的减量。

第五,品级

洪武年间开始,郡王之子为镇国将军,为三品,孙子辈为辅国将军,为四品,以此类推,一直到六世孙一下,为奉国中尉,为八品。

也就是说,朱家的子孙,不管繁衍多少代,都是由官职,可以领取俸禄的。

洪武四年,亲王可以得到庄田千顷的赏赐,停止禄米。

明朝中后期,大量的亲王都侍宠邀功,索求赐田,成为明朝时期的一个社会弊端。

宗室居住的房屋、坟茔,也有严格的规定和造价,金钱都有政府出资。

房屋造价为:

郡王1000两,镇国将军700两,辅国将军660两,奉国将军620两,中尉和郡主500两,县主460两,乡主340两。

坟茔造价为:

郡王350两,镇国将军240两,辅国将军225两,奉国将军147两,中尉和郡主123两,县主190两,乡主185两。

明朝时期,采取这样的政策,从政治上可以保证宗室的等级地位,从经济上,给予皇室优厚的待遇,可以让子孙后代,永远高于平民百姓。

朱棣之后,对宗藩政治,逐渐开始进行限制。

由于大明朝财政紧张,面对如此庞大的支出,对宗禄经常出现拖欠。

于是出现了一种“折钞”之法,就是将宗亲的待遇,全部换成宝钞。比如宣德年间,一石粮食,折合十五贯或者二十贯。

折钞、欠禄让一些比较远的宗亲,生活日益的窘迫,可是亲王、郡王还是霸占大量的庄园田产,逃避国家税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

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大明朝廷,对皇亲贵族自一次开放宗室之禁,允许一些经济困难的宗亲,可以从事各种事业。

从万历年间开始,宗亲之禁逐渐的放开,更定了宗藩制度,可是为时已晚,大明朝已经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文章总结:

因此小编认为,朱元璋制定的藩王制度,宗亲制度,为子孙考虑长远,却忽略了,人类繁衍速度之快,最终导致朝廷不堪重负。爱子孙,却毁了国家。

更多文章

  • 从武大郎的收入上来看,宋朝时期,养一个全职太太,需要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武大郎,宋朝武大郎的真实生活,武大郎在宋朝的影响

    那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宋朝时期养一个全职太太,需要多少钱呢?众所周知,武大郎在去世之前,潘金莲就是一个全职太太,什么活都不干,全靠武大郎卖炊饼养活一家。武大郎是宋朝的小贩,我们就宋朝小贩的标准去衡量一下。南宋元年,饶州地区有一个小商贩,靠卖猪羊血羹,每日收入200文钱。同样还有一个小商贩,靠贩卖

  • 赵匡胤算是个宽厚的皇帝,为什么会对并无过错的救命恩人痛下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赵匡胤老婆,赵匡胤是如何被废的,赵匡胤是个善良的皇帝吗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赵匡胤出身平凡,能一步一步坐上皇帝的宝座,靠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能力,还有一些将领们对他的帮助。起初,赵匡胤对他们也是十分信任,但当了皇帝之后,心境变了,对功臣们的态度也就变了。赵匡胤想,我能从一个武将当皇帝,你们这些功臣已经有这么大的权力了,想要造反当皇帝不是更容易吗?于是在一次

  • 揭秘:宋代大奸臣蔡京被贬到杭州后是如何东山再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宋第一奸臣蔡京,蔡京和宋朝的故事,蔡京奸臣养成之路

    宋徽宗看到多年来朝廷中变法派与反变法派争来斗去,闹得朝廷不得安宁,便有心加以调和,任命变法派的曾布做右丞相,反变法派的韩忠彦为左承相。面对新的局势,蔡京行动有些迟疑,由于劣迹斑斑,被谏官弹劾,被贬到杭州,当一个挂名的闲官。蔡京贬职杭州后,时时渴望重返朝廷,于是处处留心寻找臭味相投的伙伴。在等待东山再

  • 如果明朝大将蓝玉还活着,燕王朱棣还敢造反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蓝玉若不死朱棣敢反吗,朱元璋不杀蓝玉朱棣绝不敢造反,朱棣为何要杀蓝玉

    战功赫赫就会目中无人,蓝玉也是开始飘飘然了首先就是在蓝玉在北上抗元的过程中,掳走了北元的王妃,并且调戏了王妃。其实军队的战士缺的就是女人,战争时间又很长,心中的情欲无法排解,当出现女人时就会情不自禁。朱元璋当时对军队管理严格,不能侮辱敌军的女人,况且当时还没建立政权,军纪不严则会败坏名声,直接影响抗

  • 李清照上联“寂寞寒窗空守寡”求佳偶,无人能对,却一被和尚对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关于赞美李清照的对联,李清照最好对联,李清照的对联有哪些

    李清照与辛幼安并称“济南二安”;又因其词有“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三句,故人称“李三瘦”。李清照出生于书香世家,其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更是个藏书非常之多的人,这为李清照的学

  • 朱棣主持的郑和七下西洋,宣扬国威,为何郑和死后就被叫停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郑和下西洋各国对郑和船队的看法,历史上郑和死前到底有没抗旨,郑和下西洋为什么会被下令终止

    在唐朝时期曾经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但是随着唐朝的衰落,历经宋朝在对外战争中的失利,中央政权开始变得保守,在明朝建立之后,中原王朝再次以大国姿态崛起,与邻国的外交关系,再次被提上日程。明代的外交思想其实是比较贫瘠的,并不是太开放,其实这主要归结于时代的因素。在中国古代,即使有外交关系,中国皇帝也

  • 李自成失踪后,其宝藏下落何处?日本学者:已成了晋商发家资本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自成留下的大量宝藏,李自成的墓有宝藏吗,李自成的宝藏究竟埋在哪

    大文豪苏轼在《答程全父推官六首》中写道:“儿子比抄得〈唐书〉一部,又借得〈前汉〉欲抄。若了此二书,便是穷儿暴富也。”此言原是苏轼用来形容学问增长,后来多用于形容人一夜暴富。一夜暴富,是很多人的梦想,这种机会也不是没有,只是甚为稀少。而通过得到宝藏,一夜暴富,更是各种传奇故事里的经典桥段。说起关于历史

  • 二郎神杨戬的人物形象原型,并非是宋朝大太监杨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戬的原型是二郎神吗,杨戬是哪个神话故事里面的,二郎神杨戬的生平事迹

    那么宋朝的大太监又是怎么和二郎神扯上关系的呢?宋朝最有名太监杨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宋徽宗时期,有一个非常受宠的太监名叫杨戬。在《水浒传》后期时也曾出现过他的身影,也是他害死了宋江和卢俊义,是除了蔡京、童贯等“北宋六贼”之外的北宋另一大害,可见不是什么正面人物。此人年轻的时候也不过是一个主管御花园的

  • 袁崇焕之死虽然冤枉,就凭这一件事情,崇祯就有杀他的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崇祯杀袁崇焕罪状,崇祯杀袁崇焕也是无奈之举吗,袁崇焕与崇祯的关系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事例,光这一件事情,崇就可以致其余死地。崇祯皇帝刚继位,金兵就打了过来,崇祯皇帝十分的着急,心中强烈的希望,能够扭转辽东战局,于是立即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将辽东的全权事务交付与他。在详细谈论辽东整体战略的时候,崇祯皇帝问袁崇焕:女真族,已经蹦跶了十年之久,很多将于已经沦陷,袁将军

  • 若明朝是我国最后的朝代,我国是否不会受近代屈辱,而崛起于东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假如明朝是最后一个朝代,明朝是中国最久的朝代吗,明朝是不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朝代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清朝之后,封建制度就消失在中国大地。正如清代诗人朱孝臧所写的《南乡子》一词中所言:“一去不回成永忆。”对于清朝,特别是清朝后期,很多人都对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充满愤怒。01西方列强觊觎中国已久,到了清末,终于用坚船利炮和鸦片冲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政府和这些强盗国家签订了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