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暴病身亡还是被明军重伤:后金雄主努尔哈赤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暴病身亡还是被明军重伤:后金雄主努尔哈赤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14 更新时间:2024/2/7 4:39:37

有关于努尔哈赤的死亡,历史学界和民间一直都是众说纷纭,其中有一种流传比较广泛,支持的人比较多的说法就是努尔哈赤的死亡和一场非常著名的大战有关,这场大战就是“宁远之战”。这种说法认为努尔哈赤是在宁远大战的过程中,被守城明军的炮火击中,身受重伤的努尔哈赤就这样在这场战斗中死亡了。那么根据已有的史料,努尔哈赤的丝印确实是这个吗?如果不是,那真正死亡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宁远兵败

首先,我们如果要探究努尔哈赤的死亡原因,我们就要先从时间要素上来分析一下。努尔哈赤率后金的部队攻打宁远城的时间是在1626年的农历正月,结果是宁远城的守将袁崇焕英勇非常,而且战术指挥得当,最终击退了攻城的后金军队,守城成功。

▲清太祖努尔哈赤朝服像

然而无论是明朝方面官员呈递给皇帝的奏折,还是后来清朝方面的历史记载,都没有关于努尔哈赤在此次战役中负伤的说法。在宁远一战失败后,努尔哈赤并没有闲着,而是在这一段时间内做了不少事情,在这同一年的四月份,努尔哈赤就率领大军攻打了蒙古的喀尔喀部,这场战争一直打到了五月上旬,军队才返回到了沈阳。

病发说

到了五月末,蒙古科尔沁部的首领前来觐见,努尔哈赤出城十里相迎。说明在此期间,努尔哈赤的身体情况基本还是不错的。努尔哈赤身体情况的急转直下是在七月底,因此他决定到清河温泉去疗养身体。到了八月初,就传出了努尔哈赤病重的消息,努尔哈赤打算乘船回到沈阳,结果马上就要到达沈阳的时候,努尔哈赤没有坚持住,死在返回沈阳的途中。假如努尔哈赤是在宁远战役中身受重伤,再结合当时的医疗卫生条件,努尔哈赤根本无法熬到八月份,就更不要想期间还可以指挥战斗了,以及做的其他一些日常事务。

▲努尔哈赤骑马雕像

受伤说

关于努尔哈赤是因宁远战役受伤阵亡的的最初说法并非来自于国内,而是来自于李氏朝鲜方面的史料记载,朝鲜的李星龄曾经写过一本名为《春坡堂日月录》的书籍,在这本书中记载着他引用了朝鲜使团翻译的所见所闻。

▲“宁远之战”场景绘画

在这本书中,李星龄记载韩瑷亲眼目睹了宁远之战,而且还说“努尔哈赤先以重伤”,在后金军队的撤退后自觉地“因愤懑而毙”。既然连朝鲜使者都知道了努尔哈赤是被大明军队的火器炮火所伤而导致死亡的,那么对于这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事迹,明朝史料里为什么会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呢?

▲崇祯皇帝剧照

无论是蓟辽督师袁崇焕,还是兵部尚书王永光,在向崇祯皇帝上奏的奏折里,没有一个人的奏折提到了重伤努尔哈赤的语句。“前后伤虏数千,内有头目数人,酋子一人”。虽然高第在奏的奏折中声称:“枪毙一大头目,用红布包裹,从贼抬云,放声大哭……”但是高第也没有明确地说击毙的就是努尔哈赤本人。

众说纷纭

那么努尔哈赤死亡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如果综合所有的消息源就可以发现,明朝、朝鲜方面已经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确切的原因。努尔哈赤死后,袁崇焕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他立刻地上奏了朝廷,袁崇焕在奏疏里是这样写的“四乡络绎皆云,奴酋耻宁远之败,遂蓄愠患疽死”。也就是说,努尔哈赤是因病发而死亡的。在朝鲜方面的记载之中,“奴酋七月得肉毒病,沐浴于辽东温泉,而病势渐重,回向沈阳之际,中路而毙”。

▲沈阳故宫

除了袁崇焕的奏折,还有朝鲜方面的记载,其实还有一些其他人的记录也可以佐证努尔哈赤的真正死因。

当明朝在后金的不断冲击下渐渐稳住了阵脚,逐渐稳住了辽西的战局,以辽人守护住辽土,筑起了著名的“关宁锦”防线,遏制住了后金政权的不断进攻,打乱了后金的前进节奏,毛文龙在这个时候跨海远征,开镇东江,在皮岛地区收罗了大量逃亡的明朝南明,背靠着朝鲜建立了反清的基地,再加上不时地对后金的后方展开骚扰,破坏后金地区的活动根基,大大延阻了努尔哈赤率领的后金的前进步伐。

▲关宁锦防线图示

明朝御史汪若极在上奏给朝廷的走这里说道“奴焰大挫,一旦疽发,则伏天诛矣”。当时的明朝书生沈国元根据当时明朝官方所发行的邸钞公奏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做《两朝从信录》。在这本书中的内容写道,“本年初十日,老奴酋疽发背死”。在这本书的记载中,”“老奴酋”指的就是努尔哈赤,不管是明朝重臣的上书奏折,还是民间读书人的记载编纂,显然明朝的官方都认定了努尔哈赤是因为患疽而死的。

可怕的毒疮

所谓的“疽”实际上就是毒疮。在历史上有许多的名人都是因为这种疾病而死。比如说就在三国时期,曹休在石亭之战之后“惶恐之甚,气忧成病,到洛阳,疽发背而死”。在因为这种毒疮而死的历史名人之中,最有名的恐怕就要数北宋时期的名将狄青,“疽发髭,卒”。在古代时期,因为各种卫生医疗条件都不发达,毒疮这种疾病非常难以至于,即使是后金的一代雄主努尔哈赤也难以逃脱这种命运,最终也是不幸身亡了。

参考资料:

《清太祖实录》

《明熹宗实录》

《清入关前史料选辑》

更多文章

  • 和珅往赈灾的粥里放沙子,乾隆对他称赞有加,百年后获得世界肯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和珅为什么往粥里撒沙子,和珅在赈灾粥里放沙是不是真的,和珅往灾民的热粥里撒沙子

    比方说虽然是满洲正红旗人,可是也没享受到滔天富贵,因为他3岁时母亲因为生弟弟难产去世,9岁时父亲也因病去世。这样看来他真的是从一穷二白走上人生巅峰的典型人物,怎么着也能算一个小说男主了,只是后来大家也知道了。而这一部分是根本不可能忽略的真实,也是和坤的原罪,那就是贪婪。 和坤在点满当官的一些基础技能

  • 帝国日落与王朝诅咒:咸丰皇帝是如何挣扎于内忧和外患之间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咸丰皇帝生平,咸丰皇帝的悲惨命运,咸丰皇帝在位时的历史事件

    如何评价咸丰帝,太多的历史作品都只表现了咸丰帝疲惫虚弱的一面,可是把这个人真的放回历史,你就会发现,中国的那句老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那么的恰如其分。崩溃咸丰帝对自己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法拉住这个不停衰败的帝国了,甚至每天夜晚的午夜梦回,他都能隐隐约约听见整

  • 男子自称慈禧后裔,相亲节目“选妃”遭嘲笑,恼怒指责无人请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慈禧后代上非诚勿扰完整视频,小伙自称慈禧后人,清朝后人上相亲舞台

    异想天开一词出自《镜花缘》,比喻荒唐离奇,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意思是想象一些不太可能的事情,很多人不愿意面对现实,总是活在自己的想象里面。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众所周知,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延续了近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也宣告终结。清朝

  • 太平天国女状元傅善祥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傅善祥放弃挣扎,傅善祥美人计视频,太平天国傅善祥大结局

    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了几年之后便失败了,那这位女状元又何去何从了呢?时代背景太平天国是由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建立的反清政权,定都于天京,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城。洪秀全受基督教的教义影响,创立了太平天国,在太平天国中男女平等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的宣传,这一新颖的理念打破了当时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点,吸引了不

  • 他伺候康熙60年,主子驾崩后被雍正立即秘密处死,只因做错3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临终前将一串念珠交给雍正,康熙驾崩不传位给雍正,康熙最能干的大臣

    在清朝,有一个太监叫赵昌。身为太监,他把太监这份工作,做得十分出色。他是康熙帝身边的太监,追随康熙多年,还被提升为养心殿太监总管,可以称得上是康熙帝的贴身太监,他跟着康熙一起长大,康熙对他十分信任,还让他负责圣旨的传达。然而,雍正帝登基以后,并没有重用赵昌,也没有善待他,更没有赏他金钱,让他回家养老

  • 和珅真正的靠山并非乾隆而是他,此人若不死,嘉庆根本不敢杀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和珅哭的最惨嘉庆急着杀和珅,乾隆临死前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如果嘉庆不杀和珅那和珅能活多久

    清王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于年代较为接近,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清王朝的故事,而和珅便是许多故事的主角。传说中他是清朝第一大贪官,生平贪污无数,家中的财富甚至堪比国库。由于影视作品的影响,许多人都认为乾隆是和珅最大的靠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和珅的大靠山另有其人,此人如果不死,就连嘉庆也不敢随意杀死和

  • 嘉庆问和珅:你贪的钱花得完吗?和珅只答两点,令嘉庆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嘉庆晚年对和珅的评价,如果嘉庆不杀和珅那和珅能活多久,嘉庆问和珅你贪的钱能花完吗

    无论是我国封建王朝,还是现代,贪官污吏仍然不能完全杜绝。明朝的开国之君朱元璋为了惩治贪官污吏,更是发明了剥皮充草的残酷刑罚,但仍然有官员抱着侥幸的心理疯狂贪污。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一个人的欲望是永远也不可能被消灭的,但可以克制自身的欲望,靠正道来赚取财富,这也是先辈所告诉后人的“君子爱财,取

  • 嘉庆有多不靠谱?传位遗诏藏得太隐蔽,太后一道懿旨才让道光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嘉庆有遗诏吗,嘉庆为什么没有留下遗诏,嘉庆死前和道光说的话

    康熙本来是立有太子,但是后来经历各种问题,太子被废,九个儿子参与皇位的争夺,最后雍正成为最后的胜利者,继承皇位。雍正初年,雍正有感于父亲一朝皇子争夺皇位给争权带来的不稳当因素,于是确定了“秘密立储制度”,时先又皇帝选好继承人,将继承人的名字写入遗诏,放在盒子里后放在“正大光明”牌匾后,等到皇帝驾崩

  • 嘉庆时期侍卫能力有多差?百姓持械闯皇宫,竟然数位侍卫被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嘉庆的御前带刀侍卫名单,嘉庆的侍卫,嘉庆频繁遭刺杀

    事情发生在嘉庆十年二月二十,一个自称萨弥文的百姓手持铁枪直接就往神武门的甬道闯过去,神武门参将及侍卫们见状直接跑过去拦截,这个人二话没说,直接用手中铁枪对着侍卫们就开刺,双方在神武门甬道好一阵打斗,最终萨弥文不敌侍卫们人多,被护军图塔布夺了手中的铁枪,并用自己手中的武器刺击萨弥文的头颅,萨弥文倒在

  • 嘉庆九年,神武门再出事故,有僧人潜入皇宫就为见皇帝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嘉庆神武门遇刺,神武门故事50字,故宫神武门图片

    嘉庆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凌晨,京城街道上少有行人,除了醉酒大汉和打更之人,而皇城中行走之人多是各处侍卫们在进行巡逻,黑夜中有一人悄悄移动,跟在进出宫门的太监宫女身后,混入皇宫中,皇宫之中有很多房间,本来想见一见嘉庆的他根本不知道皇帝住在哪里,只能跟着感觉走,一路便悄悄到了奉先殿(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