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变法有一条内容:父子兄弟禁止同居,理解后才知道商鞅多厉害

商鞅变法有一条内容:父子兄弟禁止同居,理解后才知道商鞅多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246 更新时间:2024/2/22 12:17:16

更重要的是,商鞅的变法并没有随着他的死亡而被废黜,还能一直延续下来,已经深入到了封建政权的骨子里,这样的变法确实是值得称赞。

然而后世对于商鞅变法,也存在着一些质疑,比如他变法里面的一些内容,在现代人看来还是有些理解不了的,像商鞅在变法之后,就规定了,一家里面父子兄弟是不能在一起居住的。

商鞅的这个理念,倒是非适合现代,如今很多子女早早就与父母分家了,与父母在一起居住反而是少数人。

毕竟孩子大了,独立出去也是正常的事情,那么当时商鞅这么做,倒是有些不近人情,毕竟古代基本都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商鞅这样的政策,无疑会给国家带来不小的影响。

[var1]

那么商鞅为什么规定父子兄弟禁止同居?

其实商鞅禁止父子兄弟同住有两个主要目的。

第一是为了增加税收。

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弱,取决于人口税收,然而并不是人口多了税收就上来了。古代很多政权都是按照户籍来收税的,隐匿人口,隐匿税收的情况很常见。

比如这种群居式,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也没有正式步入先进的明时代,还保留着不少原始社会的习俗,政权也并不像后世那样强大。

因此很多国家的税收确实很低,像楚国那样的,基本就属于联邦制度的国家,国君的政令都无法传达到地方。

[var1]

商鞅来秦国之前,秦处在西部,这里也不是发达富庶的地方,秦国人口有限,也是非常贫穷落后。

增加税收是让秦国富强的关键,可要是继续按照原本的户籍收税,秦国底下大大小小的部落宗族,他们往往一大家族的人都住在一起,上户籍的时候都属于一个,几百人的家族也只能按照几个户籍收税。

这下他们就隐匿了大量的税收人口,这些宗族部落分割一下,秦国实际税收的基数就没多少了。

让父子兄弟分家居住,是非常有效的增税手段,他们都独立出来,户数就增加了,那样税收的基数就大大增加,原本隐匿的人口被释放出来。

无论是政府收取赋税,还是征发徭役,他们可用的人就更多了。

[var1]

后来看到秦国能频繁发动战争,国家的动员能力这么强,就是与商鞅这种分户政策有关,之后像隋这些朝代,也是按照商鞅的思路做的。

第二,瓦解地方宗族的势力。

古代的政权国家并不像现代一样,哪怕是封建朝里面中央集权最强的明清,也无法彻底解决地方豪强的问题。

在先秦时代这个问题就更加严重了,地方的宗族豪强,往往都是以同姓为基础群居在一起,可能一个村子都是一个宗族集体。

宗族里面的长老等人负责族内的事情,他们的权力非常大,朝廷要想与他们接触,就必须要通过这些人,他们既可以掌握族内交税,徭役这些分配,还有着自由执法的权力。

他们可以掌握族内人的生死,还可以动员族内的武装势力,商鞅来到秦国,发现秦国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宗族势力极强,还经常会出现械斗的情况。

这是指两个或以上的宗族势力火并,古代为了争夺资源这些,宗族械斗是常见的事情。

一旦发生械斗,就经常会出现大量的人员伤亡,这样的话国家的人口会大大受损,男丁是非常重要的劳动生产力,秦国原本人口就少,再加上频繁械斗,宗族大大阻碍了朝廷对于地方的控制。

商鞅用这样的方式,慢慢分化宗族的实力,让父子兄弟分家居住,他们之间的联系就没有之前那么强了,独立出来后,也很难形成抱团的地方势力。

[var1]

当然,商鞅的政策并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古代的人员流动性非常有限,大部分的人一辈子就待在那个地方,根本不可能走出去。

哪怕是分开居住,这些人也都住在一个区域,因此他们还是会形成强大的宗族势力。

可无论哪个朝代,都没办法彻底解决地方宗族的势力,商鞅的政策也只能是尽量弱化这些宗族的实力,让秦政府的动员能力得到提升。

当然,弱化了宗族,也就渐渐加强了民族国家的意识。

在宗族势力极强的地方,人们的国家意识是不够强的,大部分的人眼里只有自己的家庭宗族,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一份子。

[var1]

秦国之前打仗,战场上逃兵的比例非常高,也被嘲讽是内斗内行,外战外行。

分开居住之后,他们的宗族意识会被弱化,这样他们就会寻求政府的庇护,渐渐他们的国家意识就会变强。

之所以中央集权的国家能有那么强的动员能力,就是他们的人民国家意识非常强,然而像楚这些地方势力太强的国家,他们的内部就不是非常团结,很容易被分化瓦解。

商鞅变法里面,很多的政策都是针对秦国的宗族势力,这也是社会转型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阻碍,宗族存在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var1]

在原始社会没有宗族抱团,人类可能很难生存下去,可到了封建时代,这样的情况就改变了,不过政府并不会彻底消灭宗族,它们是被削弱,从而演变为政府统治地方的工具。

更多文章

  • 还记得统一十六国的鲜卑族吗?他们的后代都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鲜卑族分布图,历史上的鲜卑族到哪去了,鲜卑族有几个部落

    鲜卑族两晋时期建立了代国、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西燕、南凉、西秦等政权,后来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在439年统一了北方。北魏灭亡之后,又出现了高氏(东魏—北齐)和宇文氏(西魏—北周)两大王朝。鲜卑族在北方的统治大约有150年。不过,目前中国的56个民族中却没有鲜卑族,那么鲜卑族都去哪里了呢?[var1

  • 孔子门徒中的商业奇才,子贡的4大经商之道,你学到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孔子经商之道,孔子的发家致富之道,孔子做生意的道理

    而他的老师正是著名的孔子,子贡在孔子众多弟子之中又属于最富裕的人。据说,子贡十六七岁开始就拜入孔子门下悉听教诲,在学习多年之后逐参悟出一些经商之道,并且写成书册来受益后人,故此就被人们称为儒商的鼻祖。孔子门徒中的商业奇才,子贡的4大经商之道,你学到了吗?不忘初心,经世济民。子贡可能是受到了孔夫子的儒

  • 战国七雄都有很强的实力,为什么偏偏是秦国统一了全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为什么战国有七雄秦国只灭了六国,战国七雄秦国成为七雄的主要原因,战国七雄为啥六打一也打不过秦国

    一,独以一面制诸侯的地理优势秦国位于关中地区,是著名的天府之国。关中自古为四塞之地,东边有函谷关、崤关、武关、潼关等要塞扼制通往关东的要道,易守难攻;北边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在匈奴崛起之前,该地区是没有任何强大的游牧民族威胁;南边是秦岭、大巴山,道路难行,难以对关中造成威胁;西边则是西羌、义渠、西

  • 如何看待“五胡乱华”:我们不能因为一个羯族而否定整个十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五胡之乱完整版,五胡乱华的过程,中原历史上的五胡乱华

    一,五胡乱华是外族入侵吗?以上两种观点,我不会轻易同意任何一种,也不会轻易反对任何一种。我只能在读完了十六国的历史后,进行了具体、客观的分析。在我看来,该时期的历史是复杂的,我们想要搞清楚,也必须要保持理智。首先,我们来谈谈“五胡乱华”是外族入侵还是内乱。读了两汉魏晋的历史,我认为站在当时的情况来看

  • 楚国是西周的诸侯国吗?历史证明楚国和西周是两个对峙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西周时期的楚国,西周分封制下的楚国,楚国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吗

    楚人的祖先是传说中的祝融、颛顼,实际上和黄帝并非是一个系统的。《史记》认为颛顼是黄帝之孙,实际上并没有依据(史记将所有的民族都划归了黄帝系统,甚至包括匈奴,显然不可信)。楚国的祖先颛顼最早生活在黄河下游地区,是东夷族的一支,以鸟为图腾。因为辅助少昊有功,被封高阳氏(杞县),后来楚人又迁徙到了商丘、帝

  • 用《山海经》破译后羿射日:其中隐藏着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信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山海经北山经里面有后羿射日吗,山海经射日原理,后羿射日历史真实事件

    在《山海经》中有一些后羿射日的记载,不过基本不见于今本。唐人成玄英《山海经·秋水》云:“羿射九日,落为沃焦”。宋代《锦绣万花谷》引《山海经》云:“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到了西汉时期,人们又丰富了羿射九日的传说。其《淮南子》有云: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

  • 男子亲历鬼门关七分钟,醒来画出“地狱景象”,神似《山海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鬼门关十八层地狱图片真的,山海经里的鬼门关图片,民间传说中的鬼门关

    [var1]很多人都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人死后究竟是怎样的呢?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认为在人死之后会灵魂会前往阴曹地府,在那里有判官来判定一生的善恶,最终决定下一世投胎何处。当然关于阴曹地府鬼门关仅仅只是人们的想象,并没有证据证明它的真实性。然而有一位男子却亲身经历鬼门关长达七分钟,在他醒后画出了“

  • 三星堆发现了传说中的扶桑树?《山海经》的记载完全不可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山海经记载的扶桑神树,三星堆出土的扶桑神树,山海经关于扶桑的描写

    [var1]很显然,青铜神鸟树就是传说中的“扶桑”。在传说中,扶桑树是太阳栖息的地方,而青铜神鸟树上的火轮就代表太阳。那么这九只鸟代表什么呢?代表乌鸦,古人有“金乌负日”的传说,认为太阳中间是乌鸦。实际上,这个金乌就是太阳黑子。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古代文献《山海经》对扶桑树有记载。《山海经·海

  • 秦国10大名将:杀神白起排名第一,有一人曾经佩五国相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国三大名将白起,秦国战神白起有多厉害,秦国的大将白起是一个怎样的人

    1,白起白起是秦国后期最重要的名将之一。前293年,白起担任秦国主将,在伊阙之战中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从此一战成名,升为国尉(太尉,相当于全国总司令)。前292年,又攻陷魏国61座城池。前280年后,白起两次征伐楚国,攻占了楚国首都郢以及巫、黔中郡,楚国被迫迁都。此后又参与上党

  • 大秦帝国的战争机器是如何运转的:得意了秦国之君,苦了秦国之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秦帝国的早期历史资料,大秦帝国中秦国的地位,大秦帝国秦国统一的过程

    一,一断于法想要一个国家要像机器一样高效地运转,那么就需要集权。将权力集中在一人之手,这一人便可统一号令,调集全国资源,进行了统一的部署。而战国的法家,就是这么想的。当商鞅到达了秦国之后,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君权。[var1]春秋战国时代,处于贵族社会末期,旧贵族的残余势力依然十分顽固,他们凭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