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宋宦官第一人,胆子大,手段多,差点二次改写历史

大宋宦官第一人,胆子大,手段多,差点二次改写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226 更新时间:2024/1/19 11:06:41

宋朝宦官干政的事,比起前边的汉唐后边的明清,都少的多。

原因是制度管得好,坚决不许宦官参与政事。

太祖赵匡胤刚上台,宦官不超过五十人。

大臣家都不许私养阉人,民间擅自阉割小孩的,死罪。

等等一系列政策,比较开明人道。

事情总有例外,还是有几个宦官以能力心机成为帝国的重要事件中的重要人物。

王继恩,就是一个。

01、宋太宗继位

宋太祖开宝七年冬天一个深夜,太祖赵匡胤突然死亡。

没有留下遗言由谁继位。

当时有资格继承大统的三个人,弟弟赵光义、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

开宝宋皇后,意思是让赵德芳继位,就让大太监王继恩去找赵德芳进宫。

赵光义时任开封府尹、晋王。

亲王加开封府尹,从五代开始,就是储君的意思。

赵匡胤也公开表示过:“晋王龙行虎步,将来必为太平天子。”

整个庙堂,应该心许光义接班。

王继恩以此为由,自己做了个决定,去叫赵光义进宫。

他直接就往晋王府赶。

途中碰上光义的心腹程德潜,德潜说他一晚上睡不着,梦中总有人叫他快起床到晋王府去。

俩人一道去见赵光义,报告消息。

光义大惊失色,这深更半夜进宫,吉凶难料。

犹豫难决,王继恩催促道:“要快点,迟了就让别人抢先了。”

下定决心,三人踏着纷飞的大雪,进宫。

宫门关着,老王说让我去通报一下,程德潜说:“还通报什么,直接闯进去。”

推开宫门,三人大踏步进宫。

听到声响,宋皇后问:“德芳来了吗?”

王继恩答:“晋王来了。”

看到赵光义,宋皇后吓得花容失色,开口就叫“官家”

——皇帝的俗称:“我们娘儿的性命,全靠你了。”

光义哭了:“不要担心,咱们共保富贵。”

这样光义继位,就是宋太宗。

后来对宋皇后很薄情,死后就停殡在寺庙里,没让她和太祖合葬。

程德潜一路官运亨通,王继恩更是成为太宗面前的大红人。

02、镇压李顺起义

王继恩早年跟着宋太祖经历过战阵,胆气也足,是个军官料。

太宗继位,成了非常受信任的人。

雍熙北伐,老王是后勤总司令,负责各路的补给,还兼着天雄军的监军。

领导宠信,自己能力强,老王进入工作的高光时期。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四川爆发王小坡李顺起义。

王小坡战死后,李顺率军越打越壮大,攻克成都,占领四川大部,自称蜀王,建立“大蜀”。

大宋朝堂震惊,派遣王继恩为两川招安使,统帅大军入蜀镇压。

这种以绝对优势兵力打击弱小敌人的战役,派遣的司令,忠诚为第一,能力过得去就行。

王继恩挂帅,战略战术水平相当不赖。

兵分两路,一路从水路进川,自己率军从陆路攻打剑门栈道。

他乘农民军全力攻打梓州,剑门守军不足的情况,快速攻下剑门关,并剿灭了周围的农民军,打通了四川和陕西的通道。

这样就背靠大后方,保证宋军后勤补给,立于不败之地。

农民军与宋精锐禁军交战,战斗力就不如,连连吃败战。

第二年,王继恩就包围成都。

战打到五月,成都拿下了。

农民军被杀三万多人,李顺不知所终。

起义被全部镇压下去。

王继恩这下手里有权有兵,骄横霸道,派头摆得十足。

每回出行,前呼后拥,甚至有专门拿棋盘、赌具的人跟着。

随便抓人杀人,抢东西。

他的手下也很残忍,副将卫绍钦,是个典型。

有个和尚说愿意修个庙,完事后自焚谢大众。

卫绍钦等庙盖好,就堆起木柴,逼和尚坐上去放火烧,和尚受不了要下来,卫绍钦让士兵用叉子摁住,活活烧死。

这样的人为守卫将帅,四川老百姓叫苦连天。

03、宣政使

幸好太宗还派了大臣张咏入川为知州,管理行政。

王继恩抓了几千人,说是乱民,要严惩。

张咏教训一通后,全放了。

王继恩大怒。

张咏说:“以前李顺让老百姓变成强盗,现在王大人您和我张咏一起,让强盗变回老百姓,这不是好事吗?”

堵得老王说不出话。

王继恩的兵乱抢东西,张咏抓来就丢井里淹死,根本不和王继恩打招呼。

终于约束住无法无天的乱兵。

张咏再给宋太宗写报告,王继恩军纪太坏。

四川各地基本平定,王继恩就被调回中央去了。

这一回算是立了大功,无比荣耀。

中书省的宰相建议:给王继恩一个宣慰使。

这时候宋太宗就表现出相当理智,不因为王继恩立了大功,也不因为王继恩是自己的人。

还是不同意授予他宣慰使这个职务。

宣慰使,是州一级的军政一把手,国政之本。

无论如何,王继恩终究是个太监,不能干政预事。

但还是要安慰表扬一下,几个翰林学士一合计,专门设了个“宣政使”官职给王继恩,在原来的两川昭宣使之上。

王继恩帮助宋太宗顺利登基,得到好处,品尝到权力的滋味。

他那颗不安分的心,总在打着小算盘,想为自己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宋真宗赵恒画像

04、继承人

宋太宗有九个儿子,长子赵元佐很聪明,长得非常像父亲,太宗特别喜欢他。

十三岁时跟着太宗打猎,一只兔子在太宗马前跑,元佐一箭就射中。

一起打猎的辽国使者都惊叹不已。

太宗北伐,把赵元佐带在身边,有意让他熟悉军旅之事。

派给他的师傅都是博学大儒,着意培养。

太宗的帝位是哥哥传的,按约定要再传给弟弟赵廷美

大概是太宗起了私心,要传位给儿子。

于是没多久,就有廷美勾结宰相卢多逊有谋反嫌疑的消息,廷美被撤去一切职务,下放到地方。

大小臣子都不敢说话,只有元佐站出来替廷美申辩。

但没用,没多久廷美就死在地方上了。

看来元佐是个善良的人,受不了刺激,疯了。

动不动拿刀子捅人。

这个状态当然不能继承帝国的皇位。

最后在名相寇准的努力下,太宗定下元佐的同母弟弟老三赵元侃为太子。

并改名赵恒。

太宗后期,明德李皇后不喜欢赵恒,王继恩也看出来了,元佐虽然有“疯”病,但时不时表现出来还是很聪明。

王继恩又想再来一次宫廷政变,扶持李元佐上台,那样他的功劳就不得了。

老王开始活动,和李皇后、副宰相李昌龄、禁军司令李继隆等人结成小团伙,紧锣密鼓地筹划拥戴李元佐上台。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这一回他碰上了号称“大事不糊涂”的大宋名相吕端

吕端雕像

05、碰上高手

吕端这个宰相,小事从来不过问,但大事上很有原则,很有办法。

太宗皇帝公开表扬:吕端大事不糊涂。

太宗至道三年三月十九,吕端入宫探视太宗病情。

看出太宗已经非常危险了,傍边只有李皇后和王继恩。

吕端敏锐地发现不正常,回到办公室,立即给太子赵恒写封密信,要他马上进宫,以防不测。

正在这时,王继恩来了。

说奉太后命令请吕端进宫商量事情。

如果说王继恩是只老狐狸,吕端就是千年狐狸精,他立即明白,宋太宗已去世,老王这伙人要搞事。

他不动声色请王继恩进密室商议。

待老王进门,自己一转身出来了,一把关上门,搭上钥匙,卡塔一声,把门锁上。

命令卫士,我没回来,绝对不放王公公出来。

就往宫里去了。

王继恩被反锁在密室里,目瞪口呆,喊破嗓子没人理会。

真是强中更有强中手,这一回是彻底地栽了。

吕端到万岁殿,见到李皇后。

主心骨王继恩见不到人,皇后磕磕巴巴地说:“继承人以年长为上,相公您说是不是?”

吕端平静地说:“皇上当年立太子,就是为了今天。他尸骨未寒,怎么敢改变做法呢?”

李后被堵得无语,摇摆了。

吕端说:“还是按皇上生前的安排吧!”

太子赵桓也到了,就在万岁殿太宗的灵柩前,确定他为继承人。

赵桓在大殿上接见大臣,面前一面帘子。

吕端走上前去:“请陛下让臣子们瞻观圣容。”

帘子打开,赵桓冲吕端微微一笑,吕端这才下拜,领着大臣们三呼万岁。

赵恒登上皇位,就是大宋朝的第三任皇帝宋真宗。

被关在密室里的王继恩,不知道几天后才被放出来。

降级为右监门卫将军,下放到均州。

李皇后那边,真宗、吕端也没有深究,几个大臣,降级使用。

比如李继隆将军,还是李皇后的亲哥哥,只是象征性地敲打下就放过。

这也是吕端政治上非常成熟的体现。

王继恩在均州过得日子并不好,没多久就死了。

这个胆子大,手段多的太监,差点第二次改了一下历史。

看来一个人不可能运气一直好。

终有一天,从哪里爬上去,就会从哪里跌下来。

更多文章

  • 杨家将历史上的原型,为什么北宋快灭亡时,杨家将视而不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家将真实历史记载,杨家将在北宋真的是这样辉煌吗,历史上杨家将真实的样子

    从历史来看,杨家将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的军事家族。他们的故事是在北宋初年发生的,由于他们的故事不仅具有正面影响且流传性广,所以在北宋中叶时,他们的故事就以极快的速度在天下各处流传。事实上,杨家将并非每个人都骁勇善战,比较擅于战斗的大约只有杨业、杨延昭、杨文广三人。其中,杨延昭是杨业的次子,也就是第二子,

  • 陷害岳飞的奸臣万俟卨,他的名字怎么读?他是汉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万俟卨简历,万俟卨和谁害得岳飞,万俟卨是汉人吗

    可惜就是这样一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民族英雄,却被小人暗算、被佞臣构陷,最终却得到的是一个被他所效忠的主君怀疑、被皇帝赐死的下场。直到经年以后,才得以被蒙冤昭雪,得到他死后应有的厚葬。相信对于岳飞的被暗算的事情上,世人第一反应就是,被称作千古第一大佞臣的秦桧夫妇,因此在岳飞被厚葬后,在

  • 崇祯自缢殉国,生前也没有修建陵寝,死后是谁把他葬在十三陵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崇祯是被谁葬进十三陵的,崇祯是怎么进十三陵,崇祯死后多少人殉葬

    “开局一个碗,结束一根绳”,是人们对明朝的开局和结束的概括。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身世还是非常的悲惨的。不仅当过和尚撞过钟,最落魄的时候还当过乞丐要过饭。正是因为朱元璋有着这样的经历,所以人们才会说明朝时开局时一个碗换来的。到了明朝末期,李自成入关,大明王朝岌岌可危。再无力抵抗李自成和其他起义

  • 宋朝败给西夏最窝囊的一次,从此之后,大宋朝更是受尽了屈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对西夏的战争,宋朝为什么打西夏,宋朝抗西夏

    “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期间,随着宋夏之战进行到白热化,关于宋军主将韩琦与范仲淹的童谣传遍了大江南北,宋军在西夏战场上高歌猛进,得胜的消息不断传回朝廷。面对来势汹汹的宋军,李元昊焦头烂额,不得不采取假和议的方式向宋军示弱。然而,韩、范二人面对和议的态度却截然相反

  • 朱元璋问沈万三,桌上的猪蹄叫什么名字,沈万三说了3个字保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问沈万三桌上猪蹄叫啥视频,朱元璋试探沈万三,朱元璋第一次见沈万三

    沈万三,元末明初的首富,听说他有一个价值连城的宝物,不管发什么东西进去,都会变成珍宝。当时的明朝,连年灾荒,资金不足。所以朱元璋向当地的富商募资,调整生产力。因为重农抑商政府,导致商人地位极其低下。沈万三为了提高商人的地位拿出了一大笔钱讨好朱元璋。朱元璋由贫民出生,常年被地主阶段压迫,对商人带有偏见

  • 朱元璋最善待百姓,为何后世却成了暴君模样,到底得罪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是个暴君为何如此受推崇,朱元璋是怎样的暴君,朱元璋最痛恨哪些人

    朱元璋的善待百姓措施,主要有三点:1)法令的严苛朱元璋有鉴于元朝官员贪腐造成的严重后果,制定了封建社会史上最为严苛的法律《大诰》——“凡贪墨六十两者,一律杀无赦”“剥皮实草,鞭杀”。大诰而对盗匪流寇,抢劫者亦是严厉惩处。《大明律》中“凡窃盗已而不得财,笞五十,免刺”“三犯者绞。以曾经刺字为坐”。“凡

  • 朱元璋曾留下一支神秘军队,朱允炆为何到兵败也没能用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允炆的意思,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什么锦囊妙计,朱元璋没有留一个武将给朱允炆吗

    而身为爷爷的朱元璋知道自己死后,可能会有人造反,图谋不轨,所以就给自己的孙子留了一支王牌军队,来保证朱允炆的安全和政权稳定,可最后朱允炆到兵败,也没能用上这支军队,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来好好的说说。1、“靖难之役”发生的原因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嫡长子继承制,说白了就是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才有资格当皇太

  • 宋江被杀时,好兄弟呼延灼为啥不愿救其一命?他俩原来有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江收服呼延灼,宋江被毒死后为什么没人报仇,宋江被杀死为什么不帮他报仇

    他们就是宋江和呼延灼,一提起宋江,想必每个人都不陌生,曾经他怒斩阎婆惜后被朝廷判成了死罪,不过幸得梁山兄弟搭救他一命,随后宋江来到了梁山,最后成为了梁山的第一把手。不过宋江心中是一直希望被朝廷招安的,这也让梁山的命运走向了死亡。因为听到宋江有招安之意的时候,梁山的兄弟们是极其反对的。而且结局证明,宋

  • 蒙古和金国大战20多年,金朝灭亡时到底有多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蒙古与金朝的关系,为何南宋和蒙古联合灭金,蒙古为什么要连宋灭金

    纵观蒙古帝国崛起的过程,金国是蒙古人称霸天下的道路上最强大的敌人。在蒙金战争的中后期,金军曾多次在野战中击败蒙古军,尤其是在金国迁都到开封之后,金宣宗和金哀宗在陕西、河南、山东一带组建了“关中-黄河”防线,屡次挫败蒙古军的入侵,就连蒙古大汗窝阔台亲征也以惨败告终。最后不得已之下,窝阔台命令托雷借道南

  • 荆轲献给秦王的究竟是什么地图?自然是督亢地图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荆轲献给秦王的督亢图是什么,荆轲刺秦王地图,荆轲刺秦王里督亢指哪里

    《史记·燕召公世家》:太子丹阴养壮士二十人,使荆轲献督亢地图於秦,因袭刺秦王。《战国策·燕策三》: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秦国横扫天下的时候,处于危机当中的燕国,想着派人其行刺秦王,而想要得到秦王召见,燕国用樊於期的人头,还有燕国督亢之地的地图作为诱饵。[var1]督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