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明朝要设置奴儿干都司,它真的能有效控制和管理东北吗

为什么明朝要设置奴儿干都司,它真的能有效控制和管理东北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487 更新时间:2024/1/1 19:40:50

明朝是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也是汉人建立了最后一个朝,朱元璋为了他所建立的大明王朝万年永固,为新生的明朝进行了很多的制度改革,其中在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将原来行中书省的职责一分为三,分别由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简称按察司)、都指挥使司分掌一省行政、司法、军事,并称“三司”。三司互不统属,各对中央负责。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都司负责管理所辖区内卫所,以及与军事有关的各项事务,是地方平时最高军事领导机构,分别隶属于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并听命于兵部。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军区。都司所在依次设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经历司经历、都事、断事司断事、副断事、司狱司司狱等职务。

不仅在各省设立都司,在边防要地则单设都司,实行军民合一的统治, 比如辽东都司。辽阳都司都是设在边疆的,最初都司的设立是分行中书省的军权的,只是单纯的军事组织,但是在边疆的都司兼管民事,是地上方实际的统治机构,其实明朝在边疆设立都司,主要是为了控制和管理边疆,比如在永乐年间设立的奴儿干都司,即使为了管理东北和招降女真的。

奴儿干和东北地区

奴儿干都司,主要是指的都司设立在奴儿干这个地方,奴儿干一听就不是汉语,奴儿干是女真语,其意思为图画的意思,表示这里山川景色美丽如画。奴儿干这个地方,元朝的时候在这里设置了征东招讨使,管理和征收骨嵬部(库页岛)的军赋。也就是说那个时候这里已经属于了元朝。而14世纪50年代,在敦敦河口的哈儿分之地,建立了“吾者野人,乞猎迷瞪处诸军万户府”,由黑龙江下游的兀者、乞列迷等部管辖。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已经东北地区有朝廷建立的管理地方的组织了。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后,多次派遣官员到这里进行“招抚”。明太祖时,元辽阳行中五省章刘益捧着辽东地图来降靠明朝。后来在辽东地区设辽东都指挥使司,领有25卫,其范围至甲绿江,西至山海关,南至旅顺口,北至开原的三万卫,北部辖区还包括了辽河。明太祖降哈纳出后,明军曾出开原,驻扎在松花江南北两岸,也就是说此时明朝已经在东北军队驻扎过,不过此时明朝也没有实际上对东北进行管辖,但是已经开始经营东北了。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朱元章经营东北的基础上,更加强了管理。永乐元年,朱棣派官员往谕奴尔干,至吉(乞)列迷诸部招扰,这一次的招抚对明朝影响很大,效果也十分显著,当年十一月,女真落首阿哈出等入朝朝见,明朝沿用金恤品路建州之名,在其地设建州卫(黑龙江东宁县城),任命阿哈出为指挥使。十二月忽剌温(呼兰)女真部首领西阳哈、锁失哈等来朝,明朝在其地设兀者卫(呼兰河中下游),西阳哈被任命为指挥使,锁失哈为同知。 标志着明朝开始对女真进行招降和管理。

永乐二年,东北地区各部首领相继入京,归附明朝,成祖朱棣在此设立了奴尔干,建州等十卫, 任命把刺答哈等做奴尔干卫的指挥同知等官,另外各部的首领义被任命为指挥同知等职务,而且赐给他们造印官绶袭衣。明政府为了便于管理东北地区的各族人民,从永乐元年( 1403年)到永乐七年(1409年)在斡难河、黑龙江流经的南北区域,以及松花江、乌苏里江、格林河、享滚河等流域,设置了132个卫。于是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野人女真诸首领相继归附。至此,明政府基本上统一了东北地区。

奴儿干都司

虽然说明朝在永乐时期基本上统一了东北,但是却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在永乐七年奴儿干官员忽刺佟奴来朝,奏请在奴儿干设立元帅府。明成祖朱棣在当年的闰四月下令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由东宁卫指挥康旺为都指挥同知,千户王肇舟等为都指挥佥事。六月,又设置了奴儿干都司经历司,设经历一员。永乐九年( 1411年)明成祖专门派遣内官亦失哈等率千余军官,25艘巨船,护送康旺等顺黑龙江而下,就任到亨滚河口对岸特林的奴儿干地就任。直到此时隶属于明朝中央政府的努尔干都司才真正的成立。奴儿干都司的成立主要是明朝想要有效的控制东北地区,有这么一个正式的机构,对明朝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新成立的奴儿干都司,主要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城等地,是当时东北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而且是明朝中央政府设立的正式机构。当然了当时的明朝为了有效的管理奴儿干都司,在设立了奴尔干都司之后,明朝政府又陆陆续续建了很多的卫所。我们都知道卫所是明朝的军队编制,想要管理这一地区不是凭借少那些首领的归附和明朝设立机构就能管辖的,必须要有军队威慑,所以明朝政府设立了军事卫所。

英宗正统十二年(447年;共建卫所184个,千户所20个。到万历年间,所建卫所达到384个,千户所24个。政令所行西起斡难河(鄂嫩河),北至外兴安岭,东抵大海,东北达库页岛。仅黑龙江南北地区的卫所,其数量就有67个。斡难河卫、卜鲁丹河卫等十四个卫所,设在斡难河以东,嫩江以西,包括呼伦贝尔地区和黑龙江上游南北地区。沿精奇里江设立的有脱木河卫、古里河卫等5个卫。

精奇里江是黑龙江北岸支流,那里的垦荒历史有200多年,沿流域出现了专事农业的一些村屯,如博和哩屯、吴鲁苏屯、黄河屯(海兰泡)等,这便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江东六十四屯”。

在黑龙江城以东,到与松花江汇合处附近地区的卫所有可令河、木鲁罕山、哈喇察、兀喇卫等9个卫。以库鲁河为中心(伯力附近)设立了乞勒尼、忽鲁木、喜申、古鲁、亦儿古里等5个卫。撒儿忽,哈儿分等4个卫则沿敦敦河流而设。沿格林河设立了葛林、忽石门、卜鲁兀等5个卫。沿亨滚河(黑龙江北岸支流)设立了饮真河、满泾、朵儿必河等7个卫。奴尔干、兀的河、和囊哈儿、波罗河(两个卫在库页岛上)四个卫设立在由黑龙江到库页岛一带。在乌苏里江东部地区,还设了克默而河、亦麻河、失里、恨克、双城(俄称乌苏坦克斯克)等14个卫,一共是67个卫所。

这些卫所的设立,让明朝有足够的军队应对奴儿干都司的发生的突发状况,确保明朝在东北地区的统治和管理,也证明了这一地区一直是我国的领土,直到鸦片战争前,这67个卫所无可争议的都是我国的领土,所以说奴儿干都司的设立,确实形成了对东北强有力的管理。

奴儿干都司设立对明朝和东北的影响

奴儿干都司是明朝中央政府设立的,具有绝对的权威,宣布明朝对东北地区的统治,无论是名义上还是形式上,东北地区都属于明朝。既然是明朝政府设置的正式机构,那总要有权威,总要能说明东北地区是属于明朝政府吧,那怎么证明呢?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赋税

既然奴儿干都司是明朝的地方,那么这一点地区就有义务想明朝政府交纳赋税。奴儿干都司向明朝交纳赋税是和内地是一样的。奴儿干都司通常是上缴当地的土特产,如海青、大鹰、鼠雕、白兔、黑狐、貂鼠、阿胶、海豹皮、海獾皮、殳角(海象牙)。鲸须、好刺(各色鹿)、马、失刺孙(即土豹)、金钱豹皮等。

这些都是奴儿干都司当地才有的,你让他们交纳粮食之类的也不现实,所以用这些当地的特产充作赋税,这也证明了他们是大明的地方,因为大明内地都是要叫赋税的

服从中央政令

努尔干都司是明朝中央设立的,官员是明朝中央任命的,一切都要服从中央,所以奴儿干都司的所有卫所,所有的官员都要绝对服从明朝中央,无条件的服从,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实际上,都如此,这也说明努尔干都司属于大明。一个国家不可能有多种政令,奴儿干都司既然属于大明,所有的政令都是有命朝廷出。

奴儿干都司设立对东北地区的影响

既然奴儿干都司属于大明,那么东北地区和明朝的其他地方是一样的,明朝廷也要对这个地方进行开发,明朝廷为了方便由内地到奴儿干地区的交通,从而便于送件、运送官兵等,设立了东西两条驿站线路。

一条是 “海西东水陆城站”自海西底卡失站(今黑 龙江双城县西,拉林河畔花园屯古城),向东北沿松花江而下,直到黑龙江下游奴儿干都司治所附近的满泾站,有50余个城站分布在此条驿站线路上。另条叫“海西西陆路”,从肇州起,经松花江、洮儿河往西直到兀良河(今满洲里附近)。

这两条驿站路线又连接了辽宁省东都司辖境内的驿路。这样一来使得处于边远地区的奴儿干都司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了。明朝政府还在驿站经过的地区征调劳役、畜力,设置站丁、站狗。为了运输的需要,明朝政府还在今吉林省吉林市附近松花江畔建立了船厂制造船只。这些举措无疑是加快了东北地区的开发,使得东北地区和内地的交流加强,无论是对明朝中央还是奴儿干都司地方都有好处。

另外,明朝中央政府还在当时奴尔干都司的治所特林建立了一座供奉观音的永宁寺, 并在两旁立了两块石碑,一块是在永乐十一年 (1413年)所立,碑上刻有《敕修永宁寺记》:另块是在宣德八年(1433年)所立,碑上刻有《重建永宁寺记》。这两块碑记,记载了明朝政府经营和管理奴尔干都司的经过。两块碑文均用汉文、蒙古文、女真文、藏文四种文字书写。碑文中的官员,有汉族人、蒙古族人、女真族人和其他少数民族,这证明奴尔干都司是明朝这个多民族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虽然现在永宁寺早已不存在了,但这两块石碑曾经在原址巍然挺立500年,这是我国对东北地区拥有主权的最佳证明。

所以说当时明朝政府设立了努尔干都司,不仅拓展了疆土,使得明朝的疆土扩大,还有效的开发了东北地区,使得明朝中央政府对东北地区的加强,也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出现了无数真心为明朝服务的少数民族首领,比如亦失哈、康旺等人对创建和经营奴儿干都司的贡献很大。

根据史料记载自永乐七年(1409年)奴儿干都司筹建,直到建成并受命管理和经营,他们经历了全过程。在20多年中,亦失哈共巡视达十次之多。他们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采取柔化抚恤政策,使奴尔干都司所辖地区的少数民族与明朝的关系极为密切。如永乐五年(1407年),到京师朝贡的纳木河等部落的首领就有三百人。永乐十年(1412年),奴尔干等处部族头目到京师朝贡的有78人,可以说,亦失哈、康旺、王肇舟等人在从事东北边疆的经营方面,贡献巨大而卓越。·所以说设立奴儿干都司对于明朝和东北都是双赢。

总之奴儿干都司的设立促进了该地区各族人民与汉民族人民的往来和联系,同时加强了明朝中央政权对奴儿干地区的行政管辖,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更多文章

  • 原来不夜城在宋朝时候就存在了,以为古代天黑就该睡觉的少年的你太单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的青龙城,宋代东京城,历史记载的真实不夜城

    其实这种说法不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古时候很多朝代,为了防止有不法分子趁夜作案,通常都是有宵禁制度的。简单来说就是晚上不能出去,要是出去就当你是犯人捉拿,不仅要挨板子,还要罚钱,哗啦啦可能一个月的收入就没了。如果要是有急事外出,比如为了婚丧吉凶以及疾病买药请医的私事,才可以得到街道巡逻者的同意后行走,但

  • 元朝的红巾军起义是怎么回事?起义结果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朝末年红巾军在哪起义的,元朝末年起义的队伍有名将吗,元朝末年起义的部队

    可是,朝廷却因为洪水泛滥,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想起治理黄河了,于是从各地征调了15万民工,强迫他们去疏通黄河。这就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情绪。这时候,黄河两岸流传开一首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民谣在治河民工中也广为传唱着,不久,一些民工果然在河道底下挖出一个独眼石人,消息立刻在民工中传

  • 元朝的后裔本想复国,却遇到一军队,结果全军覆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威名远扬,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帝国蒙古帝国,当时蒙古帝国的铁骑英勇无畏、十分善于作战,在当时强盛一时,但是由于帝国内部部落太多,语言有时还不同,其心也不同,短时间还可以,但长时间就不行,如果没有有能力的人,也无法压制,所以当元朝灭亡,退居蒙古后,各个部落积累的矛盾一下爆发,开始相互征

  • 为何李世民当上皇帝后, 没有像刘邦和朱元璋一样屠戮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和朱元璋的关系,李世民当皇帝的原因,李世民打得过朱元璋吗

    可李世民的帝位到底来的不算光彩,而他手下的尉迟恭、秦琼等人不仅参与了夺嫡,更是手握重兵立下了数不尽的汗马功劳,正所谓“功高盖主”,其他朝代的皇帝例如刘邦、赵匡胤、朱元璋等人在登基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之前的有功之臣屠戮殆尽,而李世民却并没有这样做,反而修建凌烟阁充分褒奖,对这些功臣给予了充分的肯

  • 为何明朝以来不再定都长安?若此子不死,西安可能会取代北京!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为何唐朝之后不再定都西安,明朝不迁都南京吗,明朝在西安建都了吗

    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然而,元明清三朝统治者均迁都北京,虽偶有变动,但时至今日依然是全国政治经济文

  • 为什么强盛的明朝,打不过一个小小的部落,还导致自己的皇帝被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明英宗却和祖宗们不一样,十分大意。他认为明朝是天朝上国,对进贡者的赏赐非常丰厚。蒙古的一支部落——瓦剌,他们的太师就利用明英宗这点,用贡品骗取明朝的赏赐。同时瓦剌还利用这些财物,为入侵明朝做准备。公元1449年,瓦剌发动了对明朝的战争,明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论国力,明朝比瓦剌强,为什么

  • 同样是开国皇帝,为何秦始皇不杀功臣,刘邦,朱元璋却诛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跟朱元璋谁更厉害,朱元璋有没有评价过秦始皇,秦始皇和朱元璋刘邦

    不过同样是开国皇帝,对待功臣却大不一样。秦始皇虽然有些暴政的倾向,动不动就杀人,而且还是一杀一大片。但是秦始皇却很少诛杀功臣,甚至可以说没有。尉缭子曾表示秦始皇是一朝得志,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换做其他皇帝早就处死了。然而秦始皇在把人追回来的时候,依旧让其做官,而且还是原封不动的把官位给他。而刘邦和朱元

  • 为什么宋朝的书院那么兴盛,只是因为重文轻武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著名的六个书院,宋朝书院的性质,宋朝书院发展原因

    原来,他上的是湖南大学,前身为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确乎也有千余年历史了。现代大学校史溯及到古代书院是否合理?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但由此可见,书院作为旧时教育机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程朱理学靠书院传承发扬、陆王心学依托书院开花结果,明代士人还以书院为根基,组建东林党,左右朝

  • 元朝灭亡,明朝建立,为何大明能不费一兵一卒统辖西藏?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朝在西藏设置了什么机构,西藏是怎样纳入元朝,明朝是怎样灭亡元朝的

    自秦以降,虽然郡县制已成主流,而历代王朝仍有分封,尤其是汉初刘邦实行郡国并行体制、明初朱元璋大封同姓藩王之举。这些分封大致出现在王朝初期,究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另一方面却是极其狭隘和自私的,即为了确保皇权永远不流落于外姓人手中。对于藏族地方而言,历代中央王朝对藏封赐的最根本的历史基础就

  • 他是继朱元璋之后的第二位皇帝,因一致命弱点,皇位生生被人夺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允熥向朱元璋要皇位,还有比朱元璋开头更惨的皇帝吗,朱元璋死后的下一位皇帝是谁

    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个将这种共性表现到极致的一个皇帝。对于曾经与其并肩作战的各位兄弟,甚至是后来对他忠心耿耿的臣民们,他也没有手软过。然而身为一个从他人手中夺来江山社稷,而又心怀慌乱生怕被人再次抢走的皇帝,他不得不这么做。冷酷这个词汇就是朱元璋身上的一个深刻的钢印。做这些事的时候只顾心中的恐惧,害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