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明朝以来不再定都长安?若此子不死,西安可能会取代北京!

为何明朝以来不再定都长安?若此子不死,西安可能会取代北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783 更新时间:2024/1/17 8:35:37

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

然而,元明清三朝统治者均迁都北京,虽偶有变动,但时至今日依然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实早在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本打算迁都西安,此事因何受阻?那还给从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说起!

公元1355年10月,朱元璋正在率部正在奋力攻打应天府(现南京)时,忽获喜讯,原来老婆马氏给他生了一个大胖儿子。长子的出生,给酣战中的朱元璋带来了莫大的欣喜,随即刻下八个大字:“到此山者,不患无嗣。”一副有子万事足的架势!

这个小屁孩就是朱标,朱元璋对他寄予厚望,亲切地称呼他为“阿标”,寄希望他能成为老朱家后世子孙的标杆。从此,朱标就一直以嫡长子的身份成了朱元璋的接班人,朱元璋当吴王,他是世子,朱元璋当皇帝,他理所当然成为太子。

在朱标五岁的时候,朱元璋就请来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儒宋濂来进行蒙教育。随着朱标不断长大,朱元璋给他找了很多老师,其中就有刘基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冯胜、康茂才、耿炳文、邓愈、汤和等一干开国元勋,这简直就是要给太子东宫开府建衙的节奏,要知道这些老师几乎汇集了帝国的全部精英啊!

朱标尽管生于安乐,但并没有一点纨绔子弟的恶习,最可贵的是,他生在帝王之家,但品性纯良,殷勤恭孝,颇具儒者风范,并时常劝说朱元璋不要妄开杀戒。朱元璋对朱标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很早就让他参与政事。

公元1391年,一个偶然事件改变了历史走向。最早明朝的政治中心在应天府,由于朱元璋造反时打着“日月重开大宋天”口号,要光复大宋,最终确定两个首都,以汴梁(现开封)为北京,以应天府为南京,为抵御北元反扑,长期定都汴梁。

这样子过去了二十多年,在朝中大臣的建议下,朱元璋突然对古都长安产生了浓厚兴趣,毕竟长安的名声很盛,便派遣太子朱标前往巡视关中,颇有迁都长安的打算。

朱标到了长安,带人绘制了详细的关中地区全景图,足迹遍及八百里秦川,全面分析了定都长安的利弊。可能由于来回奔波,路途遥远,舟车劳顿,再加上朱标身体底子本身就薄,很快就病倒了。尽管如此,病中的朱标还多次奏请朱元璋迁都长安,可惜不久便病重去世了。

这是朱元璋晚年最沉重的一次打击,长安作为他的伤心之地,让这位垂暮老人彻底断绝了迁都的想法。

试想如果朱标不死,随着帝国君权的巩固,估计也就没有明成祖朱棣啥事了,无论朱元璋还是朱标,肯定是要迁都长安的,那么大明帝国的历史也许会改写,也许今天我们的首都就是西安了。当然,迁都何方?孰好孰坏,千秋基业,众说纷纭,不予论道。

只是可惜那古老的长安城,就这样失去了再次作为国都的机会!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强盛的明朝,打不过一个小小的部落,还导致自己的皇帝被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明英宗却和祖宗们不一样,十分大意。他认为明朝是天朝上国,对进贡者的赏赐非常丰厚。蒙古的一支部落——瓦剌,他们的太师就利用明英宗这点,用贡品骗取明朝的赏赐。同时瓦剌还利用这些财物,为入侵明朝做准备。公元1449年,瓦剌发动了对明朝的战争,明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论国力,明朝比瓦剌强,为什么

  • 同样是开国皇帝,为何秦始皇不杀功臣,刘邦,朱元璋却诛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跟朱元璋谁更厉害,朱元璋有没有评价过秦始皇,秦始皇和朱元璋刘邦

    不过同样是开国皇帝,对待功臣却大不一样。秦始皇虽然有些暴政的倾向,动不动就杀人,而且还是一杀一大片。但是秦始皇却很少诛杀功臣,甚至可以说没有。尉缭子曾表示秦始皇是一朝得志,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换做其他皇帝早就处死了。然而秦始皇在把人追回来的时候,依旧让其做官,而且还是原封不动的把官位给他。而刘邦和朱元

  • 为什么宋朝的书院那么兴盛,只是因为重文轻武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著名的六个书院,宋朝书院的性质,宋朝书院发展原因

    原来,他上的是湖南大学,前身为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确乎也有千余年历史了。现代大学校史溯及到古代书院是否合理?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但由此可见,书院作为旧时教育机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程朱理学靠书院传承发扬、陆王心学依托书院开花结果,明代士人还以书院为根基,组建东林党,左右朝

  • 元朝灭亡,明朝建立,为何大明能不费一兵一卒统辖西藏?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朝在西藏设置了什么机构,西藏是怎样纳入元朝,明朝是怎样灭亡元朝的

    自秦以降,虽然郡县制已成主流,而历代王朝仍有分封,尤其是汉初刘邦实行郡国并行体制、明初朱元璋大封同姓藩王之举。这些分封大致出现在王朝初期,究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另一方面却是极其狭隘和自私的,即为了确保皇权永远不流落于外姓人手中。对于藏族地方而言,历代中央王朝对藏封赐的最根本的历史基础就

  • 他是继朱元璋之后的第二位皇帝,因一致命弱点,皇位生生被人夺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允熥向朱元璋要皇位,还有比朱元璋开头更惨的皇帝吗,朱元璋死后的下一位皇帝是谁

    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个将这种共性表现到极致的一个皇帝。对于曾经与其并肩作战的各位兄弟,甚至是后来对他忠心耿耿的臣民们,他也没有手软过。然而身为一个从他人手中夺来江山社稷,而又心怀慌乱生怕被人再次抢走的皇帝,他不得不这么做。冷酷这个词汇就是朱元璋身上的一个深刻的钢印。做这些事的时候只顾心中的恐惧,害怕自己

  • 他是明朝首富,每日三班艺伎演奏开宴会,修筑长城的资金由其赞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防卫的壕堑是人工修筑的吗,明朝全国的城墙什么时间修筑,明朝两个富豪请客吃饭的故事

    沈富作为明朝的首富,世人俗称沈万三,单从名字上看就觉得贵气十足,一个“富”字是他的底气,更是他能载入史册的资本。作为明朝首富的沈富,首先就是田产非常多,多到什么地步呢?基本上全国范围内都有沈富的田产,丰富的田产在握,想不发家都难。外界对于这个神秘的首富页充满了探索欲,更编造了这样的传说,认为沈富有一

  • 他受朱元璋遗诏,辅佐建文帝,因身份特殊,朱棣为杀他煞费苦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棣与建文,朱棣杀朱元璋的主要原因,朱元璋死后朱棣的野心

    而在洪武末年,朱元璋经过数次的清洗,蓝玉、李善长、胡惟庸等人都被诛戮殆尽,而皇太孙朱允炆年幼,一如燕王朱棣等藩王又手握重兵,时局颇有隐患,而朱元璋在为孙子朱允炆留下善于防守的耿炳文之后,还在弥留之际托孤留下密诏,以梅殷辅助朱允炆,胆敢有违者,为朕伐之。而当建文帝登基之后,采纳了黄子澄、齐泰等人的建议

  • 为何说“靖难之役”的元凶是朱元璋,而非朱允炆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真的是被朱允炆害死的吗,靖难18名将,朱元璋杀功臣害了朱允炆吗

    为什么说靖难之役的元凶是朱元璋而不是朱允炆呢?第一、藩王实力都很强大,给朱允炆留下后患。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害怕儿子危及到他的地位,就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离皇宫都比较远,朱元璋根本控制不了他们,所以藩王的势力日益膨胀。等朱元璋驾崩后,藩王的实力特别是燕王朱棣的实力最为强大。中国历代的君位继承

  • 元顺帝真的是朱棣的亲生父亲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元顺帝是朱棣的亲生父亲吗,元顺帝与朱棣关系,朱棣是陈友谅亲生的吗

    具体的说法就是,当年徐达率军攻了大都,元顺帝仓皇北朝,所以元朝就此灭亡。但正因为元顺帝逃的比较仓促,所以有很多东西都没有来得及带走,其中就包括一些美丽的妃子。其中有一位妃子洪吉喇氏,非常美貌,所以一下子被明太祖朱元璋看中,纳入后宫,封为碽妃。正是因为在元顺帝逃走的时候,这位妃子已经怀孕,所以后来生下

  • 元灭明立,遗留的蒙古人为什么没造反?朱元璋“灭族”手腕太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在元末乱世之中,在群雄并起的年代中能够脱颖而出夺得天下,一方面是他个人的出色的政治眼光和军事能力,另一方面就是他知人善用,手下能征善战、计谋超群之人不在少数。最关键的就是他对待蒙古人的手段实在是高明到令人佩服。直到后来朱元璋夺了蒙古人的天下,做了天下之主,还是奉行这条政策,所以明朝建立后很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