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建立之后,建立了多元的法律体系,这种体系存在哪些弊端呢?

元朝建立之后,建立了多元的法律体系,这种体系存在哪些弊端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9 更新时间:2023/12/30 16:17:08

一、元朝时期的司法制度

元朝时期的法律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与完善过程,元世祖在平定南后对混乱的法制状况,"始定新律,颁之有司,号曰至元新格"。

到仁宗即位后,又将《至元新格》内有关风纪等内容单独列出,辑录成书,号《风宪宏纲》。时至英宗,又在前代帝的基础之上加以损益,成《大元通制》,其中主要包含了诏制、条格以及断例三部分内容。至此,元朝"南北异志"的法律体系确立完全。

元朝时期的司法体系还有其独创之处,即元朝不设大理寺,而是由刑部与大宗正府共同担任最高审判机构。大宗正府秩从一品:

"凡诸王驰马投下蒙古、色目人等,应犯一切公事,及汉人奸盗诈伪、蟲毒厌魅,诱掠逃驱、轻重罪囚,及边远出征官吏、每岁从驾分司上都留住冬诸事,悉掌之"。

从中可见,元朝初年,大宗正府的职权繁多。至至元九年(1272年)元廷将大宗正府的权利进一步进行划分,成为只理蒙古事宜的机构,并且下令“诸王为府长,悉御位下及诸王之有国封者”。

此时的大宗正府成为了管理蒙古贵族法律事务的机构,到致和元年(1328年),大宗正府的职权进一步变化,只掌管上都以及大都地区蒙古人并怯薛军站色目与汉人的法律事务,其职责范围进一步缩小。

而作为另一最高审判机构的刑部,其最初的职责为"掌天下刑名法律之政令。凡大辟之按覆,系囚之详谳,孥收产没之籍,捕获功赏之式,冤讼疑罪之辩,狱具之制度,律令之拟议,悉以任之"

由此可知,在元朝初年,刑部掌管着天下各部的规章制度。而后随着大宗正府职权范围的缩小,刑部又掌管着各路府州县汉人、蒙古、色目的词讼问题。

二、在元代将民间的民事与刑事案件称之为"词讼"

"词讼"的过程较为复杂,元朝规定刑事案件可以随时进行诉讼,但是民事案件却有相应的时间限制,即“三月初一日住接词状,十月初一日举行”,在十月初一官府开接官司后,告状的百姓需呈递词状来禀明诉讼内容。元代针对词状的要求也甚为严格,一般由书铺代为执笔进行词状的书写,如无词状,一般官府是不予以接受诉讼请求的,甚至词状当中的内容如有不清楚之处,官府也可以拒绝受理案件。

元朝有明确规定,“大小征告词讼,自下而上,不得越诉”。如此,县、司便成为百姓进行词讼最基础的审判机构。而在审判过程中,元朝又“约会制”最为普遍,陈高华在其所著《元代的审判机构与审判程序》一中,将"约会制"进行了如下概括:

1、重大的刑事案件,无论涉及哪一种人户,都由地方行政机构审理,按照既定的顺序判决。

2、一般刑事案件和所有民事案件,由各系统的管理机构审理;如实其他各种户与民户发生词讼,则由地方行政机构通知其他户的管理机构,约定时间,共同审理。

3、约会三次不到,便由地方行政机构独自审理。

在此种约会制度下,较好地缓解了民户之间的诉讼矛盾。但是,在诉讼审理的过程中"管民官约会他每呵,不肯来。告讼的百姓每生受,勾当也误了",送样的行为屡有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也破坏了元朝司法程序的正施行。

不仅如此,在审判机构层级划分明确的情况下,飞地行政区的存在也为元代词松带来了诸多的影响。

三、飞地行政区对于元代诉讼问题的影响

有关元代飞地行政区对于元代词讼的影响,王恽曾上书言:

"切见曹州所辖城县,去本州走百余里。……一岁之间,事为不少,……词讼、申糜一切事理,人吏往还一千四百余里,其于难易不较可知。"

可见飞地行政区在词设等问题方面确有诸多不便。

首先,在"南北异志"的法律体系下,蒙古贵族掌握着一定的审判特权。

而中书"腹里"地区的飞地作为各诸王驰马投下的五户丝封邑,其词讼问题便因为特权阶级的存在而出现混乱状态,大蒙古国时期尤甚。当时投下贵族对于封邑内的民户享有生杀大权,而汉人世侯也享有司法方面的特权,这便使得审判机构不能真正的深入到地方,开展词讼工作。后元廷罢世侯、迁转地方势力的举动才使得这种混乱状态逐渐明晰,实现了司法由朝廷统一管理。

其次,元朝的诉讼体系层级划分明确。

地方县司主要负责当地的民事案件以及情节轻微的刑事案件。时人胡祗通曾指出,"细民之所争,若无异事,不多婚姻、良贱、钱债、止田、户口、斗殴、奸盗而已,此皆县令之职"。

由此可见,元朝时期县、司主管的皆为民众的日常事务,"所犯若无重罪,司、县皆当取决"。司、县的此种职权只限于非重刑案件,在发生恶性刑事案件,甚至是聚众谋反等案件后,司、县需将此类案件尽快移交路、府、州治所。

元朝针对重刑案件的审理有明确的规定:"应有重刑,司县略闻是实,即合解赴各路州府推问追勘结案。"如此,司、县将重刑犯人移交上级治所的规定对于飞地而言极为不便。元代飞地大多远离上级治所,类似于禹城县、井怪县等据上级治所韦百里之遥,此种情形下将重刑犯人移交上级治所的过程中需要穿多个其他路州的辖区,如此便要承担更大的押送风险,并且往复一千四百余里的距离,对于交通不太发达的古代社会而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给县级地方行政机构增加额外的负担。

除此之外,元朝规定:"诸州县邻境军民相关词松,元告就被告论官司归断,不在约会之例。"元(原)告跟从被告所在州县进行词讼,不需要在另行约会,这是元廷为简化约会制度而施行的措施。但是蒙元时期,"腹里"地区飞地行政区纵横交错,更有飞地与飞地相连的情况发生。此种情况下,词讼官司的审理就变得错综复杂。一但县、司"断不当理",百姓便可"赴上司陈诉"。如此之下,词讼问题便愈加复杂。

元朝的词讼体系虽然对各级地方政府的职权均划分明晰,但是飞地行政区的存在仍给元代词洽带来了不便利的因素。不仅百姓词讼、状告不便利;县、司呈报官司、押解重刑犯人也存在着诸多的隐患与困难。

更多文章

  • 元朝严密监控百姓,为什么朱元璋却说,元朝“以宽失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元朝是被朱元璋消灭的吗,朱元璋说元朝以宽仁治天下,朱元璋拿下金陵对元朝的影响

    (朱元璋画像)其一,我们知道,古代统治者都追求“德政”。尧舜时期的德政,是后期历代统治者的样板,是历代统治者积极追求的目标。如果某个皇帝实施德政,那么他在历史上必将留下令名,从而成为历代皇帝学习的榜样。比如汉文帝、宋仁宗,明孝宗等,就被后世反复提起。既然德政很重要,宽厚仁爱很重要,反过来,严刑峻法与

  • 他是皇后的叔叔,也是宋朝的名臣,却在死后被开棺割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最悲惨的皇后,宋朝名臣名将一览表,宋朝开棺

    历史上对韩侂胄的评价也是很两极化的。有人说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主张伐金,结果战败,误国误民;也有人说,在那个时代背景,没有对与错,只有“和”“战”两种主张,而主战的这一方,又恰恰是比较爱国的一方。不管韩侂胄是忠臣还是佞臣,他为北宋的繁荣发展还是做出了贡献的。皇后韩氏在位时,韩侂胄也算是有可以撑腰的

  • 为除掉这个家族,明朝军队深入不毛之地、断水断粮,也要追击千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洪武初年,元惠宗北奔应昌,依然想着恢复实力,以图中原。明太祖朱元璋连续用兵,逐个消灭了盘踞在内地的元朝残存势力,夺取了辽东、漠南、甘肃等一些地方。朱元璋剧照朱元璋承认元朝的封建正统地位,对其治绩予以肯定朱元璋在洪武初年曾多次发表文告,阐明明朝统治集团对元朝的态度。这些文告以及有关文件充分肯定元朝是中

  • 为什么李自成和张献忠在明朝时期那么顽强,对上满清却不堪一击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明军和李自成哪个更强

    简单说来,李自成、张献忠都坚持了初心,但是明朝和清朝的实力却长江后浪推前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从起义到最后失败,总体实力变化都不大,甚至说后期的实力要强于崛起时的实力,战斗力总体上是在线的。但是,明朝后期的军队,基本都是磨洋工不干活,喜欢“打活仗”。而且很多管军和民军都是乡里乡亲

  • 为什么朱棣攻下南京之后,大多数臣子都支持他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在南京当皇帝多少年,刘伯温是朱棣的臣子吗,朱棣是如何一步步打入南京的

    首先我们来说说朱棣为什么要起兵,又为什么要能攻打下应天。这要从朱元璋的分封制度说起。朱元璋贫苦出身,打下来江山之后,就担心人家夺取他朱家的江山,外人始终是外人,还是他们朱家自己人靠谱。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朱元璋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了,就是分封诸王,他把自己的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封到各地,分驻

  • 元朝曾有97年的历史,但为何少有人提及?这3点原因,后人难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元朝的历史资料真的很少吗,元朝为什么历史资料不多,元朝历史事件讲解

    唐、宋、元、明、清,是如今国人最为熟悉的5个历史朝代。这5个朝代,是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段历史,随着文化教育与历史文化的普及,很多人已经知道了很多朝代的历史故事。但,在这5个朝代当中,却有一个朝代几乎是很少有人提及。这当中的原因也是值得人们仔细体会!这个很少被人提及的朝代,就是元朝。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

  • 为什么朱元璋能够从一个放牛娃成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能成为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是最牛的皇帝吗,朱元璋一个穷苦放牛娃的逆袭之路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能从一个放牛娃,一个和尚成为皇帝呢?顺天应人元朝统一天下手,实行种族制度,汉人处在最底层,根本不把汉人当人看,是下等人,早就引起了人民的不满,加上元朝统治末年,天灾不断,而元朝统治者又对人民收取苛捐杂税,进一步激起了民愤,终于忍无可忍的人民揭竿而起,各地烽火不断,红巾军不断的冲击着元

  • 为什么明朝要设置奴儿干都司,它真的能有效控制和管理东北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都指挥使司详细编制,明朝占领过东北吗,明朝控制东北的机构

    明朝是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也是汉人建立了最后一个王朝,朱元璋为了他所建立的大明王朝万年永固,为新生的明朝进行了很多的制度改革,其中在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将原来行中书省的职责一分为三,分别由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简称按察司)、都指挥使司分掌一省行政、司法、军事,并称“三司”。三司互

  • 原来不夜城在宋朝时候就存在了,以为古代天黑就该睡觉的少年的你太单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的青龙城,宋代东京城,历史记载的真实不夜城

    其实这种说法不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古时候很多朝代,为了防止有不法分子趁夜作案,通常都是有宵禁制度的。简单来说就是晚上不能出去,要是出去就当你是犯人捉拿,不仅要挨板子,还要罚钱,哗啦啦可能一个月的收入就没了。如果要是有急事外出,比如为了婚丧吉凶以及疾病买药请医的私事,才可以得到街道巡逻者的同意后行走,但

  • 元朝的红巾军起义是怎么回事?起义结果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朝末年红巾军在哪起义的,元朝末年起义的队伍有名将吗,元朝末年起义的部队

    可是,朝廷却因为洪水泛滥,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想起治理黄河了,于是从各地征调了15万民工,强迫他们去疏通黄河。这就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情绪。这时候,黄河两岸流传开一首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民谣在治河民工中也广为传唱着,不久,一些民工果然在河道底下挖出一个独眼石人,消息立刻在民工中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