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能:百战佐朱棣,靖难第二功,爵位传了12代,却与明朝有始无终

朱能:百战佐朱棣,靖难第二功,爵位传了12代,却与明朝有始无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956 更新时间:2024/1/21 6:21:32

明朝对礼制有严格规定。一般来说,王子服丧,可以弃朝三日,公主服丧下葬,可弃朝一日。如果是君王或者大臣的话,最多在年末离朝一天。即便是极受恩宠的大臣,也只是离朝三天。

朱棣为了朱能不仅停朝五日,还将其封为亲王,可见朱能在朱棣心中地位有多重。

朱能雕像

四公之一

朱能之所以在军事方面十分突出,主要是遗传了其父亲朱亮的能力。

朱元璋打天下除了有自己的族人之外,还有六位姓朱的臣子。他们是朱升、朱高祖、朱寿、朱潜、朱鼎和朱亮。其中,被朱元璋列为“圭臬”的名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作者就是朱升。朱亮则是朱元璋手下十分彪悍的将领。朱亮很早就追随明太祖朱元璋,为朱家打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朱能出生于洪武三年,比朱棣整整小了十岁。他从小就跟着朱亮在北平生活,后来,朱亮承袭了父亲的职位,很早就在燕王朱棣府中做事。

朱元璋

朱能跟随朱棣南征北战,因为见识到朱棣多次在困难中突出重围,使得朱能的军事才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明史·朱能传》中这样记载;朱能十分善战。而朱棣手下的张玉则十分善于谋略,张玉和朱能好似朱棣的左膀右臂。朱棣的“太平四公”中,其他三位都比朱棣入伍早。对于朱能来说,他就是朱棣的嫡系了。

如果不是朱允炆听从黄子澄的建议“削藩”,或许朱棣还会怡然自得地做着燕王。

在朱允炆不断削藩的动作下,许多藩王人心惶惶。

朱能雕像

其实,朱允炆最想削藩的就是燕王朱棣。燕王虽然年纪大,但是能力最强。不过,朱允炆身边的黄子澄建议,朱棣实力太强,还是先从弱小的其他藩王开始。

朱允炆实在没有想到,很多藩王悄悄地联系了朱棣,朱棣在一众藩王的“鼓动”下,最终密谋兵变。朱棣利用时间差秘密制造武器、储存粮草。

公元1399年6月,燕王不仅带兵直接反抗朱允炆,还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靖难,朱能则一路辅佐朱棣作战。

按照朱元璋的设置,朱允炆手中的军队力量远胜于燕王朱棣。不过,双方交战开始,朱允炆因为指挥不当,使得朝廷正规军队节节败退。

朱允炆

在一众将领的辅佐下,朱棣则一路高歌,他先后夺取了北平九门、蓟州等地。

朱能辅佐朱棣作战中,也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朱能与张玉联手,一举消灭了北平布政使。此外,朱能还带队拿下了九门。再后来,朱能又率部一举拿下了遵化、蓟州等地。

真定之战中,朱棣带着朱能一举打败耿炳文的军队。耿炳文溃不成军逃走,朱棣却抓住机会乘胜追击。

要知道耿炳文是朱元璋留给孙子朱允炆的守城大将,他曾为大明朝立下赫赫战功。虽然耿炳文在与朱棣对阵中,率先败下阵来。不过,在后来的交手中,耿炳文很快占据了主动。

朱棣

黄子澄好像一位“优秀”的助攻手,居然在耿炳文占优势的情况下,用李景隆换下了耿炳文。

后来,朱能率部击退江阴侯拿下了大宁。再后来,朱能又在郑村坝之战中击败了李景隆。

公元1400年,朱能又接连攻下广昌、蔚州和大同。1400年1月,燕王朱棣对阵时被困,好在朱能及时赶到,成功保护朱棣突出重围。

靖难第二功

公元1401年1月9日至10日,在山东聊城爆发了一场著名战役,即东昌之战。

东昌之战无论对于朱棣来说,还是对于朱允炆来说,都是双方最期待的一场战役。不过,对于朱能来说,东昌之战也是最悲戚的一场战役。

朱允炆派出盛庸,组织朱棣率军入城。朱棣则坚持带头冲锋,没想到盛庸打开了一个口子,故意将朱棣引了进去。

这时候的朱棣还没有想到,自己早已经是四面受敌。盛庸叫上其他三支军队,各军正在缓缓会合。

此时的朱棣已经被牢牢围住,站在阵外的朱能眼见形势不妙,立即冲进阵营中救主。不过,此时的朱棣已经被盛庸牢牢围住,自然不会轻易放人。

这时候,盛庸的圈子越来越大。

平燕将军总兵盛庸与兵部尚书铁铉率领大军,一举歼灭朱棣数万精兵。

朱能的眼里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找到朱棣。只见他一路厮杀,终于在朱棣抵抗不住的时候找到了他。

朱能一心护主,他将自己的战马让给了朱棣。随后,他抓起另一匹战马。朱能将朱棣牢牢护在身后,为了帮助燕王突出重围,他一路厮杀。最终,朱能为朱棣开出了一条血路。

当朱能回到阵营时,身上已经多了十多处刀伤。对于朱棣来说,如果不是朱能冒死冲进敌军阵营营救,或许自己早已经战死沙场了。有了这样一份情谊,朱能在朱棣心中的分量更重了。虽然朱棣获救了,但是他却失去了另一只“手臂”。

原来,张玉并不知晓朱棣已经获救。他在阵营中反复作战,一直在寻找朱棣。最终,张玉被盛庸包围,力竭而死。

张玉死后,朱棣更加珍惜朱能。后来,朱棣在夹江之战中再次遇到了盛庸。虽然盛庸手里有火力颇猛的火药,但是朱允炆下令不得伤害燕王。

因此,盛庸对付朱棣的时候,并不敢硬来。最终,双方再次血战四个小时,朱棣手下的许多猛将都一一战死。

因为东昌之战败得太过于彻底,朱棣痛心疾首。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朱棣身边的许多将领萌生退意。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朱能抵抗住了压力,劝阻朱棣继续坚持。

在朱棣落入下风的时候,朱能再次展现了实力,他率军一举打败盛庸,令燕王士气大振。

后来,朱能率兵再次破了常德、定州、衡水。再后来,朱棣率领朱能攻克了东平、汶上。

“想当年汉高祖刘邦也经历过十战九败,最后都能拿下天下。我们虽然偶有失败,但是也打下了多场胜仗。难道就因为一两次挫折就要放弃,甚至退兵吗?”

后来,朱棣听从了朱能的建议,最后一路从长江攻入了南京。

朱棣即位之后,曾表示过,“助我成大业者,乃能也”。可见,朱能在辅佐朱棣上位作用之大。

朱棣占领泗水之后,进入金川门,最终正式控制了南京。几日后,朱棣终于登上皇位,成为大明朝历史上第三位皇帝。

爵位传承12代

朱棣顺利即位,他清理完建文帝旧臣之后,便开始对有功之臣授予奖励。

朱棣封朱能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兼职右柱国、特进荣禄大夫等官职。此外,朱棣还设立了四个公爵,即齐国公丘福、成国公朱能、荣国公张玉和景国公陈衡。

不得不说,朱棣的一众将领中,朱能的军事才能相当之高。很多人认为朱能的地位仅次于丘福,可以说朱能是朱棣评定灾祸的第二功臣。

公元1406年,外戚发动叛乱,朱棣派去的使臣接连被杀。对方的举动令朱棣愤怒不止,他思来想去,最终派出朱能远赴安南征讨。

为了给朱能打气,在他出征之前,朱棣亲自为他践行。为了不辱使命,朱能更是立下豪言。令朱棣没想到的是,朱能率一众大军进入广西境内,因为不适应南方天气,朱能在军营中病逝。

朱棣听闻噩耗悲痛不已,后来,他下令追封朱能为东平王。不仅如此,为了表达自己对于朱能的哀思,他还连续弃朝五日。按照这个标准,朱能在朱棣心中的分量可谓相当重。

朱能为人豪爽义气,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从来不以自己出身高贵看轻任何一人。军中将士们听闻朱能因病去世的噩耗,也纷纷表示悲痛不已。

虽然朱能去世了,但是朱家的荣光却一直没有褪去。朱能的儿子朱勇,承袭了朱能的爵位。朱勇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将领,在土木堡之变中,朱勇为了保护朱祁镇意外战死。

再后来,朱勇的儿子朱仪承袭了朱家的“衣钵”。不得不说,朱能的后人们都很有出息。他们有的成为了军中将领,也有人成为了朝堂之上的文臣。

到了朱家第12代成国公朱纯臣这里,却辜负了朱家的嘱托。原来,朱纯臣并未听从朱由检的叮嘱,居然公然打开了朝阳门。按照当时的做法,朱纯臣就是在主动投降。

或许朱纯臣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叛徒行为,并未得到李自成的待见。李自成入宫之后,朱纯臣成了他第一批处死的叛徒。

参考文献

[1]《明史·朱能传》[M] 北京:中华书局,1974.卷145

[2]范景华.朱棣爱将张玉死于何人之手?[J].文史知识,2013(10):54-58.

[3]陈昌旺. 明成祖朱棣的军事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

更多文章

  • 明朝的“朝贡贸易”为女真人的崛起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朝贡骗局,明朝朝贡贸易的目的和影响,朝贡贸易开始的时间

    欢迎观看 编者导读:公元1368年,元朝帝国在以朱元璋为首的势力不断蚕食下拉下了帷幕,至此,这个由蒙古族在中原地区建立起来的大帝国走向了尽头,与此同时,历史又吹响了大明王朝的“号角”。众所周知,明朝建立初期,周边局势依然处于一个十分不稳定的状态,被赶出中原的元朝残余势力依然盘踞在明朝帝国的北大门虎视

  • 明朝最大规模廷杖, 一天140人被打屁股, 起因竟是大臣不让嘉靖认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大臣被当众打100板子,明朝的廷杖有多可怕,明朝太监打官员板子

    虽然明朝中后期的各位皇帝也知道廷杖吓不住那些官员们,但是苦于没有其他办法,在气头上的皇帝们往往只能选择用廷杖来发泄一下心中的郁闷,所以在明朝,要在其他场合看到大臣们的屁股不容易,在朝堂之上却很常见。 明朝最大规模的一次廷杖发生在嘉靖年间,这一次一共有140多位大臣被打了屁股,其中被打死16个,想象

  • 明朝旧臣争相劝李自成登基, 话语肉麻, 还提前把朱元璋牌位扔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对李自成评价,李自成没有像朱元璋一样夺取天下,朱元璋和李自成见面时会说什么

    李自成进京 三月二十三日,明朝降臣朱纯臣、陈演二人率百官劝进,但是被挡在宫外,没有见到李自成,纯属热脸贴了冷屁股。这个朱纯臣也是个极不要脸的人,他是明朝靖难名将朱能的后代,世袭成国公,李自成攻北京时,朱纯臣献齐化门(今朝阳门),真是对不起他的祖宗。 齐化门 之后,不断有人劝进,二十五日李自成任命的

  • 明朝将领自相残杀, 一方投降清军, 另一方屠杀明朝百姓泄愤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皇帝上吊自尽 在史可法、马士英等内阁大学士的建议下,原明朝江北地区被划分成四个辖区,由自北方逃来、且有拥立之功的四位武将分别防守。兴平伯高杰镇守徐州、泗州地区;广昌伯刘良佐镇守凤阳、寿州地区;东平伯刘泽清镇守淮安、扬州地区;靖南侯黄得功镇守滁州、和州一带。弘光朝表面上已经建立起了稳固的防守体系

  • 司马光砸缸救人家喻户晓,但缸中的小孩是谁?难怪历史书从来不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司马光砸瓮救友表现了他什么品质,司马光砸缸家喻户晓完整视频,司马光砸大缸

    “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请以武关之外易黔中地。”这是出自于《资治通鉴·周赧王四年》中的片段,《资治通鉴》作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由司马光所编撰的,但是我们最早熟知司马光的并非《资治通鉴》,而是关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也由于传播正能量,被人们广为熟知和宣传,那么司马光砸缸所救出来的小孩到底是

  • 她是朱元璋最长寿的女儿,19岁守寡,历经八朝享皇后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一生的三个女儿,朱元璋最长寿的女儿,朱元璋一共几位皇后

    别看含山公主又是长寿而终,又是享受皇后待遇的,实际上她的一生,过得并不顺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关于朱元璋最长寿的女儿,含山公主的一生。含山公主出生于洪武十三年,她的生母是高丽人,姓韩。韩妃是高丽献给朱元璋的礼物,所以到了朱元璋的后宫,韩妃的地位并不高,加上思乡情切,其生下含山公主后不久便去世了

  •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留下的一句话, 让朱棣有了造反的借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令朱元璋始料未及的是,《皇明祖训》中的一句话反而让朱棣有了造反的借口,朱元璋晚年力保的皇太孙朱允炆的皇位也被朱棣抢走了。朱元璋千辛万苦想要为孙子保住的皇位,却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而丢了。公元1399年,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继位之后的朱允炆立即推行削藩政策,以消除他的那些藩王叔叔对他的威胁

  • 明知崇祯已死、大顺军强大, 保定仍选择抵抗, 用一行动纪念崇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在进军的过程中,李自成所在的北路军进展神速,毕竟这支军队是李自成亲自率领的军队,而且又有刘宗敏、宋献策等最高实力的武将和谋士,所以一路上并没有遇到太多的抵抗,明朝军队望风而降,仅仅是宁武关总兵周遇吉做了像样的抵抗,而大同、太原、宣府等传统重镇,都没有进行抵抗,直接投降了李自成。大同最终,李自成

  • 农户家出现一只40斤的鸡,一道士见后大惊:明朝要亡,后果真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家里突然来了一只黑公鸡,家养的鸡突然死了预兆,村里发现一只怪鸡

    不过再怎么强大的王朝,最终依然避免不了灭亡的结局,朱元璋在1368年创建的明朝,在传承了276年以后,最终于1644年灭亡,而最后一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崇祯)也就成为了大明朝的末代皇帝。其实明朝早在崇祯皇帝以前,就出现了亡国的征兆,崇祯的祖父万历皇帝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都待在后宫之中不出门,压根就不去

  • 河南小村庄发现朱元璋真人画像,称祖传600年,今自愿上交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祖传真人画像,朱元璋晚年画像修复,朱元璋自画像照片

    华夏千年历史,历久弥新,期间朝代更迭,历经繁华、覆灭。当新统治者坐拥天下之后,前朝余孽自然被当做眼中钉、肉中刺,故以“斩草除根”为要务。所以不少前朝之人俱都隐姓埋名,在时间长河洗刷下,那些幸存下来的王公贵族们,血脉越来越薄弱就更无须担心。在封建时期,皇帝拥有着最大的权利,所享有的"特权"也特别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