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是朱元璋最长寿的女儿,19岁守寡,历经八朝享皇后待遇

她是朱元璋最长寿的女儿,19岁守寡,历经八朝享皇后待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859 更新时间:2024/1/23 22:27:47

别看含山公主又是长寿而终,又是享受皇后待遇的,实际上她的一生,过得并不顺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关于朱元璋最长寿的女儿,含山公主的一生。

含山公主出生于洪武十三年,她的生母是高丽人,姓韩。韩妃是高丽献给朱元璋的礼物,所以到了朱元璋的后宫,韩妃的地位并不高,加上思乡情切,其生下含山公主后不久便去世了。朱元璋第十五子辽王朱植的生母也是韩妃,但不知两个韩妃是不是指同一人。

据史料记载:

“公主太祖高皇帝第十四女。母高丽妃韩氏。洪武十三年生。二十七年封为含山公主,下嫁驸马都尉尹清。”

可见在公主14岁的时候,下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此人名叫尹清,其家族背景没有任何记载。

众所周知,朱元璋的女儿,基本上都指婚开国功臣的儿子或侄子,不然就是指给朱元璋看中的优秀人才。可这个尹清是个什么样的人,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我想要不是他娶了含山公主,恐怕在史书上就查无此人了。

由此可见,韩妃在后宫的确不得宠,含山公主在朱元璋心中地位也一般,所以才会随随便便就为其安排一场婚事。当然,这个尹清也不见得就很差,毕竟能够娶到公主,想必还是有他独特之处的,只是此人没有家族背景,并不出名罢了。

好在,含山公主与尹清成婚后,夫妻感情很好,并育有二子,分别为长子尹勋、次子尹玉。尹清家中没有强大的势力背景,所以一家人对公主也很是恭敬,可以说公主的婚后生活是很幸福的。

然而好景不长,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史称建文帝。因为建文帝削藩,导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史称靖难之役。在这种情况下,建文帝开始倚仗诸位姑父。

比如朱元璋嫡长女宁国公主的驸马梅殷,本来就奉朱元璋遗命辅佐建文帝,因此建文帝对其委以重任。又比如朱元璋第十一女南康公主驸马胡观,在朱棣起兵后,奉建文帝之命随大将军耿炳文北伐。

至于含山公主的驸马尹清,则奉命掌后府都督事。就以这点来说,尹清之后是很可能遭到朱棣报复的,因为我们都知道,最后是朱棣坐上了皇位。但事实是,尹清在建文年间就去世了,这时候含山公主年仅19岁左右。史料记载:

“建文初,清掌后府都督事,先主卒。”

朱棣登基后,并没有对含山公主特别关照,可见公主的地位确实一般。直到朱棣驾崩,明仁宗朱高炽即位,才将朱元璋还在世的几个女儿,都进封为大长公主,从此凡是新帝即位,进封公主为长公主、大长公主形成了制度。

尽管如此,含山公主也是因为活得久,才获得此待遇,可她在姐妹中的地位却没改变。她的两个儿子到了正统朝,甚至还没有一官半职,就足以看出历代皇帝对她的忽视了。

而宁国公主的两个儿子,早在永乐朝就封了官,一个是中府都督同知(从一品),一个是旗手卫指挥使(正三品)。有人说宁国公主是朱元璋嫡长女,身份不一样,但身为庶女的怀庆公主,她的儿子也在永乐年间就被授为羽林前卫佥事(正四品)。

眼看姐姐们的儿子都有了官职,含山公主却只有羡慕的份儿,她一直在等,期望新即位的皇帝,能给她的儿子一官半职。然而等来的,却是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三代皇帝接连驾崩。

直到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含山公主再也忍不下去了,于是主动向儿子求官。到了正统朝,含山公主的辈分已经很高了,她是明英宗的曾祖姑母。因此公主开了口,明英宗也不好拒绝,便授公主长子尹勋为孝陵卫副千户,食禄不任事。不过副千户只是从五品的官职,含山公主并不太满意,却又不好再提。

后来土木堡之变发生,明英宗被瓦剌俘虏,郕王朱祁钰被拥立为帝,史称景泰帝。不久明英宗被瓦剌放回来,却又被景泰帝幽禁于南宫。景泰六年,永嘉公主去世,于是朱元璋的儿女中,就只剩含山公主还健在。

于是第二年,含山公主就跑去向景泰帝请求,称自己年纪大了,希望增加岁禄。根据明朝制度:

“公主未受封者,紵丝、纱、罗各十匹,绢、冬夏布各三十匹,绵二百两;已受封,赐庄田一所,岁收粮千五百石,钞二千贯。”

含山公主已经受封,所以她的岁禄应该是一千五百石,但根据《明英宗实录》记载可得知:

“公主,太祖高皇帝第十四女,食禄一千二百石。至是自陈年迈,家属多,乞增岁禄。”

可见含山公主的岁禄一直没有达到标准,景泰帝收到公主的请求后,下令将其岁禄增至一千四百石,但仍然没有达标。史料记载:

“(景泰七年)癸未,增给含山大长公主食禄一千四百石。”

含山公主从小就失去生母,父亲对她也很是一般,后来明朝经历了几任皇帝,都总是将其忽视。含山公主到了老年,还要拉下脸去为儿子求官,为自己求增岁禄,实在令人唏嘘。

更惨的是,后来明英宗复位,公主的生活条件仍未得到改善,到了天顺六年,甚至出现用度不足的情况。明英宗知道后,想起自己当初被幽禁在南宫的日子,瞬间觉得自己苛待了曾祖姑母,于是下旨:

“朕每念皇高祖所生亲王、公主四十人,而享有高寿者,今惟祖姑一人,诚难得也。近者承喻用度有缺,朕心恻然。特遣太监蓝忠赍送珠翠九翟博鬓冠一顶。白金三百两,钞一万贯。各色紵丝十匹,纱十匹,罗十匹,生、熟绢三十匹奉至府中,以表亲亲之义。至可收领。尚宜自爱,以膺悠久之福。”

值得一提的是,明英宗送给含山公主的“九翟博鬓冠”,从永乐朝开始,就是只有皇后才有资格戴的凤冠,亲王妃和公主等都没有资格戴。可见这时候,明英宗是真心想孝顺他这位长寿的曾祖姑母。

可惜明英宗醒悟得或许有些晚了,就在他下令赏赐含山公主的两个后,后者便去世了,享年82岁。所以含山公主一共经历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八朝七帝。史料记载:

“讣闻上辍视朝一日。遣中官致祭,命有司营葬。”

如今再看来,含山公主虽然是朱元璋最长寿的女儿,但她的一生过得并不顺心。而直到含山公主去世后,明英宗才给她的次子尹玉、嫡孙尹辉授了官职,可含山公主终究看不到这一天了。

(参考文献《明史》《明英宗实录》)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留下的一句话, 让朱棣有了造反的借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令朱元璋始料未及的是,《皇明祖训》中的一句话反而让朱棣有了造反的借口,朱元璋晚年力保的皇太孙朱允炆的皇位也被朱棣抢走了。朱元璋千辛万苦想要为孙子保住的皇位,却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而丢了。公元1399年,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继位之后的朱允炆立即推行削藩政策,以消除他的那些藩王叔叔对他的威胁

  • 明知崇祯已死、大顺军强大, 保定仍选择抵抗, 用一行动纪念崇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在进军的过程中,李自成所在的北路军进展神速,毕竟这支军队是李自成亲自率领的军队,而且又有刘宗敏、宋献策等最高实力的武将和谋士,所以一路上并没有遇到太多的抵抗,明朝军队望风而降,仅仅是宁武关总兵周遇吉做了像样的抵抗,而大同、太原、宣府等传统重镇,都没有进行抵抗,直接投降了李自成。大同最终,李自成

  • 农户家出现一只40斤的鸡,一道士见后大惊:明朝要亡,后果真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家里突然来了一只黑公鸡,家养的鸡突然死了预兆,村里发现一只怪鸡

    不过再怎么强大的王朝,最终依然避免不了灭亡的结局,朱元璋在1368年创建的明朝,在传承了276年以后,最终于1644年灭亡,而最后一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崇祯)也就成为了大明朝的末代皇帝。其实明朝早在崇祯皇帝以前,就出现了亡国的征兆,崇祯的祖父万历皇帝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都待在后宫之中不出门,压根就不去

  • 河南小村庄发现朱元璋真人画像,称祖传600年,今自愿上交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祖传真人画像,朱元璋晚年画像修复,朱元璋自画像照片

    华夏千年历史,历久弥新,期间朝代更迭,历经繁华、覆灭。当新统治者坐拥天下之后,前朝余孽自然被当做眼中钉、肉中刺,故以“斩草除根”为要务。所以不少前朝之人俱都隐姓埋名,在时间长河洗刷下,那些幸存下来的王公贵族们,血脉越来越薄弱就更无须担心。在封建时期,皇帝拥有着最大的权利,所享有的"特权"也特别多。为

  • 明朝忠臣弹劾奸臣十宗罪, 却被奸臣一封信瓦解, 反将忠臣赶出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被杀的5个内阁首辅,明朝六大奸臣有谁,明朝大臣智斗朝中奸臣

    1644年形势图新的皇帝是崇祯皇帝的堂兄福王朱由崧,福王的继位也有着十分坎坷的经历,原本按照血缘和地域的考虑,福王朱由崧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选择,但是当时把持政府的东林党人出于自己的团体的利益反对福王登基(因为当年东林党人曾经反对朱由崧的父亲老福王做太子,所以他们害怕朱由崧登基后会对东林党人进行报复,东

  • 天启病死后魏忠贤请崇祯入宫, 崇祯做了三件事, 熬过了那漫长一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天启病死后魏忠贤请崇祯入宫,崇祯处死魏忠贤经过,崇祯为什么离不开魏忠贤

    崇祯皇帝崇祯虽是亡国之君,但是民间对其评价却与一般的亡国之君不同,民间普遍认为崇祯皇帝勤政爱民,为了挽救不断衰败的大明朝倾尽全力,但是无奈他的爷爷和哥哥两个人给他留下了一个被折腾和掏空的烂摊子,崇祯皇帝想挽救大明朝但是无能为力。明末农民战争图这个评价有一点的道理,但是却也并不完全,明朝的败亡崇祯肯定

  • 张献忠年轻时得一人爱护, 后来挽救一座城, 造就四川一个文化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末张献忠称帝,张献忠湖广填四川,打败张献忠的女将

    湖北麻城移民文化公园关于1643年张献忠进攻麻城的故事,明末清初史学家计六奇有相关的详细记载,现简单叙述该故事的始末。麻城的官员梅之翰是明朝万历间的进士。天启年间,梅之翰升任阳和总督,建造阳和堡,隶属于大明九边之地的大同,是明朝边境线上重要的一座防守城池。那时候,张献忠在梅之翰麾下任游击,梅之翰见张

  • 赵构22岁便是太上皇,却被大臣挟持,巧用4字让叛逆属下认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构为何56岁就退位,赵构是哪年登上皇位,赵构历史简评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南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是古代忠义的象征,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然而北宋不知有岳飞,还有很多历史人物一起构筑了绚烂的中华文明。其实不仅是封建社会,而今中国何不是人才辈出,风流人物无数呢?北宋靖康二年四月,让抗金名将岳飞义愤填膺的“靖康之耻”发生。金军

  • 宋江又号称“宋押司”,武松听到也要行礼,押司究竟是多大的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江在哪个县做押司,宋江为什么被称为押司,宋江的押司是几品

    “宋押司”的这个名头有多大呢?哪怕是从小就非常自负的武松,在听到他的名号以后也要行礼,而且是“纳头便拜”的大礼,另外李俊与李逵等久走江湖,随手就沾染人命的江湖强人,在听到以后也基本上先是“大惊”,在反复确认过后便是“大喜”,随后也是“纳头便拜”。宋江的这个“宋押司”称号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押司究竟是

  • 张献忠抗清战死, 其皇后接手统治, 却因一事和丞相被张养子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末张献忠称帝,打败张献忠的女将,张献忠湖广填四川

    张献忠坐像此后,张献忠多次与清军交战,但是败多胜少,而且很多将士还投降了清军,张献忠的形势越发艰难。1647年初,张献忠在四川西充县与清军交战,在战斗中“献忠喉中一箭,坠马死”。张献忠战死之后,由谁来率领这支大军,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这关系到整支部队的前途,李自成的大顺军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