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作为东吴第一任大都督,陆逊最后为何会愤懑而亡?

作为东吴第一任大都督,陆逊最后为何会愤懑而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567 更新时间:2023/12/25 13:58:05

陆逊是三国时期东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是东吴第一任大都督,他最后为何会愤忿而卒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孙权当时搞两党之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整治世家贵族们势力。很不巧的是陆逊也是世家贵族之一,要说陆逊死的冤吧,他确实是忠于东吴的,要说陆逊死的不冤吧,陆逊也确实当时是没搞懂君主的心思,恰巧他的君主,又不是一个大度的人。

陆逊的祖父陆康,是在孙策的兵锋压力之下被逼病死的,后来孙家就掌控了整个江东。一直到陆逊21岁的时候,陆逊进入东吴仕途,为的就是能够保护住自己家族利益,一开始其实就为了家族利益来的。而孙权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家族利益,让他们没的。

陆逊为了自己的家族,也是煞费苦心,拼尽全力的去博得孙权的信任。当时的情况也是要么就眼看着家道中落,要么就为孙吴俯首称臣,显然陆逊选择了后者,而且陆逊这个人根本就没有什么谋反之心。

可惜后来,孙权的两个儿子,为了储位展开激烈斗争。东吴的大臣们都纷纷派自己的子弟们去拉拢二位公子,向二位公子示好,全琮还曾经为了这件事就专门给陆逊写过信,但是陆逊的回答大致是,如果你们家的儿子真的有才,就不用没人用,如果你们家的儿子不咋地,那用了你家的儿子也是祸害。

当时的二宫势力是势均力敌,这个时候选择站队,绝对是最不明智的决定,老大还没死呢,你们就着急站队选接班人了,老大不弄死你弄死谁啊。陆逊是有先见之明的,陆逊并不想跟着这些没头苍蝇们一起掺和这趟稀泥。

但是全琮显然并不聪明,就在全琮跟陆逊写完信不久,全琮就安排自己的儿子,全部寄托依附于鲁王,这就代表了全琮全家都选择鲁王的队伍,全家都选择支持鲁王。也代表全琮全家跟鲁王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这个时候的顾谭顾承亲,则是依附于太子,这也代表了江东顾家全力支持太子。这个时候夺嫡之战就算是彻底开始了,这同时也意味着江东贵族世家的战斗也就此拉开序幕,其实这就是孙权想要的结果啊。

话说回来,陆逊本身是不愿意跟着趟这摊浑水,但是陆家却不这么认为。所以说陆逊其实更多的,是被陆家给拖累了,陆逊自己本身知道这其中利害关系,但是陆家却又已经转眼陷入到了夺嫡之战当中。

而陆逊又是一个非常看重家族的人,眼看着党派之战是愈演愈烈,江东的大大小小的士族都被卷了进去,无一幸免啊,这个时候陆逊急的屁股都要着火了,自古忠义难两全啊,于是这个时候陆逊决定,给孙权上书吧。

陆逊在给孙权上书的信中说明了自己的想法,他的意思就是太子的地位最大,应该回到建业,而陆逊在给孙权上书的时候,更是当着孙权的面跟孙权说,这个夺嫡之战已经引起了党派之争,现在朝廷已经引起了内乱,这样下去将会是国家根本动摇的灾祸啊。

陆逊好心是好心,怪只能怪他没能看懂孙权的意图。二宫之争其实就是孙权为了引起两党之争的手段,是孙权牺牲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就为了能让你们这些个世家贵族们相互争斗,相互削弱,从而能够更加保证孙氏对东吴大权的掌控。

估计当时孙权也是差点要被气疯了,我连自己的儿子都拿出去牺牲了,我下了这么大一盘棋,你竟然反对我?你竟然说我?连你都不支持我?江东士族果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孙权就没想到估计陆逊压根就没看懂他,只是一时间为了拯救家族而冲昏了头脑。在这之后,陆逊终于愤懑而亡,可以说是被活活气死的。所以陆逊之死其实更多的是被家族给带跑了,再加上孙权的肚量又怎么大,陆逊死的还是比较冤的。

标签: 陆逊东吴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高适能救杜甫为什么不救李白?高适、杜甫和李白为什么绝交?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李白,历史解密

    其实,李白杜甫和高适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李白杜甫和高适的友情,只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生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安史之乱的到来,彻底打乱了他们的生活节奏,他们三个就像是随着水流飘远的浮萍,按照他们的人生性格,各自漂流而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李白杜甫和高适三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

  • 襄樊之战的结果怎么样?对蜀汉对三国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襄樊之战,三国,历史解密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赤壁之战后,蜀汉集团成为三家中收获最大的,刘孙联军不仅击败北方的曹操,拖延其一统天下的步伐,刘备也乘机取得荆州四郡,“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随后谋取益州。在汉中之战中

  • 朱元璋发明一物,流传了600多年仍被沿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为我们留下的瑰宝也是数不胜数,一如朱棣编修的《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等。而作为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同样发明一物,600多年都被沿用至今,还成为了行业准则。朱元璋出身贫寒,从放牛娃到父亲、兄长离世,进寺庙当和尚,做乞丐,

  • 秦始皇不怕鬼神,渡江时还砍光树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始皇,秦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数百位皇帝中,秦始皇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十年时间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设计的中央集权帝制一直为后世封建王朝说采用。“书同文”让中国真正实现统一,就算以后再怎么内讧,最终也会统一。因此,他也被誉为“千古一帝”。关于秦始皇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

  • 皇家尊贵显赫,为什么古代大臣不愿娶公主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皇权那是至高无上的,皇上也是坐拥天下,有着数不尽的财富,所以皇家子女是不愁嫁不出去,然而历史上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样,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与公主成亲。拒绝迎娶公主、皇帝称赞拒绝迎娶公主东汉光武建武二年,当朝皇帝的姐姐湖阳公主新寡,皇帝想为她在满朝文武中找个对象,就含蓄地问她对文武官员的印象。公主说:

  • 汉中是战略要地,为何刘备要派魏延把守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刘备在入蜀之时,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重要人物都留守在了荆州,魏延是跟随刘备入蜀的将领之一。当时,关羽驻守江北,任襄阳太守,张飞驻守秭归,拜宜都太守。宜都地区控制这三峡航道,是当时荆州和益州的主要通道,凡是大规模行军,都要通过这三峡水路。足见张飞担任宜都太守的重要性。刘备入蜀不利,调诸葛亮、张飞

  • “战国七雄”中的魏国为什么是最先变法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国,春秋,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国家都想要将自己变得更加的强大,这样既能够抵挡他国对于自己的侵略,也能够更快的拥有统一全国,成为霸主的能力。因此战国时期的各个国家都开始了变法图强的道路,战国时期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变革时期。而在七国之中,魏国是最先开始实行变法的国家,造成魏国称为七国之中的

  • 亚历山大大帝如果多活十年 到底能不能消灭战国七雄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亚历山大,战国七雄,历史解密

    亚历山大打得过战国七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323年,年仅3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去世,亚历山大一生横扫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三个国家,击败了波斯、埃及、印度等强国,征服了雅典等希腊城邦。亚历山大统治时期中国正处在战国社会的中期阶段,各国争

  • 康熙帝的这一举措幸好废除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最早,西周时期的封建统治者在其统治的领土上收取商品流通的赋税。进入近代史以后,部分国家开始将关税作为国家税收中的一个单独的税种,这才形成了近代关税。近代关税指的就是:各个国家通过设置关卡而征收过关商品的商税,这种征税形式,在中国古代被则称为“榷关”。清朝的榷关则是沿用了明朝的制度,由中央设置的户部、

  • 明朝开国6位功臣结局都不同,唯有徐达得到了善终,只因他女儿嫁得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他和朱元璋是老乡,后来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徐达有四个女儿,其中三个女儿都嫁进了皇宫,大女儿嫁给了朱棣,二女儿做了代王妃,小女儿也做了安王妃。由于他的大女儿很争气,最后徐达才算有了一个好的结局。徐皇后天生就很聪明,非常喜欢读书,朱元璋听闻徐达的大女儿很优秀,就和徐达说将大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朱棣。洪武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