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乾隆面前, 为什么纪晓岚自称臣, 而更受宠的和珅却自称奴才呢

在乾隆面前, 为什么纪晓岚自称臣, 而更受宠的和珅却自称奴才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67 更新时间:2024/1/20 14:15:21

关于“臣”和“奴才”两种称呼,在清朝有着很大的学问,而且身为臣子,一定要注意,不能叫错了,叫错了可是一件大事,会被罚,甚至有可能会被皇帝猜疑。

满清在入关之前实行的是奴隶制,各旗的贵族是奴隶主,家里会有奴隶,称为“包衣阿哈”,就是“家养的奴隶”,从事一些重体力活,后来在满清入关之后很多包衣奴才在战争中立功变得显贵,但是在自己的本主面前还是得自称“奴才”,否则就是犯上。

在满清入关之后,满清的制度中依然有奴隶制的残,这就造成了在清朝大臣中称呼的混乱,这一混乱基本延续了整整一个朝代,按照不同的称呼惯例,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入关之前,混乱而随意

由于入关之前的献较少,而且那个时候汉人也不是很多,所以究竟叫什么,也没有太多的资料可查。称“奴才”、“臣”的都有,甚至还有自称“我”的,总之,那个时候政权还没有很成熟,所以各方面制度还不完善,所以称呼比较混乱。

第二个时期——顺治康熙年间,基本形成惯例

在满清入关之后,各种规章制度逐渐建立,但是关于如自称,也并没有做出明文规定,但是大家基本形成了一种惯例。

汉人一般自称“臣”,因为汉人一般和满人之间没有主仆关系,所以对皇帝不能称“奴才”,但是武将例外,汉人武将也要自称“奴才”,原因不详,也许是觉得武将地位比较低吧,或者是为了更好的控制武将。

而满人的惯例则是在朝廷上称“臣”,非正式场合则称“奴才”,同样在文书之中也遵循同样的规则,正式的奏事公文则称“臣”,请安折子等非正式折子则称“奴才”。

第三个时期——雍正年间,统一称“臣”

在雍正皇帝登基之后,关于官员的自称问题曾经专门发过一道上谕,“凡奏章称臣、称奴才,俱是臣下之词,不宜两样书写。 嗣后着一槩书写臣字。”雍正皇帝让大家统一称臣,也许是为了标榜满汉统一,营造一种新的君臣关系,要与之前的奴隶制残余割裂。

但是,即使如此,仍有少数满臣在非正式文本中自称“奴才”。

第四个时期——乾隆年间,形成制度

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又恢复了顺治、康熙年间满汉臣子自称的惯例,并且发表上谕将惯例形成了制度,即“满臣公事称臣,私事称奴才,而汉臣则公事私事都要称臣”。

如果汉臣自称“奴才”,是不能接受的,属于自抬身价,皇帝也会斥责其冒称之罪,而满臣如果私事不称“奴才”则是忘本,也会被斥责。

所以,在乾隆皇帝面前,聊天的时候和珅可以称奴才,因为他是满臣,而纪晓岚则不能称自己为“奴才”,他这是冒称,属于自抬身价,因为当时虽然说是满汉一体,实际上满人自认为还是要高人一等的,而且满臣自称“奴才”显得和皇帝比较亲近,是一家人,而汉臣则没有这个待遇了。

第五个时期——晚清新政,一概称臣

这个时间很短,到了宣统二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所谓的新政,为了顺应历史潮流,朝廷下旨宣布“满汉一体称臣”。至此混乱的局面就告一段落了,当然“臣”没称多久“君”就没了,宣统皇帝只能在紫禁城里关起门来做他的皇帝了。

满清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臣子的称号上也有着区别于其他朝代之处,从中也可以看出满清在官员制度方面相比较于宋和明还是比较落后的。

更多文章

  • 四格格:晚清头号美人,黑白照颜值不输当代女性,可惜被慈禧耽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晚清四格格,晚清慈禧罕见老照片,晚清女子真实历史老照片

    出身高贵的四格格 四格格的出身高贵,是奕劻的女儿。奕劻何许人也?晚清的贪官,其腐败程度与和珅不相上下,溜须拍马的技术也是一流,同时还写得一手好字,深得慈禧太后的喜爱。四格格很小的时候,就被奕劻送到了慈禧太后的身边,试图讨慈禧太后的欢心,从而得到慈禧的器重。四格格自然也明白父亲的用意,进宫之后,便想

  • 四川“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若不是慈禧阻拦,他可能杀到了东京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慈禧拦住的收复东京的人,慈禧相册100张,慈禧一生杀了多少人

    19世纪中期,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之后,君臣一心将全国资源都集中到了海军之上,最终建立了一支战斗力登顶亚洲的海军。但完成如此壮举的同时,日本也几乎将国内的资源消耗殆尽,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出兵大清,通过战争从清朝掠夺财富,才能保证日本不会因为这次豪赌国运的行为而崩溃。 于是,1894年的时候,中日甲午战争

  • 明朝从未出现后宫干政、外戚专权,如何做到的?专家:佩服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防止外戚后宫干政,古代外戚专权最惨的下场,明朝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有哪些

    我们要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说起。 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被称为明太祖的他,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草根”皇帝,但“英雄不问出处”,他确实放过牛、当过和尚还要过饭,但他勤奋好学、坚持不懈,最终成就了霸业。 朱元璋没什么文化,但是非常努力,他还被称为皇帝里的“超级工作狂

  • 明朝北京城三次被异族包围, 都被击退, 最后却被自己人攻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北京城怎么被攻破,明朝北京城有多少守卫,明朝北京城被围

    在前线自然避免不了危险,由于北京距离北面的蒙古草原和后期辽东的满洲女真都很近,帝国的首都北京城三次被异族军队包围,还好每一次都涉险过关了。 土木堡之变明朝洪武初年,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伐,将蒙古势力赶出大都,赶到了草原之上,而之后的朱棣更是多次深入草原、大漠对北元等蒙古族残余势力进行打击,蒙古分裂成

  • 明朝反贼求封亲王, 看朝廷重臣怎么说, 这才是优秀的政治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反贼求封亲王图片,明朝亲王一览表,明末铁血反贼

    宋江剧照 每个王朝到了末年时都是烽烟四起,要么外敌入侵,要么内部造反不断,明朝就是一个典型,明末造反的农民军可以说是多如牛毛,闯王高迎祥、曹操罗汝才、老回回、闯塌天等,这些都是如雷贯耳的农民军领袖外号,到了后期最著名的当属张献忠、李自成两位农民领袖了,这两个人都做了皇帝(当然没多久),不过更多的人

  • 明朝官员被张献忠养子俘虏,对方求合作,官员不愿意还开出三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皇帝被俘虏事件,明朝皇帝被俘虏的电视剧,明朝哪个皇帝被俘虏了电视剧

    张献忠1647年初,张献忠在四川凤凰山抗清前线被清军暗箭射杀,张献忠死后,大西军被他的四个养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共同领导,当时大西军的第一个紧要问题便是何去何从。当时,大西军的北方有清军追赶,而东南方向则是明军的堵截,大西军显然不能原地不动,经过商议之后,大西军选择向贵州转移,而最终

  • 明代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杀,大臣抄家时落泪,太后悲痛三日没有进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代于谦抄家,于谦抄家完整视频,明朝于谦为啥被抄家

    1398年,于谦在杭州钱塘出生,他的曾祖父、祖父都曾经在朝为官,曾祖父甚至官至杭州路大总管,虽然于谦的父亲选择隐居钱塘,不入仕途,但在家族文化的影响下,于谦还是希望自己能有一番作为。他为文天祥的气节所倾倒,将他当做学习的榜样,日日把文天祥的画像挂在书案旁边。 1421年,于谦考取进士,从此如愿踏上

  • 揭秘抗金名将岳飞另一面:南宋大地主 佃户每年交租上万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岳飞抗金的三次事件,岳飞抗金兵过程,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

    为什么说岳飞是大地主呢?因为岳飞活着的时候,在江西九江(过去叫江州,是岳飞家属在北宋灭亡后的长期定居地)拥有“田七顷八十八亩一角一步,地一十一顷九十六亩三角”(岳飞嫡孙岳珂编写的《鄂国金佗稡编》续编卷13《户部复田宅符》)。一“顷”是100亩,一“角”是1/4亩,一“步”则是1/240亩。把上述面积

  • 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竟然让丈夫羞愧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清照事例,李清照为什么偏爱项羽,李清照对项羽之死的态度

    李清照虽然是一个弱女子,却有着男子一样的家国之思。当北宋处于风雨飘摇之时,她忧心忡忡,当北宋灭亡宋室南渡,她带着丈夫的遗愿,守护着夫妻二人多年收藏的金石文物,追随着宋室的烟尘,仓皇南渡,流落在江浙一带,孤独地走完了自己的余生。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的婚姻,可以说是天作之合。李清照出身高贵,父亲是朝廷高官

  • 杨贵妃导致不重生男重生女现象,到了宋朝,原因不同结果相似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贵妃的后现代生活,不重生男重生女是什么意思,杨贵妃前世现状

    宋代,京城的中等人家都希望自己能生个女儿,因为女儿能升值,以后可以到富人家做事。据宋人洪巽的《旸谷漫录》记载,生了女儿的家庭会非常高兴,对孩子从小奉若珍宝,稍大些就根据孩子的相貌和智力教她各种才艺,以备进入有钱人家里做家妓。不过,这样的人不是普通家庭能用得起的,一个州官的经历告诉我们,不要随便动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