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四川“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若不是慈禧阻拦,他可能杀到了东京

四川“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若不是慈禧阻拦,他可能杀到了东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07 更新时间:2024/1/17 20:07:39

19世纪中期,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之后,君臣一心将全国资源都集中到了海军之上,最终建立了一支战斗力登顶亚洲的海军。但完成如此壮举的同时,日本也几乎将国内的资源消耗殆尽,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出兵大清,通过战争从清朝掠夺财富,才能保证日本不会因为这次豪赌国运的行为而崩溃。 于是,1894年的时候,中日甲午战争就此爆发了。结果已经是人尽皆知了,彼时海军力量达到了亚洲第二、世界第七的北洋舰队,最终还是不敌日军而全军覆没,邓世昌以身殉国,慈禧却接下了新的耻辱,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但即便如此,当时的清朝其实还有反击之力,有一个人在国外自己欠下巨款组建了一支舰队,聘请了外籍雇佣军,准备直接杀去日本本土,这般胆识与豪情在那个时候是难以想象的。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宋育仁。 宋育仁出生于1857年,从小生长在四川的富户家庭之中,小时候不仅接受了中国传统教育,同时也早早地学习了西方的新思想和新知识。1886年,29岁的宋育仁高中进士,随后就出任了翰林院庶吉士,后来还获赐二品顶戴,算是进入了清朝权力中心了。

宋育仁十分关心国际事务,用很多的时间认真地研究了世界各国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情况,在1891年的时候还编撰了《时务论》一书,其中就包含了他对世界各国的深刻研究见解,因此他也被誉为“四川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宋育仁被任命为英、法、意、比4国参赞,随同大使龚照瑷一同出使西方。结果不久之后,甲午战争就开始了。宋育仁立即开始为大清想对策。 首先,他十分了解日本近几十年的变化,他们虽然海军建设得十分强大,但是毕竟是小小岛国,在物资、后援、兵力上都远远不及大清。因此宋育仁在给到户部尚书翁同龢以及兵部尚书孙毓汶的建议,总结下来就是两句话,日本“兵少财乏”,应当“持久足以困之”。

具体实施来说,就是海军以守待攻,不轻易出战,只是把守出海口,协同岸基火力抵御强大的日本海军,逼迫日军不得不与清军开陆战,而此时清军就能凭借后援充足、兵力完备的优势拖垮日本军队和国内经济,从而不战而胜。 宋育仁的这个军事战略其实是相当不错的,显然他对于日本的了解也的确十分深入。但是正所谓灯下黑,他了解日本,却不了解大清。大清陆军完全没有他想象中的强大,号称80万清朝陆军,面对6万日本陆军居然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彼时正在英国的宋育仁也是急得跳脚,但在这紧急之时,宋育仁却想出来了一个奇招。彼时的日军是赌了国运的,全国的军力几乎全都放到了辽东战场之上,日本本土的防卫却十分空虚。如果这时能够有一支奇兵直袭日军本土,所谓“攻敌之所必救”,日军必然只能选择回防,而北洋水师就能伺机出海,前后夹击,反攻日军了。 因此,宋育仁就开始在英国筹措海军舰队。彼时的龚照瑷被召回了北京,宋育仁暂代大使的权力,他便以个人的名义通过一个名叫哈格雷甫的海军军官,借了一辈子也还不起的债买下了英国的先进舰船,并且雇佣了英国海军士兵,打算来一出围魏救赵,直袭日本本土。

可在陆战上失利的清军,已经不得不开始跟日军进行海上决战。而这些年来慈禧太后却一再克扣北洋舰队的军费用以作为自我的享受,比如为了1895年她的六十大寿,她就准备筹措500万两白银为自己祝寿,可彼时北洋水师一年的军费才不过180万两白银左右。因此北洋水师的战斗力虽然是亚洲第二,但跟日本海军还是有较大差距的。 而结果就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廷慌不择路选择议和。宋育仁的谋略也再次因为清廷的无能而告败,因为他的计划之中是需要北洋水师里应外合前后夹击的。

但即便如此,宋育仁还是没有放弃,继续筹措舰队,就算无法联合北洋水师剿灭日本海军,他直接攻入日本本土也完全可以将日本本土作为筹码,要求日军“班师回朝”,至少不会出现过去各种不平等条约的屈辱之事。 可宋育仁的计划再次被清廷打乱。就在宋育仁即将组建完全自己的舰队之时,龚照瑷却回到了英国,舰队这么大的事不可能瞒过大使,龚照瑷得知之后虽然敬佩宋育仁之胆识,可到底这是不符合清朝法度的,因此他还是委婉地将宋育仁越级筹军一事告知了清廷。

李鸿章、慈禧等人听到之后都极其震惊。彼时的慈禧早已经打定主意要求和了,而李鸿章为了保留洋务运动的最后一点成果也主张求和。因此,慈禧立即下令取消了宋育仁的职务,收回了宋育仁的二品顶戴,但是宋育仁此举乃是为国为民之举,慈禧害怕引起民怨,因此对宋育仁没有进行过重的惩罚,还是让宋育仁当了个四品官,可自此之后,宋育仁就再也没有受到过重用了。 假若慈禧此前没有削减北洋水师的军费,黄海海战之时清军水师其实并不一定会输。又或者慈禧没有拦住宋育仁,那么宋育仁以英国的先进舰队攻向日本本土,其实是很有机会实现宋育仁的战略意图的。

可惜的是,历史没有如果,慈禧等清朝统治者从来没有将国家和人民放在心中,唯一在意的只有自己的利益,只要封建统治一日不推翻,那么中国人民就永远没有解放的一天。这就是为什么反封建跟反帝一样,是那个时代所有中国人的任务。 而宋育仁此后虽然仍有报国壮志,却失去了让他发挥的舞台,清朝覆灭之后,他依然奋战在革命的道路上,无奈年事已高,心有余而力不足,到了1931年的时候,宋育仁就离开了人世,享年74岁。

更多文章

  • 明朝从未出现后宫干政、外戚专权,如何做到的?专家:佩服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防止外戚后宫干政,古代外戚专权最惨的下场,明朝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有哪些

    我们要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说起。 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被称为明太祖的他,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草根”皇帝,但“英雄不问出处”,他确实放过牛、当过和尚还要过饭,但他勤奋好学、坚持不懈,最终成就了霸业。 朱元璋没什么文化,但是非常努力,他还被称为皇帝里的“超级工作狂

  • 明朝北京城三次被异族包围, 都被击退, 最后却被自己人攻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北京城怎么被攻破,明朝北京城有多少守卫,明朝北京城被围

    在前线自然避免不了危险,由于北京距离北面的蒙古草原和后期辽东的满洲女真都很近,帝国的首都北京城三次被异族军队包围,还好每一次都涉险过关了。 土木堡之变明朝洪武初年,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伐,将蒙古势力赶出大都,赶到了草原之上,而之后的朱棣更是多次深入草原、大漠对北元等蒙古族残余势力进行打击,蒙古分裂成

  • 明朝反贼求封亲王, 看朝廷重臣怎么说, 这才是优秀的政治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反贼求封亲王图片,明朝亲王一览表,明末铁血反贼

    宋江剧照 每个王朝到了末年时都是烽烟四起,要么外敌入侵,要么内部造反不断,明朝就是一个典型,明末造反的农民军可以说是多如牛毛,闯王高迎祥、曹操罗汝才、老回回、闯塌天等,这些都是如雷贯耳的农民军领袖外号,到了后期最著名的当属张献忠、李自成两位农民领袖了,这两个人都做了皇帝(当然没多久),不过更多的人

  • 明朝官员被张献忠养子俘虏,对方求合作,官员不愿意还开出三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皇帝被俘虏事件,明朝皇帝被俘虏的电视剧,明朝哪个皇帝被俘虏了电视剧

    张献忠1647年初,张献忠在四川凤凰山抗清前线被清军暗箭射杀,张献忠死后,大西军被他的四个养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共同领导,当时大西军的第一个紧要问题便是何去何从。当时,大西军的北方有清军追赶,而东南方向则是明军的堵截,大西军显然不能原地不动,经过商议之后,大西军选择向贵州转移,而最终

  • 明代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杀,大臣抄家时落泪,太后悲痛三日没有进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代于谦抄家,于谦抄家完整视频,明朝于谦为啥被抄家

    1398年,于谦在杭州钱塘出生,他的曾祖父、祖父都曾经在朝为官,曾祖父甚至官至杭州路大总管,虽然于谦的父亲选择隐居钱塘,不入仕途,但在家族文化的影响下,于谦还是希望自己能有一番作为。他为文天祥的气节所倾倒,将他当做学习的榜样,日日把文天祥的画像挂在书案旁边。 1421年,于谦考取进士,从此如愿踏上

  • 揭秘抗金名将岳飞另一面:南宋大地主 佃户每年交租上万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岳飞抗金的三次事件,岳飞抗金兵过程,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

    为什么说岳飞是大地主呢?因为岳飞活着的时候,在江西九江(过去叫江州,是岳飞家属在北宋灭亡后的长期定居地)拥有“田七顷八十八亩一角一步,地一十一顷九十六亩三角”(岳飞嫡孙岳珂编写的《鄂国金佗稡编》续编卷13《户部复田宅符》)。一“顷”是100亩,一“角”是1/4亩,一“步”则是1/240亩。把上述面积

  • 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竟然让丈夫羞愧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清照事例,李清照为什么偏爱项羽,李清照对项羽之死的态度

    李清照虽然是一个弱女子,却有着男子一样的家国之思。当北宋处于风雨飘摇之时,她忧心忡忡,当北宋灭亡宋室南渡,她带着丈夫的遗愿,守护着夫妻二人多年收藏的金石文物,追随着宋室的烟尘,仓皇南渡,流落在江浙一带,孤独地走完了自己的余生。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的婚姻,可以说是天作之合。李清照出身高贵,父亲是朝廷高官

  • 杨贵妃导致不重生男重生女现象,到了宋朝,原因不同结果相似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贵妃的后现代生活,不重生男重生女是什么意思,杨贵妃前世现状

    宋代,京城的中等人家都希望自己能生个女儿,因为女儿能升值,以后可以到富人家做事。据宋人洪巽的《旸谷漫录》记载,生了女儿的家庭会非常高兴,对孩子从小奉若珍宝,稍大些就根据孩子的相貌和智力教她各种才艺,以备进入有钱人家里做家妓。不过,这样的人不是普通家庭能用得起的,一个州官的经历告诉我们,不要随便动京师

  • 大明王朝的黑衣宰相,助燕王朱棣以区区燕地夺天下的姚广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姚广孝劝朱棣绕过济南直入南京,姚广孝对朱棣的帮助,姚广孝与燕王朱棣

    姚广孝帮助燕王谋反,最终打败朱允炆,让燕王以区区的一燕地而夺取了全国的土地,下文将深入分析姚广孝的仕途生涯,他如何以其超群的智谋而成功策划靖难之役的呢?一、 毅然出家的少年作为医生世家的姚广孝,其没有继承家族行医的衣钵,反而在只有14岁的年纪出家当了和尚,这或许与个人的兴趣有着很大的关系,姚广孝之后

  • 朱棣后宫妃子无数,为何20多年来却没再生一子女?真相让人汗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建文帝削藩之时,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当上了皇帝,这一年他42岁,在这之前他跟徐皇后有四子五女。但为什么在朱棣当22年皇帝期间,却没能生下一儿半女?今天笔者就跟大家分析一下。1、对爱的专一朱棣在爱的时候总是对一个人专情,在徐皇后还在的时候,他独爱徐皇后一人,两人几乎每天形影不离同寝共食,在《实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