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于夏文化、夏朝国都研究标准的答复

关于夏文化、夏朝国都研究标准的答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124 更新时间:2024/2/29 0:09:55

“赵辉要点脸好不好,你比旭生还棒,比碳十四还牛逼,中科院的所有考古专家都让你给否了,你自费考古挖了几片陶片就给夏都给定了,考古是一个系统的科学,除了历史记载以外,还要结合现场发发掘,测绘,天,气象,音乐,文学,等等,还有科学仪器鉴定,就算是二里头出土了3900青铜器,绿松石的龙饰宫殿规模基础,因为缺少文字的佐证,国家还没敢把二里头定为夏都,你不是不懂,还是别有用心,”(某读者)

1、赵辉要点脸好不好? 中国名字叫赵辉的人有千千万万,没有加前缀定语,这是把全部叫赵辉的人都骂了,太不严谨!你会得罪很多人的,建议加上特指前缀。笔者在此也所有同名者表示道歉,让你们受牵连了。

2、你比徐旭生还棒? 比碳十四还牛逼? 徐旭生(1888~1976),中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家、考古学家、政治活动家。1959年夏,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从此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徐旭生先生在71岁高龄情况下的这种身体力行精神让人感动,笔者也深深敬佩!我们两者没有可比性,只是对同一问题,夏文化中心夏朝国都在不同研究阶段的不同看法,孰对孰错还无结果。分出对错也无谁棒谁不棒的问题,重要的是真正能解决华夏民族起源的问题。至于碳十四,只是一个技术指标,在夏文化研究中,不能把所有碳十四检测在4000年前-3600年前范围的物品,都认为是夏文化下的文化遗存。简单的比喻埃及金字塔旁的4000年前-3600年的物品,就完全不可能是中国夏朝夏文化遗存。

3、中科院的所有考古专家都让你给否了! 中科院的考古专家历史上有很多人,真正专业从事夏文化研究的也就几个人,笔者哪有这个能力否定所有各个研究不同时期的考古专家?笔者只是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观点,并得出一些关于夏朝国都的结论。因此你的猜想看法是不成立的。大家对一个夏文化问题提出不同观点结论,是活跃夏文化研究中的正状态。

4、你自费考古挖了几片陶片就给夏都给定了!? 笔者当然不是根据几片夏朝时期的陶片就确定夏朝国都在四方湖古城,看过笔者所有文章的读者,会看到笔者的多方面的证据,为专业部门的最终考古发掘指明确切的方向,避免前期研究在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利国利民。一叶知秋、见滴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这是所有领域研究者的基本素质!以此观点要抬杠的话,那就只能各自表述了。

5、考古是一个系统的科学,除了历史记载以外,还要结合现场发发掘,测绘,天文,气象,音乐,文学,等等,还有科学仪器鉴定! 在夏文化研究中,这是一个完全正确的思路。具体到都、舜都、夏都的研究上,目前来看相关研究完全没有进行天文,气象,音乐,文学等等方面的论证工作。夏朝国都是华夏文化文明的源头,在二里头遗址的夏都研讨中,笔者丝毫没有看到华夏文化特征的在地理环境、自然气候、舞蹈、音乐、文学、历史方面传承的合理解释与论证。而四方湖古城遗址,笔者已经通过文字、花鼓灯舞蹈、花鼓灯音乐、花鼓灯服饰道具、四方湖古城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农作物的沿袭、历史记载、历史神话、历史传说、历史遗存、文化遗存、《诗经》文化传承等等,方方面面论证了四方湖古城为夏朝国都的唯一指向。请问,二里头遗址在这些方面能找到华夏文化传承吗?

6、就算是二里头出土了3900青铜器,绿松石的龙饰和宫殿规模基础,因为缺少文字的佐证,国家还没敢把二里头定为夏都。 二里头遗址60年的考古发掘,集国家之人力、财力、物力,没有任一位专家个人实名证实肯定二里头的夏都地位,这还不是结论吗?殷商中期成熟的甲骨文,不可能在相隔仅一二百年的二里头时期没有丝毫发现文字证据。没有发现文字只能说明二里头遗址与当时的文明中心夏朝国都、商朝国都毫不相干。在各方压力下,相关学者以文字来证实二里头夏都或商都地位,也只是一种严谨的学术素养。

7、你不是不懂,还是别有用心? 懂与不懂夏文化,目前还是夏文化研究学者正在进行探讨的问题,是主流学者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只要有1%的读者能读懂笔者的文章,认可笔者的观点结论,在目前情况下,笔者已相当满意了。谩骂与诋毁,自会在深入研究中,烟消云散。笔者也确实是别有用心,希望事关华夏文明、华夏民族起源的历史问题早日解决,以令人信服的夏朝国都遗址,向世界证实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延绵不断,而不是孤立的几个考古文化遗址的简单拼凑。

更多文章

  • 曹洪升官!曹操遭遇首场惨败,被曹洪舍命搭救,曹操羞愧交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洪丢失城池曹操直接要斩杀曹洪,三国时期曹洪简历,曹操与曹洪谁厉害

    约走至四更余,只见前面一条大河,阻住去路,后面喊声渐近。操曰:“命已至此,不得复活矣!”洪急扶操下马,脱去袍铠,负操渡水。才过彼岸,追兵已到,隔水放箭。操带水而走。这是《三国演义》第六回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段。“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至今仍让人一吟三叹。可是,历史真相果真如此吗?对曹操,罗贯中极尽挪

  • 曹操为什么愚蠢的杀掉“神医华佗”?其实很简单,华佗太不明智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上华佗给曹操医病了吗,曹操杀华佗视频片段,曹操斩杀华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手中权力很大,因为疑心很重,所以军事政务大都亲自操劳,因而积劳成疾,到了晚年的时候病情就越发严重,尤其是头痛的症状,让他忍受不了。因为军中的医师对此无能为力,于是他就在民间四处找寻名医,就这样,华佗被曹操请到了军中,作为一名医生,华佗对于每一位病人都是平等对待,医者父母心,

  • 秦始皇叫嬴政,为何现代却很少见姓嬴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嬴政原本姓什么,秦始皇嬴政姓嬴为什么他儿子姓胡,秦始皇到底姓嬴还是赵

    那就是作为中国古代的第一个大一统皇帝秦始皇,名字叫做嬴政,但是为何嬴姓在后来却很少出现,而现代社会更是很少有看到姓嬴的人呢?要知道在明朝之前,朱姓的人口数量并不多,但是到明朝灭亡的时,朱姓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数百万,将近千万的样子,可见能否出现皇帝,对于一个姓氏的人口数量,是有着重大影响的。按照这个

  • 曹魏国力远超吴、蜀,为何一直防守,很少发起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一、三国战争首先,我们来统计一下从曹操到曹奂时期,曹魏主动对吴、蜀发起的军事行动。赤壁之战后,曹操主动发起的进攻有四次,主要是针对孙权的,即所谓的“四越巢湖”。曹丕在位时期,先后三次对东吴用兵。魏明帝曹叡时期,对蜀汉发起过一次进攻。曹芳在位时期,曹爽主持过一次伐蜀行动,司马师派司马昭伐吴。曹魏的最后

  • 赵高真能一封矫诏就致蒙恬自尽吗?不全是,另外一大助力至关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高蒙恬简介,赵高和蒙恬什么关系,蒙恬的实力能打过赵高吗

    前言就在始皇帝于沙丘弥留之际,他终于明白自己时日无多,一切长生不老,东海仙岛皆是幻想。于是把遗诏托给他最信任的两个人——李斯与赵高。谁知就在他驾崩不久后,赵高因与本该继位的扶苏不和,于是密谋李斯,私自更改诏书,立胡亥为帝。胡亥继位以后,赵高担心夜长梦多,于是怂恿昏庸的胡亥赐死自己的长兄扶苏,扶苏也误

  • 袁术一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感觉自己很牛却又证明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文:硕鹤君(读史专栏作者)提起三国袁术,第一个映入脑海的词,恐怕就是奇葩。他祖上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他哥哥是十八路诸侯“盟主”袁绍,他自己却是个像“愣头青”一样的长不大的孩子,毛病很多,奢侈、多疑、狭隘、脆弱,还心中没数、过早称帝,被别人打到满地找牙。可是他最大的缺点和软肋,或者说一切问题的根

  • 秦军很容易战胜匈奴,而汉军则不行,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军能战胜匈奴吗,当年秦军是怎么打匈奴,匈奴和秦军谁厉害

    匈奴之崛起及同秦朝的对抗然而,匈奴之崛起并非一帆风顺。战国时期,匈奴毗邻赵国,经常滋扰对方。后来,名将李牧用计于雁门关围歼10万匈奴骑兵,致使其一蹶不振,数十年没有南下。秦始皇吞并六国的时候,匈奴再次崛起,并诞生了第一位单于“头曼”。头曼单于有称“撑犁孤涂单于”,喻意为天子,可同秦始皇比肩。但是头曼

  • 看腹黑汉文帝如何玩死亲弟弟淮南王刘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淮南王刘长与刘安的关系,刘长后代,西汉淮南王简介

    文:有疾(读史专栏作者)淮南王刘长虽然是刘邦的儿子,但他却有一个凄惨的身世。刘长的母亲赵姬原本是刘邦女婿张敖的姬妾,一次刘邦去张敖那,张敖知道这个老丈人好色,就让貌美的赵姬伺候刘邦,从而怀孕。怀了龙种,是好事啊。赵姬去找刘邦,结果被吕雉知道了,把大肚子的赵姬关进了监狱。之后赵姬生下刘长,愤恨自杀。刘

  • 汉文帝赐予他铸币大权,可是他却因为过于贪婪,最终饿死在街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文帝允许私铸钱的原因,铸币权有多重要,汉武帝收回铸币权的措施

    节俭的汉文帝剧照按理说汉文帝如此抠门的人,在打赏臣子方面也一定不会大方吧!如果大家这么想那可就是大错特错了,汉文帝在赏赐臣子方面还是很大方的,汉文帝曾经赏赐给最宠爱的臣子邓通一座铜山,而且他还让邓通掌管天下铸币事宜,在汉文帝的帮持之下邓通一跃成为汉朝时期有名的大富豪。虽然汉文帝在世时邓通过得逍遥自在

  • 夷陵之战关乎国运,刘备为何不带着诸葛亮以及赵云、魏延等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真实的夷陵之战谁救了刘备,夷陵之战刘备真有70万大军吗,赵云魏延刘备

    刘备的唐突和心急,导致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被打破,促使了后期魏吴的联盟、蜀汉的孤立,这种局面不仅对刘备不妙,同时也对这个刚刚经过荆州之战打击下的国家不妙。这场战役的背景是因为蜀汉政权大将关羽的被杀,荆州的失去为导火索,只要一下便将这两个国家日久堆积的矛盾轰然炸出。在这场战役中,刘备是御驾亲征,率兵将近五